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吸气肌训练对预防二尖瓣介入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岩 郅慧 王焕东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 探究二尖瓣介入术患者进行术前吸气肌训练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需进行二尖瓣介入术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7例)、试验组(37例)。参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干预方案,试验组术前在参照组基础上进... 目的 探究二尖瓣介入术患者进行术前吸气肌训练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需进行二尖瓣介入术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7例)、试验组(37例)。参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干预方案,试验组术前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训练,均于术前干预5 d。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前5 d与术后5 d心功能、肺功能,术前5 d及术后5、10 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参照组、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占21.62%、5.41%,试验组比参照组更低;两组术后5 d左心室血流传播速度相较于术前5 d加快,试验组比参照组更快;左心房容积相较于术前5 d减小,试验组比参照组更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相较于术前5 d降低,试验组比参照组升高;两组术后5 d最大代谢量、最大摄氧量、最大每搏摄氧量相较于术前5 d增加,试验组比参照组更高;两组术后5、10 d WHOQOL评分相较于术前5 d升高,试验组比参照组更高;HADS评分相较于术前5 d降低,试验组比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 二尖瓣介入术患者进行术前吸气肌训练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心功能恢复,恢复患者肺摄氧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介入术 吸气肌训练 并发症 心肺功能
下载PDF
不同气道管理对心肺复苏患者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伟 楼滟 +1 位作者 张锦丽 吴杭捷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管理对心肺复苏患者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气道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常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对照组进行常规气管插管的气道管理,研究组...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管理对心肺复苏患者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气道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常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对照组进行常规气管插管的气道管理,研究组进行喉罩辅助呼吸的气道管理。统计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治疗相关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氧分压(PaO2)等血气指标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CQI。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7、5.24、6.37、9.83,P均<0.05),初始期和终末期CQI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6.65、-16.76,P均<0.05)。观察组复苏后1 h和3 h pH、PaO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96、11.65、5.95、8.76、-3.47、-4.18,P均<0.05)。结论喉罩辅助呼吸的气道管理更有助于改善心肺复苏患者心肺复苏效果和CQI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
下载PDF
电针对运动后心率恢复异常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树罡 王磊 +4 位作者 欧阳钢 季鹏 余萍 王萍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于心肺运动试验后2min时心率恢复值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且在心肺运动试验终止2min时心率恢复值(HRR2)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并给予12周相应干预:... 目的:探讨电针对于心肺运动试验后2min时心率恢复值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且在心肺运动试验终止2min时心率恢复值(HRR2)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并给予12周相应干预:(1)电针组35例,常规用药管理和电针治疗;(2)对照组35例,常规用药管理。12周治疗前后通过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心率变异性检测测定两组患者的静息心率(RHR)、HRR2、峰值摄氧量(peak VO_2)、无氧阈(AT)、峰值通气量(peak VE)、峰值功率(peak Power)、心率变异性指标,以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结果:12周后,电针组RHR、HRR2、peak VO_2、AT、peak Power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SF-36量表在身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6个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对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RHR、HRR2、peak VO_2、AT、peak Power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peak VE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SF-36评分在BP、PF、RP、GH、VT、SF这6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在改善心率恢复异常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恢复情况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心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率恢复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心肺运动负荷试验 心肺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阶梯式肺复张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患者心肺功能的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海东 许亚梅 +2 位作者 牛荣 陈俊瑶 李栋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9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阶梯式肺复张对行单肺通气(OLV)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心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控制性肺膨胀肺复张组(SI组)及阶梯式肺复张组(SW组)各20例。术中于麻... 