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9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交易模式下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核算方法
1
作者 杨挺 党兆帅 +1 位作者 王旭东 王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1,I0004,共15页
随着电力市场交易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易模式更加多样化,呈现双边交易与联营交易共存的混合交易模式。而现有碳排放核算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交易模式,对于双边交易模式,尤其是绿色双边交易,“就近供电,比例共享”的分摊方法不满足“双边”... 随着电力市场交易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易模式更加多样化,呈现双边交易与联营交易共存的混合交易模式。而现有碳排放核算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交易模式,对于双边交易模式,尤其是绿色双边交易,“就近供电,比例共享”的分摊方法不满足“双边”特点,清洁能源电厂的低碳效益不能准确分配给与其签订双边交易的用户。该文通过分析不同电力交易模式下碳排放流特点,建立同时考虑双边交易和联营交易混合的全环节碳排放核算方法。首先,根据源侧燃煤和燃气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基于效率超过Transformer的长时序预测方法 Informer模型建立其动态碳排放因子模型;然后,基于电力潮流将双边交易建模为源-荷间最大碳流溯源问题,并基于最大流理论实现考虑输电损耗的碳流率核算和分摊;进而对于包含双边交易和联营交易的混合交易模式,构建图与补图关系,提出用户碳流率核算方法和网损碳流率分摊方法,实现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核算。最后,采用IEEE14节点系统算例证明,所提核算方法对考虑传输损耗的双边、联营混合交易模式具备合理性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核算 碳溯源模型 动态碳排放因子 双边交易 绿色电力
下载PDF
时空异质性视角下华北地区碳足迹评估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亮 柴林 +2 位作者 何伟军 孔阳 祁煜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碳足迹是衡量碳排放的重要指标,削减碳足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条件。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集中区域,客观量化碳足迹并探究主要驱动因子对加快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基于IPCC法对华北地区“十五”至“十... 碳足迹是衡量碳排放的重要指标,削减碳足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条件。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集中区域,客观量化碳足迹并探究主要驱动因子对加快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基于IPCC法对华北地区“十五”至“十三五”期间的碳足迹进行测算,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碳足迹的分布及转移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识别碳足迹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发现:(1)“十五”至“十三五”期间碳足迹总量经历了“先增长—后下降”两个阶段,由“十五”期间的425452万吨上升至1066353万吨,而后逐渐下降到“十三五”期间的898908万吨。(2)标准差椭圆呈稳定的“南—北”分布,重心分布于山西大同和河北张家口之间,呈向西北方向偏移趋势,已偏移72.56千米。(3)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对碳足迹驱动因子解释力度较大,且关键交互因子均含有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华北地区不同时期碳足迹分布及影响因子存在时空差异,在制定碳减排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碳足迹的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驱动因子 时空特征 地理探测器 标准差椭圆
下载PDF
不同留茬高度对固沙植物梭梭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黄雅茹 马迎宾 +5 位作者 郝需婷 韩春霞 崔健 王浩伊 庞嘉诚 徐光甫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为了了解不同留茬高度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存在的差异,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不同光合有效辐射时,不同留茬高度(60、90、120 cm)梭梭的光响应曲线,分析不同留茬高度梭梭的光合特性和水分... 为了了解不同留茬高度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存在的差异,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不同光合有效辐射时,不同留茬高度(60、90、120 cm)梭梭的光响应曲线,分析不同留茬高度梭梭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光合有效辐射0~2 000μmol·m^(-2)·s^(-1)范围内,不同留茬高度梭梭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增加,胞间CO_(2)摩尔分数呈下降趋势。光合有效辐射大于6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从大到小均表现为留茬高度90(14.313μmol·m^(-2)·s^(-1))、60(12.726μmol·m^(-2)·s^(-1))、120 cm(9.523μmol·m^(-2)·s^(-1))、未处理(6.184μmol·m^(-2)·s^(-1)),其差异显著(P<0.05)。不同留茬高度梭梭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从大到小依次为留茬高度90(3.093 mmol·mol^(-1))、60(2.329 mmol·mol^(-1))、120 cm(2.081 mmol·mol^(-1))、对照(1.583 mmol·mol^(-1))。留茬高度120 cm梭梭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光合能力最弱;留茬高度60 cm梭梭的水分利用效率中等,光合能力中等;留茬高度90 cm梭梭的光合能力最高,通过降低蒸腾速率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茬 光合特性 光响应 梭梭
