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of Cardiac Biomarkers after High-intensity Exercise in Male and Female Elite Athletes of Dragon Boating
1
作者 Pascal Bauer Sven Zeiβler +2 位作者 Rudiger Walscheid Frank C. Mooren Andree Hillebrecht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ree sport-specific high-intensity training units on cardiac biomarker alteration in elite athletes of dragon boating. Thirty six male (age 33 ± 9) and twenty ...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ree sport-specific high-intensity training units on cardiac biomarker alteration in elite athletes of dragon boating. Thirty six male (age 33 ± 9) and twenty nine female (age 31 ±8) elite athletes, members of the German national team, were examined in their final training camp preparing for world championship. At two time points blood panels (pre-training and one hour post-training) were collected and concentrations of high sensitive troponin T, 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 BNP), ereatine phosphokinase (CPK), MB-creatine kinase (CKMB) and myoglobin were assessed. After exercise, serum levels ofNT-pro BNP, CPK, myoglobin and CKMB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for each) with only few values exceeding the upper reference limits. High sensitive troponin T remained below the limit of detection both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in all athletes. Significant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were found with a higher increase ofNT-pro BNP levels in female athletes (P 〈 0.01) compared to males. In contrast, male athletes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higher increase of CPK (P 〈 0.01) and myoglobin (P 〈 0.01) compared to female athletes. In conclusion, three high-intensity training units did not lead to elevated high sensitive troponin T concentrations in elite athletes of dragon boating but to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NT-pro BNP, CPK and myoglobin levels. This suggests that high-intensity training units do not lead to a cardiac injury in these athl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damage high sensitive troponin NT-pro BNP sports medicine exercise.
下载PDF
Impact of training specificity on exercise-induced cardiac troponin elevation in professional athletes: A pilot study
2
作者 Johan O Wedin Nicolena S Nyberg Anders E Henriksson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20年第1期35-43,共9页
BACKGROUND Release of cardiac biomarkers is common after strenuous endurance exercise,but data on intermittent exercise are scarce.It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whether cardiac troponin elevation is influenced dependin... BACKGROUND Release of cardiac biomarkers is common after strenuous endurance exercise,but data on intermittent exercise are scarce.It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whether cardiac troponin elevation is influenced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exercise that an athlete is adapted to perform.We hypothesized that intermittent but not continuous exercise induces cardiac troponin elevation in professional athletes adapted to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AIM To examine how training specificity impacts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release.METHODS Nine professional floorball playe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which comprised two different exercise tests:a continuous incremental cycle ergometer test and a Yo-Yo Intermittent Recovery 2(Yo-Yo IR2)test.Serial assessment of hs-cTnT was performed after the cycle ergometer test and the Yo-Yo IR2 test(baseline,0,2,6,and 24 h).RESULTS No hs-cTnT elevation above the myocardial damage cutoff(≥14 ng/L)was shown after the cycle ergometer test,whereas hs-cTnT levels rose over the cutoff in three of nine participants after the Yo-Yo IR2 test.The hs-cTnT levels peaked at 6 h after both tests,bu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the Yo-Yo IR2 test compared to the cycle ergometer test(median hs-cTnT concentration 10.6 ng/L vs 7.8 ng/L,P=0.038).All levels returned to baseline within 24 h.CONCLUSION In professional athletes adapted to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hs-cTnT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fter intermittent but not continuous exercise.This principle of specificity train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designing future studies to avoid misinterpretation of hs-cTnT 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LETE exercise Floorball sports medicine Yo-Yo IR2 test Myocardial injury Cardiac troponin
下载PDF
运动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乳酸代谢的影响:叠加还是拮抗作用
3
作者 姚武 赵彤 +2 位作者 张媛 赵杰修 程蜀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0,共9页
2型糖尿病常伴有乳酸代谢异常。运动与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方式,被《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联合使用。单独使用时,运动与二甲双胍均会影响乳酸代谢;但是,二者联合使用对乳酸代谢的影响尚未明确。文章总结了乳酸代谢与2... 2型糖尿病常伴有乳酸代谢异常。运动与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方式,被《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联合使用。单独使用时,运动与二甲双胍均会影响乳酸代谢;但是,二者联合使用对乳酸代谢的影响尚未明确。文章总结了乳酸代谢与2型糖尿病、运动及二甲双胍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探讨运动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乳酸代谢的影响;并提出运动类型、服药剂量、运动时间和服药时间等相关因素的搭配问题,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制定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乳酸 2型糖尿病 运动干预 体医融合
