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mps of New China:Stone Carvings of the Han Dynasty
1
《China Today》 1999年第9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MSG Stamps of New China:Stone Carvings of the han dynasty
下载PDF
Bible Depicted in 2,000-year-old 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s
2
《China Today》 2002年第10期7-7,共1页
Wang Weifan is a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China Christian Council, and a Christian theology education professor. He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several Eastern Han Dynasty museum exhibits in the Jiangsu Xu... Wang Weifan is a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China Christian Council, and a Christian theology education professor. He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several Eastern Han Dynasty museum exhibits in the Jiangsu Xuzhou 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 Museum include depictions of the bible and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e Depicted in 2 000-year-old 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s
下载PDF
常任侠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论略
3
作者 吴衍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既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的影响,又强调了汉唐时期本土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艺术的吸收、融合、改造。他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敦煌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壁画 发展演变 汉唐时代 敦煌美术史 常任侠
下载PDF
汉画像石的时空体现
4
作者 刘光继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7-74,共8页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汉画像石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礼制状况,另一方面,其对时空的处理方式折射出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时空观。汉画像石虚实相随、有无相生、动静相宜的画面呈现方式,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天人...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汉画像石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礼制状况,另一方面,其对时空的处理方式折射出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时空观。汉画像石虚实相随、有无相生、动静相宜的画面呈现方式,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造型艺术 汉画像石 中国传统文化 老庄 时空体现
下载PDF
也论汉代壁画和画像中的鱼车出行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煜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2,共6页
汉代壁画和画像中的鱼车出行出现于昆仑和西王母、天界星空、神兽出行及风雨雷电诸神几种场景中。其中有些应该是河伯的表现,而无论其是否全部是河伯,都是升仙愿望的反映。当时人认为河出昆仑,关于河伯的神话传说中也多与昆仑有关。此... 汉代壁画和画像中的鱼车出行出现于昆仑和西王母、天界星空、神兽出行及风雨雷电诸神几种场景中。其中有些应该是河伯的表现,而无论其是否全部是河伯,都是升仙愿望的反映。当时人认为河出昆仑,关于河伯的神话传说中也多与昆仑有关。此类图像表现了墓主希望得到河伯的帮助或能像河伯一样,乘驾鱼车,循河而上,达到昆仑并升天成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壁画和画像石 鱼车 昆仑 升仙
下载PDF
汉碑的形制与谶纬思想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海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41,共7页
汉碑是我国传统金石学的最重要研究对象,自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到东汉后期的桓、灵时期大肆流行。谶纬思想是两汉时期的重要社会思潮,盛行于西汉晚期的哀帝、平帝时期和新莽时期,泛滥于整个东汉时期,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汉碑是我国传统金石学的最重要研究对象,自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到东汉后期的桓、灵时期大肆流行。谶纬思想是两汉时期的重要社会思潮,盛行于西汉晚期的哀帝、平帝时期和新莽时期,泛滥于整个东汉时期,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汉碑的形制并非受到西亚、北非文化的影响,而是来自汉代流行的谶纬思想,谶纬书籍中作为祥瑞大量出现的圭是汉碑形制的直接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碑 汉碑形制 谶纬思想
下载PDF
从汉画像石看两汉牛耕技术的进步——兼论两汉时期南方地区的牛耕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姚义斌 徐华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7-73,共7页
两汉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牛耕的推广及牛耕技术的进步,但是对于这一时期的牛耕技术进步的具体形态学术界尚有不少分歧。我们可以相关文献资料中的画像石牛耕图为基本依据,系统考察汉代牛耕技术所涉及的犁铧、耕... 两汉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牛耕的推广及牛耕技术的进步,但是对于这一时期的牛耕技术进步的具体形态学术界尚有不少分歧。我们可以相关文献资料中的画像石牛耕图为基本依据,系统考察汉代牛耕技术所涉及的犁铧、耕牛、耕作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形态因素,探讨两汉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因。西汉时期南方地区尚未出现牛耕,直至东汉中期以后南方地区的牛耕才得到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画像石 牛耕图 牛耕技术
