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235从高碳石煤脱碳渣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郭拴全
牛芳银
+3 位作者
郭梅
康敏
邢相栋
宁新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以某地高碳石煤脱碳渣经空白焙烧-酸浸后的浸出液为原料,采用萃取剂N235和反萃剂Na_(2)CO_(3)对钒萃取工艺和反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原液pH值2.3、有机相组成为15%N235+5%仲辛醇+80%磺化煤油、相比(O/A)1...
以某地高碳石煤脱碳渣经空白焙烧-酸浸后的浸出液为原料,采用萃取剂N235和反萃剂Na_(2)CO_(3)对钒萃取工艺和反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原液pH值2.3、有机相组成为15%N235+5%仲辛醇+80%磺化煤油、相比(O/A)1∶4、萃取时间4 min、氧化剂氯酸钠用量为萃原液V_(2)O_(5)质量的0.05倍、萃取级数五级,钒萃取率达99%;最佳反萃工艺参数为:反萃剂Na_(2)CO_(3)溶液浓度8%、反萃相比(O/A)4∶1、反萃时间10 min、反萃级数三级,钒反萃取率可达99.50%。在最佳萃取和反萃取工艺条件下,钒浓度由4.25 g/L富集到68.50 g/L,且pH值为8.5,无需中和处理。对富钒液进一步沉钒、煅烧得到的最终产品V_(2)O_(5)品位为98.95%,且杂质含量低,满足行业标准YB/T 5304—2017中98级V_(2)O_(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石煤
脱碳渣
N235
钒
萃取
反萃
V_(2)O_(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碳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
15
2
作者
邸洪双
康向东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采用加热法和凝固法两种加热变形制度,研究了实验用低碳钢的热塑性及强度,测定了该钢种的零塑性温度(ZDT)θd及零强度温度(ZST)θs,分析了其裂纹敏感性及断口组织·结果表明,凝固法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采用加热法和凝固法两种加热变形制度,研究了实验用低碳钢的热塑性及强度,测定了该钢种的零塑性温度(ZDT)θd及零强度温度(ZST)θs,分析了其裂纹敏感性及断口组织·结果表明,凝固法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实验钢的高温脆性温度范围为1300℃至熔点,在1100~1300℃范围内,此钢的断面收缩率均大于60%,具有良好的塑性·实验用低碳钢的高温脆性区较小,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裂纹特性·其θd和θs分别为1350℃和1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铸轧
薄带铸钆
低碳钢
高温力学性能
零塑性温度
零强度温度
热塑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碳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机械剥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程时
任勇
+3 位作者
陈革
邹晖
范敬国
沈金龙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4,39,共5页
实验得到高碳钢盘条在不同保温工艺制度下氧化铁皮的剥离情况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铁皮的形貌,分析保温温度和时间对氧化铁皮组成成分的影响,进而得到保温温度和时间与氧化铁皮剥离性的基本关系。最后提出了线材斯太尔摩风冷线第5...
实验得到高碳钢盘条在不同保温工艺制度下氧化铁皮的剥离情况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铁皮的形貌,分析保温温度和时间对氧化铁皮组成成分的影响,进而得到保温温度和时间与氧化铁皮剥离性的基本关系。最后提出了线材斯太尔摩风冷线第5架及之后风机风量的控制方案。根据生产试验,如果需要得到剥离性较高的盘条氧化铁皮,需要延长500~200℃区间的冷却时间,即减小第5架至第13架的风机风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盘条
氧化皮
保温温度和时间
机械剥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对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祖国胤
李红斌
+2 位作者
李兵
于九明
温景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在自制的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复合轧制装置上进行了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的制备工艺研究.根据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结果确定了高频电流的主要参数,结合常规热轧复合的对比实验,分析了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对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在自制的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复合轧制装置上进行了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的制备工艺研究.根据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结果确定了高频电流的主要参数,结合常规热轧复合的对比实验,分析了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对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在(25—30)%的压下率下制备出高性能的不锈钢/碳钢复合带,复合带的硬化程度较低,避免了常规热轧复合带在高温退火后界面出现的脆性"贫碳层",退火后复合带的延伸率可达40%以上.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有效解决了各阶段母材氧化的问题,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程度很低,该工艺的加热区温度分布合理,具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
不锈钢/碳钢复合带
氧化
压下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碳SPHC带钢冷轧边裂缺陷机理分析
被引量:
11
5
作者
王畅
于洋
+3 位作者
王林
陈瑾
徐海卫
李飞
《轧钢》
2014年第2期17-21,共5页
针对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高碳SPHC冷轧板带出现边裂的问题,分析了冷硬卷边裂缺陷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以及热轧原板的微观组织,认为带钢边部晶粒粗大、铁素体拉长形态明显、带状碳化物析出严重是造成边裂的主要原因。采用低温出...
