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平衡评分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NHANES数据分析
1
作者 邱丽亮 庄沅松 王华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平衡评分(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方法:使用1999至2018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选择16种营养素和4种生活方式因素进行OBS评分,并根据三分位数分为3组(Q1、Q2、Q3)组。采用Co... 目的:探讨氧化平衡评分(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方法:使用1999至2018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选择16种营养素和4种生活方式因素进行OBS评分,并根据三分位数分为3组(Q1、Q2、Q3)组。采用Cox回归分析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系,并采用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测试评价这种关联在不同群体中是否稳定。结果:研究共纳入6739人。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以Q1组为参照,Q2组和Q3组个体全因死亡风险降低(HR=0.65,95%CI:0.49~0.86;HR=0.53,95%CI:0.37~0.77),Q3组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HR=0.45,95%CI:0.27~0.76)。性别及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卒中、糖尿病在OBS与全因死亡的关联中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高OBS是哮喘人群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平衡评分 氧化应激 全因死亡 心血管事件死亡 哮喘
下载PDF
不同心力衰竭亚型老年患者血清尿酸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闫伟 朱明向 刘春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03-508,共6页
背景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炎症和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对不同的心力衰竭分型可能有不同的影响。目的研究sUA水平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亚型老年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7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 背景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炎症和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对不同的心力衰竭分型可能有不同的影响。目的研究sUA水平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亚型老年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7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接受血清尿酸的检测。随访至2017年9月,以心血管死亡事件为终点事件,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sUA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35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总体上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为6.8%(92例),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三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9%(47例)、6.1%(24例)和3.4%(21例)。与低sUA组相比,高sUA组患者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发生风险更高(HR=2.141,95%CI:1.199~3.824,P=0.01)。亚组分析中,在HFrEF患者中,与低sUA组相比,高sUA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也升高(HR=4.151,95%CI:1.866~9.234,P<0.001);在HFmrEF患者中,高sUA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风险相较低sUA组同样升高(HR=4.724,95%CI:1.664~13.414,P=0.004)。结论sUA水平的升高与老年HFrEF和HFmrEF患者心血管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心血管死亡事件
下载PDF
临床衰弱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心脏康复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刘雨婷 俞莞琦 +5 位作者 洪雯 康桑 李歆旎 旦增曲央 肖活源 潘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05,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衰弱指数(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院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 目的·探讨临床衰弱指数(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院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接受诊治的501例AMI患者。采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制定分级在院CR方案。根据患者出院前的CFS等级将患者分为3组,即正常(norm)组、脆弱(vulnerable)组和衰弱(frail)组,比较3组患者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率,包括全因死亡率及心力衰竭(心衰)再住院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主要心血管事件率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率的预测价值,建立最佳风险预测模型。结果·AMI患者在院CR后衰弱程度与高龄、B型利钠肽前体峰值(peak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eak proBNP)呈正比,与性别差异呈反比(P<0.05)。随患者衰弱程度增加,两种事件率均增高;其中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6%、5.6%、15.2%)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心衰再住院率(分别为19.6%、22.2%、24.2%)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frail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norm组(P=0.004),但vulnerable组与nor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S分级能够敏感预测AMI患者1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β=1.89,OR=6.61,P=0.001),且叠加CFS分级的风险模型预测效应最佳(AUC=0.845,P=0.000)。结论·接受在院CR的AMI患者出院前进行CFS分级,有助于识别1年内全因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在院心脏康复 临床衰弱指数 主要心血管事件率 全因死亡
下载PDF
多因素联合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
4
作者 熊瑞芳 徐卓佳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1期813-817,共5页
目的研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 目的研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3年6月在民航总医院肾内科确诊为尿毒症且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按是否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分为心血管死亡事件组和存活组,收集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透析龄及实验室资料(血常规、生化等),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进行预测效能分析。结果共纳入267例患者,其中存活组228例,心血管死亡事件组39例。①2组患者年龄(t=-1.835,P=0.068)、性别(χ^(2)=3.515,P=0.061)、BMI(t=1.971,P=0.051)、透析龄(t=-1.092,P=0.062)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心血管死亡事件组MPV、NLR、CRP较存活组高(Z/t分别为-7.456、-5.340、-5.416,均P<0.001)。心血管死亡事件组白蛋白(ALB)、血肌酐(Cr)、钙(Ca)、磷(P)、血红蛋白(Hb)较存活组低(Z/t分别为5.968、5.168、4.375、-3.552、-2.052,P分别为<0.001、<0.001、<0.001、0.040、0.039)。③MPV(OR=7.182,95%CI:2.974~17.348,P<0.001)、NLR(OR=1.203,95%CI:1.015~1.427,P=0.033)、CRP(OR=1.127,95%CI:1.098~1.258,P=0.042)升高及Hb(OR=1.062,95%CI:1.007~1.319,P=0.027)、Ca(OR=0.006,95%CI:0.000~0.184,P=0.003)降低是引起MHD患者并发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④ROC曲线分析结果示MPV(AUC=0.881,95%CI:0.821~0.940,P<0.001)、NLR(AUC=0.764,95%CI:0.668~0.860,P<0.001)、CRP(AUC=0.778,95%CI:0.677~0.878,P<0.001)及三者联合对MHD患者心血管死亡事件均具有预测价值,三者联合的AUC大于单一指标(AUC=0.931,95%CI:0.882~0.980,P<0.001)。