下载PDF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
4
作者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 汪芳 +5 位作者 钟优 顿耀山 魏文哲 王启荣 高海洋 张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7-955,共19页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实用的运动建议和管理策略。本指南由心血管代谢病学与运动医学专家编写,涵盖了运动相关定义、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一般人群与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以及运动时心血...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实用的运动建议和管理策略。本指南由心血管代谢病学与运动医学专家编写,涵盖了运动相关定义、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一般人群与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以及运动时心血管风险的筛查与评估、运动的禁忌证,强调了适量和规律运动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以期为心血管运动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运动医学 普通人群 心血管疾病 运动推荐 指南
下载PDF
传统体育养生融入社区慢病管理发展现状与动力考查
5
作者 徐巧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回顾和考察了传统体育养生在当代的发展情况及其融入社区慢病管理的动力因素,旨在为解决社区慢病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获得了稳定发展。作...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回顾和考察了传统体育养生在当代的发展情况及其融入社区慢病管理的动力因素,旨在为解决社区慢病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获得了稳定发展。作为一种非医疗健康干预手段,已逐渐成为社区、医疗、体育和养老等领域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途径。传统体育养生融入社区慢病管理具有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技术内容的双重动力,展现出运动促进健康在居民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治方面的显著优势,并提出未来应加强与相关领域和部门的合作,深入探讨传统体育养生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从而推动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在体医、体卫融合领域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养生 慢性病防治 体医融合 中医运动处方
下载PDF
中医视角下当代体育锻炼误区分析与对策探讨
6
作者 夏宏武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0期163-166,共4页
随着全民运动意识的提高,运动项目和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热衷于体育锻炼的同时,适度锻炼和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该文将从中医视角出发,借助中医理论中关于气、血、阴阳平衡与五行学说... 随着全民运动意识的提高,运动项目和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热衷于体育锻炼的同时,适度锻炼和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该文将从中医视角出发,借助中医理论中关于气、血、阴阳平衡与五行学说,阐释恰当运动对于健康的积极意义,以及不当运动方式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同时,该文提出对应的建议和解决之道,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运动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气血阴阳理论 体医融合 对策探讨
下载PDF
从中医阴阳学说理论探讨四时与顺时运动
7
作者 潘冬梅 辛静 +1 位作者 李芬 常欢 《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阴阳学说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的阴阳二气变化使一年四时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和“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节律性特征。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生长与收藏的根本。人体阴阳气血随... 阴阳学说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的阴阳二气变化使一年四时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和“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节律性特征。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生长与收藏的根本。人体阴阳气血随四时变化而变化,保持机体与其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可增进人体健康。顺时运动遵循四时气候节律性变化规律,符合顺时养生法则。顺时运动即人体在一年四时中的运动强度随四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研究显示:中等运动强度最为科学,夏季的运动强度最大,以中等偏高强度为主;春季和秋季运动强度次之,以中等强度为主;冬季运动强度最小,以中等偏低强度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运动强度 四时 顺时运动 中医学 阴阳学说
下载PDF
智慧化体医融合模式对社区老年人体质与健康的影响
8
作者 邵梦霓 王波 赵薇薇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选取社区老年人男性15名、女性21名,进行为期24周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体检和体质监测指标比较.结果表明,智能化体医融合模式在促进老年人体质与健康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优化体脂和血脂水平,改善最... 选取社区老年人男性15名、女性21名,进行为期24周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有氧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体检和体质监测指标比较.结果表明,智能化体医融合模式在促进老年人体质与健康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优化体脂和血脂水平,改善最大摄氧量、握力、体前屈、闭目单足站立、反应时,血糖和血压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化 体医融合 运动干预 老年人
下载PDF
体医融合视阈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略
9
作者 李梦桐 《武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我国全民健身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其中“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我国全民健身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其中“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研究认为:体医融合是对体育本质功能认识的回归;加强体医融合首先需要改变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体医融合需要将新的培养目标落实在培养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体医融合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改革方略
下载PDF
力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的影响
10
作者 吴旭杰 侯楚怡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力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具有显著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耐力,还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本文旨在探讨运动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生活中的存在问题,并... 力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具有显著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耐力,还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本文旨在探讨运动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生活中的存在问题,并分析对这种疾病最有用的运动和锻炼,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血管系统 体育锻炼
下载PDF
A Smart Wellness Service Platform and I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11