针对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高碳SPHC冷轧板带出现边裂的问题,分析了冷硬卷边裂缺陷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以及热轧原板的微观组织,认为带钢边部晶粒粗大、铁素体拉长形态明显、带状碳化物析出严重是造成边裂的主要原因。采用低温出炉、高温终轧、低温卷取、前部密集冷却并对磨损、堵塞等质量下降的喷嘴给予维修及更换,保证全宽方向上温度的均匀性,大大减少了板带的边裂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裂
高碳SPHC带钢
冷轧
带状碳化物
冷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
被引量:
7
6
作者
刘攀
张毅
+1 位作者
常国梁
张欣耀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0,共7页
碳对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含量的方法,优化了样品尺寸、称样量、助熔剂等关键参数。确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如下:将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剪切为尺寸不大于5mm×5m...
碳对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含量的方法,优化了样品尺寸、称样量、助熔剂等关键参数。确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如下:将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剪切为尺寸不大于5mm×5mm的碎片;称取0.2g样品于陶瓷坩埚中,按照0.2g锡-0.4g铁-1.7g钨,或0.2g锡-1.7g钨的顺序加入多元混合助熔剂;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校准仪器。结果表明:样品尺寸对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较大的样品尺寸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对测定结果有轻微影响。采用0.2g锡-0.4g铁-1.7g钨作助熔剂时,方法空白值为(22±9.7)μg/g(n=10),检出限为0.003%,定量限为0.010%。采用0.2g锡-1.7g钨作助熔剂时,方法空白值为(4.4±6.7)μg/g(n=10),检出限为0.002%,定量限为0.007%。综上,实验方法的定量限为0.007%~0.010%。将实验方法用于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实际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3.5%,加标回收率为90%~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硅硼
非晶合金
薄带
碳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法
样品尺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粉炭金的回收
被引量:
4
7
作者
刘豹
梁国海
于海龙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通过对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生成的粉炭进行研究,分析了粉炭产生及其品位高的原因,采用了科学处理粉炭的方法,降低了渣中金的含量,提高了金的回收率,对氰化厂的金属平衡和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高温高压解吸电解
粉炭
金
回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催化裂化高效汽提的应用研究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
12
8
作者
闫涛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催化裂化高效汽提的研究开发和优化设计对装置的挖潜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目前最常采用的环形挡板、分段汽提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这项技术在应用中的改进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和展望了新一代汽提...
催化裂化高效汽提的研究开发和优化设计对装置的挖潜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目前最常采用的环形挡板、分段汽提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这项技术在应用中的改进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和展望了新一代汽提技术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高效汽提
应用研究
优化设计
炼油装置
环形挡板
分段汽提
氢碳比
彭泡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壳聚糖-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检测Pb^2+
被引量:
8
9
作者
利健文
黄象金
韦寿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3-818,共6页
基于壳聚糖(chitosan,CS)独特的吸附、螯合性能以及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ultra-high purity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uhp-SWCNT)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电催化活性构建一种灵敏检测Pb^2+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超声法制备壳聚糖-超高纯单...
基于壳聚糖(chitosan,CS)独特的吸附、螯合性能以及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ultra-high purity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uhp-SWCNT)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电催化活性构建一种灵敏检测Pb^2+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超声法制备壳聚糖-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用于修饰玻碳电极。采用电化学阻抗(EIS)和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表征了CS/uhp-SWCNT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CS和uhp-SWCNT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显著提电流响应。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DPSV法检测Pb^2+,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5~30μg·L^-1和30~60μ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μg·L^-1(S/N=3)。构建的传感器成功用于检测水样中Pb^2+,测定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
铅离子
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铬含量对高碳钢65Mn热轧钢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0
作者
邬晓燕
殳黎平
+1 位作者
左鹏
朱施利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8年第10期736-740,共5页
制备了铬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10%,0.13%,0.16%的高碳钢65Mn热轧钢带,利用金相显微镜检测了不同铬含量试样的显微组织及晶粒度,并测试了不同铬含量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铬元素能细化65Mn钢的珠光体片层间距,弱化网状铁素体...
制备了铬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10%,0.13%,0.16%的高碳钢65Mn热轧钢带,利用金相显微镜检测了不同铬含量试样的显微组织及晶粒度,并测试了不同铬含量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铬元素能细化65Mn钢的珠光体片层间距,弱化网状铁素体;当铬含量从0.01%增加至0.16%时,65Mn钢的晶粒度级别从8.0级提高至8.8级,抗拉强度从822MPa增加至999MPa,而断后伸长率从29%下降至22%;并且当铬含量低于0.13%时,铬含量的增加对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效果显著;铬元素通过晶粒细化和第二相Cr_3C析出共同影响高碳钢65Mn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含量
高碳钢65Mn
热轧钢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晶粒细化
第二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薄板坯流程生产高碳钢的热轧工艺优化
被引量:
4
11
作者
刘丽萍
王云阁
+1 位作者
董跃星
李梦英
《轧钢》
2013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在薄板坯流程上生产高品质的高碳钢热轧宽带钢,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加热制度、轧机负荷分配、板形控制、卷取温度等工艺制度,成功生产出了厚2.3mm的高碳钢宽带钢,产品厚度公差达±25μm,单侧脱碳层深度小于板厚的0.8%,带钢经热处理...
