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碳排放回弹及机制分析———基于农业技术进步的视角
1
作者 陈佩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2,共8页
新发展格局下,探究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对减排政策制定意义重大。利用1990—2020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分解、空间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引致的碳排放回弹效应及其影响... 新发展格局下,探究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对减排政策制定意义重大。利用1990—2020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分解、空间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引致的碳排放回弹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回弹效应均值约为0.88,表明技术进步带来的减排作用,会被回弹效应部分抵消。时间维度上,大部分年份表现出“回火效应”,表明在这些年份,技术进步反而致使农业碳排放总量增加;空间维度上,东北地区的碳排放回弹效应最大,且存在“回火效应”,西部地区回弹效应最小。机制分析发现,农业技术进步确实导致了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升农业碳排放效率直接引致回弹效应,通过促进农地经营规模扩大间接加剧回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技术进步 回弹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作用转变与城市碳排放——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检验
2
作者 陈镜宇 李卫东 +1 位作者 刘延平 武冰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51,共15页
利用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要素作用转变视角系统探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人口、经济和技术三种主要碳排放要素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SFA测算方法下... 利用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要素作用转变视角系统探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人口、经济和技术三种主要碳排放要素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SFA测算方法下技术进步在数字化驱动减排过程中的门槛异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的影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后发劣势,非特大城市以及三、四、五线城市将是未来数字化驱动减排的难点和痛点;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明显改善传统经济要素、人口要素与碳排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却引发了技术要素的回弹效应;技术水平在数字经济减排效应中发挥着“双门槛”作用。因此,应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城市群和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人才培育,积极推广碳交易制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调节效应 回弹效应
下载PDF
碳排放“回弹效应”是否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视角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恩典 李湛 薛安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2-90,共19页
数字金融是近年来的金融新业态,其发展对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均会对碳排放产生不同影响;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碳排放,同时会引发碳排放回弹效应,而异质性分析表... 数字金融是近年来的金融新业态,其发展对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均会对碳排放产生不同影响;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碳排放,同时会引发碳排放回弹效应,而异质性分析表明,第三产业的碳排放回弹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使用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回弹效应的影响机制,发现经济规模的增长会部分抵消数字金融的减碳效果,而绿色技术进步和环保政策实施会加强数字金融的减碳效果,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则存在异质性。因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协调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统筹制订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碳排放 回弹效应 规模效应 政策效应
下载PDF
中国家庭资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研究——基于“水-能源-粮食”系统视角
4
作者 程煜淞 李雨融 赵煜华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62-77,共16页
二氧化碳反弹效应是造成碳排放效率改进与碳排放量增长“相伴而行”的深层原因。为了进一步释放我国家庭资源消费的节能减排潜力,本文在探究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二氧化碳反弹效应(CRE)产生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 二氧化碳反弹效应是造成碳排放效率改进与碳排放量增长“相伴而行”的深层原因。为了进一步释放我国家庭资源消费的节能减排潜力,本文在探究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二氧化碳反弹效应(CRE)产生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分别核算201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家庭用水消费、家庭能源消费、家庭粮食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再运用可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估算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并且还分析了影响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15—2020年我国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0个省份之间呈现出了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2015—2020年我国各省份家庭用水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变化比较平稳,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家庭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出了上升趋势;家庭粮食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大多省份呈现出了持平状态或者下降趋势。2)2015—2020年我国各省份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类型有回火效应、部分反弹效应、超级节能效应3种,其中家庭用水消费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类型为部分反弹效应和超级节能效应,家庭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类型为部分反弹效应,家庭粮食消费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类型为超级节能效应。3)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规模是影响我国各省份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因素。我国各省份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家庭用水消费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家庭规模则与家庭能源消费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家庭资源消费 二氧化碳反弹效应 碳排放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研究
5
作者 潘铮 吉泽男 王鹏程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4-94,共11页
