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and NaBr-KCl on Synthesis of Ti(C,N)
1
作者 CHEN Xilai LI Yuanbing +2 位作者 ZHANG Renhua LI Yawei LI Jun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08年第4期5-10,共6页
Ti( C, N)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starting materials of 76. 9% titania white and 23. 1% carbon black (graphite or activated carbon ), or 40% titania white and 60% amylum, with or without 10% NaBr - KCl, dry mould... Ti( C, N)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starting materials of 76. 9% titania white and 23. 1% carbon black (graphite or activated carbon ), or 40% titania white and 60% amylum, with or without 10% NaBr - KCl, dry moulding and carbon embedded firing at i 300 ℃ and 1 400 ℃ for 3 h, respectively. Phas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synthesized Ti (C, N) were analyzed by XRD, SEM and EPMA.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and NaBr-KCl on the synthesis of Ti( C, 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i (C, N) can be synthesized by using carbon black, graphite, activated carbon or amylum as carbon source separately; (2) Additive NaBr - KCl is more favorable for accelerating the carbothermal reduction reaction using carbon black or amylum as carbon source; (3) In the presence of NaBr - KCl, particle size of the synthesized Ti( C, N) is 5 -8μm using carbon black as carbon source fired at 1 300 ℃ for 3 h, while that is only 1 - 3 μm using graphite, activated carbon or amylum fired at 1 400 ℃ for 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carbonitride Sodium bromide -potassium chloride molten salt carbon source Carbo-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下载PDF
熔盐辅助合成硼化铪工艺研究
2
作者 喻冲 刘灿 +1 位作者 蒲依然 吴昊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氧化铪和碳化硼为原料,采用氯化钠为熔盐介质,通过硼/碳热还原法合成了纯度较高的硼化铪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合成工艺参数以及原料配比对材料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钠...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氧化铪和碳化硼为原料,采用氯化钠为熔盐介质,通过硼/碳热还原法合成了纯度较高的硼化铪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合成工艺参数以及原料配比对材料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钠为熔盐介质时,氧化铪在1300℃的合成温度下开始转化为硼化铪,其温度远低于传统的硼化铪合成所需温度。在硼过量20%,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400℃和2 h所制备的硼化铪粉体纯度较高,X射线衍射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硼化铪结晶峰,且在扫描电镜中可以观察到紧密团聚形貌的硼化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硼化铪 熔盐法 硼/碳热还原
下载PDF
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凤宁 张景伟 +2 位作者 赵阳 原亚开 程佳 《东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前研究认为地球温室效应受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_(2))影响很大,CO_(2)减排被认为是控制地球温室效应的关键。基于我国目前的电力行业能源结构,以燃煤作为主要燃料的火电厂仍是我国居民生产生活中化石燃料的重要消耗主体,提高... 目前研究认为地球温室效应受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_(2))影响很大,CO_(2)减排被认为是控制地球温室效应的关键。基于我国目前的电力行业能源结构,以燃煤作为主要燃料的火电厂仍是我国居民生产生活中化石燃料的重要消耗主体,提高其碳排放计量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尤为重要。通过深入分析目前碳排放计量方法,提出通过对烟气流量与CO_(2)浓度进行测量,尽量避免现有计量方法中的影响因素,实现火电厂CO_(2)排放精准计量,从而为碳减排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碳减排 碳排放计量方法
下载PDF
SiC-ZrC复合超细粉末的合成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虹伶 曹宇 +4 位作者 邹素琳 欧红 田嘉美 陈占军 胡继林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二氧化锆、硅溶胶、炭黑作为前驱体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来制备SiC-ZrC复合粉末。研究了反应温度对SiC-ZrC复合粉末的烧失率、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综合热分析仪(TG-DTA)等手段对粉... 以二氧化锆、硅溶胶、炭黑作为前驱体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来制备SiC-ZrC复合粉末。研究了反应温度对SiC-ZrC复合粉末的烧失率、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综合热分析仪(TG-DTA)等手段对粉末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合成温度达到1500℃以上时,采用碳热还原法可成功合成SiC-ZrC复合粉末。在1550℃~1600℃下合成的产物中主要存在SiC和ZrC的特征衍射峰,合成产物结晶度好,这表明该条件下的合成反应进行比较完全。与1550℃相比,在1600℃温度下的合成产物中存在一定量的晶须,且存在有近似球状和短棒状及絮状颗粒,形成多样化显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ZrC 碳热还原法 反应温度 复合粉末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碳热法还原攀钢高钛高炉渣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有奇 柯昌明 +2 位作者 侯世喜 韩兵强 李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7-451,485,共6页