下载PDF
欧盟碳关税对中国的经贸冲击及应对策略
4
作者 董玮 石晶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开征碳税对我国应对欧盟碳关税、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投入产出法计算隐含碳排放强度,采用GTAP模型研究欧盟碳关税对我国的经贸冲击和我国开征碳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不开征国内碳税时,随着欧... 开征碳税对我国应对欧盟碳关税、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投入产出法计算隐含碳排放强度,采用GTAP模型研究欧盟碳关税对我国的经贸冲击和我国开征碳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不开征国内碳税时,随着欧盟碳关税税率的提高和征税范围的扩大,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冲击更大,有利于我国行业低碳转型;我国开征碳税后,从经济角度看,短期内碳税税率为10美元/吨和征税范围为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时,对我国经济贸易的负面冲击较小。从低碳转型角度看,碳税税率为30美元/吨和仅对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征税时,更加有利于我国高碳行业低碳转型。从整体角度看,我国对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征收10美元/吨的碳税,更加有利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关税 碳税 经济贸易
下载PDF
碳政策选择对网络外部性下低碳电商供应链的决策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玉燕 丁露萍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小型制造商为了缓解碳减排资金压力,选择依托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基于由电商平台主导的低碳电商供应链系统,本文将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纳入模型,构建了碳交易政策和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政府和低碳电商供...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小型制造商为了缓解碳减排资金压力,选择依托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基于由电商平台主导的低碳电商供应链系统,本文将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纳入模型,构建了碳交易政策和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政府和低碳电商供应链“共赢”的最佳碳政策。研究发现:(1)探讨各成员企业的最佳碳政策时,制造商的实际碳排放量与政府碳配额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实际碳排放量超过政府规定的碳配额时,若碳交易价格超过一个特定的阈值,碳交易政策的惩罚力度大于碳税政策,此时对于供应链成员和政府而言,实施碳税政策更有利;若碳交易价格小于该阈值,则反之。当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规定的碳配额时,对供应链成员和政府而言,碳交易政策是最佳碳政策。(2)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对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和供应链成员的利润都有正向作用。这些结论为电商供应链成员在低碳背景下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商供应链 碳税 碳交易政策 网络外部性
下载PDF
碳交易耦合下现货电能量市场日前出清方法
6
作者 崔杨 徐扬 +3 位作者 刘新元 程雪婷 程丁然 朱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9,I0006,共15页
为实现现货电能量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有效协同,从电力交易中心把控系统碳排放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电-碳耦合市场运营机制,并提出考虑动态碳排放强度的电-碳耦合市场日前出清模型。首先,在现有的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基础上将碳交易市场进行... 为实现现货电能量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有效协同,从电力交易中心把控系统碳排放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电-碳耦合市场运营机制,并提出考虑动态碳排放强度的电-碳耦合市场日前出清模型。首先,在现有的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基础上将碳交易市场进行嵌入,构建电-碳耦合市场联合运行机制;其次,基于边际发电成本特性和单调非递减阶梯式报价规则,构建传统能源发电商和碳捕集电厂的分段报价曲线;再次,推导传统能源发电商和碳捕集电厂的动态碳排放强度模型,并基于等面积原则构建二者的阶梯式动态碳排放强度曲线;然后,考虑阶梯式报价曲线和动态碳排放强度,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兼顾电网运行和物理约束,构建电-碳耦合市场日前出清模型。最后,在PJM-5节点和IEEE-39节点电力系统进行算例仿真分析,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验证所提电-碳耦合市场日前出清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碳耦合市场 动态碳排放强度 日前市场出清 碳捕集电厂
下载PDF
我国茶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与实践进展
7
