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联合顺铂对小鼠u14移植瘤中TSLC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英 杨爱宏 +1 位作者 杨茜 杨永秀 《肿瘤药学》 CAS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以及苦参碱联合顺铂对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移植瘤中肺癌抑制因子1(TSLC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接种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治疗组(给予顺铂2mg.kg-1),苦参碱... 目的观察苦参碱以及苦参碱联合顺铂对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移植瘤中肺癌抑制因子1(TSLC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接种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治疗组(给予顺铂2mg.kg-1),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75mg.kg-1、50mg.kg-1、35mg.kg-1的苦参碱),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联合2mg.kg-1顺铂治疗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用药10天后,采用脱臼处死小鼠并剥取肿瘤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瘤组织中TSL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瘤组织呈现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的表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苦参碱剂量的增加,移植瘤组织中的TSL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苦参碱高、中剂量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高、中、低剂量的苦参碱联合2mg.kg-1顺铂治疗后TSL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0%、7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碱具有上调u14移植瘤组织中TSLC1蛋白表达的作用,可能是苦参碱抗宫颈癌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顺铂 u14移植瘤 肺癌抑制因子
下载PDF
FHIT,Livin,Smac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冰 孙雷 王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FHIT、Livin、Smac蛋白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口腔正常黏膜上皮,17例口腔癌前病变,38例口腔鳞癌,1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FHIT、Livin、Smac的表达。结果:FHIT在口腔正常组、癌前... 目的:探讨FHIT、Livin、Smac蛋白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口腔正常黏膜上皮,17例口腔癌前病变,38例口腔鳞癌,1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FHIT、Livin、Smac的表达。结果:FHIT在口腔正常组、癌前病变组、鳞癌组、淋巴结转移灶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76.3%、50.0%,正常组与鳞癌组,癌前病变组与鳞癌组,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Livin在口腔正常组、癌前病变组、鳞癌组、淋巴结转移灶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6%、58.8%、100.0%、100.0%,正常组与鳞癌组,癌前病变组与鳞癌组,鳞癌组中未转移与有转移,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mac在口腔正常组、癌前病变组、鳞癌组、淋巴结转移灶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81.6%、60.0%,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合并后与鳞癌组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FHIT或/和Smac蛋白缺失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表现;Liv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对口腔鳞癌的发展起作用;在口腔鳞癌中存在FHIT、Livin和Smac基因的相互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凋亡 FHIT LIVIN SMAC
下载PDF
DKK-1、DKK-2和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赵衡 葛超 +1 位作者 李红 李锦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DKK-1、DKK-2和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KK-1、DKK-2和GPC3蛋白在10例正常肝、12例肝硬化、57例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 目的:探讨DKK-1、DKK-2和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KK-1、DKK-2和GPC3蛋白在10例正常肝、12例肝硬化、57例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DKK-1和DKK-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染色率分别为59.65%(34/57)和57.89%(33/57);GPC3只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其阳性染色率为47.37%(27/57),而在正常肝、肝硬化及癌旁肝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DKK-1与DKK-2阳性表达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χ2=0.570,P=0.000),DKK-2与GPC3阳性染色之间也存在相关性(χ2=0.272,P=0.041)。统计分析DKK-1、DKK-2及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染色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静脉浸润以及是否伴随肝硬化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清AFP水平与GPC3表达呈正相关(P=0.007),HBsAg与DKK-1表达呈正相关(P=0.037),DKK-1阳性染色与肝细胞癌组织分级存在相关性(P=0.014),与其他参数则无相关性。结论: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的阳性染色率为47.37%,GPC3染色阴性的肝细胞癌组织中DKK-1和DKK-2双阳性染色率为40.00%,而GPC3(+)联合DKK-1(+)/DKK-2(+)/GPC3(-)可将肝细胞癌的免疫组织化学检出率提高至68.42%(39/57),降低肝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 蛋白质阵列分析 DKK Glypican3