碳排放回弹效应能够反应地区低碳减排效果。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面板数据,测算由农业技术进步引起的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并通过LMDI指数分析模型对农业碳排放回弹量进行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1)兵团各师市农... 碳排放回弹效应能够反应地区低碳减排效果。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面板数据,测算由农业技术进步引起的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并通过LMDI指数分析模型对农业碳排放回弹量进行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1)兵团各师市农业碳排放总量峰值出现在2015年,碳排放总量变化呈现整体上升趋势;2)兵团各师市普遍存在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且地区差距较大,个别师市存在“回火效应”,技术减碳效果仍有提升空间;3)对兵团农业碳排放回弹量LMDI分解发现溢出效应和技术效应对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存在抑制作用,单产效应和面积效应对农业碳排放回弹效应存在正向驱动作用。基于此,建议兵团继续进行技术研发以增加农业要素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碳排放面积回弹效应和单产回弹效应并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技术进步 LMDI指数分析 回弹效应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影响机制及回弹效应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浩昌 钟时权 李廉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07,共9页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已成为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在要求。基于发明型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理,同时,采用调...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已成为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在要求。基于发明型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理,同时,采用调节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回弹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发明型和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总体上均有利于提升碳排放效率,其中,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次,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发明型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城镇化则存在遮掩效应。此外,不同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回弹效应”,且发明型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回弹效应”大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碳排放效率 回弹效应 发明型绿色技术创新 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
下载PDF
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碳反弹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7
作者 王科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3年第1期56-70,共15页
在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从消费侧视角核算各国碳排放责任能够有效避免碳排放区域转移引起的“碳泄露”问题。本文分别采用增加值贸易法和SBM-DEA效率模型测算出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消费侧碳反弹效应,并充分考虑服务化实现路径和制造业... 在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从消费侧视角核算各国碳排放责任能够有效避免碳排放区域转移引起的“碳泄露”问题。本文分别采用增加值贸易法和SBM-DEA效率模型测算出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消费侧碳反弹效应,并充分考虑服务化实现路径和制造业自身异质性,建立实证模型深入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碳反弹效应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碳反弹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依托国内服务投入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比依托国外服务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消费侧碳反弹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处于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制造业服务化比中低端环节的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反弹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相较于先进制造业而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消费侧反弹产生的积极影响更多地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1)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测算制造业服务化和消费侧碳反弹效应,能够使得测算结果更加准确。(2)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充分考虑服务投入差异化和制造业自身异质性,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碳反弹的影响,突破了以往文献从生产侧角度分析碳减排效果的局限,研究结果具备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制造业服务化 消费者责任原则 碳反弹效应
下载PDF
信息通讯技术对产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8
作者 丁莹莹 侯倩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6期83-86,共4页
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底座,ICT对产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文章试图全面分析ICT对产业碳生产率的可能影响,构建理论框架提出使能效应和回弹效应两种影响机制,并提出一个作用于“ICT提升产... 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底座,ICT对产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文章试图全面分析ICT对产业碳生产率的可能影响,构建理论框架提出使能效应和回弹效应两种影响机制,并提出一个作用于“ICT提升产业碳生产率”系统性方案,以期合理引导ICT积极发挥其使能效应,规避“碳回弹效应”,助力产业碳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 碳生产率 使能效应 回弹效应
下载PDF
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能源碳减排吗?——基于回弹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的检验 被引量:74
9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58,共14页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农业能源碳排放 农业碳排放 回弹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相关效应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思齐 陈银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4-249,共6页
通过收集武汉市2001—2013年建设用地与能源消耗数据,采用IPCC碳排放估算方法、Tapio脱钩分析、反弹效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建设用地和能源消耗碳排放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探究了二者的相关效应。结果表明:武汉市2001—2013年建设用... 通过收集武汉市2001—2013年建设用地与能源消耗数据,采用IPCC碳排放估算方法、Tapio脱钩分析、反弹效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建设用地和能源消耗碳排放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探究了二者的相关效应。结果表明:武汉市2001—2013年建设用地逐年不断扩张,2001—2005年扩张缓慢,2006—2013年开始快速扩张;能源消耗碳排放2001—2006年快速增长,2007—2013年增长速度出现波动;建设用地扩张与能源消耗碳排放仅5年表现脱钩,并未达到完全脱钩;推动能源消耗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扩张效应与财富效应,它们几乎抵消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减排效应。显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依然存在明显的相关效应,为实现低碳发展,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的有序扩张和减排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碳排放 脱钩分析 反弹效应 武汉市
下载PDF
新疆1990—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反弹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长建 张虹鸥 +1 位作者 汪菲 张新林 《资源与产业》 2014年第6期124-128,共5页