目的观察阶梯式肺复张对行单肺通气(OLV)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心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控制性肺膨胀肺复张组(SI组)及阶梯式肺复张组(SW组)各20例。术中于麻醉诱导后OLV前,SI组行控制性肺膨胀肺复张、SW组行阶梯式肺复张、C组不实施肺复张,记录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补液量和失血量。各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OLV前(T_(0))、吸气峰压(PIP)30 cmH_(2)O时(T_(1))、肺复张后15 min(T_(2))、肺复张后30 min(T_(3))及肺复张后2 h(T_(4)),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抽取桡动脉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计算氧合指数(OI),通过麻醉机监测并记录呼吸功能指标潮气量(V_(T))、肺动态顺应性(Cdyn),采集非输液侧上肢静脉血检测血清高敏肌钙蛋白(hs-cTnT)、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术后记录各组心脏不良事件(心悸、胸闷、胸痛)及肺部并发症(肺炎、肺不张、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手术时间、OLV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同组T_(0)时间点比较,SI组T_(1)和T_(2)时间点、SW组T_(1)时间点MAP及HR均下降,CVP均升高(P均<0.05)。与同组T_(0)时间点比较,SI组T_(1)和T_(2)时间点、SW组T_(1)时间点PaO_(2)、OI均降低,SI组、SW组T_(3)和T_(4)时间点PaO_(2)、OI均升高;SI组、SW组T_(1)~T_(4)时间点VT及Cdyn均升高(P均<0.05)。与C组同时点比较,SI组、SW组T_(3)和T_(4)时间点PaO_(2)、OI均升高,T_(1)~T_(4)时间点VT及Cdyn均升高(P均<0.05)。与SI组同时点比较,SW组T_(1)和T_(2)时间点PaO_(2)、OI均升高,T_(2)~T_(4)时间点VT及Cdyn均升高(P均<0.05)。与同组T_(0)时间点比较,C组、SI组、SW组T_(2)~T_(4)时间点血清hs-cTnT水平、T_(3)和T_(4)时间点血清IL-8水平均升高;与SI组及C组比较,SW组T_(2)~T_(4)时间点血清hs-cTnT水平、T_(3)和T_(4)时间点血清IL-8水平均降低(P均<0.05)。SW组心悸、肺炎发生率低于C组及SI组,SW组、SI组肺不张发生率低于C组(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单肺通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实施阶梯式肺复张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及呼吸功能,降低血清hs-cTnT、IL-8水平,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可保护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阶梯式肺复张 肺复张手法 老年人 心肺功能
下载PDF
经右腋下直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雷虹 严中亚 +1 位作者 严宇 章庆春 《安徽医学》 2013年第9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比较经右腋下直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二尖瓣病变患者,分别行2种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右腋下直切口10例,胸骨正中切口组10例。两组病例皆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右腋下... 目的比较经右腋下直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二尖瓣病变患者,分别行2种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右腋下直切口10例,胸骨正中切口组10例。两组病例皆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建立时间比胸骨正中切口组长(P<0.05);右腋下直切口组输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均比胸骨正中切口组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观察时间右腋下直切口组也比胸骨正中切口组少(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总手术时间基本相同(P>0.05)。结论右腋下直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具有良好的美观和临床效果,其微创和美观的优势给二尖瓣置换术提供了另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直切口 胸骨正中口 二尖瓣置换术 微创外科 体外循环
下载PDF
米力农和硝酸甘油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钱梅 方能新 +3 位作者 曾一平 张健 胡兴敬 徐志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和硝酸甘油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CD62P)、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不同影响。方法24例择期行心肺转流(CPB)下心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Ⅲ~Ⅳ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即米力农组(M... 目的探讨米力农和硝酸甘油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CD62P)、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不同影响。方法24例择期行心肺转流(CPB)下心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Ⅲ~Ⅳ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即米力农组(M组)和硝酸甘油组(N组),每组12例。分别于麻醉前(基础T1)、主动脉开放后10min(T2)和术毕(T3)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测定P选择素、IL8和IL10血浆水平。结果两组CD62PT2和T3值均较T1增高,N组T3值高于T2值,M组CD62P在T3时低于N组(P<0.05)。两组IL8值在T2和T3均高于T1,且T3高于T2(P<0.05),有持续增高趋势;N组IL8值在T2和T3时较M组值显著升高(P<0.05)。M组IL10值在T2和T3时均较T1显著增高,而N组仅在T2时增高,在T3时较T2显著降低(P<0.05);M组IL10值在T2和T3均显著高于N组(P<0.05)。结论米力农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时血浆炎性反应介质的调理作用强于硝酸甘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药理学 硝酸甘油/药理学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肺转流术 P选择素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Lucas2心肺复苏仪器用于急诊科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冯晓伟 付亚帅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Lucas2心肺复苏仪器用于急诊科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徒手心肺复苏治... 