为在薄板坯流程上生产高品质的高碳钢热轧宽带钢,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加热制度、轧机负荷分配、板形控制、卷取温度等工艺制度,成功生产出了厚2.3mm的高碳钢宽带钢,产品厚度公差达±25μm,单侧脱碳层深度小于板厚的0.8%,带钢经热处理后组织均匀,质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流程
高碳钢
热轧工艺
脱碳层
板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高压解吸工艺中炭强度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朱峰
朱云
+2 位作者
陈雯
沈强华
马振佳
《黄金》
CAS
2014年第3期56-58,共3页
采用高压釜模拟高温高压法进行从载金炭上解吸金的试验,并研究了解吸过程中解吸液NaOH质量分数、解吸时间、载金炭钙质量分数对炭强度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解吸液中NaOH质量分数大于2%时对炭的强度影响较大;在保证金解吸率高于95%的前提...
采用高压釜模拟高温高压法进行从载金炭上解吸金的试验,并研究了解吸过程中解吸液NaOH质量分数、解吸时间、载金炭钙质量分数对炭强度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解吸液中NaOH质量分数大于2%时对炭的强度影响较大;在保证金解吸率高于95%的前提下,解吸时间越短对炭强度衰减影响越小;载金炭钙质量分数低于2%时对解吸过程中炭强度的影响较小,当载金炭钙质量分数高于4%时对解吸过程中炭强度的影响较大。此研究对实际生产中减少解吸过程中炭的磨损、粉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解吸
炭
机械强度
炭末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生成粉炭的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刘立新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2,共3页
通过对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生成的粉炭进行研究,为减少粉炭生成,采用合理的处理粉炭方法,提高金回收率提供了依据,同时,找到了金属平衡中金属流失的去向。该项工作对提高氰化厂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高温高压解吸工艺
粉炭
回收
改进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张欣
周宁
+3 位作者
支兴帅
李建兴
郑伟
张卫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高速受电弓滑板面临高滑动速度、高电压、大电流等极限运行环境,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势必对滑板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研究高速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机制,通过对某高速列车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进行实车跟踪监测分析,得出高速受...
高速受电弓滑板面临高滑动速度、高电压、大电流等极限运行环境,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势必对滑板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研究高速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机制,通过对某高速列车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进行实车跟踪监测分析,得出高速受电弓滑板的真实工作条件,并通过扫面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白光干涉仪对高速运行磨损后的浸金属滑板表面进行微观形貌分析、表面元素分布分析、表面粗糙度分析。结果显示:浸金属碳滑板的主要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浸金属碳滑板中间异常光亮的区域主要是由大量碳元素排列组成,且可能是由于滑板在进出站以及车辆段滑动时接触网未设置拉出,造成滑板中间磨耗较其他区域明显异常。磨耗后滑板表面成分分析可以得出,滑板表面氧元素原子占比较高,说明滑板表面发生了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受电弓
浸金属碳滑板
黏着磨损
表面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轮轨弓网双耦合的高速受电弓横向减振技术对策
被引量:
4
15
作者
杨晶
朴明伟
+2 位作者
高文斌
傅凯
高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08-1919,共12页
鉴于轮轨磨耗与碳滑板磨损双因素影响,构建了轮轨弓网双耦合仿真技术平台,深入研究了高铁车辆的刚柔耦合振动及其对高速受电弓局部高应力的影响。通过典型案例研究表明,高速受电弓存在高周疲劳问题,且有轮轨接触动力作用、碳滑板横向摩...
鉴于轮轨磨耗与碳滑板磨损双因素影响,构建了轮轨弓网双耦合仿真技术平台,深入研究了高铁车辆的刚柔耦合振动及其对高速受电弓局部高应力的影响。通过典型案例研究表明,高速受电弓存在高周疲劳问题,且有轮轨接触动力作用、碳滑板横向摩擦扰动和流固耦合效应3大影响因素。因此高速转向架的研制应该在统一规范的轮轨匹配条件下科学提升极限速度以降低轮轨接触动力作用。由于商业速度400km/h已接近极限速度,研制高速受电弓必须明确其轻量化设计基本原则,低阶横向弹性模态频率应大于等于12Hz。最后,以复杂约束和内力精准分析为研判高周疲劳的主要依据,提出新一代高速受电弓轻量化结构设计,利用“鸭蛋圆”联接结构形式合理分散上下臂铰接动荷,将高周疲劳转变为静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受电弓
高铁车辆
轮轨接触动力作用
刚柔耦合仿真
碳滑板磨损
局部高应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P-AES法测定高碳高铬蓖条中的锰、铝和钛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晓梅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41-443,共3页
本文应用 ICP- AES法同时测定高碳高铬蓖条中锰、铝和钛。用稀硫酸分解样品 ,滴加硝酸破坏碳化物 ,水溶解盐类。本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相对标准偏差 RSD<2 .2 4 %。
关键词
高碳高铬蓖条
锰
铝
钛
ICP-AES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滑动速度对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9
17
作者
胡艳
黄盼盼
马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0,共4页
利用高速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以高速铁路受电弓碳滑板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弓网相对滑动速度对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碳滑板的磨损率、接触副的电弧放电能量均随着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碳滑板/接...