结论MPV、NLR、CRP升高及Hb、Ca降低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MPV、NLR、CRP及三者联合对MHD患者心血管死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具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心血管死亡事件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高龄左室肥厚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李慧颖 蔡力力 朱启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高龄(≥80岁)左室肥厚(LVH)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的309例高龄LVH病人,记录病人临床基线资料、生...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高龄(≥80岁)左室肥厚(LVH)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的309例高龄LVH病人,记录病人临床基线资料、生化指标和血浆NT-proBNP水平。对病人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进行随访。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筛选与NT-proBNP相关的临床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估NT-proBNP水平与终点事件之间的关系,利用ROC曲线评估NT-proBNP对高龄LVH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09例高龄LVH病人的NT-proBNP中位水平为325(144,821)pg/mL。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心房颤动、起搏器植入、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呈正相关,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Hb、血浆白蛋白和LVEF呈负相关。中位随访6.7(3.1,9.1)年,239例(77.3%)死亡,117例(37.9%)发生MACEs。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与最低分位组相比,NT-proBNP最高分位组全因死亡(HR=3.029;95%CI:1.918~4.728)和MACEs(HR=3.173;95%CI:1.612~6.244)风险显著增加。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预测高龄LVH病人全因死亡和MACEs的AUC分别为0.669和0.594(均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对高龄LVH病人全因死亡和MACEs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肥厚 老年人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下载PDF
外周血基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双双 谢翔 +2 位作者 吴婷婷 郑颖颖 马依彤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基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冠心病的老年(年龄≥60岁)患者3024例并对其进行定... 目的探讨外周血基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冠心病的老年(年龄≥60岁)患者3024例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最长随访时间达10年,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CM)、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得预测长期全因死亡的基线RDW最佳截断值为13.5%,根据RDW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RDW组(<13.5%,1915例)和高RDW组(≥13.5%,1109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终点事件发生率。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RDW与患者长期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年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比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脂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RDW组随访期间全因死亡、CM、MACCE、MACE发生率均高于低RD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13.5%显著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比=1.592,95%置信区间:1.160~2.185,P=0.004)、CM(风险比=1.759,95%置信区间:1.217~2.542,P=0.003)、MACE(风险比=1.351,95%置信区间:1.078~1.692,P=0.009)的发生风险,而不增加MACCE的发生风险(风险比=1.229,95%置信区间:0.994~1.521,P=0.057)。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基线RDW水平升高可作为长期全因死亡、CM、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全因死亡 心源性死亡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2016—2019年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勇 靳林 +3 位作者 杨雪 李阳春 赵健成 闫世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11期33-36,43,共5页
目的:分析2016—2019年黑龙江省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数据,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6—2019年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亡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2016—2019年黑龙江省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数据,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6—2019年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亡数据,分析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密山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41.21/10万,标化发病率为504.32/10万,标化病死率为77.14/10万。其中,心源性猝死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88/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97/10万,标化病死率为9.92/10万;心肌梗死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02/10万,标化发病率为35.33/10万,标化病死率为15.62/10万;脑卒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2.31/10万,标化发病率为448.03/10万,标化病死率为51.59/10万。男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648.11/10万和448.23/10万,均高于女性(432.14/10万和310.5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487,P<0.01)。结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已成为密山市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居民发病以脑卒中为主,男性和≥60岁的老年人为重点防治人群,应针对该人群采取必要的综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脑卒中 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 标化率
下载PDF
QT间期延长导致心血管事件与猝死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兆国 赵兰婷 +1 位作者 孔令云 张萍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81-388,共8页
本文综述QT间期延长的定义、测量方法,列举QT间期延长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一些临床研究证据,总结了QT间期延长导致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发生机制可能与QT间期离散度增加、心肌电兴奋-机械收缩耦联不协调和心脏自主神经功... 本文综述QT间期延长的定义、测量方法,列举QT间期延长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一些临床研究证据,总结了QT间期延长导致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发生机制可能与QT间期离散度增加、心肌电兴奋-机械收缩耦联不协调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不平衡等多元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建议临床医生高度关注某些药物可能引发的获得性QTc延长,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延长 不良心血管事件 猝死 发生机制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联 被引量:18