为了达到使攀钢高炉渣中钛氧化物富集的目的,从而综合有效利用攀钢高炉渣,将含钛高炉渣配加焦粉或者石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成。研究了反应温度、还原剂类型及助熔剂铁粉对反应产物富集情况的影响,同时借助于XRD、SEM等手段对反应后试... 为了达到使攀钢高炉渣中钛氧化物富集的目的,从而综合有效利用攀钢高炉渣,将含钛高炉渣配加焦粉或者石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成。研究了反应温度、还原剂类型及助熔剂铁粉对反应产物富集情况的影响,同时借助于XRD、SEM等手段对反应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使渣中的钛元素以TiN的形式富集;相对于石墨来说,用焦粉做还原剂更有利于渣中钛元素的富集和TiN晶粒的生长;助熔剂铁粉的加入使得反应生成的TiN晶粒更加容易富集,且生成的TiN晶粒以包围状分布在圆形Fe的周围,温度的升高使得该现象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 TIN 金属Fe粉
下载PDF
LiVPO_4F/C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钟胜奎 尹周澜 +3 位作者 王志兴 郭华军 李新海 陈启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83-1787,共5页
利用碳热还原法,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LiVPO4F/C复合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球磨、碳含量和电解液对样品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2h在750℃下能合成纯的LiVPO4F产品,剩余碳的存在使LiVPO4F的粒径减小且分布较为均匀,同时提高... 利用碳热还原法,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LiVPO4F/C复合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球磨、碳含量和电解液对样品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2h在750℃下能合成纯的LiVPO4F产品,剩余碳的存在使LiVPO4F的粒径减小且分布较为均匀,同时提高了颗粒之间的导电性。对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含碳量为1.83%的LiVPO4F/C的样品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得到显著改善;合适的电解液可以明显提高样品LiVPO4F的电化学性能。含碳量为1.83%的LiVPO4F/C的复合材料以1mol.L-1LiPF6/EC+EMC+DMC(体积比1:1:1)为电解液,在0.2C的倍率下放电时,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19mAh·g-1,放电平台在4.2V左右(vs.Li),循环30次后比容量为89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VPO4F/C 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超细AlN粉体合成与陶瓷制备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宇 谢建军 +4 位作者 汪暾 丁毛毛 章蕾 雷芳 施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36-4140,共5页
采用湿化学法,将异丙醇铝盐与有机碳源蔗糖混合,在一定温度及pH值下制成干凝胶,然后在高温下将干凝胶中的铝盐与碳源进行化学分解,并通过碳热还原发生氮化反应,制得中位粒径约为1.0μm,含氧量低、无杂相的超细AlN粉体。最后,通过添加CaF... 采用湿化学法,将异丙醇铝盐与有机碳源蔗糖混合,在一定温度及pH值下制成干凝胶,然后在高温下将干凝胶中的铝盐与碳源进行化学分解,并通过碳热还原发生氮化反应,制得中位粒径约为1.0μm,含氧量低、无杂相的超细AlN粉体。最后,通过添加CaF_2-Y_2O_3二元烧结助剂,利用无压烧结技术成功制得相对密度超过99.0%,热导率>180 W/(m·℃)的AlN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湿化学法 醇盐水解 碳热还原 CaF2-Y2O3烧结助剂
下载PDF
球磨对LiVPO_4F的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钟胜奎 尹周澜 +2 位作者 王志兴 郭华军 李新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9-450,共2页
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正极材料LiVPO4F,利用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球磨对LiVPO4F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球磨的样品不能合成单相的LiVPO4F;球磨1 h和2 h合成的LiVPO4F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 mAh/g和130 mA... 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正极材料LiVPO4F,利用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球磨对LiVPO4F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球磨的样品不能合成单相的LiVPO4F;球磨1 h和2 h合成的LiVPO4F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 mAh/g和130 mAh/g,库仑效率分别为84.8%和87.2%,5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率分别为16.2%和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VPO4F 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超细磷酸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郑典模 潘鹤政 +2 位作者 伍丽萍 陈骏驰 彭静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1,共4页
对传统的均相沉淀法进行合理改进,以FeSO4·H2O为铁源,H3PO4为磷源,引入乙醇-水体系,制备Fe PO4。根据前期单因素实验结果,对影响较大的工艺条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和分析,最终确定制备Fe PO4的最佳工艺条件。用自制超细磷酸铁加碳采... 对传统的均相沉淀法进行合理改进,以FeSO4·H2O为铁源,H3PO4为磷源,引入乙醇-水体系,制备Fe PO4。根据前期单因素实验结果,对影响较大的工艺条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和分析,最终确定制备Fe PO4的最佳工艺条件。用自制超细磷酸铁加碳采用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制备超细LiFePO4/C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比表面积、振实密度和粒度分布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是性能良好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 磷酸铁锂 均相沉淀法 乙醇-水体系 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Pd/Al_2O_3催化剂的高温热烧结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赫崇衡 汪仁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3-96,共4页