作者 Umar Farooq Intae Ryoo Gon Khang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1年第1期45-57,共13页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technology,and present-day challenges,such as an aging population,rising medical expenses,and lifestyle-related diseases,have collectively catalyzed a research eco...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technology,and present-day challenges,such as an aging population,rising medical expenses,and lifestyle-related diseases,have collectively catalyzed a research ecosystem termed“smart wellnes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mart wellness service platform designed to empower individuals to create a sense of balance in their lives.Step-by-step details include service model,design,and architectural considerations.As a proof of concept,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a Health Improve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s(HIMS)Hub,a Smart Wellness Service Platform deployed in six cities in South Korea,are presented.An on-site survey conducted in Busan Metropolitan City reveals the percentage of satisfied users to be 91.3%.Furthermore,data gathered from 27,236 physical evaluations of users from a Busan city center over the period of April 2013 to May 2018 reveal that males and females in their 50s and 60s account for the highest number of participants,while males in their 70s have a higher rate of participation than females in the same age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NESS smart wellness smart wellness service platform u-Healthcare sports and exercise medicine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效能与运动类APP的应用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茜茜 蔡玉娜 +5 位作者 姚洁 张政香 刘芳 房媛媛 邵霞 李晓伟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5期450-454,474,共6页
目的 调查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运动效能现状,并了解该人群对运动类应用软件(APP)的使用和需求情况,为制定KOA患者的运动康复类AP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9-11月咸阳市3所三甲医院共20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 调查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运动效能现状,并了解该人群对运动类应用软件(APP)的使用和需求情况,为制定KOA患者的运动康复类AP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9-11月咸阳市3所三甲医院共20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一般资料、运动效能情况、使用手机APP情况及对运动类移动医疗APP的需求情况。结果 KOA患者运动效能得分为(48.48±11.489)分,处于中等水平;学历、每周锻炼次数、是否曾使用过运动类APP是其影响因素(P<0.05)。以往使用过运动类APP的患者占比18.5%;是否使用运动类APP与年龄、职业、学历、人均月收入、手机类型、是否曾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每周锻炼次数及时间、对智能手机的熟悉程度、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有关(P<0.05)。67%的患者表示愿意使用针对KOA的运动类移动医疗APP。在对此类APP的需求中,专家直播授课、疾病知识宣传(短视频)、短程指导运动锻炼情况的功能期望度较高。结论 KOA患者运动效能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的KOA患者对运动类移动医疗APP的应用程度不均,对运动类移动医疗APP的需求较高;但目前我国专注于骨科康复运动类的APP较少,在未来需要开发更专业、更全面的运动类移动医疗APP,在“互联网+医疗”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患者的运动效能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运动医疗 运动效能 移动应用 护理
下载PDF
体医融合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丽梅 李露 +4 位作者 罗倩 喻鹏 喻小艳 张翀旎 吕林荣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2期1641-1645,共5页
对体医融合模式相关概述及其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体医融合模式在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体医融合 慢性病 运动处方 综述
下载PDF
慢性病防治:运动干预效益与体医融合服务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江华 李哲 董亮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4,114,共7页
深化慢性病防治的体医融合服务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体医融合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明晰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研制一套整体性的体系框架。基于矢量论和三级预防视角,立足运动干预慢性病的健康效益,构建了横向包... 深化慢性病防治的体医融合服务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体医融合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明晰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研制一套整体性的体系框架。基于矢量论和三级预防视角,立足运动干预慢性病的健康效益,构建了横向包括病前免疫预防、病中征兆预防、病后再患预防的梯次性预防层级和纵向包含体育运动防治、医疗卫生防治的互补性防治主线的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服务体系网格化框架。遵循多元主体协同原则,提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效果监督的政府统筹推动,目标统一、资源整合、动力激励的部门协作推进,组织建设、业态升级、利益协调的社会参与推行的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服务体系运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治 体医融合 运动干预 健康中国 健康促进
下载PDF
均态膳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对FTO/UCP2不同基因型肥胖人群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
15
作者 张桂兰 王晶 +6 位作者 陈婷 刘芳 郑一瑾 彭李明 李默 汤继臣 程叶坪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究均态膳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对FTO/UCP2不同基因型肥胖人群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筛选符合条件的30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者分为3组(均... 目的探究均态膳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对FTO/UCP2不同基因型肥胖人群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筛选符合条件的30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者分为3组(均态膳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组、个体化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并根据每组受试者FTOrs9939609和UCP2rs660339基因位点突变检测结果将其分为4个亚组:携带单一FTO、携带单一UCP2、携带FTO和UCP2以及未携带FTO/UCP2,每个亚组25例。比较各组干预前后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肺耐力[梅脱值(MET)]、心肌耗氧量[SBP与心率(HR)乘积]等心血管风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均态膳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组、个体化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DBP和SBP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组和对照组内,和携带FTO/UCP2风险基因者相比,未携带FTO/UCP2者DBP和SBP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均态膳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组受试者MET高于对照组和个体化运动干预组,HR和心肌耗氧量均低于对照组和个体化运动干预组,同时携带FTO和UCP2受试者MET较低、心肌耗氧量均较高,而未携带FTO/UCP2受试者HR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均态膳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能够改善心血管代谢,同时,携带FTO/UCP2基因的肥胖人群在均态膳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中的心血管代谢健康收益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心血管疾病 精准医学 膳食 健康 运动疗法