下载PDF
毫米波辐射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艳萍 袁淑兰 +3 位作者 陈晓禾 杨燕 宋毅 陈念永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64-268,共5页
目的 探讨毫米波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系抑制生长、诱导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 .方法 以波长为 7.1mm ,频率为 4 2 .2GHz ,功率密度为 1mW /cm2 进行幅射 ,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毫米波对该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用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 目的 探讨毫米波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系抑制生长、诱导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 .方法 以波长为 7.1mm ,频率为 4 2 .2GHz ,功率密度为 1mW /cm2 进行幅射 ,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毫米波对该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用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研究毫米波诱导细胞凋亡及对凋亡相关基因 p53,Fas ,Bcl 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利用上述条件的毫米波辐射 ,1次 /d ,30min/次 ,照射 4次以上 ,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52 .2 %和 30 .5% ,光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 ,FCM示凋亡百分比显著增加 ,但对细胞周期分布影响不明显 ,可使细胞Bcl 2表达下降 ,Fas表达增加 ,而对 p53和Bax的表达无影响 .结论 一定频率和能量的毫米波辐照适当的时间后 ,能显著抑制CNE1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其凋亡诱导作用机制可能是非p53依赖的过程 ,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无关 ,而主要通过调节Bcl 2和Fas等基因的表达来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鼻咽癌 细胞株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hTERT和β-Catenin在胆囊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增殖、侵袭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昂 童赛雄 锁涛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2-455,共4页
目的:检测hTERT和β-Catenin在人胆囊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癌细胞增殖、侵袭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酶TRAP、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3种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和β-Catenin基因mRNA、蛋白质表... 目的:检测hTERT和β-Catenin在人胆囊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癌细胞增殖、侵袭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酶TRAP、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3种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和β-Catenin基因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光吸收法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并做细胞增殖计数、运用Transwell小室和划线了解癌细胞侵袭与运动情况。结果:(1)TGBC1TKB、TGDC2TKB和GB-SD端粒酶活性OD值分别为0.183±0.001、0.257±0.002和0.260±0.002;β-Catenm基因mRNA值分别为44718±567、50279±545和50802±371;hTERT基因值分别为51287±1818、62346±733和63345±1154;后两组均高于第1组(P<0.05)。β-Catenm蛋白质值分别为35289±154、32636±345和32510±346;hTERT蛋白质值分别为34515±454、32562±571和32083±163。后两组均低于第1组(P<0.05),有显著差异。(2)TGBC1TKB、TGBC2TKB和GB-SD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第5天OD值分别为1.324±0.792、1.573±0.(143和1.647±0.033;24h穿膜细胞数分别为60.667±3.512、113.333±5.508和124.667±6.506;24h过线细胞数分别为23.667±1.155、40.000±1.000和42.667±2.082。后两组均高于第1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端粒酶、hTERT和β-Catenin基因蛋白在人胆囊癌细胞系呈阳性表达;它们可提示胆囊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能影响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运动和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与HLA抗原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龙 郑志强 +2 位作者 马安伦 王文 葛海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索肾透明细胞癌与HLA -A ,B抗原之间的关联。方法 HLA -A ,B抗原分型采用常规NIH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结果  11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A2 ,A9和B40等位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人。