以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为背景,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低负载量贵金属单钯燃烧催化剂.通过XRD宽化法检测了在1273K的模拟反应气流中烧结24h后催化剂上Pd晶粒大小的变化.经计算机非线性回归探讨了不同催化剂上Pd... 以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为背景,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低负载量贵金属单钯燃烧催化剂.通过XRD宽化法检测了在1273K的模拟反应气流中烧结24h后催化剂上Pd晶粒大小的变化.经计算机非线性回归探讨了不同催化剂上Pd的烧结动力学及机理,并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考察了烧结前后催化剂上CO氧化活性的变化.发现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可使Pd更好地锚定在Al2O3形成的网状结构中,从而提高了负载型Pd催化剂的抗烧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热烧结
下载PDF
碳载PdCo催化剂的制备和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倩 陆天虹 吴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0,共5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一大问题是甲醇易透过Nafion膜而使电池性能降低,因此阴极催化剂必须对甲醇氧化无电催化活性而对氧还原有好的电催化性能.本文采用直接热分解法在不同温度下用有机Pd盐热分解来制备碳载PdCo(PdCo/C)催化剂,发...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一大问题是甲醇易透过Nafion膜而使电池性能降低,因此阴极催化剂必须对甲醇氧化无电催化活性而对氧还原有好的电催化性能.本文采用直接热分解法在不同温度下用有机Pd盐热分解来制备碳载PdCo(PdCo/C)催化剂,发现制得的PdCo/C催化剂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及较好的PdCo合金化程度,因此对氧还原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其中,在200℃条件下制得的高度合金化的PdCo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最小,因此它表现出最好的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起始氧还原电位为0.69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热分解法 有机金属盐 碳载钯钴催化剂 电催化活性 氧还原
下载PDF
对真空条件下氧化锌制备锌的机理及冷凝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予成 杜远超 +2 位作者 李秋霞 赵贺永 肖月华 《真空》 CAS 2016年第3期74-77,共4页
本文对锌资源概况、制锌工业的现状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氧化锌真空碳热还原过程分别采用热力学、沸点、蒸气压计算进行分析。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碳的热还原氧化锌反应的理论起始温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由常压减小到10Pa时,起... 本文对锌资源概况、制锌工业的现状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氧化锌真空碳热还原过程分别采用热力学、沸点、蒸气压计算进行分析。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碳的热还原氧化锌反应的理论起始温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由常压减小到10Pa时,起始温度由原来的1247K减小到473K;CO气体还原氧化锌反应常压下的理论起始反应温度为1198K,当压力降到10Pa时,起始温度降为404K,由沸点分析可知,分离比Zn高的沸点元素Pb、In、Al、Cu、Sn、Fe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由饱和蒸汽压分析可知,粗锌中各组元的蒸馏顺序分别为:Cd<Zn<Pb<In<Sn<Al<Cu<Fe。真空下,可以防止冷凝过程中二氧化碳与锌发生再氧化反应。由此,本文提出了采用真空炉的方法从氧化锌中制取锌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锌 氧化锌 真空法 碳热还原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备重结晶SiC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戴红莲 王思清 +1 位作者 查从济 闫玉华 《陶瓷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研究了碳热还原制备重结晶α -SiC粉末的工艺过程。重点讨论了重结晶α -SiC的生长机理 ,同时 。
关键词 制备 碳热还原法 重结晶 SiC粉末 碳化硅 陶瓷粉末
下载PDF
β-SiC晶须的生长及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峻峰 沈君权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以高岭土、超细碳粉为原料,采用高温碳热还原方法合成出性能良好的β-SiC晶须。运用XRD,SEM,TEM,EDAX等分析检测技术研究了该晶须的结晶特征及生长机理。结果表明:晶须沿<111>方向具有平行的堆垛层错,横断面呈正三角形,晶须顶端... 以高岭土、超细碳粉为原料,采用高温碳热还原方法合成出性能良好的β-SiC晶须。运用XRD,SEM,TEM,EDAX等分析检测技术研究了该晶须的结晶特征及生长机理。结果表明:晶须沿<111>方向具有平行的堆垛层错,横断面呈正三角形,晶须顶端存在螺旋位错。该方法生产的β-SiC晶须,其生长过程为“VS”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C晶须合成 碳热还原法 结晶特征 生长机理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飞 王志兴 李新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7-239,共3页
以导电炭黑为还原剂、LiH2PO4和V2O5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的影响。XRD、SEM和充放电测试表明:在750℃下烧结12 h合成的样品属于单斜晶系,0.2C充放电的首次放... 以导电炭黑为还原剂、LiH2PO4和V2O5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的影响。XRD、SEM和充放电测试表明:在750℃下烧结12 h合成的样品属于单斜晶系,0.2C充放电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2.0 mAh/g,第20次循环的比容量为118.4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磷酸钒锂[Li3V2(PO4)3] 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菱镁矿基脱硫剂铁水预脱硫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坤 高鑫 +2 位作者 邢飞 景成岩 李晋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常压下碳还原MgO的反应温度(7)为1854℃,难以实现菱镁矿基在铁水预处理条件下生成镁原位脱硫。当碳热还原反应在1250~1300℃发生时,镁蒸气的压强需小于0.994 kPa;在1350~1400℃时,镁蒸气压需小于1.004 kPa。铝粉... 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常压下碳还原MgO的反应温度(7)为1854℃,难以实现菱镁矿基在铁水预处理条件下生成镁原位脱硫。当碳热还原反应在1250~1300℃发生时,镁蒸气的压强需小于0.994 kPa;在1350~1400℃时,镁蒸气压需小于1.004 kPa。铝粉和Fe_2O_3可作为发热剂加入,在热力学上有利于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铁水预脱硫 碳热还原温度 发热剂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石墨烯/炭纤维/聚偏氟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电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洪亮 张国 +2 位作者 陈英 杨泽川 闫宇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8-61,共4页