利用高速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以高速铁路受电弓碳滑板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弓网相对滑动速度对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碳滑板的磨损率、接触副的电弧放电能量均随着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碳滑板/接触线配副的载流效率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碳滑板磨损表面的烧蚀程度、裂纹的深度及宽度均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碳滑板/接触线高速相对滑动过程中,接触线Cu元素转移到了碳滑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纯碳滑板
受电弓
高速铁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尿素技术进展
被引量:
5
18
作者
史建公
刘志坚
刘春生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1期68-79,共12页
将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利用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方法,在众多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研究中,目前实现产业化的只有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和尿素。尿素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有氰氨化钙法和CO_2法,其中氰氨化钙法没有实现大规模工...
将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利用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方法,在众多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研究中,目前实现产业化的只有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和尿素。尿素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有氰氨化钙法和CO_2法,其中氰氨化钙法没有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制备尿素法。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尿素工艺又可分为水溶液全循环法、二氧化碳汽提法和氨汽提法。三种工艺各有优缺点,总体来看,水溶液全循环法成本较高;二氧化碳汽提法与前者相比,设备减少,流程简化,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汽提法与氨汽提法相比,汽提压力降低,汽提效率提高,因此该工艺仅需低压分解而无需中压分解,对于新建尿素装置来说,二氧化碳汽提工艺投资较少,因此近年来新建尿素装置及大型尿素装置改造大都采用该工艺。目前对尿素制备反应的认识始终围绕着与甲铵相关的两个反应——生成甲铵的反应及甲铵脱水生成尿素的反应而展开。尽管工业上以二氧化碳和氨制备尿素有三种不同的工艺,但工艺条件均为高温高压,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因而研究者们一直在致力于常温常压条件下制备尿素的研究,不断在新型催化反应、光催化反应和电还原反应等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尿素
氨
二氧化碳汽提法
甲铵脱水
高温高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高碳弹簧钢热轧钢带翘皮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
1
19
作者
喻建林
吕瑞国
+1 位作者
唐小勇
刘涛
《河南冶金》
2021年第2期42-45,共4页
针对中高碳弹簧钢热轧钢带翘皮缺陷,开展了实验检测分析,对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找出了产生翘皮缺陷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严重翘皮是由连铸板坯存在中间裂纹产生的,边部翘皮是在热轧粗轧过程中产生的。结合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针对中高碳弹簧钢热轧钢带翘皮缺陷,开展了实验检测分析,对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找出了产生翘皮缺陷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严重翘皮是由连铸板坯存在中间裂纹产生的,边部翘皮是在热轧粗轧过程中产生的。结合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有效防止了中高碳弹簧钢热轧钢带翘皮缺陷的产生,产品质量良好,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碳弹簧钢带
严重翘皮
边部翘皮
中间裂纹
热轧粗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纯碱软化-汽提脱氨法处理SE水煤浆气化废水
被引量:
1
20
作者
陈永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96,共6页
对纯碱软化-汽提脱氨法预处理SE水煤浆气化废水的工业化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废水流量为160 m^(3)/h,废水pH为10.5~11,沉降槽依次投加NaOH、Na_(2)CO_(3)、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汽提塔维持蒸汽流量为7.5~8.5 ...
对纯碱软化-汽提脱氨法预处理SE水煤浆气化废水的工业化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废水流量为160 m^(3)/h,废水pH为10.5~11,沉降槽依次投加NaOH、Na_(2)CO_(3)、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汽提塔维持蒸汽流量为7.5~8.5 t/h、压力为0.14~0.16 MPa、塔釜温度不大于125℃的条件下,出水硬度可降至174 mg/L、氨氮质量浓度降至17 mg/L,各项污染物指标优于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废水
高氨氮
高硬度
纯碱软化
汽提脱氨
pH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235从高碳石煤脱碳渣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郭拴全
牛芳银
郭梅
康敏
邢相栋
宁新霞
机构
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出处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22ZDLSF07-10)。
文摘
以某地高碳石煤脱碳渣经空白焙烧-酸浸后的浸出液为原料,采用萃取剂N235和反萃剂Na_(2)CO_(3)对钒萃取工艺和反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原液pH值2.3、有机相组成为15%N235+5%仲辛醇+80%磺化煤油、相比(O/A)1∶4、萃取时间4 min、氧化剂氯酸钠用量为萃原液V_(2)O_(5)质量的0.05倍、萃取级数五级,钒萃取率达99%;最佳反萃工艺参数为:反萃剂Na_(2)CO_(3)溶液浓度8%、反萃相比(O/A)4∶1、反萃时间10 min、反萃级数三级,钒反萃取率可达99.50%。在最佳萃取和反萃取工艺条件下,钒浓度由4.25 g/L富集到68.50 g/L,且pH值为8.5,无需中和处理。对富钒液进一步沉钒、煅烧得到的最终产品V_(2)O_(5)品位为98.95%,且杂质含量低,满足行业标准YB/T 5304—2017中98级V_(2)O_(5)的要求。
关键词
高碳石煤
脱碳渣
N235
钒
萃取
反萃
V_(2)O_(5)
Keywords
high
-
carbon
stone coal
de
carbon
ized slag
N235
vanadium
extraction
stripping
V_(2)O_(5)
分类号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碳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
15
2
作者
邸洪双
康向东
王国栋
刘相华
机构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99544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67208-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101021).