关键词 等位基因 肾透明细胞癌 HLA抗原 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乐 杨国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MUC1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 mRNA的相对含量及蛋白质的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MUC1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 mRNA的相对含量及蛋白质的阳性表达率,并比较其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的差异。 结果: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1±0.017、0.322±0.029、0.790±0.038;蛋白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7%、35.0%、8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0~Ⅱ期及Ⅲ~Ⅳ期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98±0.029、0.832±0.045;蛋白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29±0.031、0.501±0.042;蛋白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表达量较正常食管组织有明显升高,其异常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 MUC15 食管鳞状细胞癌 蛋白质表达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和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者染色体脆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嬿 区宝祥 +3 位作者 陈巧伦 卓子兰 梁启万 李辉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82-384,381,共4页
分析58例鼻咽癌患者和54例IgA/VCA抗体阳性者的染色体脆性部位,并与正常人对照,发现鼻咽癌患者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从非随机的脆性部位断裂点分析中,提出脆性部位5P^(13)、5P^(14)和8P^(24)及其相应部位癌基因激活可能与鼻... 分析58例鼻咽癌患者和54例IgA/VCA抗体阳性者的染色体脆性部位,并与正常人对照,发现鼻咽癌患者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从非随机的脆性部位断裂点分析中,提出脆性部位5P^(13)、5P^(14)和8P^(24)及其相应部位癌基因激活可能与鼻咽癌发生有关;非脆性部位断裂点1P^(11)、1 cen、2P^(23)和5P^(34)及相应部位癌基因激活也可能对肿瘤的发生起作用。而出现频率较高的脆性部位3P^(14)3P^(14)则与肿瘤的发生没有特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肿瘤 EB病毒 脆性部位
下载PDF
数字X线摄影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洪璧楷 郭岳霖 +1 位作者 肖叶玉 肖榜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8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早期食管癌根据X线检查机型分为数字化X线摄影组(DR组,48例)和普通X线摄影组(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作多相钡剂造影,以大口服钡法为主,并摄电子点片及选择性激光输...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8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早期食管癌根据X线检查机型分为数字化X线摄影组(DR组,48例)和普通X线摄影组(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作多相钡剂造影,以大口服钡法为主,并摄电子点片及选择性激光输出,X线片摄常规正侧位及左、右前斜位片,电子点片多体位摄取。结果DR组48例中术前发现早期食管癌45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3.3%;对照组35例中术前发现早期食管癌29例,漏诊6例。两组检出率行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化X线机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但胃镜及细胞学检查仍是其必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常规X线摄影 数字化X线摄影 钡餐造影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后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洪静 王霄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s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r ablation,RFA)后的CT及MR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6月~2009... 目的:回顾性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s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r ablation,RFA)后的CT及MR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6月~2009年6月的肝癌病例42例(共49个病灶)进行了TACE联合RFA治疗。术后随访为3~24个月。用CT及MR评价肝内病灶的密度(信号)、强化方式、边界和大小等变化。结果:TACE联合RFA完全的病灶CT表现为不规则致密碘油沉积(高密度)和消融区域(低密度无强化)混合存在。MRI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TACE联合RFA1个月之内行CT扫描的患者中,7个病灶术后存在片状或环行强化,复查消失。随访中,5例CT及3例MR表现为病灶体积增大或出现不规则强化,提示复发。结论:用CT或MRI对TACE联合RFA术后患者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栓塞和射频消融是否完全或是否存在残留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核酶切割技术对胆囊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斌 王伟 +3 位作者 姜希宏 胡三元 张朝阳 乔筱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锤头状核酶切割技术对胆囊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对胆囊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方法根据拟要切割的胆囊癌端粒酶RNA亚基模板两翼区的序列,体外合成锤头状核酶的基因序列,并构建入pTriEx-4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 目的探讨锤头状核酶切割技术对胆囊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对胆囊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方法根据拟要切割的胆囊癌端粒酶RNA亚基模板两翼区的序列,体外合成锤头状核酶的基因序列,并构建入pTriEx-4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采用脂质转染法导入胆囊癌细胞,观察其对胆囊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对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并设空载体转染组和单纯脂质体转染组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胆囊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减低;核酶基因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细胞的分裂、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核酶作用后1 0 d凋亡率为1 7.1 0%,1 3 d后凋亡率为3 1.0 1%。