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捕慎诉慎押”背景下非羁押措施的数字化监管研究
1
作者 李清宇 彭志凯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3期90-98,F0002,共10页
“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得以落实推进的同时,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非羁押措施数字化监管模式应运而生。我国非羁押措施的数字化监管产生了电子手铐、电子脚镣、“非羁码”等一系列手段,但也伴随出现了运行规范缺乏、算法黑箱效应、侵犯... “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得以落实推进的同时,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非羁押措施数字化监管模式应运而生。我国非羁押措施的数字化监管产生了电子手铐、电子脚镣、“非羁码”等一系列手段,但也伴随出现了运行规范缺乏、算法黑箱效应、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因此,可在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寻找完善路径:制度上,要明确非羁押措施数字化监管的法律性质和适用规范;实践上,需建设非羁押措施数字化运行平台、建立Buffer缓冲区行为预警机制、强化检察机关监督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非羁押措施 数字监管
下载PDF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周洁 谭浩乾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32,共9页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之提出,契合多元综合社会治理理念,体现强化公民人权保障、理性防控犯罪、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的司法治理逻辑。对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在实践层面还存在取保候审适用范围不明确,保证金形式...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之提出,契合多元综合社会治理理念,体现强化公民人权保障、理性防控犯罪、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的司法治理逻辑。对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在实践层面还存在取保候审适用范围不明确,保证金形式单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最长期限过长,罪犯漏罪或新罪将使其原减刑裁定失效,相对不起诉适用范围过小,出罪免刑机制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制度层面逐步扩大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和明确其判断位序,增加其他财产类保证金形式,分阶段平均缩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最长期限,特定条件下维持罪犯原减刑裁定效力,扩张相对不起诉适用范围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及以下刑罚,拓宽出罪免刑机制等,以充分释放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政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刑事司法政策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相对不起诉 出罪免刑
下载PDF
“少捕慎诉慎押”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敏远 李嘉 《法治研究》 2023年第6期3-17,共15页
自我国将“少捕慎诉慎押”确立为刑事司法政策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积极致力于该政策的落实,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目前对于“少捕慎诉慎押”的理解仍需要进一步拓展与深入,政策的落实也存在“少捕”“慎诉”与“慎押”的效应未... 自我国将“少捕慎诉慎押”确立为刑事司法政策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积极致力于该政策的落实,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目前对于“少捕慎诉慎押”的理解仍需要进一步拓展与深入,政策的落实也存在“少捕”“慎诉”与“慎押”的效应未能全面展开等问题,尤其是在有关“醉驾罪”“帮信罪”等体量较大的轻罪治理中,“少捕慎诉慎押”尚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与该政策指向轻罪治理完善的宗旨不相符。基于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应当在准确理解“少捕慎诉慎押”的含义与明确其意义的基础上,认识该项政策的宗旨以及出台背景,分析其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推动该项政策在轻罪治理中普遍、长期、稳定有效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羁押 附条件不起诉 缓刑
下载PDF
论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中监督与救济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涂征 段思宇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2-59,共8页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目的在于构建良好的司法生态,适应当前我国刑事犯罪的结构变化,落实人权保障、审慎用权的要求,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推进羁押必要性审查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的重要抓手,可以更好...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目的在于构建良好的司法生态,适应当前我国刑事犯罪的结构变化,落实人权保障、审慎用权的要求,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推进羁押必要性审查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的重要抓手,可以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在减少社会对抗、化解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监督、救济,有利于及时恢复被羁押人正常的权利状态,保证审查程序的公正性。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监督与救济机制的构建需要从审查程序的内容、标准、责任、构造等方面着手,精准把握、统一适用审查羁押措施的条件,以社会危险性为标准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可量化审查,转变既往的错误办案观念,构建正确羁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人权保障 权利救济 羁押必要性审查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视域下“少捕”检察实践的困境与出路
5
作者 薛洁 周克稳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5-61,共7页
认罪认罚从宽视域下,检察机关贯彻“少捕”刑事政策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认罪认罚从宽对降低逮捕率的制度激励不足;另一方面,认罪认罚从宽与羁押强制措施的“错误绑定”可能压迫认罪认罚自愿性。对此应当进一步优化以“社会危险性”为... 认罪认罚从宽视域下,检察机关贯彻“少捕”刑事政策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认罪认罚从宽对降低逮捕率的制度激励不足;另一方面,认罪认罚从宽与羁押强制措施的“错误绑定”可能压迫认罪认罚自愿性。对此应当进一步优化以“社会危险性”为中心的审查逮捕工作机制。具体而言,理清“不认罪认罚”与“逮捕强制措施”之间的关系,细化认罪认罚情节对社会危险性的影响,并通过数字化监管健全非羁押强制措施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审查逮捕 “少捕慎诉慎押” 社会危险性
下载PDF
司法审慎意识深化进程的检察实践研究
6
作者 巩亚荣 何青洲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4-38,共5页