9
作者 钟晓菁 吴青 +4 位作者 张丽红 范伟峰 罗丽红 顾勇 牛建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血红蛋白难以维持稳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红蛋白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关联,为探索并制定更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9个月,每月检测... 目的: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血红蛋白难以维持稳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红蛋白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关联,为探索并制定更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9个月,每月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对血红蛋白及各变异性指标组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标准差、变异系数(%)、差值平均值;而血红蛋白平均值为其保护性因素。影响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影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差值平均值。生存回归显示血红蛋白差值平均值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平均值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血红蛋白波动,其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相关性可能因判断血红蛋白变异性的标准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脑血管事件 死亡 血红蛋白变异性
下载PDF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短期内退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甘红兵 陈孟华 +1 位作者 田信奎 汪涛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8期416-418,423,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一年内退出腹膜透析的因素 ,以期为此类易感人群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调查 2 0 0 0年 4月 1日至 2 0 0 3年 3月 31日在本腹透中心进行CA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一年内退出腹膜透析的因素 ,以期为此类易感人群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调查 2 0 0 0年 4月 1日至 2 0 0 3年 3月 31日在本腹透中心进行CA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和糖尿病发病情况、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死亡病例的死因 ;采用体格损害指数、Charlson指数来评估患者合并症情况。结果 有 139例入选本研究 ,观察期间退出腹膜透析的有 5 0例 (35 .97% ) ,透析后一年内退出的有 4 0例 (占总退出例数 80 % ) ,其中死亡 32例 (2 3.0 2 % )、肾移植 4例、转血液透析 4例 ;在三月内退出腹膜透析的有2 2例 ,其中死亡 2 0例 ;在透析后一年内 32例死亡病例中 ,其中死于心肌梗死 6例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 7例 (2 3% )、中风 3例 (9% )、感染 5例 (16 % )、放弃治疗 3例 (9% )、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 (3% )、呼吸衰竭 2例 (6 % )、恶性肿瘤 2例 (6 % )及其他不明原因 3例 (9% )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harlson指数、体格损伤指数、性别对CAPD患者一年内死亡退出的影响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1.5 5 4、2 .12 5、2 .82 1,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心血管事件是CAPD患者在透析后一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短期退出 调查分析 影响因素 合并痘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骋 曹东维 +4 位作者 张庆燕 张苗 邵秋媛 蒋春明 何劲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并发PH组和非PH组,随访4年,随访终点为新发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并发PH组和非PH组,随访4年,随访终点为新发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终点事件。结果:37例(41.11%)MHD患者出现PH。PH组患者中有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比例高于非PH组(χ~2=2.034,P<0.05);PH组患者左房内径大于非PH组(t=7.265,P<0.01)。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心血管疾病史和增大的左房内径为PH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中PH组新发心血管事件率高于非PH组(χ~2=9.203,P<0.05);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有:肺动脉收缩压、年龄、既往心血管疾病史、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在多变量模型中,PH仍为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随访中PH组死亡率高于非PH组(χ~2=5.049,P<0.05)。死亡的危险因素有:肺动脉收缩压、年龄、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在多变量模型中,PH仍然为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H在MHD患者中较为常见,是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封东来 魏东 +1 位作者 李芳 梁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156-1158,1162,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利拉鲁肽组(n=100)。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治疗,三餐前皮下注...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利拉鲁肽组(n=100)。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治疗,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利拉鲁肽,起始剂量为0.6 mg/d,加量为1.2 mg/d,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的例数及时间等,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2组患者常规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利拉鲁肽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利拉鲁肽组全因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患者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拉鲁肽可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下载PDF
军事训练后急性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晓燕 张国明 +5 位作者 许家雨 孙青 刘娟 许富海 王兆忠 祝文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增加血清学检测后的综合筛选方案在筛查军事训练后急性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方法,从某集团军中筛选出120例具有急性心血管事件可能的人群进入高危组,同时以年龄作为匹配条件... 目的探讨增加血清学检测后的综合筛选方案在筛查军事训练后急性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方法,从某集团军中筛选出120例具有急性心血管事件可能的人群进入高危组,同时以年龄作为匹配条件从剩余人群中选择120例进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军事训练前后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浆中肾上腺素(AD)、一氧化氮(NO)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心率、血压和各项生化指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后高危组与对照组的心率血压积分别为[(11514.9±180.4)mmHg.次/min,(10989.1±110.5)mmHg.次/min],异常心电图比例分别为50.00%和9.17%;AD分别为(111.1±10.3)ng/L和(101.9±12.5)ng/L,hFABP分别为(659.1±67.2)pg/ml和(639.5±61.4)pg/ml,NO分别为[(108.3±9.7)μmmol/Lvs.(120.6±11.4)μ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学检查与问卷调查、查体及心电图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更有利于筛选得到军事训练后可能发生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猝死 心血管事件 肾上腺素 一氧化氮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心房颤动及冠心病患者的6年预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董敏 徐蕾 +4 位作者 何清华 裴作为 曲祎玫 杨杰孚 汪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48-2156,共9页