作者 胡强 唐晏 +4 位作者 朱迪 张优 王志博 陈超 陈富桥 《中国茶叶》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型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茶业是农业固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探索茶产业低碳化发展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茶叶低碳研究进展、茶叶低碳生产的探索与研究、生... “双碳”目标下,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型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茶业是农业固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探索茶产业低碳化发展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茶叶低碳研究进展、茶叶低碳生产的探索与研究、生态低碳茶的认证与推广、茶园碳汇研究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利用茶园生态系统发挥其碳汇功能和推动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双碳”研究与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茶产业践行“双碳”战略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茶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茶产业 生态低碳茶 生态低碳认证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光照图像增强研究综述
8
作者 孙福艳 吕准 吕宗旺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低光照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优化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捕获的图像,提升其亮度和对比度。目前,深度学习在低光照图像增强领域已成为主要方法,因此,有必要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将传统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进行分类,并分析与总结其... 低光照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优化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捕获的图像,提升其亮度和对比度。目前,深度学习在低光照图像增强领域已成为主要方法,因此,有必要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将传统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进行分类,并分析与总结其优缺点。接着,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将其分为有监督和无监督两大类,分别总结其优缺点,随后总结应用在深度学习下的损失函数。其次,对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进行简要总结,使用信息熵对传统方法进行量化比较,采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总结目前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光照图像增强 深度学习 有监督 特征提取 无监督
下载PDF
高含水率下郑州商城遗址土改性性能研究
9
作者 岳建伟 肖雅娟 +2 位作者 赵丽敏 孔庆梅 苏慧聪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151,共10页
基于二氧化碳的碳化作用,选取郑州商城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阶梯递进”土遗址改性方法,添加甲基硅酸钠改性遗址土,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遗址安全性能,探讨商城遗址土的改性性能。结果表明:甲基硅酸钠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耐崩解... 基于二氧化碳的碳化作用,选取郑州商城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阶梯递进”土遗址改性方法,添加甲基硅酸钠改性遗址土,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遗址安全性能,探讨商城遗址土的改性性能。结果表明:甲基硅酸钠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耐崩解性,3%浓度甲基硅酸钠和碳化2 h改性土的抗剪强度最大,3%浓度甲基硅酸钠和碳化3 h改性土的耐崩解性能最好;甲基硅酸钠采用“阶梯递进”滴渗法处理后,土样的渗透深度达4 cm以上,且试样表面不出现裂纹、不发生坍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甲基硅酸钠碳化反应物聚硅氧烷膜附着在颗粒表面,改变了颗粒表面水张力的方向,提高了土体的耐崩解性;其产物聚硅醚填充了土颗粒孔隙,使改性土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ABAQUS软件计算发现高含水率下商城遗址修复时的安全系数为1.12,甲基硅酸钠改性后安全系数提高到1.9。研究结果可为开展“阶梯递进”大体积土遗址改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城遗址 碳化作用 力学性能 水理性能
下载PDF
高电压正极材料LiFe_(0.06)Ni_(0.94)PO_(4)/C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志义 孙赫 +3 位作者 孙海礼 魏炜 刘凤霞 刘志军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磷酸镍锂(LiNiPO_(4))是一种具有5.1 V高电压平台的橄榄石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较低的电导率和实际放电比容量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制备纯相LiNiPO_(4),考察了不同摩尔比表面活性剂油胺对LiNiPO_(4)的影响,油胺添加摩尔比[n(油胺... 磷酸镍锂(LiNiPO_(4))是一种具有5.1 V高电压平台的橄榄石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较低的电导率和实际放电比容量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制备纯相LiNiPO_(4),考察了不同摩尔比表面活性剂油胺对LiNiPO_(4)的影响,油胺添加摩尔比[n(油胺)∶n(金属)]为10∶1制备的材料结晶度最佳,经过煅烧工艺参数优化成功获得纯相LiNiPO_(4)。为了改善LiNiPO_(4)的电化学性能,首次采用乙基纤维素为碳源制备的掺有Fe摩尔分数为6%的LiFe_(0.06)Ni_(0.94)PO_(4)/C并将其电化学性能与纯相LiNiPO_(4)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乙基纤维素制备的LiFe_(0.06)Ni_(0.94)PO_(4)/C具有更大的初始放电比容量、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其中10%乙基纤维素添加量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镍锂 油胺 乙基纤维素 碳包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沈舒文教授基于“轻可去实”理论运用花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
