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以成仁立身之道与儒学形而上学
1
作者 王天民 《北方论丛》 2018年第4期56-61,共6页
儒学形而上学以"大道、天命和仁德"为基本概念框架,构建出义理和实践双重逻辑机制,开示出下行和上行双重实践路线。此种基本逻辑架构和思想理路呈现着儒学形而上学守仁弘道的生命觉解、与命与人的终极关怀、仁以为己任的主体... 儒学形而上学以"大道、天命和仁德"为基本概念框架,构建出义理和实践双重逻辑机制,开示出下行和上行双重实践路线。此种基本逻辑架构和思想理路呈现着儒学形而上学守仁弘道的生命觉解、与命与人的终极关怀、仁以为己任的主体自觉、行以成仁的实践意志,形塑了儒学形而上学的立身之道和"实践哲学"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形而上学 守仁弘道 行以成仁
下载PDF
弘道以儒《:庄子》的孔门师徒问答艺术论析
2
作者 田胜利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0,159,共12页
《庄子》中涉及孔门师徒问答的语料殊多,弘道以儒是一个突出现象。心斋、坐忘的体道核心概念放在孔子与颜回的问答中提出,深化了体道的义涵。孔门师徒问答形式上,内篇多四问四答模式,曲折变化,体现出对阴数“四”的推重。内篇的孔门师... 《庄子》中涉及孔门师徒问答的语料殊多,弘道以儒是一个突出现象。心斋、坐忘的体道核心概念放在孔子与颜回的问答中提出,深化了体道的义涵。孔门师徒问答形式上,内篇多四问四答模式,曲折变化,体现出对阴数“四”的推重。内篇的孔门师徒问答不仅回合多,而且意脉曲折,意接词不接的情形多见,厘清意脉,是通往《庄子》之道的一把钥匙。《庄子》中设置的孔门师徒问答转承历史中既有的人物关系,又新生出诠道的术语、意象、警句,形象与哲理契合,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托儒诠道 问答模式 行文意脉 经典语录
原文传递
崇阐斯文 光前裕后——陈来学术思想侧记
3
作者 许家星 《国际儒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2期1-12,186,共13页
陈来是当代儒学大师,他数十年的儒学研究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对儒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的使命担当。作为张岱年、冯友兰的学术传人,他承两先生中国哲学研究之志业而光大之,提出了“中国主体,世界眼光”的学术主张,并以典范性的专题著作大大... 陈来是当代儒学大师,他数十年的儒学研究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对儒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的使命担当。作为张岱年、冯友兰的学术传人,他承两先生中国哲学研究之志业而光大之,提出了“中国主体,世界眼光”的学术主张,并以典范性的专题著作大大推进了中国哲学的研究,凸显了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及其内在价值。陈来注重提携后进,对江西理学研究的提携和鼓励,体现了高尚的学术情怀和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来 弘扬儒学 光大前贤 奖掖后进
原文传递
乾隆与石鼓文
4
作者 施安昌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8-159,163,共12页
作者根据乾清宫旧藏石鼓文和相关的御制诗文,梳理出弘历传拓石鼓、考证鼓文和新编,重刻石鼓几件史事。说明他本人对石鼓怀有浓厚兴趣,奉之为"千秋法物",同时他也从石鼓得到启发,一再阐明"述古兴贤"、"述古传今... 作者根据乾清宫旧藏石鼓文和相关的御制诗文,梳理出弘历传拓石鼓、考证鼓文和新编,重刻石鼓几件史事。说明他本人对石鼓怀有浓厚兴趣,奉之为"千秋法物",同时他也从石鼓得到启发,一再阐明"述古兴贤"、"述古传今"、"重道崇文"的文治思想,并提出了保护、重刻和异地放置石鼓的具体办法。由此也推动了乾嘉考证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乾隆 韩愈 国子监 重刻石鼓 述古兴贤 述古传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