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谵妄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王兵 尹喜娟 徐勇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0期1886-1889,共4页
目的:探讨谵妄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CCU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风险分级组,每组5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CCU护理措施,风... 目的:探讨谵妄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CCU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风险分级组,每组5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CCU护理措施,风险分级组采用谵妄预测模型(PRE-DELIRIC)对CCU病人进行谵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康复进程、谵妄发生率、睡眠质量、精神状态[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及情绪状态[正性和负性情绪量表(PANAS)]。结果:风险分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CCU停留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谵妄发生率为5.3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9.64%(P<0.05);干预后,风险分级组夜间觉醒、入睡难度、再入睡难度、睡眠深度、整体睡眠质量评分、MMSE评分、PANAS评分中正性情绪(P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负性情绪(NA)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谵妄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能减少CCU病人谵妄的发生,缩短康复进程,同时能改善病人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缓解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谵妄预测模型 谵妄风险评估 睡眠质量
下载PDF
CSICU患者拔管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蒋伟 张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16-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拔管后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评估拔管后吞咽困难的风险,为预防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困难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于2020年9月—2021年10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CS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拔管后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评估拔管后吞咽困难的风险,为预防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困难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于2020年9月—2021年10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CS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通过筛选排除后选取274例患者入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为出现拔管后吞咽困难的患者,共有79例;对照组为未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共有195名。收集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对所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CSICU患者拔管后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对于拔管后吞咽困难具有预测价值的变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II(APACHEII)评分、CS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拔管时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APACHEII评分、CS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心率和诊断类型都符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拟合方程。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CS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拔管时心率中,APACHEⅡ评分的预测效能最大,AUC为0.908。CSICU停留时间(AUC=0.889)、机械通气时间(AUC=0.813)和拔管时心率(AUC=0.692)的预测效能依次递减。结论对于CSICU患者,APACHEⅡ评分、CS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拔管时心率均是CSICU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因此所有需要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CSICU患者都应考虑有吞咽困难的风险,应对CSICU患者进行吞咽困难的系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吞咽困难 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3
作者 赵丹 刘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在2021年8月—2023年7月实施,样本为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在PCI后入住CCU,电脑... 目的: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在2021年8月—2023年7月实施,样本为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在PCI后入住CCU,电脑法分为系统组和参考组,各60例,系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参考组实施普通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估自护能力,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满意率。结果:施护后两组心绞痛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值均低于施护前,且系统组低于参考组(P<0.05)。系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并发症在系统组有3.33%的发生率,在参考组有13.33%的发生率,即系统组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满意率较高,能预防PCI术后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提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护能力,建议在CCU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监护病房 满意率 经冠状动脉介入术 自护能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对CCU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潘气治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0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冠心病监护室(C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4例CCU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组形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冠心病监护室(C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4例CCU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组形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可帮助CCU睡眠障碍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促进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监护室 个体化舒适护理 心血管疾病 睡眠障碍 护理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问题对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影响
5
作者 潘佳忻 王东信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内的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与2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1753例因非心脏手术后入住SICU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所有患...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内的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与2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1753例因非心脏手术后入住SICU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既往心血管病史,再收集术后重症病房住院期间新发心血管事件或既往心血管疾病加重的资料。所有患者转出重症医学科后予2年随访,统计分析其生存情况。结果截至转出重症医学科2年后,心血管病史组术后2年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病史组(P=0.001),围术期出现心血管事件患者2年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出现围术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2年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围术期心力衰竭、围术期心肌缺血。结论非心脏手术SICU患者既往心血管病史及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均会降低术后2年生存率,在治疗中应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围术期心血管事件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非心脏手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设置及阶梯式培养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娜 郭俊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2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管理与培养模式。方法将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分为临床类、保障类、教学类3类,共计6种岗位,将护士分为N0-N3等4级。同时,确立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重点及培训形式,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阶梯式培养... 目的探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管理与培养模式。方法将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分为临床类、保障类、教学类3类,共计6种岗位,将护士分为N0-N3等4级。同时,确立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重点及培训形式,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阶梯式培养模式。结果初步形成层级清晰、结构合理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整体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素质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岗位管理及阶梯式培养模式有助于心血管重症监护专业护士的培养和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岗位设置 阶梯式培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ICU 66例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晓红 邓敏 史嘉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2-555,共4页