下载PDF
累积与持续运动对不同性别久坐青年运动后低血压的影响
16
作者 闫旭洁 贾琳 +1 位作者 麻晓鸽 王松涛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为观察急性累积运动和持续运动后血压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性别差异,招募24名久坐青年(男女各半)随机参与3次实验:久坐对照(CON)、持续运动(CE)、累积运动(AE)。采用64%VO2max强度跑台运动,持续运动为运动1次,持续60min;累积运动为运动6次,... 为观察急性累积运动和持续运动后血压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性别差异,招募24名久坐青年(男女各半)随机参与3次实验:久坐对照(CON)、持续运动(CE)、累积运动(AE)。采用64%VO2max强度跑台运动,持续运动为运动1次,持续60min;累积运动为运动6次,每次10min,各次间隔1 h。测量运动前与运动后4 h内动态血压,计算血压二次差值(ΔΔSBP和ΔΔDBP)及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1)久坐男性运动后ΔΔSBP和ΔΔDBP均<0,且CE的ΔΔSBPAUC和ΔΔDBPAUC较AE更大;(2)久坐女性在CE和AE运动后ΔΔSBP均<0;但ΔΔDBP仅在AE运动后<0。AE的ΔΔSBPAUC和ΔΔDBPAUC较CE更大。研究认为:持续运动和累积运动均可诱导久坐青年出现运动后低血压。对于久坐男性,持续运动的运动后低血压效应更大;对于久坐女性,累积运动的运动后低血压效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运动后低血压 累积运动 久坐 性别差异
下载PDF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体医融合防控策略
17
作者 周敏 李小涛 +3 位作者 赵航 孙静 田娜 徐振卫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6期6-8,共3页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多发于女性,可导致突发性晕厥,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该文简述了POTS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及防控策略。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POTS主要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多。基于体...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多发于女性,可导致突发性晕厥,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该文简述了POTS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及防控策略。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POTS主要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多。基于体医融合的非药物治疗可能是POTS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可为POTS的临床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体位性 运动锻炼 体医融合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想 冯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25-28,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问题,术后患者仍存在冠脉再狭窄及心肌缺血的危险,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心脏运动康复可以改善这些问题。在心脏运动康复中,与指南推荐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处方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问题,术后患者仍存在冠脉再狭窄及心肌缺血的危险,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心脏运动康复可以改善这些问题。在心脏运动康复中,与指南推荐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处方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在提高PCI术后患者的心肺耐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等方面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和患者的参与率更高。但目前由于体医融合的局限性,临床上仍缺乏标准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处方,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运动处方也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高强度间歇训练 运动处方 体医融合 综述
下载PDF
2012—2021年我国运动处方的文献计量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9
作者 刘燕 林丽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2012-2021年我国运动处方相关文献,以期丰富我国运动处方领域的研究,为我国运动处方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方法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2012-2021年运动处方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等相关... 目的分析2012-2021年我国运动处方相关文献,以期丰富我国运动处方领域的研究,为我国运动处方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方法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2012-2021年运动处方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等相关参数。结果运动处方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收录的期刊主要为体育类和医学类。核心作者有王正珍、孙兴国、冯静、席家宁、柏友萍、孙骏、吴志建、钱晶晶等,部分核心作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合作关系。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是近十年促进运动处方研究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最多。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发现,“体医融合”“运动疗法”“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领域中的高频关键词,中心性较强,是连接体育学和医学领域的桥梁。学生、运动强度、运动疗法、有氧运动这四类关键词是运动处方领域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结论运动处方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其结合了体育学和医学,体现了运动处方是交叉研究领域这一特点。建议各大医院加强运动处方门诊的建设,并对接受运动处方指导的患者进行建档和追踪,发挥运动处方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处方 CITESPACE 体医融合 运动疗法 可视化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理念与实施路径——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9-358,共10页
体医融合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研究和推进体医融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聚... 体医融合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研究和推进体医融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聚焦“体医融合、健康运动”主题,邀请了多位院士和知名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基于此,《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大会报告的基础上,围绕大会的主题从体医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体医融合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理念以及体医融合的实施路径展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 健康促进 慢性病 脊柱侧弯 身体活动 运动处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