背景近年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近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和治疗。目的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 背景近年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近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和治疗。目的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住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患者406例,从中选取同时满足房颤和冠心病诊断标准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计164例作为脑血管病组,并从心内科同期住院患者中选取年龄、性别、共病种类与其相匹配的房颤合并冠心病但无脑血管病患者164例作为非脑血管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种类、用药种类、血压、心率、合并心脏基础疾病及其他疾病、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方案;分别通过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评估患者的脑卒中及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应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并在其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随访、门诊及住院志查询等方式随访至少6年,记录其死亡、再住院次数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其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脑血管病组合并高脂血症比例、慢性胃肠病比例低于非脑血管病组,LVEDD、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HAS-BLED评分高于非脑血管病组(P<0.05)。脑血管病组164例患者失访2例(失访率1.2%),死亡80例(49.4%),根据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80例)和存活组(82例)。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比例、血清蛋白、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低于存活组,心率和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病比例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HR=1.63,95%CI(1.05,2.51)]、陈旧性心肌梗死[HR=2.19,95%CI(1.14,4.22)]和D-二聚体≥148μg/L[HR=6.99,95%CI(2.10,23.28)]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压[HR=0.28,95%CI(0.11,0.72)]和使用他汀类药物[HR=0.38,95%CI(0.19,0.78)]是患者远期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首次发生脑血管病后,其远期死亡与并存的脑血管病无关,而与增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及D-二聚体水平有关,维持适当高的血压水平和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降低远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心房颤动 冠心病 老年人 死亡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随访研究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瑞华 白永怿 +3 位作者 肖文凯 王晓娜 骆雷鸣 叶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一般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在不良心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9年1月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老年人群(年龄≥65岁)476例,进行平均4.8年的随访研究。检测其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血... 目的探讨社区一般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在不良心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9年1月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老年人群(年龄≥65岁)476例,进行平均4.8年的随访研究。检测其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肌酐、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分析Hcy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结果随访期间(随访时间4.5~5.2年),37名(7.8%)受试者死亡,13名(2.7%)因心血管原因导致死亡,68名(14.3%)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随着Hcy升高,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校正后HR:1.045,95%CI:1.001~1.079),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显著增加(校正后HR:1.027,95%CI:1.001~1.053)。结论 Hcy与社区老年人群全因死亡和MACE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老年人群 全因死亡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4 位作者 刘健 张静 穆新林 赵红 王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所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通过病案系统检索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诊断ICIs所致心肌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共检索出ICIs所致心肌炎患者4例。4例患...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所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通过病案系统检索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诊断ICIs所致心肌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共检索出ICIs所致心肌炎患者4例。4例患者均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其中1例患者联合应用PD-1抑制剂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蛋白(TIGIT)单抗。应用ICIs后发病时间为17~27 d。4例患者3例为女性,年龄范围46~83岁。2例患者合并心力衰竭;3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1例患者合并少量心包积液;无患者出现严重心脏瓣膜病变。除心肌炎外,4例均合并肝损伤;3例合并肌损伤。除1例较轻患者未予特殊治疗外,3例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例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3例患者治疗后明显好转,1例患者(联合应用PD-1抑制剂+TIGIT单抗,给予糖皮质激素+IVIG治疗)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原性休克死亡。结论:ICIs所致心肌炎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及心功能衰竭,多易合并肝损伤及肌损伤,应根据心肌炎病情程度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甚至IVIG治疗,但重症患者仍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韩晓慧 宋素华 吴哲兵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碎裂QRS(fragmented QRS,f 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87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存在f QRS波分为fQRS组和无f QRS组,采集相关临床资料。随访1~36个月的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 目的探讨碎裂QRS(fragmented QRS,f 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87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存在f QRS波分为fQRS组和无f QRS组,采集相关临床资料。