11
作者 宋健 孟凯强 +6 位作者 雷根平 韦永红 惠建萍 王捷虹 沈舒文 许鹏 张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文章总结了陕西省名中医沈舒文教授基于“轻可去实”理论,运用花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中医学“轻可去实”理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花类中药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沈舒文教... 文章总结了陕西省名中医沈舒文教授基于“轻可去实”理论,运用花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中医学“轻可去实”理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花类中药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沈舒文教授在脾胃病的治疗过程中,主张“调和肝脾、调畅气机”的原则,认为“花性升散”“质地轻清”,符合中医学理论“轻可去实”治法中“轻”的内涵,依据中医学基本理论,巧妙使用花类中药,达到轻以调畅脾胃气机、轻以健脾升清阳、轻以疏肝解郁散火的临床效果,中医药特色鲜明。沈舒文教授临床常用的花类中药有:丁香、旋覆花、金银花、合欢花、厚朴花、月季花、葛花、白扁豆花、绿萼梅、玫瑰花、槐花、佛手花、蒲黄。基于“轻可去实”理论探讨名老中医使用花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既有利于全面总结完善花类中药的功效,也更有利于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舒文 轻可去实 花类中药 临床经验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基于MICP法的巴氏生孢八叠球菌固化镉污染土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王艳 张李奕岚 +3 位作者 唐晓武 朱鹏 陈冠年 阮方毅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9,共12页
以重金属污染土的治理为背景,通过毒性浸出、无侧限抗压强度、土柱淋滤试验并结合镉形态分析等其他微观测试方法,探讨了Ca^(2+)的添加、Cd^(2+)浓度、养护时间等因素对驯化巴氏生孢八叠球菌固化镉污染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对... 以重金属污染土的治理为背景,通过毒性浸出、无侧限抗压强度、土柱淋滤试验并结合镉形态分析等其他微观测试方法,探讨了Ca^(2+)的添加、Cd^(2+)浓度、养护时间等因素对驯化巴氏生孢八叠球菌固化镉污染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对固化土中Cd^(2+)浸出特性影响显著,不添加Ca^(2+)时,当尿素浓度为0.5 mol·L^(-1),固化土的Cd^(2+)浸出质量浓度(0.42~5.64 mg·L^(-1))最低;添加Ca^(2+)后,Cd^(2+)浸出浓度略有增大,胶结液中尿素和Ca^(2+)浓度均为0.5 mol·L^(-1)时,Cd^(2+)的固化效果较好.延长养护时间,固化后土体的抗压强度增加,Cd^(2+)浸出浓度降低且固化效果提高;增大Cd^(2+)浓度,固化后土体的抗压强度降低,Cd^(2+)浸出浓度提高;添加Ca^(2+)有助于增强镉污染土的固化效果,在养护时间为28 d时,当Cd^(2+)浓度为100 mg·kg^(-1)时,添加Ca^(2+)的试样强度达到312 kPa,相较于未添加Ca^(2+)试样强度(234 kPa)提升了33.3%;当Cd^(2+)浓度增大至1600 mg·kg^(-1)时,添加Ca^(2+)的试样强度达到269 kPa,相较于未添加Ca^(2+)试样强度提升了57.3%,试样的浸出浓度降低了15.4%;经淋滤后,添加Ca^(2+)的试样滤出液中Cd^(2+)浓度始终低于未添加Ca^(2+)试样.固化后土中弱酸可提取态镉向可还原态镉和残渣态镉转变,添加Ca^(2+)进一步降低弱酸可提取态镉所占比例,减小了Cd^(2+)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 污染土 巴氏生孢八叠球菌 固化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财政政策的碳生产率效应研究
13
作者 赵玉焕 樊顺安 刘思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4,共17页
在“双碳”目标下,提高城市碳生产率是政府制定绿色财政政策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考量。以两部委开展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试点为准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塔皮奥(Tapio)脱钩指数模型,考察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 在“双碳”目标下,提高城市碳生产率是政府制定绿色财政政策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考量。以两部委开展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试点为准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塔皮奥(Tapio)脱钩指数模型,考察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显示,绿色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城市碳生产率,并推动了城市低碳发展。具体而言,实施该绿色财政政策能够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改善城市创新环境、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等提升城市碳生产率。同时,在非资源型、非工业型、环境信息公开和地方政府环保意识强的城市中,政策效应更显著。拓展研究发现,除铁岭市和铜川市外,其他试点城市在政策实施期间经济增长速率均高于碳排放增长速率,表现出明显的碳生产率提升趋势。绿色财政政策在推动城市减碳、促增长、提升碳生产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低碳发展应以绿色财政为抓手制定因应之策,以实现经济发展和减污降碳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财政政策 碳生产率 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减污降碳
下载PDF
联产轻烃回收与LNG提氦工艺设计与模拟
14