文章基于IPAT模型对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反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新疆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碳排放呈现反弹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规模效应,同时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能源效率提升对碳减... 文章基于IPAT模型对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反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新疆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碳排放呈现反弹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规模效应,同时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能源效率提升对碳减排的作用非常有限。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其中第二产业能耗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率最大。因此,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升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贡献作用,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反弹效应
下载PDF
技术效率视角下的上海市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反弹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谌伟 李荷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物流业是城市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能源消耗量大的行业之一。以上海市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建立碳排放反弹与减量效应两类模型,定量分析2000~2012年间上海市物流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过程中的反弹与减少量。结果表明,2000... 物流业是城市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能源消耗量大的行业之一。以上海市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建立碳排放反弹与减量效应两类模型,定量分析2000~2012年间上海市物流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过程中的反弹与减少量。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上海市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反弹效应与减量效应均显著,物流产业发展产生的反弹效应抑制了技术效率提升产生的减量效应。鉴于上海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物流业低碳政策设计中应以控制增速为政策构建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反弹效应 减量效应
下载PDF
基于灰色VAR模型的南京市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东祥 朱虹 +1 位作者 陈静 赵方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2-66,125,共6页
技术创新是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城市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增长之间的经验关系,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研究将灰关联分析法引入VAR模型中,对南京市1993~2013年技术创新发... 技术创新是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城市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增长之间的经验关系,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研究将灰关联分析法引入VAR模型中,对南京市1993~2013年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该市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动态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的效应关系,在反弹效应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南京市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反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对低碳经济的影响程度从大至小的变量分别是技术创新人才投入、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此外,技术创新人才投入对低碳经济增长贡献率也最大。鉴于技术创新易产生反弹效应,在如今的低碳经济发展中,我们应发展生态创新,重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 灰关联分析法 VAR模型 反弹效应
下载PDF
能源回弹效应下高碳产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技术突变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济建 万安位 宋雅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0-69,共10页
考虑能源回弹效应下,分析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突变技术门槛,发现技术碳减排存在由量变到质变的门槛效应,另外还发现能源回弹对门槛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运用Hansen门限面板模型、结合CD生产函数的能源回弹模型发现:①不考虑能源回弹效应,高... 考虑能源回弹效应下,分析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突变技术门槛,发现技术碳减排存在由量变到质变的门槛效应,另外还发现能源回弹对门槛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运用Hansen门限面板模型、结合CD生产函数的能源回弹模型发现:①不考虑能源回弹效应,高碳产业低碳化过程中的技术突变存在两个门槛;②考虑能源回弹作用,将减少为一个门槛,并且将延长高碳产业完成低碳技术突变所需时间。因此,为加快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突变,有效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应缓解能源回弹效应的影响,对能源回弹效应较大的高碳产业采取实时监控,对能源回弹较小的高碳产业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方式监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相互配合,在高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控制能源回弹效应。另一方面,市场手段和政府职能双管齐下,协助企业低碳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优化税收结构,弥补低碳技术升级导致的负外部性,完善高碳产业转移或市场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回弹 高碳产业 低碳技术突变 门槛效应
下载PDF
低碳农业发展的途径、潜力和间接减排效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子健 李广瑜 顾海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68-75,80,共9页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农业同样可以发挥减排增汇的作用。本文以上海为例,将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与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在作物投入产出上进行链接,对肥料管理、农药减量以及农机节能这3个渠道采...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农业同样可以发挥减排增汇的作用。本文以上海为例,将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与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在作物投入产出上进行链接,对肥料管理、农药减量以及农机节能这3个渠道采取措施进行减排的潜力以及间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肥料管理的减排作用最突出,是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保护性耕作会促进甲烷排放,无法从整体上实现减排作用。种植业上的低碳发展措施能够联动能源消耗上的减排,尤其表现在农机节能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业中间投入的削减会促使生产成本下降较快,这将扩张种植面积,导致直接排放回弹,在一些情景中表现为总排放量净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农业 DNDC模型 CGE模型 回弹效应
下载PDF