通过共溶剂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炭纤维(CF)/聚偏氟乙烯(PVDF)导电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GO)在体积比1∶9的水(H2O)/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均一溶液。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热压还原后氧化石墨烯... 通过共溶剂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炭纤维(CF)/聚偏氟乙烯(PVDF)导电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GO)在体积比1∶9的水(H2O)/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均一溶液。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热压还原后氧化石墨烯(RGO)/PVDF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变化,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石墨烯与炭纤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CF的氧化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提升了近3个量级。CF的氧化处理与石墨烯复合产生了明显的正温度系数效应(PTC),消除了负温度系数效应(NTC)。最终通过SEM观察等分析了出现上述差异和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炭纤维 共溶剂法 聚偏氟乙烯 热还原 正温度系数效应
下载PDF
纳/微结构Sn-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充放电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向阳 邹幽兰 +3 位作者 杨娟 唐晶晶 赖延清 李劼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8,共7页
采用非水溶液溶胶-凝胶法,并结合高温碳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高可逆容量的Sn-C复合负极材料,通过调节Sn源与炭源的比例及碳热还原过程中的升温制度来控制金属Sn的粒度和Sn-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借助XRD、EDS、SEM、循环伏安及恒流... 采用非水溶液溶胶-凝胶法,并结合高温碳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高可逆容量的Sn-C复合负极材料,通过调节Sn源与炭源的比例及碳热还原过程中的升温制度来控制金属Sn的粒度和Sn-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借助XRD、EDS、SEM、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Sn源与C源质量比为80:20、还原温度为800℃时,纳米级金属Sn均匀紧密地分布在无定形热解炭基体中,形成良好的纳/微复合结构,此时复合材料性能相对最优;该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首次可逆比容量为637.9 mAh/g,循环30次后充电容量保持在372.5 mAh/g以上,第二次循环库伦效率达到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纳-微结构 溶胶-凝胶法 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介孔纳米Fe/g-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含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志奇 李丹 +1 位作者 郭惠妍 赵永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9-23,34,共6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铁为铁源,采用水热法、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系列介孔纳米铁/碳(Fe/g-C)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镍系加氢催化剂废水处理为模型反应,探讨了Fe/g-C复合材料铁含量、废水pH值... 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铁为铁源,采用水热法、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系列介孔纳米铁/碳(Fe/g-C)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镍系加氢催化剂废水处理为模型反应,探讨了Fe/g-C复合材料铁含量、废水pH值及处理温度对Ni^(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g-C复合材料具有石墨化特征和介孔晶相结构且晶粒尺寸在20~80nm范围内;同时,Fe/g-C复合材料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铁物种分散;在处理温度为30℃、废水pH值为5的条件下,10Fe/g-C复合材料(铁含量10%)对废水中Ni^(2+)的去除率达86.8%,除镍反应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g—C复合材料 水热法 碳热还原法 含镍废水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灵谦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V2(PO4)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XRD、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i3V2(PO4)3样品属于单斜晶系;样品(850℃,16 h)以0.2C倍率充放电,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是129 mAh/g和121 m... 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V2(PO4)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XRD、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i3V2(PO4)3样品属于单斜晶系;样品(850℃,16 h)以0.2C倍率充放电,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是129 mAh/g和121 mAh/g;循环30次后,放电容量为104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