以西部地区地级城市Q市检察办案数据为样本,对197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案件受理数、不捕率、不诉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由此发现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得出五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 以西部地区地级城市Q市检察办案数据为样本,对197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案件受理数、不捕率、不诉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由此发现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得出五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二是“慎刑”思想应当受到重视;三是全面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的条件更加成熟,应当抓紧历史机遇期加大加快推进;四是“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落到实处需要立法支持;五是应尽快搭建中西部向浙江等先进省份学习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捕 慎诉 慎押 检察 西部
下载PDF
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思考
7
作者 刘兆登 张霜霜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5-61,共7页
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首先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充分认识该政策对改变长久以来办案习惯和转变传统司法理念的重大意义,同时要厘清少捕、慎诉、慎押的适用条件,做到区分不同案情灵活适用,防止僵化运用。此外,对于刑事执法司法... 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首先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充分认识该政策对改变长久以来办案习惯和转变传统司法理念的重大意义,同时要厘清少捕、慎诉、慎押的适用条件,做到区分不同案情灵活适用,防止僵化运用。此外,对于刑事执法司法过程中贯彻少捕慎诉慎押遇到的实践困境和难点,比如思想认识不到位,“重打击轻保护”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社会危险性判断缺乏客观认定标准等问题,要结合实践对应检视,找出行而有效的举措,破除办案理念陈旧等制约因素,真正做到“不破不立”,从而助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有效实施,落实“轻轻重重”的办案要求,实现“司法为民”的办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 慎诉 慎押 刑事司法政策
下载PDF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潘金贵 唐昕驰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8-48,共11页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强制措施制度回归诉讼保障功能,应对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和深化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应当在厘清其内涵的基础上规范其适用...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强制措施制度回归诉讼保障功能,应对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和深化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应当在厘清其内涵的基础上规范其适用范围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其实施路径包括正确把握逮捕的条件;进行实质化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用好、用足不起诉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合理衔接以及充分发挥辩护制度的重要作用等。检察机关作为捕诉职能的承担者,是该政策有效施行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充分发挥“司法纽带”作用。时机成熟时,应当对该政策进行延伸,形成“少拘少捕慎诉慎押慎判”的系统的刑事司法理念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 慎诉 慎押 刑事政策
下载PDF
国家介入的修复:刑事赔偿保证金制度的运行逻辑 被引量:4
9
作者 向燕 杨雪艳 李光林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2年第5期98-110,共13页
刑事赔偿保证金制度有利于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助于提升司法为民的水平,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但在执行中也存在无法全面保障被害人权益,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的风险。刑事赔偿保证金制度代表了一种国家介入修复的司法模式,其实质... 刑事赔偿保证金制度有利于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助于提升司法为民的水平,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但在执行中也存在无法全面保障被害人权益,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的风险。刑事赔偿保证金制度代表了一种国家介入修复的司法模式,其实质是将被追诉人事后积极补救的修复行为融入到社会危险性评价中,并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从宽激励保障修复行为的履行。由于制度目标存在差异,赔偿保证金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刑事和解制度是紧密联系但相对独立的关系。应当合理设定案件范围和适用条件,确立风险评估机制、提存支取机制与促进双方和解机制,以实现少捕慎诉慎押,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并化解社会矛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赔偿保证金制度 刑事和解 认罪认罚从宽
下载PDF
“少捕慎诉慎押”的体制动力与机制障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荣杰 《法治社会》 2022年第6期56-65,共10页
“少捕慎诉慎押”涉及对个案中的逮捕、起诉和羁押条件进行裁量处理,而这些条件的制度基础在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行时就已成型。近年来之所以主动调整,体制层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呼吁更加谦抑的刑事政策,二是科技发展为减少口... “少捕慎诉慎押”涉及对个案中的逮捕、起诉和羁押条件进行裁量处理,而这些条件的制度基础在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行时就已成型。近年来之所以主动调整,体制层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呼吁更加谦抑的刑事政策,二是科技发展为减少口供依赖、强化取保监管提供了条件,三是检察机关在2018年修宪后主动寻求扩大在刑事程序中的话语权。但在机制层面,应充分认识到“少捕慎诉慎押”与实践中追求认罪认罚、退赔与和解、成功起诉等目标常有冲突,且天然潜藏廉政风险,当前依赖目标考核的推进机制也不无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体制动力 机制障碍
下载PDF
“少捕”的实践与纾困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烁 孙永超 《法治社会》 2022年第6期66-74,共9页
作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入口”,“少捕”对于在审前阶段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刑事诉讼价值之间的张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最终落地“少捕”的政策目标兼具程序法与实体法的支撑:《刑事诉讼法》的历次修... 作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入口”,“少捕”对于在审前阶段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刑事诉讼价值之间的张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最终落地“少捕”的政策目标兼具程序法与实体法的支撑:《刑事诉讼法》的历次修改始终秉持着从严把握逮捕强制措施适用的态度;甚至可以说,积极刑法观的落地同样要求减少逮捕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回应犯罪治理结构的轻罪、微罪化。近十年来,我国审前羁押率总体呈下降态势,但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到,该数字仍存在较大下降空间;且“捕后轻刑”的现象多发,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新情况。阻碍“少捕”实践推进的直接障碍是对逮捕适用要件的把握存在偏差,且产生此种阻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观念的缺位与制度的掣肘。需对此二者进行细致分析方能进一步扎实推进少捕政策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比例原则 审前羁押 人权保障