中国碳回弹效应的时空格局、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基于改进的碳排放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锐宁 邵帅 +1 位作者 杜克锐 余燕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34,共12页
在传统碳排放随机前沿(SFA)模型中嵌入回弹效应调整因子,构建基于“一步法”策略的碳回弹效应测算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并借助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整体处于70%左... 在传统碳排放随机前沿(SFA)模型中嵌入回弹效应调整因子,构建基于“一步法”策略的碳回弹效应测算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并借助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整体处于70%左右的高回弹区间,呈现“东北一家独大、由东至西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经济增长是碳回弹效应的首要驱动因素,碳排放强度约束政策可以抑制碳回弹效应,但政策效果缺乏持续性;不考虑空间条件时,碳回弹效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考虑空间条件时,碳回弹效应的空间集聚模式存在极化效应,时间因素的加入会弱化空间相关性并强化极化效应。首次对中国城市层面的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予以经验考察,有助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而推动碳减排的政策有效性,从而为加快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效应 碳排放 驱动因素 随机前沿模型 核密度估计
下载PDF
弱约束性碳减排政策的碳回弹效应研究——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17
作者 宋依纯 朱于珂 高红贵 《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28,144,共9页
通过构建弱约束性碳减排政策对城市碳回弹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框架,考察低碳城市建设扩大城市碳回弹效应的形成机制,挖掘低碳城市建设抑制城市碳回弹效应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低碳城市建设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替代... 通过构建弱约束性碳减排政策对城市碳回弹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框架,考察低碳城市建设扩大城市碳回弹效应的形成机制,挖掘低碳城市建设抑制城市碳回弹效应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低碳城市建设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扩大城市碳回弹效应,同时也将带动地区经济增长,通过“产出效应”扩大城市碳回弹效应;(2)低碳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低碳技术创新,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进而抑制城市碳回弹效应,其中通过低碳技术创新产生的抑制效果更为突出;(3)低碳城市建设将通过公众参与型工具与市场激励型工具有效抑制城市碳回弹效应,其中公众参与型工具的抑制效果要优于市场激励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约束性碳减排政策 低碳城市建设 碳回弹效应 多期DID模型 抑制路径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碳排放效应:动态演化与作用机制
18
作者 徐妍 何禄瑶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69-5085,共17页
在“双碳”目标和“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时代背景下,通过选取2011~2021年254个地级市层面数据,使用UCINET软件和实证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对碳减排效应和碳回弹效应的作用效果和机制.结果发现:①数字经... 在“双碳”目标和“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时代背景下,通过选取2011~2021年254个地级市层面数据,使用UCINET软件和实证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对碳减排效应和碳回弹效应的作用效果和机制.结果发现:①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不仅呈现多元协同的“一盘棋”发展格局,还具有地理区域上的非均衡空间演化特征;②样本选择期内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对碳减排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还会引致碳回弹效应,该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③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能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下的能源效率效应,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引致碳回弹效应;④实证结果在地理区域、行政等级、城市环境治理目标和资源禀赋这4个维度下存在异质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 碳减排效应 碳回弹效应 基于技术进步的能源效率效应 城市环境治理目标约束
原文传递
中国交通运输碳回弹效应的时空演进特征及机制
19
作者 李健 刘舒琪 王晓祺 《资源科学》 2024年第9期1737-1752,共16页
【目的】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揭示交通运输业碳回弹效应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影响机制,拓展能源回弹理论研究边界,为基于能源结构转型的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策略参考。【方法】采用空间核密度估计法,... 【目的】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揭示交通运输业碳回弹效应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影响机制,拓展能源回弹理论研究边界,为基于能源结构转型的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策略参考。【方法】采用空间核密度估计法,对2009—2021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碳回弹效应的时空演进特征进行剖析,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探究不同因子对不同水平碳回弹效应的作用得到驱动或制约机制,最后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不同机制进一步完善。【结果】(1)中国大部分省份交通运输业碳回弹效应水平在疫情前呈现出“急下降缓回升”的趋势,且具有空间相关性。(2)交通运输业碳回弹效应受时空条件的综合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以弱回弹为主、强回弹为辅的空间分布格局。(3)交通运输业碳回弹效应影响机制可分为4类驱动或制约模式(产业-规制-设施-市场驱动模式;产业-规制-能源驱动模式;人口-金融-政府-研发制约模式和人口-金融-政府制约模式)。大部分省份受低分位驱动和低分位制约两种机制作用,仅有少部分省份继续受高分位制约和高分位驱动影响,且基本属于东北、西北或西南地区。(4)在交通运输业碳回弹效应影响机制分析中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发现多因子对碳回弹效应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结论】碳回弹效应很大程度上与能源回弹现象同根同源,应尽快将交通运输业碳回弹效应纳入政策决策视野,根据其空间分布特点及时空演进变化趋势采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对于加快交通运输领域能源转型进程及因地制宜进行降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碳回弹效应 空间核密度 分位数回归 地理探测器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分析及双碳目标下的政策启示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光清 张文丹 刘海博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8-674,共17页
鉴于居民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影响广泛但现有研究不充分,使用碳排放量结合再分配模型和20部门环境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间接回弹效应在3.90%~12.88%之间;... 鉴于居民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影响广泛但现有研究不充分,使用碳排放量结合再分配模型和20部门环境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间接回弹效应在3.90%~12.88%之间;间接回弹效应在时间上呈倒“U”型,在空间上城镇大于农村。针对双碳目标可能导致三种重要因素的变化进行模拟,分析得出间接回弹效应受居民单位碳排放的能源支出提升而增大的幅度最大,随后向关联系数降低而减小的幅度次之,受城镇化影响的变动最小;在一般政策情景和长期低碳转型情景中,2030年的间接回弹效应均>13%,2060年的间接回弹效应在一般政策情景高达46.55%,在长期低碳转型情景为11.77%。持续推进能源结构和整个经济系统的低碳化转型以及促进居民消费低碳化,应是在双碳目标下降低间接回弹效应的关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能源消费 间接回弹效应 环境投入产出表 居民单位碳排放的能源支出 后向关联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