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 被引量:31
1
作者 吕劲文 乐群 +1 位作者 王铮 张国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88-2196,共9页
利用CO2FIXV3.1模型对福建省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和无林地造林两部分的碳汇潜力动态变化进行计算,为CDM造林碳汇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假设采伐、非采伐两种情景,模拟显示福建省原有森林生态系统2004至2050年可净固定大气碳量为254.74—334.... 利用CO2FIXV3.1模型对福建省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和无林地造林两部分的碳汇潜力动态变化进行计算,为CDM造林碳汇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假设采伐、非采伐两种情景,模拟显示福建省原有森林生态系统2004至2050年可净固定大气碳量为254.74—334.79TgC,而无林地造林可净固定大气碳量49.23—58.42TgC。马尾松、杉木及硬阔类的面积在福建省森林中占较大比重,自2004至2050年,三者可分别固碳92.26—103.17TgC、71.09—107.39TgC和114.97—132.41TgC。在福建省9个地级市中,南平、福州和三明的无林地造林碳汇潜力最大,龙岩、漳州、宁德次之,沿海的莆田、泉州和厦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潜力 co2fix模型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吉林省森林资源碳汇效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玥 齐麟 +3 位作者 叶雨静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48-152,共5页
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森林面积变化而增加的碳汇应体现其相应价值,合理估算区域森林资源碳汇潜力可以为森林碳贸易和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利用CO2FIX模型假设采伐、非采伐两种情景,对吉林省森林资源碳汇效益进行... 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森林面积变化而增加的碳汇应体现其相应价值,合理估算区域森林资源碳汇潜力可以为森林碳贸易和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利用CO2FIX模型假设采伐、非采伐两种情景,对吉林省森林资源碳汇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未来200年净固定大气碳量为142.34TgC。根据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历史平均价格,折算碳汇交易价格为1.16×109$,即每年收入5.79×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森林生态系统 co2fix模型 吉林省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FORCCHN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NPP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俊芳 曹云 +1 位作者 马建勇 姜月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5-1592,共8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定量评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及生态服务功能,对于更好地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演变规律以及正确评价森林在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中... 气候变化背景下定量评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及生态服务功能,对于更好地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演变规律以及正确评价森林在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数据和基于个体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模型FORCCHN,模拟了1981—2017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对其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1981—2017年期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NPP量和NPP总量年际变化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NPP总量在2.02~2.53 Pg·a^(-1)之间波动,平均为2.36 Pg·a^(-1),最大值出现在2004年,最小值出现在2010年。(2)NPP年代际增长十分明显,其中,21世纪0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之间的增加幅度最大。(3)NPP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南高北低,且近36年各地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NPP增加量差异显著,其中,西南林区单位面积NPP量增幅最为明显,最大增幅超过666.7 g·m^(-2)·a^(-1);东南林区单位面积NPP量增幅也很明显,最大增幅超过444.4 g·m^(-2)·a^(-1)。(4)近36年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价值和释放氧气价值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固碳释氧总价值140 883.3×10~9 yuan,且释放氧气价值为固碳价值的2.8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FORCCHN模型 NPP 生态服务功能 固碳释氧
下载PDF
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的组分、固定机制及研究方向 被引量:4
4
作者 吕衡 张健 +3 位作者 杨阳阳 冷利松 郭帆 卞方圆 《竹子学报》 2021年第3期90-94,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的研究日益增加,竹林在我国森林植被储碳居于榜首。该文综述了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的组分、机制研究的已有成果,建议深入研究的方向,为竹林生态系统减排CO_(2)提供理论依据...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的研究日益增加,竹林在我国森林植被储碳居于榜首。该文综述了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的组分、机制研究的已有成果,建议深入研究的方向,为竹林生态系统减排CO_(2)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竹林植株各部分的固碳量是竹秆最大(>52%),依次是竹根、竹兜、竹枝、竹鞭和竹叶。竹林与C4能源植物芒草具有相同水平的高生物产量和高光能转化效率,但竹林木质化程度更高,其固碳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更佳。竹子是需硅量很大的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可溶态硅,促进了硅酸岩矿物的风化并固定大气的CO_(2),所以竹林比其他需硅量少的林种具有更大碳汇功能。建议进一步研究的是:深入探讨竹子高光合效率和高碳汇功能的机理;培育和推广植硅体含量高的竹品种;研究竹林土壤中黑炭的固碳机制,使CO_(2)减排变得更加长期有效。鉴于竹林在固碳减排中的重要作用,发掘和释放竹林碳汇的巨大潜力为森林碳汇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生态系统 碳汇 组分 固碳机制 建议
下载PDF
Meteorological Tower Observed CO_(2)Flux and Footprint in the Forest of Xiaoxing’an Mountains,Northeast China
5
作者 Pengfei SUN Zhe QU +3 位作者 Chao YUAN Yuan YUAN Chao WANG Qingyu JIA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26-140,共15页