作者 肖荣鸽 李雨泽 +1 位作者 刘亚龙 刘鸿嘉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9-244,共6页
为了降低单一工艺中提氦的能量消耗及设备成本、使氮气循环膨胀制冷提供的冷量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将自产冷剂制冷+膨胀制冷+冷箱集成换热的直接换热(DHX)轻烃回收工艺与天然气低温提氦工艺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可以同时生产C_(3)+、粗氦以... 为了降低单一工艺中提氦的能量消耗及设备成本、使氮气循环膨胀制冷提供的冷量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将自产冷剂制冷+膨胀制冷+冷箱集成换热的直接换热(DHX)轻烃回收工艺与天然气低温提氦工艺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可以同时生产C_(3)+、粗氦以及LNG的联产工艺。通过对关键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膨胀机出口的压力为1.2 MPa、DHX塔顶回流温度为-70℃、一级提氦塔进料温度为-50℃、压缩泵出口压力为5 MPa、低温分离器进料温度为35℃、制冷剂流量为4000 kmol/h。模拟计算得出,联产工艺C_(3)+回收率为78.95%、粗氦回收率为93.77%、粗氦浓度为60.43%、LNG产量为663.84 kmol/h。联产工艺与单一工艺相比总压缩机能耗降低了12.95%、单位综合能耗降低14.10%。研究表明,联产轻烃回收与LNG提氦工艺在能耗和投资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回收 提氦 HYSYS 氮气膨胀 能耗
下载PDF
涤棉混纺织物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王淑花 鲍站霞 +1 位作者 庞明科 史晟 《棉纺织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将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为高值产品,获得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材料,以涤棉织物为原料,ZnCl_(2)作为活化剂,通过高温炭化,制备出活性炭;然后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在活性炭上原位生成TiO_(2),获得了活性炭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 为了将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为高值产品,获得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材料,以涤棉织物为原料,ZnCl_(2)作为活化剂,通过高温炭化,制备出活性炭;然后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在活性炭上原位生成TiO_(2),获得了活性炭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混纺比80/20的涤棉织物、800℃下制得的复合光催化材料,TiO_(2)在活性炭上分布均匀,具有无定形结构;该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可达344 mg/g,对质量浓度60 mg/L的亚甲基蓝光照6 h后降解率可达98%,并且在循环5次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可达到80%,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织物 炭化 光催化材料 吸附性能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低温低压下活性炭吸附氢气的分子模拟
16
作者 唐忠利 王子瑶 +2 位作者 吴甜甜 李文彬 张东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低温吸附法处理激光尾气中的H_(2)相较于传统尾气处理方法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运行成本低、无振动噪声等特点,其关键问题是开发低温低压条件下高性能的H_(2)吸附剂.以石墨片微元构建多孔活性炭模型,使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探究H_... 低温吸附法处理激光尾气中的H_(2)相较于传统尾气处理方法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运行成本低、无振动噪声等特点,其关键问题是开发低温低压条件下高性能的H_(2)吸附剂.以石墨片微元构建多孔活性炭模型,使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探究H_(2)在多孔活性炭中的吸附行为,通过考察多种因素的影响,期望获得更高的H_(2)吸附量.计算使用pcff力场,范德华相互作用采用Lennard-Jones 12-6形式,将计算得到的H_(2)吸附等温线以及模型的BET参数与实验值对比,验证了模型和力场的准确性.之后探究了石墨片微元尺度、多孔活性炭密度和吸附温度对H_(2)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石墨片微元尺度对H_(2)的吸附有较大影响,由1环构建的模型性能最差,由19环构建的模型性能最好,从吸附性能来看,在单一石墨微元模型和混合石墨微元模型中均满足19环>37环>7环>1环;在所建立的0.5~1.3 g/cm^(3)模型密度范围内,存在最优密度1.1 g/cm3,此时能够获得最大H_(2)吸附量,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二者共同作用影响吸附性能;温度对H_(2)低温吸附有较大影响,当吸附温度升高5 K和10 K时,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9.1%和36.8%,因此加强吸附过程中的散热和优化吸附床结构可以提高氢气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蒙特卡罗模拟 低温低压
下载PDF
中国试点碳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及驱动路径
17
作者 梁中 叶秋蓉 刘桓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6-106,共11页