文摘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采用加热法和凝固法两种加热变形制度,研究了实验用低碳钢的热塑性及强度,测定了该钢种的零塑性温度(ZDT)θd及零强度温度(ZST)θs,分析了其裂纹敏感性及断口组织·结果表明,凝固法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实验钢的高温脆性温度范围为1300℃至熔点,在1100~1300℃范围内,此钢的断面收缩率均大于60%,具有良好的塑性·实验用低碳钢的高温脆性区较小,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裂纹特性·其θd和θs分别为1350℃和1400℃·
关键词
双辊铸轧
薄带铸钆
低碳钢
高温力学性能
零塑性温度
零强度温度
热塑性
Keywords
twin roll
strip
casting
thin
strip
low
carbon
steel
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zero ductility temperature
zero strength temperature
分类号
TG335.5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TG142.3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碳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机械剥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程时
任勇
陈革
邹晖
范敬国
沈金龙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4,39,共5页
文摘
实验得到高碳钢盘条在不同保温工艺制度下氧化铁皮的剥离情况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铁皮的形貌,分析保温温度和时间对氧化铁皮组成成分的影响,进而得到保温温度和时间与氧化铁皮剥离性的基本关系。最后提出了线材斯太尔摩风冷线第5架及之后风机风量的控制方案。根据生产试验,如果需要得到剥离性较高的盘条氧化铁皮,需要延长500~200℃区间的冷却时间,即减小第5架至第13架的风机风量。
关键词
高碳钢盘条
氧化皮
保温温度和时间
机械剥离
Keywords
high
carbon
Wire Steel, Oxide Scale,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Mechanical
stripping
分类号
TG142.3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对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祖国胤
李红斌
李兵
于九明
温景林
机构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出处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74019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061017资助
文摘
在自制的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复合轧制装置上进行了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的制备工艺研究.根据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结果确定了高频电流的主要参数,结合常规热轧复合的对比实验,分析了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对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在(25—30)%的压下率下制备出高性能的不锈钢/碳钢复合带,复合带的硬化程度较低,避免了常规热轧复合带在高温退火后界面出现的脆性"贫碳层",退火后复合带的延伸率可达40%以上.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有效解决了各阶段母材氧化的问题,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程度很低,该工艺的加热区温度分布合理,具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的特点.
关键词
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
不锈钢/碳钢复合带
氧化
压下率
Keywords
high
-frequency current heating on-line process, stainless steel/
carbon
steel cladding
strip
, oxidation, reduction rate
分类号
TB3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碳SPHC带钢冷轧边裂缺陷机理分析
被引量:
11
5
作者
王畅
于洋
王林
陈瑾
徐海卫
李飞
机构
首钢技术研究院
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轧钢》
2014年第2期17-21,共5页
文摘
针对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高碳SPHC冷轧板带出现边裂的问题,分析了冷硬卷边裂缺陷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以及热轧原板的微观组织,认为带钢边部晶粒粗大、铁素体拉长形态明显、带状碳化物析出严重是造成边裂的主要原因。采用低温出炉、高温终轧、低温卷取、前部密集冷却并对磨损、堵塞等质量下降的喷嘴给予维修及更换,保证全宽方向上温度的均匀性,大大减少了板带的边裂缺陷。
关键词
边裂
高碳SPHC带钢
冷轧
带状碳化物
冷却
Keywords
edge crack
high
carbon
SPHC
strip
cold rolling
banded carbide
cooling
分类号
TG335.1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
被引量:
7
6
作者
刘攀
张毅
常国梁
张欣耀
机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河南省船舶及海工装备结构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0,共7页
文摘
碳对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含量的方法,优化了样品尺寸、称样量、助熔剂等关键参数。确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如下:将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剪切为尺寸不大于5mm×5mm的碎片;称取0.2g样品于陶瓷坩埚中,按照0.2g锡-0.4g铁-1.7g钨,或0.2g锡-1.7g钨的顺序加入多元混合助熔剂;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校准仪器。结果表明:样品尺寸对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较大的样品尺寸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对测定结果有轻微影响。采用0.2g锡-0.4g铁-1.7g钨作助熔剂时,方法空白值为(22±9.7)μg/g(n=10),检出限为0.003%,定量限为0.010%。采用0.2g锡-1.7g钨作助熔剂时,方法空白值为(4.4±6.7)μg/g(n=10),检出限为0.002%,定量限为0.007%。综上,实验方法的定量限为0.007%~0.010%。将实验方法用于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实际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3.5%,加标回收率为90%~107%。
关键词
铁硅硼
非晶合金
薄带
碳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法
样品尺寸
Keywords
iron-silicon-boron
amorphous alloy
strip