目的 了解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某医院心脏移植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心血管外科ICU66例心脏移植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6例(18例次),ICU医... 目的 了解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某医院心脏移植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心血管外科ICU66例心脏移植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6例(18例次),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4.24%。其医院感染发病率(24.24%)、VAP发病率(7.58%)均高于非移植患者(分别为6.24%、1.72%)(χ^2值分别为33.718、12.199,均P〈0.001)。其中下呼吸道7例次,呼吸机相关肺炎(VAP)6例次,菌血症3例次,表浅切口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各1例次。分离病原菌:真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各2株,阴沟肠杆菌、溶血不动杆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各1株。结论 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为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血管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ICU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下载PDF
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史松 易金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82-1084,1091,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I)、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的发生率,以及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学管理中心静脉导管,降低CRI、CRB的发病率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2月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300例...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I)、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的发生率,以及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学管理中心静脉导管,降低CRI、CRB的发病率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2月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尖端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培养。结果:300例中,发生CRI35例(11.7%),CRB5例(1.7%)。病原菌菌群分布:革兰阳性球菌19例(54.3%),革兰阴性杆菌12例(34.3%)。真菌占4例(11.4%)。前5位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白色念珠菌。CRI、CRB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病种类、穿刺置管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6d,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CRI、CRB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心脏外科手术 导管相关感染
下载PDF
早期活动对心外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超 陈会娟 +4 位作者 李伟 胡延磊 曹丹丹 王梦豪 孟树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活动对心外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成人心外科手术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干预。观察指标... 目的探究早期活动对心外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成人心外科手术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干预。观察指标包括各项呼吸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住院费用。结果各项呼吸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试验组VAP发生8例,发生率为5.3%,对照组VAP发生36例,发生率为24.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活动能够改善心外ICU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相应减少住院费用,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 心外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赖小玲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1期3556-3557,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方法:选取186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表现在病房及仪器等环境的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重...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方法:选取186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表现在病房及仪器等环境的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重视不足、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改善病室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可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心血管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声门下吸引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心外ICU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刘超 孟树萍 +6 位作者 刘富荣 陈会娟 胡延磊 曹丹丹 王磊 曹烨 王书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分析声门下吸引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心外重症监护室(S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成人心外科手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实验... 目的分析声门下吸引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心外重症监护室(S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成人心外科手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给予带气囊上吸引的气管插管,给予声门下吸引。比较2组患者各呼吸力学指标、VAP发生、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情况、各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各血氧指标水平和下呼吸道滞留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进入ICU当天2组患者的各项呼吸力学指标、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和各项血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ICU前24 h内实验组患者的气道阻力(Raw)水平、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呼吸做功(WOB)、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IP)、VAP发生时间、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下呼吸道滞留物细菌培养均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声门下吸引导管可以改善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ICU内呼吸功能,缓解炎性反应,稳定血氧变化,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手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心外重症监护室 声门下吸引导管
下载PDF
老年患者用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麻醉拔牙过程中心血管的监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军 邓海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拔牙中对呼吸、心血管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患者采用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作拔牙麻醉。监护拔牙手术前、局麻后、拔牙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就其结果... 目的观察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拔牙中对呼吸、心血管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患者采用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作拔牙麻醉。监护拔牙手术前、局麻后、拔牙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就其结果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老年拔牙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均无明显的影响。结论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对老年拔牙患者作局部麻醉是安全的,不应视为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 老年患者 心血管监护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CCU护士心理一致感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CCU护士心理一致感的作用。方法:开展以"提高护士心理一致感"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活动步骤,对现状进行调查,得出CCU护士心理一致感较低,分析其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对策,进行推广。结果:实施品管圈...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CCU护士心理一致感的作用。方法:开展以"提高护士心理一致感"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活动步骤,对现状进行调查,得出CCU护士心理一致感较低,分析其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对策,进行推广。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CCU护士的心理一致感、可理解感、可控感、意义感均提高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CCU护士心理一致感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差错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圈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重症监护中心 护士 品管圈 心理一致感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懿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4期7-9,共3页