The Xiaoxing’an Mountains,located in the temperate monsoon climate zone in Northeast China,have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virgin Korean pine forest in Asia,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Based... The Xiaoxing’an Mountains,located in the temperate monsoon climate zone in Northeast China,have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virgin Korean pine forest in Asia,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Based on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the eddy-covariance system at Wuying National Climate Observatory in January 2015–November 2017,the CO_(2)flux in the forest ecosystem around the observatory was quantitatively studi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ux source area were analyzed by the Kljun model and the Agroscope Reckenholz–Tänikon footprint tool,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assessing the carbon source/sink potential of the unique forest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total carbon flux around the observatory in 2015,2016,and 2017 was−756.84,−834.73,and−629.37 gC m−2,respectively,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forest ecosystems.The forest of the study area in the Xiaoxing’an Mountains was a strong carbon sink,with the strongest carbon fixation capacity in June and weakest in October,and the carbon flux of each month was less than zero.The flux source area under stable atmospheric conditions was larger than that under unstable conditions,and the source area was larger in the nongrowing season than in the growing season.The size of the source area was largest in winter,followed by spring,autumn,and summer.The maximum length of the source area was 1614.12 m(5639.33 m)under unstable(stable)conditions when the flux contribution rate was 90%.The peak flux contribution was located near the sensor(i.e.,within 200 m)in all seasons.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ource area from the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observatory was greater than(3.4 times)that from the Korean pine forest on the east 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xing’an Mountains forest ecosystem CO_(2)flux CO_(2)source/sink CO_(2)spectra carbon sequestration Kljun model FOOTPRINT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碳储量及固碳速率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威 黄玫 +5 位作者 张远东 顾峰雪 巩贺 郭瑞 钟秀丽 严昌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9-809,共11页
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变化和维持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森林公园是森林保护的主要载体,探明其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变化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评估和可持续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2模型,模拟... 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变化和维持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森林公园是森林保护的主要载体,探明其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变化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评估和可持续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2模型,模拟了1982—2017年中国881处国家森林公园的碳密度、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国家森林公园平均碳密度为255.18 t C·hm^(-2),高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总碳储量为3.56 Pg C,占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11.0%~12.2%。1982—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45 t C·hm^(-2)·a^(-1),各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固碳速率都在0.30 t C·hm^(-2)·a^(-1)以上。东北和西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总碳储量最高。东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壤有机碳固碳速率最高,而华东和中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碳固碳速率最高。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5.8%,在森林碳汇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准确评估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生长状况、固碳潜力和碳吸收特征,可为我国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体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碳密度 碳储量 固碳速率 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原文传递
石羊河流域人工防护林碳效益估算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新友 马全林 王耀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7-205,共9页
人工植被建设具有显著的碳汇作用,是固定CO2以缓解气候变化的最有效措施。为揭示固沙造林对沙漠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以甘肃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2016年)为基础,应用CBP(Carbon Benefits Project)碳计量模型工具,研究了干旱地区石羊... 人工植被建设具有显著的碳汇作用,是固定CO2以缓解气候变化的最有效措施。为揭示固沙造林对沙漠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以甘肃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2016年)为基础,应用CBP(Carbon Benefits Project)碳计量模型工具,研究了干旱地区石羊河流域人工防护林的碳效益。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林当前总碳储量为0.81 Tg,价值2.03亿元;每公顷年固碳0.45 Mg,价值113.13元;在0~100 a时间尺度上,最大固碳潜力为2.19 Tg,价值5.51亿元。绿洲防护林当前的总碳储量是2.51 Tg,价值6.31亿元;每公顷年固碳5.2 Mg,价值1307.28元;在0~50 a时间尺度上,最大固碳潜力是3.03 Tg,价值7.62亿元。在0~100 a时间尺度上,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林的碳效益呈快速增长(0~25 a)-急速下降(25~30 a)-缓慢下降(35~100 a)的向上单峰型变化趋势。绿洲防护林的碳效益随林龄在0~50 a时间尺度上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固沙林的衰败死亡是降低人工固沙林碳效益的重要因素,随着年死亡率从2.5%降低到2.0%、1.0%、0%,39 a林龄的人工固沙林碳效益(总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分别增长1.51、2.54、3.56倍。"退耕还林"措施显著提升人工固沙林碳效益,"退耕还林"66 667 hm^2、133 334 hm2下39 a林龄的人工固沙林碳储量分别增长6.27、25.59倍,碳密度分别增长2.50、6.44倍,固碳速率分别增加2.67、6.67倍。因此,固沙造林是增加沙漠生态系统碳汇的有效措施,提升人工固沙林碳汇效益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其生长发育,避免衰败和死亡。为了避免将来变成典型的碳源,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林亟待科学保育和重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P碳计量模型 碳储量 固碳速率 人工固沙林 人工防护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