碳价是碳市场运行的核心问题。厘清碳市场交易价格机制的内在逻辑,是推动形成有效价格信号,充分发挥碳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前提和关键。文章基于中国八个碳交易试点市场的样本数据,重点从需求侧出发,借助“规模-结构-技术... 碳价是碳市场运行的核心问题。厘清碳市场交易价格机制的内在逻辑,是推动形成有效价格信号,充分发挥碳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前提和关键。文章基于中国八个碳交易试点市场的样本数据,重点从需求侧出发,借助“规模-结构-技术”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试点碳市场价格的影响机制进行综合研判。研究发现: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资本投入引致的技术效应可通过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碳排放,进而影响碳价;在排除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碳回弹效应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引致碳低价的重要力量;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与其他条件共同作用可以引致低水平碳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价格 试点碳市场 组态分析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经验证据
18
作者 王立勇 许娇 冯涵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数字经济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已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分析数字经济碳减排的空间溢... 数字经济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已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分析数字经济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随着一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碳排放强度倾向于降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通过“技术创新效应”“贸易规模效应”和“贸易结构效应”对一国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本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周边国家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一国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我国应持续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数字贸易发展新动能,并搭建数字化平台,积极推动碳减排技术的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强度 一带一路 贸易机制
下载PDF
蓝碳交易认证及运行机制的挑战与应对
19
作者 朱晖 赵佳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重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蓝碳纳入自愿碳市场的重要契机,但蓝碳交易制度体系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我国蓝碳交易制度仍然存在交易规则功能缺失、定价机制失范、交易方式欠缺和核查监管机制不足等问题。为... 重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蓝碳纳入自愿碳市场的重要契机,但蓝碳交易制度体系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我国蓝碳交易制度仍然存在交易规则功能缺失、定价机制失范、交易方式欠缺和核查监管机制不足等问题。为保证蓝碳交易在法律规制下运行,构建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蓝碳交易机制,应实现蓝碳交易的功能完善、规范定价机制,同时推动交易方式多元发展、健全核查机构监管机制以优化蓝碳交易运行机制,从而搭建蓝碳交易纳入自愿碳市场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碳 CCER 交易规则 定价机制 监管机制
下载PDF
负载纳米钽的液晶显示光固化聚乳酸支架制备及促成骨性能
20
作者 李明哲 叶翔凌 +1 位作者 王冰 余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0-677,共8页
背景:聚乳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速率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存在机械强度低和生物活性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目的:构建聚乳酸/聚多巴胺/钽(PLA/PDA/Ta)骨组织工程支架,探究其... 背景:聚乳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速率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存在机械强度低和生物活性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目的:构建聚乳酸/聚多巴胺/钽(PLA/PDA/Ta)骨组织工程支架,探究其生物安全性和体外促成骨性能。方法:利用液晶显示光固化技术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聚乳酸(PLA)支架,将PLA支架分别浸泡在多巴胺溶液与多巴胺-纳米钽混合溶液中分别制备聚乳酸/聚多巴胺(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与水接触角。将MC3T3-E1细胞分别与PLA、PLA/PDA、PLA/PDA/Ta支架共培养,进行CCK-8检测与活/死细胞染色;成骨诱导分化后,进行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及成骨基因检测。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3种支架均具有互连的多孔三维结构,平均孔径为200μm;PLA/PDA/Ta支架的水接触角低于PLA、PLA/PDA支架(P<0.05);②CCK-8检测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的增殖(P<0.05);活/死细胞染色显示3组细胞增殖良好;③碱性磷酸酶与茜素红染色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与矿化结节形成;RT-qPCR检测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Runx-2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5,P<0.01);④结果表明,PLA/PDA/Ta支架具有优异的促细胞增殖与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光固化打印 聚乳酸 聚多巴胺 纳米钽 MC3T3-E1细胞 骨组织工程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