carbon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combustion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sample size
分类号
O659.2 [理学—分析化学]
TG115.33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粉炭金的回收
被引量:
4
7
作者
刘豹
梁国海
于海龙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物加工工程系
出处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文摘
通过对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生成的粉炭进行研究,分析了粉炭产生及其品位高的原因,采用了科学处理粉炭的方法,降低了渣中金的含量,提高了金的回收率,对氰化厂的金属平衡和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高温高压解吸电解
粉炭
金
回收
Keywords
carbon stripping with high temperature-pressure
fine-graded
carbon
gold
retrieve
分类号
TF83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X75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催化裂化高效汽提的应用研究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
12
8
作者
闫涛
机构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出处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文摘
催化裂化高效汽提的研究开发和优化设计对装置的挖潜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目前最常采用的环形挡板、分段汽提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这项技术在应用中的改进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和展望了新一代汽提技术的研究开发。
关键词
催化裂化
高效汽提
应用研究
优化设计
炼油装置
环形挡板
分段汽提
氢碳比
彭泡床
Keywords
Catalytic crack,
high
efficiency
stripping
,Ring shape baffle, Segmentation
stripping
, Ratio of hydrogen and
carbon
,Bubble bed
分类号
TE624.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聚糖-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检测Pb^2+
被引量:
8
9
作者
利健文
黄象金
韦寿莲
机构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肇庆市食品检验所
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3-818,共6页
基金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科研资金项目(2018YZ015)资助
肇庆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N017)资助。
文摘
基于壳聚糖(chitosan,CS)独特的吸附、螯合性能以及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ultra-high purity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uhp-SWCNT)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电催化活性构建一种灵敏检测Pb^2+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超声法制备壳聚糖-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用于修饰玻碳电极。采用电化学阻抗(EIS)和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表征了CS/uhp-SWCNT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CS和uhp-SWCNT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显著提电流响应。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DPSV法检测Pb^2+,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5~30μg·L^-1和30~60μ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μg·L^-1(S/N=3)。构建的传感器成功用于检测水样中Pb^2+,测定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几乎一致。
关键词
壳聚糖
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
铅离子
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Keywords
chitosan
ultra-
high
purity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
lead ion
differential pulse
stripping
voltammetry
分类号
O657.1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铬含量对高碳钢65Mn热轧钢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0
作者
邬晓燕
殳黎平
左鹏
朱施利
机构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出处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8年第10期736-740,共5页
文摘
制备了铬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10%,0.13%,0.16%的高碳钢65Mn热轧钢带,利用金相显微镜检测了不同铬含量试样的显微组织及晶粒度,并测试了不同铬含量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铬元素能细化65Mn钢的珠光体片层间距,弱化网状铁素体;当铬含量从0.01%增加至0.16%时,65Mn钢的晶粒度级别从8.0级提高至8.8级,抗拉强度从822MPa增加至999MPa,而断后伸长率从29%下降至22%;并且当铬含量低于0.13%时,铬含量的增加对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效果显著;铬元素通过晶粒细化和第二相Cr_3C析出共同影响高碳钢65Mn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
铬含量
高碳钢65Mn
热轧钢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晶粒细化
第二相
Keywords
Cr content
65Mn
high
carbon
steel
hot rolling
strip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grain refining
secondary phase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薄板坯流程生产高碳钢的热轧工艺优化
被引量:
4
11
作者
刘丽萍
王云阁
董跃星
李梦英
机构
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公司
出处
《轧钢》
2013年第3期55-59,共5页
文摘