目的探讨Lucas2心肺复苏仪器用于急诊科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徒手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ucas2心肺复苏仪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情况、心肺复苏成功率、主循环恢复率、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自主心跳、循环、血压的恢复时间分别为(13.19±2.24)min、(9.09±1.56)min、(33.08±3.30)min、(42.63±3.07)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8±3.17)min、(16.05±3.11)min、(49.75±4.26)min、(65.19±5.6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88.00%、7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_(2)、SaO_(2)指标分别为(88.46±6.73)mmHg、(86.25±1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3±6.94)mmHg、(78.37±11.62)%,观察组患者的PaCO_(2)指标为(34.48±3.62)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3±3.9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cas2心肺复苏仪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缩短患者呼吸、自主心跳、循环、血压的恢复时间,提高动脉血气指标PaO_(2)、SaO_(2)水平,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as2心肺复苏仪 心脏骤停 动脉血气 心脏复苏 生命体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非医学类大学生心肺复苏认知现状调查及技能培训 被引量:18
8
作者 蔡伟红 焦志勤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40-542,共3页
目的:了解非医学类本科生对于心肺复苏术(CPR)急救知识需求和认知现状,探索并建立相应的培训模式。方法:针对124名大学生进行CPR相关知识和需求的问卷调查,再采用多媒体教学+模拟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加以考核。结果: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非医学类本科生对于心肺复苏术(CPR)急救知识需求和认知现状,探索并建立相应的培训模式。方法:针对124名大学生进行CPR相关知识和需求的问卷调查,再采用多媒体教学+模拟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加以考核。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仅有9.68%大学生知道CPR的定义,超过80%大学生对CPR的操作流程不清楚;77.6%的大学生愿意实施院外CPR;96.8%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学习并掌握CPR的知识和技能;95%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将所学CPR知识和技能向周围人传播;62.9%大学生认为CPR培训课程应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经过培训,有106名学生掌握了CPR技能。结论:大学生对CPR相关知识普遍缺乏,但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在大学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技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现场急救能力,并学以致用,迅速推广并普及全民CPR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学类大学生 心肺复苏术 认知 技能培训
下载PDF
先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凯智 赵昕 +3 位作者 李宇虹 许艳荣 邢彦杰 杨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研究先心病心内矫治术患者低温体外循环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NYHAⅡ~Ⅲ级的先心病手术患者16例,分为先心病普通手术组(n=7)和体外循环下先心病矫治手术组(n=9)。入室后建立前臂静脉通路,麻醉后一次性静脉注射... 目的研究先心病心内矫治术患者低温体外循环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NYHAⅡ~Ⅲ级的先心病手术患者16例,分为先心病普通手术组(n=7)和体外循环下先心病矫治手术组(n=9)。入室后建立前臂静脉通路,麻醉后一次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1。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3,5,10,20,30,60,120,240,360 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 mL。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2组患者药代动力学可用三室模型完整描述,其三指数函数方程分别为:Cp(t)=16.6e-1.786t+6.6e-0.171t+0.23e-0.025t和Cp(t)=12.8e-0.457t+3.3e-0.046t+0.4e-0.0048t,2组的t1/2π,t1/2α,t1/2β,Vc,Vd,CL和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先心病患者药代动力学可用三室模型描述,低温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可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体外循环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treated with whole-lung lavage utilizing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s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后荣 崔叔阳 +6 位作者 金陵 黄贻真 王喆研 曹彬 母国华 王尔东 周贤梅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746-1749,共4页
关键词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cardiopulmo nary bypass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改良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雷 刘学刚 +4 位作者 唐震 王祖义 刘以尧 李小军 刘戈 《解剖与临床》 2009年第3期155-158,161,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改良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CHD患者按病种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CPB主动脉阻断心内直视手术完成后,实施改良缺血后处理;对照组行常规CPB主动脉...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改良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CHD患者按病种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CPB主动脉阻断心内直视手术完成后,实施改良缺血后处理;对照组行常规CPB主动脉阻断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术前(T1)、主动脉开放前(T2)、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术后6h(T4)、术后24h(L)、术后72h(T6)、术后6d(T7)各时点采集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及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1)对照组在T3~T6时点cTnI、CK含量及T3~T4时点MDA含量高于实验组(P〈0.05);(2)实验组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及呼吸机应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缺血后处理能够很好地保护心肌,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乌司他丁 腺苷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