结论核酶切割技术对胆囊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细胞株 基因疗法 核酶切割技术 端粒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α_1-抗胰蛋白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春莲 吴翠环 +1 位作者 周晟 郝春荣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5,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 L SAB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形态定量检测 3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组织中 α1 -抗胰蛋白酶(α1 - AT)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强弱与 BAC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 :α1 - AT阳性细胞胞浆平均吸光度 (单位面积内... 应用免疫组化 L SAB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形态定量检测 3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组织中 α1 -抗胰蛋白酶(α1 - AT)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强弱与 BAC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 :α1 - AT阳性细胞胞浆平均吸光度 (单位面积内相对含量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0 .0 1) ;6 0岁以上组高于 6 0岁以下组 (P<0 .0 5 ) ;局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无转移组 ,术后有远处转移组显著低于无转移组 ,两组间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1年内短期死亡组显著低于 1~ 3年以上生存组 (P<0 .0 1)。结果提示 :α1 - AT表达水平与 BAC转移能力呈负相关 ,其表达强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转移。 α1 - AT表达可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Α1-抗胰蛋白酶 预后
下载PDF
右胸腹二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彦君 臧德安 王桂洪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 应用右胸腹二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方法 自 1992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 ,应用上腹、右胸二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 87例。全组病人均行食管钡餐检查 ,病变上缘均位于距门齿 2 8cm以下、长 2~ 9cm。先平卧位上腹正中切口开腹 ... 目的 应用右胸腹二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方法 自 1992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 ,应用上腹、右胸二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 87例。全组病人均行食管钡餐检查 ,病变上缘均位于距门齿 2 8cm以下、长 2~ 9cm。先平卧位上腹正中切口开腹 ,游离胃大小网膜 ,清扫腹腔淋巴结。扩大膈食管裂孔 ,行幽门成形。改左侧卧位 ,右后外侧切口 ,经第五肋进胸。游离胸腔食管。结扎、切断奇静脉弓。整块切除食管周围组织 ,距胸顶 3cm处切断上端食管 ,在贲门处切断下端食管 ,封闭贲门。清扫纵隔淋巴结。低位结扎胸导管 ,食管 胃右胸顶吻合。结果  87例中 1例术后病理残端阳性。 1例术后 2 4小时发生ARDS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辅助治疗治愈。 1例术后 72小时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治愈。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结论 上腹 右胸二切口适于中、下断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胃吻合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守威 唐茜萍 彭芝兰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采用碘标OC125单克隆抗体药盒,检测23例子宫癌(包括2例复发癌)患者血清CA125浓度。结果显示,21例原发子宫颈癌患者术前血CA125浓度在5~84u/ml范围,术后CA125浓度为6.1~37.8u/ml范围。手术前后CA125均值差别不明显(p>0.05),血CA125... 采用碘标OC125单克隆抗体药盒,检测23例子宫癌(包括2例复发癌)患者血清CA125浓度。结果显示,21例原发子宫颈癌患者术前血CA125浓度在5~84u/ml范围,术后CA125浓度为6.1~37.8u/ml范围。手术前后CA125均值差别不明显(p>0.05),血CA125含量与子宫颈癌临床期别之间无明显关联(p<0.05)。两例复发宫颈癌患者血CA125值分别为23.6和14.7u/ml。本研究提示,子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含量测定,对其肿瘤诊断、治疗随访和预后判断意义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CA-125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患者血清TSGF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瑾 奚丹 +1 位作者 蒋敬庭 邓海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SGF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TSGF诊断试剂盒检测并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TSGF水平变化。结果57例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前血清TSGF平均值为67.7±1.6U/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6.822P=0.000);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SGF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TSGF诊断试剂盒检测并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TSGF水平变化。结果57例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前血清TSGF平均值为67.7±1.6U/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6.822P=0.000);22例有纵隔或(和)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35例比较,血清TSGF均值分别为77.2±2.3U/ml和62.4±1.6U/ml,t=5.399,P=0.000;放疗前后血清TSGF值持续阳性者或血清TSGF值由阴性转为阳性者1年内复发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TSGF水平的动态变化是监测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GF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血清TSGF 水平变化 临床价值 动态变化 放疗患者 食管癌 无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转移 复发转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建伟 华映坤 +3 位作者 贾玲 林人龙 杨昆宪 陈居敏 《云南医药》 CAS 2003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CK2 0mRNA为靶基因 ,运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RT -PCR)检测 2 0例正常人和 4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K2 0mRNA表达。