为在薄板坯流程上生产高品质的高碳钢热轧宽带钢,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加热制度、轧机负荷分配、板形控制、卷取温度等工艺制度,成功生产出了厚2.3mm的高碳钢宽带钢,产品厚度公差达±25μm,单侧脱碳层深度小于板厚的0.8%,带钢经热处理后组织均匀,质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关键词
薄板坯流程
高碳钢
热轧工艺
脱碳层
板形
Keywords
thin slab process
high
carbon
steel
hot rolling process
decarburization depth
strip
shape
分类号
TG335.5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高压解吸工艺中炭强度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朱峰
朱云
陈雯
沈强华
马振佳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黄金》
CAS
2014年第3期56-58,共3页
文摘
采用高压釜模拟高温高压法进行从载金炭上解吸金的试验,并研究了解吸过程中解吸液NaOH质量分数、解吸时间、载金炭钙质量分数对炭强度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解吸液中NaOH质量分数大于2%时对炭的强度影响较大;在保证金解吸率高于95%的前提下,解吸时间越短对炭强度衰减影响越小;载金炭钙质量分数低于2%时对解吸过程中炭强度的影响较小,当载金炭钙质量分数高于4%时对解吸过程中炭强度的影响较大。此研究对实际生产中减少解吸过程中炭的磨损、粉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温高压解吸
炭
机械强度
炭末率
Keywords
carbon
stripping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arbon
mechanical strength
carbon
-powder ratio
分类号
TF83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生成粉炭的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刘立新
机构
辽宁五龙金矿
出处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2,共3页
文摘
通过对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生成的粉炭进行研究,为减少粉炭生成,采用合理的处理粉炭方法,提高金回收率提供了依据,同时,找到了金属平衡中金属流失的去向。该项工作对提高氰化厂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高温高压解吸工艺
粉炭
回收
改进措施
Keywords
carbon stripping with high temperature-pressure
fine-graded
carbon
recovery
improvement method
分类号
TD953 [矿业工程—选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张欣
周宁
支兴帅
李建兴
郑伟
张卫华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2319)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YFG0066)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P2020J025)。
文摘
高速受电弓滑板面临高滑动速度、高电压、大电流等极限运行环境,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势必对滑板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研究高速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机制,通过对某高速列车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进行实车跟踪监测分析,得出高速受电弓滑板的真实工作条件,并通过扫面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白光干涉仪对高速运行磨损后的浸金属滑板表面进行微观形貌分析、表面元素分布分析、表面粗糙度分析。结果显示:浸金属碳滑板的主要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浸金属碳滑板中间异常光亮的区域主要是由大量碳元素排列组成,且可能是由于滑板在进出站以及车辆段滑动时接触网未设置拉出,造成滑板中间磨耗较其他区域明显异常。磨耗后滑板表面成分分析可以得出,滑板表面氧元素原子占比较高,说明滑板表面发生了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
关键词
高速受电弓
浸金属碳滑板
黏着磨损
表面分析
Keywords
high
-speed pantograph
metal-impregnated
carbon
strip
adhesive wear
surface analysis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轮轨弓网双耦合的高速受电弓横向减振技术对策
被引量:
4
15
作者
杨晶
朴明伟
高文斌
傅凯
高辉
机构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验室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08-191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5211,51861165202,51705263,51875429)~~
文摘
鉴于轮轨磨耗与碳滑板磨损双因素影响,构建了轮轨弓网双耦合仿真技术平台,深入研究了高铁车辆的刚柔耦合振动及其对高速受电弓局部高应力的影响。通过典型案例研究表明,高速受电弓存在高周疲劳问题,且有轮轨接触动力作用、碳滑板横向摩擦扰动和流固耦合效应3大影响因素。因此高速转向架的研制应该在统一规范的轮轨匹配条件下科学提升极限速度以降低轮轨接触动力作用。由于商业速度400km/h已接近极限速度,研制高速受电弓必须明确其轻量化设计基本原则,低阶横向弹性模态频率应大于等于12Hz。最后,以复杂约束和内力精准分析为研判高周疲劳的主要依据,提出新一代高速受电弓轻量化结构设计,利用“鸭蛋圆”联接结构形式合理分散上下臂铰接动荷,将高周疲劳转变为静强问题。
关键词
高速受电弓
高铁车辆
轮轨接触动力作用
刚柔耦合仿真
碳滑板磨损
局部高应力
Keywords
high
-speed pantograph
high
-speed rolling stock
dynamical interactions of wheel-rail contact
rigid-flex coupling simulation
carbon
strip
abrasion
local
high
stress
分类号
U266.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P-AES法测定高碳高铬蓖条中的锰、铝和钛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晓梅
机构
秦皇岛首钢板材有限公司
出处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41-443,共3页
文摘
本文应用 ICP- AES法同时测定高碳高铬蓖条中锰、铝和钛。用稀硫酸分解样品 ,滴加硝酸破坏碳化物 ,水溶解盐类。本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相对标准偏差 RSD<2 .2 4 %。
关键词
高碳高铬蓖条
锰
铝
钛
ICP-AES
分析
Keywords
ICP-|AES,
high
carbon
-
high
Chromium Steel
strip
,Mn,Al,Ti.
分类号
TG115.33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滑动速度对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9
17
作者
胡艳
黄盼盼
马然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520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8KJB460012)
江苏师范大学人才引进博士基金项目(16XLR017).