目的调查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50例患者进行调查,记录其感染部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入住时间,统计医院感染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者76例,184份标... 目的调查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50例患者进行调查,记录其感染部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入住时间,统计医院感染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者76例,184份标本培养出病原菌150株,包括细菌和真菌。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对医院感染的发生均有影响(P<0.05)。心脑血管疾病感染人数高于其他组患者的感染人数。结论应加强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对年龄大、有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进行重点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
下载PDF
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姚丽 梁艳 +1 位作者 仲韦 王新丽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期253-256,288,共5页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团队,明确质量改进目标,分析CCU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现状,发现护理问题,从病情、制度、人员方面建立预警分...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团队,明确质量改进目标,分析CCU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现状,发现护理问题,从病情、制度、人员方面建立预警分级管理,再将预警分级管理方案运用于CCU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护理管理中并评价效果。结果:风险预警分级管理方案实施后抢救时间明显缩短(t=3.591,P<0.001),护士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分级管理的认知提高(t=16.428,P<0.001),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降低(χ^2=11.636,P<0.001),病人和(或)家属满意率同步提高(χ^2=4.574,P<0.05)。结论:风险预警分级管理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病人风险,保障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程序有序展开,实施高质量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 心血管不良事件 病人分级医疗 冠心病 重症监护室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罗伊适应模式在心外I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玉婷 王慧华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探索罗伊适应模式在心血管外科I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至12月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ICU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罗伊适应模式引导... 目的探索罗伊适应模式在心血管外科I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至12月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ICU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罗伊适应模式引导指导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干预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和睡眠剥夺发生率。结果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0±2.17 vs.25.03±2.68,P<0.01);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vs.62.5%,P<0.01);睡眠剥夺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睡眠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罗伊适应模式 心血管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ICU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和心理状态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郑云辉 陈炜 +1 位作者 高梦琦 张铁英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866-867,871,共3页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内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和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ICU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期间实验组...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内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和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ICU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期间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ICU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和休息、日常活动能力、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arthel评分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ICU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并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ICU 心血管疾病 心理状态
下载PDF
FOCUS-PDCA提高CCU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茹 潘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8期1172-1177,共6页
目的 探讨FOCUS-PDCA对提高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的效果。方法 将“提高CCU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作为活动改善主题,通过优化PDCA流程,比较活动开展前后CCU卧床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措... 目的 探讨FOCUS-PDCA对提高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的效果。方法 将“提高CCU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作为活动改善主题,通过优化PDCA流程,比较活动开展前后CCU卧床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得分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开展FOCUS-PDCA活动后,CCU卧床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由活动前的63.10%上升到89.46%,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核得分由活动前的54.90±12.46分上升到92.55±3.49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82%下降到活动后的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FOCUS-PDCA活动能有效提高CCU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落实率,提高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模式 质量管理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压力性损伤 预防措施 落实率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粟连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心血管重症监室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参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4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心血管重症监室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参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4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而试验组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培训周期结束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术、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应用技术、相关仪器监测监护术等4个方面的考核。结果:培训周期结束后,试验组护理人员在心血管重症监护方面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在培训中查缺补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护理人员 培训 效果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病患者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佳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1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病患者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20例,根据ICU综合征诊断结果分为发生组32例,未发生组88例。依据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系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病患者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20例,根据ICU综合征诊断结果分为发生组32例,未发生组88例。依据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系统、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进行评价,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到,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患者ICU综合征发生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史、脑梗死史、APACHEⅡ评分、入住时长、气管插管、睡眠障碍、ICU环境压力源评分(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病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史、APACHEⅡ评分、入住时长≥7 d、气管插管、睡眠障碍、中重度压力(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病患者仍存在ICU综合征发生风险,其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史、APACHEⅡ评分、入住时长≥7 d、气管插管、睡眠障碍、中重度压力,需加强对风险因素的识别、防控,强化临床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心血管疾病 ICU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