结果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均无CK2 0m...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CK2 0mRNA为靶基因 ,运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RT -PCR)检测 2 0例正常人和 4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K2 0mRNA表达。结果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均无CK2 0mRNA表达。 2 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均有CK2 0mRNA表达。CK2 0mRNA阳性检出率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存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RT -PCR方法检测大肠癌外周血癌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外周血中CK2 0mRNA检测可邦助综合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和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外周血 细胞角蛋白20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晚期胰头癌区域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彤 郝治中 +1 位作者 刘学刚 王炬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9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探索晚期胰头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用胰十二指肠动脉插管栓塞区域灌注化疗8例。结果 经3个疗程后有效率25%,延长半年生存率0.5%,一年生存率25%。结论 该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能延长病人生存期。
关键词 胰头癌 插管栓塞 区域化疗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文娟 钱瑛 《上海医学影像》 2010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CDS)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或保守治疗证实子宫内膜癌的29例患者的TVCDS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TVCDS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24例,准确率为82.8%;弥漫型19例,符合率为78.9%;局限型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CDS)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或保守治疗证实子宫内膜癌的29例患者的TVCDS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TVCDS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24例,准确率为82.8%;弥漫型19例,符合率为78.9%;局限型5例,符合率为60.0%;血流显示20例,显示率83.3%;阻力指数(RI)0.36-0.57;Ia、Ib期与Ic期比较,血流分级及显示率、RI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VCDS有助于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彩色多普勒 子宫内膜癌 诊断
下载PDF
放疗加中药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附48例报告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汉祥 张忠法 +2 位作者 刘洪 董合臣 张佩武 《肿瘤防治杂志》 2002年第1期83-84,共2页
对 48例肺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 6 0Co或 8MVX线前后对穿照射治疗。放疗后半个月始口服中药“扶正益肺消瘤汤”(方名由作者自拟 ) 3个月为 1疗程 ,共用 2~ 6个疗程。 48例患者随访 5年 ,3例失访按死亡计算。 38例存活 1年 ,3例存活 3年 ... 对 48例肺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 6 0Co或 8MVX线前后对穿照射治疗。放疗后半个月始口服中药“扶正益肺消瘤汤”(方名由作者自拟 ) 3个月为 1疗程 ,共用 2~ 6个疗程。 48例患者随访 5年 ,3例失访按死亡计算。 38例存活 1年 ,3例存活 3年 ,13例存活 5年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79%、48%、2 0 .8%。研究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疗法 治疗 中药疗法 综合疗法
下载PDF
p16和Rb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癌中的表达
20
作者 王冰 徐长福 +2 位作者 王晓丽 莫立平 李明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 探讨 p16和 Rb基因产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P法 ) ,检测 p16 ,Rb基因在 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及 5 9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结果  2 0 % CIN(2 / 10 )... 目的 探讨 p16和 Rb基因产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P法 ) ,检测 p16 ,Rb基因在 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及 5 9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结果  2 0 % CIN(2 / 10 )和 2 9%宫颈鳞癌 (17/ 5 9)中 ,p16免疫反应阴性 .p16蛋白表达缺失在不同年龄间有显著差异 ,而在肿瘤生长类型、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宫颈癌中Rb表达阳性率为 88% (5 2 / 5 9) ,随组织学分级增高 ,Rb蛋白表达率升高 ,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 6 6 %的宫颈癌两种蛋白共表达阳性 .结论  p16失活参与部分宫颈癌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RB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基因表达 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