文摘
利用高速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以高速铁路受电弓碳滑板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弓网相对滑动速度对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碳滑板的磨损率、接触副的电弧放电能量均随着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碳滑板/接触线配副的载流效率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碳滑板磨损表面的烧蚀程度、裂纹的深度及宽度均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碳滑板/接触线高速相对滑动过程中,接触线Cu元素转移到了碳滑板表面。
关键词
摩擦磨损
纯碳滑板
受电弓
高速铁路
Keywords
friction and wear
pure
carbon
strip
pantograph
high
speed railway
分类号
U264.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尿素技术进展
被引量:
5
18
作者
史建公
刘志坚
刘春生
机构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中外能源>杂志社
出处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1期68-79,共12页
文摘
将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利用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方法,在众多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研究中,目前实现产业化的只有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和尿素。尿素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有氰氨化钙法和CO_2法,其中氰氨化钙法没有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制备尿素法。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尿素工艺又可分为水溶液全循环法、二氧化碳汽提法和氨汽提法。三种工艺各有优缺点,总体来看,水溶液全循环法成本较高;二氧化碳汽提法与前者相比,设备减少,流程简化,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汽提法与氨汽提法相比,汽提压力降低,汽提效率提高,因此该工艺仅需低压分解而无需中压分解,对于新建尿素装置来说,二氧化碳汽提工艺投资较少,因此近年来新建尿素装置及大型尿素装置改造大都采用该工艺。目前对尿素制备反应的认识始终围绕着与甲铵相关的两个反应——生成甲铵的反应及甲铵脱水生成尿素的反应而展开。尽管工业上以二氧化碳和氨制备尿素有三种不同的工艺,但工艺条件均为高温高压,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因而研究者们一直在致力于常温常压条件下制备尿素的研究,不断在新型催化反应、光催化反应和电还原反应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尿素
氨
二氧化碳汽提法
甲铵脱水
高温高压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urea
ammonia
carbon
dioxide
stripping
carbamate dehydratio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分类号
TQ441.41 [化学工程—化学肥料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高碳弹簧钢热轧钢带翘皮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
1
19
作者
喻建林
吕瑞国
唐小勇
刘涛
机构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河南冶金》
2021年第2期42-45,共4页
文摘
针对中高碳弹簧钢热轧钢带翘皮缺陷,开展了实验检测分析,对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找出了产生翘皮缺陷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严重翘皮是由连铸板坯存在中间裂纹产生的,边部翘皮是在热轧粗轧过程中产生的。结合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有效防止了中高碳弹簧钢热轧钢带翘皮缺陷的产生,产品质量良好,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关键词
中高碳弹簧钢带
严重翘皮
边部翘皮
中间裂纹
热轧粗轧
Keywords
medium and
high
carbon
spring steel
strip
serious skin warping
edge warping
intermediate crack
hot rolling roughing
分类号
TG335.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碱软化-汽提脱氨法处理SE水煤浆气化废水
被引量:
1
20
作者
陈永勤
机构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96,共6页
文摘
对纯碱软化-汽提脱氨法预处理SE水煤浆气化废水的工业化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废水流量为160 m^(3)/h,废水pH为10.5~11,沉降槽依次投加NaOH、Na_(2)CO_(3)、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汽提塔维持蒸汽流量为7.5~8.5 t/h、压力为0.14~0.16 MPa、塔釜温度不大于125℃的条件下,出水硬度可降至174 mg/L、氨氮质量浓度降至17 mg/L,各项污染物指标优于设计值。
关键词
气化废水
高氨氮
高硬度
纯碱软化
汽提脱氨
pH
Keywords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high
ammonia nitrogen
high
hardness
sodium
carbon
ate softening
steam
stripping
deamination
pH
分类号
X78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235从高碳石煤脱碳渣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工艺研究
郭拴全
牛芳银
郭梅
康敏
邢相栋
宁新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碳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邸洪双
康向东
王国栋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碳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机械剥离性实验研究
程时
任勇
陈革
邹晖
范敬国
沈金龙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对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祖国胤
李红斌
李兵
于九明
温景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碳SPHC带钢冷轧边裂缺陷机理分析
王畅
于洋
王林
陈瑾
徐海卫
李飞
《轧钢》
201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
刘攀
张毅
常国梁
张欣耀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粉炭金的回收
刘豹
梁国海
于海龙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催化裂化高效汽提的应用研究和优化设计
闫涛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0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壳聚糖-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检测Pb^2+
利健文
黄象金
韦寿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铬含量对高碳钢65Mn热轧钢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邬晓燕
殳黎平
左鹏
朱施利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薄板坯流程生产高碳钢的热轧工艺优化
刘丽萍
王云阁
董跃星
李梦英
《轧钢》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高温高压解吸工艺中炭强度变化的试验研究
朱峰
朱云
陈雯
沈强华
马振佳
《黄金》
CAS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高温高压解吸电解工艺中生成粉炭的研究
刘立新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高速受电弓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机制研究
张欣
周宁
支兴帅
李建兴
郑伟
张卫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轮轨弓网双耦合的高速受电弓横向减振技术对策
杨晶
朴明伟
高文斌
傅凯
高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ICP-AES法测定高碳高铬蓖条中的锰、铝和钛
张晓梅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滑动速度对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胡艳
黄盼盼
马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尿素技术进展
史建公
刘志坚
刘春生
《中外能源》
CAS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高碳弹簧钢热轧钢带翘皮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
喻建林
吕瑞国
唐小勇
刘涛
《河南冶金》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纯碱软化-汽提脱氨法处理SE水煤浆气化废水
陈永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