随访1~36个月的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再梗死、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用Kaplan 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生存率、发生率和风险度。结果 1 fQRS组与无fQRS组3年内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是28.9%和12.2%(χ2=13.303,P=0.000)。在校正了年龄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f QRS组患者发生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风险度(HR)为2.642,Wald=11.593,P=0.001。2 f QRS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1%、91.4%和88.6%,无f QRS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8.2%、97.0%和95.7%(χ2=5.276,P=0.022)。在调整了患者年龄等因素的作用后,f QRS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HR为2.674,Wald=4.371,P=0.037。结论 fQRS波是评估AMI后患者预后的一项新的无创心电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碎裂QRS波 心源性死亡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女性心血管事件预测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瑞华 肖文凯 +2 位作者 郑瑾 骆雷鸣 叶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社区无症状女性人群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07年9月-2009年1月北京石景山区首钢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女性人群870例(平均年龄58.81岁),根...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社区无症状女性人群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07年9月-2009年1月北京石景山区首钢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女性人群870例(平均年龄58.81岁),根据基线HCY四分位数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A组(<12.3μmol/L)212例,B组(12.3~15.2μmol/L)221例,C组(15.3~18.3μmol/L)218例,D组(≥18.4μmol/L)219例。收集受试者临床基线资料,检测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HCY、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artery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等指标,进行平均4.8年的随访,记录MACE和全因死亡情况,评估HCY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结果D组年龄、收缩压(SBP)、尿酸、CFPWV明显高于A、B、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A、B、C组。随访期间,四组共23名(2.6%)受试者死亡,42名(4.8%)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D组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7.3%vs 1.4%,5.5%vs 0.5%,P<0.01)。在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D组MACE和全因死亡风险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HCY对MACE和全因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5(95%CI:0.533~0.698)和0.695(95%CI:0.583~0.806)。结论在社区无症状女性人群中,血HCY水平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女性 全因死亡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及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横断面、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鲍书敏 梁巧静 张国娟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8期617-623,共7页
目的失眠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拟探讨MHD患者失眠状况和严重程度,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观察性研究,将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珠... 目的失眠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拟探讨MHD患者失眠状况和严重程度,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观察性研究,将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珠三角地区共7个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对患者进行分组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计算得分,将其分为睡眠正常组和失眠组(轻度、中度、重度)。研究指标包括:PSQI问卷、瘙痒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者一般资料如人口学特征、透析龄、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及临床基线数据,分析MHD患者睡眠情况和失眠程度及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入组555例MHD患者,年龄(55.37±13.95)岁,男性占55.2%,失眠的患病率是38.49%;(2)与睡眠正常组相比较,失眠组胱抑素C水平和瘙痒VAS评分更高。女性、不宁腿综合征患者、未曾服用铁剂、转铁蛋白饱和度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失眠(P<0.05);(3)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提示,MHD患者睡眠质量指数与年龄、胱抑素C、瘙痒VAS评分、不宁腿综合征呈独立正相关,反之,MHD患者睡眠质量指数与性别(男)、铁剂使用呈独立负相关(P<0.05);(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瘙痒(OR=1.077,95%CI:1.012~1.146,P=0.020)、不宁腿综合征(OR=2.403,95%CI:1.225~4.713,P=0.011)、低转铁蛋白饱和度(OR=0.981,95%CI:0.967~0.996,P=0.013)是失眠发生的危险因素;(5)进一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1.023,95%CI:1.002~0.1.045,P=0.035)、不宁腿综合征(OR=2.573,95%CI:1.039~6.370,P=0.041)、女性(OR=0.573,95%CI:0.334~0.983,P=0.043)是失眠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瘙痒、不宁腿综合征、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可能导致MHD患者失眠,同时,年龄增长、合并不宁腿综合征、女性患者失眠状况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失眠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迎春 董雄军 +2 位作者 唐丽娟 汪正翔 张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8期95-97,102,共4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访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4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确诊糖尿病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95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以死亡为研究的终止事件。收集其一般资料、血生化...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访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4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确诊糖尿病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95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以死亡为研究的终止事件。收集其一般资料、血生化和心血管疾病指标。采用Cox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1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5个月。随访结束后,所有研究对象中生存52例,死亡43例。死亡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存活患者,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磷、并发冠心病占比、并发心肌缺血占比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磷、并发冠心病、并发心肌缺血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时,应注意预防冠心病和心肌缺血的发生,降低血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死亡风险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