下载PDF
认罪认罚对审前羁押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盗窃与故意伤害案件裁判文书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劳霈靖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5-87,共13页
分析认罪认罚从宽正式运行后某基层法院作出的5104份盗窃罪判决与1350份故意伤害罪判决发现,认罪认罚案件整体羁押率低于非认罪认罚案件,但不同罪名羁押率降幅存在差异;认罪认罚逮捕转取保候审的案件比例高于非认罪认罚案件,但强制措施... 分析认罪认罚从宽正式运行后某基层法院作出的5104份盗窃罪判决与1350份故意伤害罪判决发现,认罪认罚案件整体羁押率低于非认罪认罚案件,但不同罪名羁押率降幅存在差异;认罪认罚逮捕转取保候审的案件比例高于非认罪认罚案件,但强制措施转化的总体适用率不高。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认罪认罚案件拘留羁押期限较非认罪认罚案件变化不明显,部分认罪认罚案件的拘留时长甚至超过非认罪认罚案件;认罪认罚案件的逮捕羁押时长明显低于非认罪认罚案件。剖析其成因,主要缘于认罪认罚仅作为羁押必要性考量的“末位”因素、拘留功能与定位发生“异化”以及审前羁押时长高度依附于办案期限。为完善认罪认罚下审前羁押适用,应确立“双阶层”的逮捕必要性判断标准,恢复拘留的紧急到案功能,构建认罪案件“非羁押化”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审前羁押 少捕慎诉 羁押必要性
下载PDF
践行少捕慎诉慎押保障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中国实践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昌林 《人权法学》 2022年第5期42-67,151,152,共28页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源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源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及少捕、少杀、少管制政策。推行这一政策,对于保障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检察机关转变观念,提高检察官素质,发布地方司...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源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源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及少捕、少杀、少管制政策。推行这一政策,对于保障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检察机关转变观念,提高检察官素质,发布地方司法文件,全面把握逮捕条件尤其是逮捕的社会危险性条件,遵循逮捕程序尤其是强化公安机关对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的证明责任,探索通过赔偿保证金提存等方式创造不捕的机会,探索逮捕案件质量保障机制和不捕说理等办案社会效果保障机制,切实降低了批捕率,实现了少捕。各地检察机关还采取多种方式,凝聚推进非羁押诉讼的共识,提升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的质量,增强非羁押强制措施保障到案的效果,促使公安机关自觉践行非羁押诉讼,免除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的后顾之忧。通过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大幅度扭转了一押到底的局面,减少了不必要的继续羁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刑事司法政策 被追诉人 慎用逮捕 非羁押诉讼 人身自由
下载PDF
少捕慎诉慎押的逻辑检视与规范建构
14
作者 周家驹 《政法学刊》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作为新时代的刑事司法政策,少捕慎诉慎押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象化和延展。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需在把握其生成逻辑、厘清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其适用范围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聚焦争议问题,从“观念... 作为新时代的刑事司法政策,少捕慎诉慎押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象化和延展。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需在把握其生成逻辑、厘清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其适用范围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聚焦争议问题,从“观念、机制、制度”三大维度着手,推动从注重打击犯罪到重视保障人权、从构罪即捕到比例原则、从专识到共识的观念转变;革新捕诉押必要性审查机制、完善案件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捕诉押听证制度、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以及羁押替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刑事司法政策 羁押必要性 规范建构
原文传递
中国式刑事检察现代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国庆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0,共18页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法治轨道上的现代化。刑事检察是国家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体现,刑事检察的现代化是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法治轨道上的现代化。刑事检察是国家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体现,刑事检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刑事检察现代化是“中国式”和“现代性”的有机融合。中国式刑事检察现代化应当立足国情和司法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和政策,推动制度机制创新完善,适应数字化时代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刑事检察监督质效,以刑事检察现代化推动法治现代化,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检察现代化 少捕慎诉慎押 认罪认罚从宽 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 数字化
原文传递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中的“颂系”法律文化传统
16
作者 陈晓枫 马欣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28,共8页
“颂系”法律文化传统是传统德治观念引导刑事强制措施的结果。其起于汉初,盛于唐宋,延至明清,既表现为通过对涉罪轻重、官贵身份、生理弱势等因素的权衡,构建出宽严有等的强制措施规范制度;也表现为对“个人利益-农本经济-社会秩序-政... “颂系”法律文化传统是传统德治观念引导刑事强制措施的结果。其起于汉初,盛于唐宋,延至明清,既表现为通过对涉罪轻重、官贵身份、生理弱势等因素的权衡,构建出宽严有等的强制措施规范制度;也表现为对“个人利益-农本经济-社会秩序-政权稳定”递进逻辑的思量,做出因时施恩的诏令。这一历史现象背后,是古人在强制措施适用上慎刑的体现,也是古人在面对矛盾交错、灾异多发时,加强德治观念在强制措施领域的渗透以追求社会实效的思维体现。该传统影响至今,表现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下的“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并为强制措施司法实践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历史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颂系 德治 少捕慎诉慎押 刑事司法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