下载PDF
汉画风伯形象及其功能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牛天伟 《古代文明》 CSSCI 2008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在山东、江苏等地的汉画像中均可见到一种力士鼓唇吹气的形象,这一形象就是汉代人塑造的风神风伯。风伯或出现于雷电云雨之神出行的队列中,或张口弄舌地吹掀屋顶,或与箕星为伴驰骋于月夜星空。通过对诸类图像的分析可以看出,汉代风... 在山东、江苏等地的汉画像中均可见到一种力士鼓唇吹气的形象,这一形象就是汉代人塑造的风神风伯。风伯或出现于雷电云雨之神出行的队列中,或张口弄舌地吹掀屋顶,或与箕星为伴驰骋于月夜星空。通过对诸类图像的分析可以看出,汉代风伯神话是在先秦流行的箕星信仰与飞廉崇拜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风伯画像作为汉代丧葬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承载着佑助墓主灵魂升仙的宗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风伯 箕星 飞廉 升仙功能
下载PDF
论汉画像石方位划分参照物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倩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155,共5页
汉画像石将位于方位中央者作为参照物,其方位模式为左东右西,这与现代制图学左西右东的方位结构截然相反。以实物或人作为参照物划分左右的做法并非画像石所独有,它是汉代仪礼普遍遵循的方位划分原则。汉代君王佩剑、军队行军布阵、官... 汉画像石将位于方位中央者作为参照物,其方位模式为左东右西,这与现代制图学左西右东的方位结构截然相反。以实物或人作为参照物划分左右的做法并非画像石所独有,它是汉代仪礼普遍遵循的方位划分原则。汉代君王佩剑、军队行军布阵、官吏车马出行以及男女行路,均将位于中央者作为界定左右之参照物。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界定上,汉画像石与现代制图学是一致的,但二者方位模式中的左右位置恰好相反。这是因为现代制图学划分方位的参照物是地图观看者,画像石的方位参照物为现实空间中的实物或人,地图观察者的位置与现实空间中实物或人的位置恰好相对。因此,研究者在表述汉画像石方位时,不应遵循现代制图学方位界定的原则,而应遵守汉代文化象征体系方位划分的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方位界定 制图学
下载PDF
陕西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生成时代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鼎 王金志 姚志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7-121,共5页
考诸题记、文献及风格,目前俗称为拴马桩的陕西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生成时代,多被等同于石质拴马桩的兴起时间并形成诸如明清、元代以降及宋至晚清等诸多观点;而经由现象学的分析发现,当前被视为拴马桩之别称的望桩与其说是流行观念中所... 考诸题记、文献及风格,目前俗称为拴马桩的陕西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生成时代,多被等同于石质拴马桩的兴起时间并形成诸如明清、元代以降及宋至晚清等诸多观点;而经由现象学的分析发现,当前被视为拴马桩之别称的望桩与其说是流行观念中所俗称的拴马桩,毋宁说就是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原初称谓望桩亦即民间望柱或表、碣;循此作为原名为望桩的关中桩柱石雕的兴起时代实为望柱的生成时间实即兴于汉唐而非宋元;这为重新认识其造物思想等研究提供了某种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柱石雕 拴马桩和望桩 原名与俗称 现象学 汉唐与宋元
下载PDF
汉画像石艺术的阴阳本原与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蕴涵有丰富的生态智慧。谐合阴阳自然、万物循环、自觉看护地球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审美观念,如生命本色美、万物共生和谐美、自由宁静美等,对于突破主客二分认识论模式给生态美学研究带来...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蕴涵有丰富的生态智慧。谐合阴阳自然、万物循环、自觉看护地球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审美观念,如生命本色美、万物共生和谐美、自由宁静美等,对于突破主客二分认识论模式给生态美学研究带来的束缚和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建设美好家园而言,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阴阳本原 悲悯情怀 生态美学
下载PDF
汉画“周公辅成王”与汉代政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二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5,共6页
以"周公辅成王"为题材的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等地。周公辅成王的史实涉及幼主、权臣、宗室三个方面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周公就已被视为圣人。西汉时期,霍光和王莽都曾在政治上效法周公。霍光是比附周公的正面典型,而王... 以"周公辅成王"为题材的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等地。周公辅成王的史实涉及幼主、权臣、宗室三个方面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周公就已被视为圣人。西汉时期,霍光和王莽都曾在政治上效法周公。霍光是比附周公的正面典型,而王莽则是假托周公的反面例子。到了东汉,官方更突出周公"圣师"的地位,并与兴学重教结合起来。"周公辅成王"汉画在东汉的出现与两汉的政治分不开,也同鲁地信仰周公的传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周公辅成王” 汉代政治
下载PDF
从汉画看汉代南阳建筑风格和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9-65,共7页
汉代是我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两汉四百年的相对稳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纷纷修建宫殿、苑囿和宅院。在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形成了中国民族建筑和独特风格,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 汉代是我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两汉四百年的相对稳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纷纷修建宫殿、苑囿和宅院。在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形成了中国民族建筑和独特风格,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然而至今大多数已不复存在,而保存下来的南阳汉代画像石墓、汉代画像砖墓、汉代建筑陶明器、汉画图像则为研究汉代建筑的结构、风格和功能提供了直观的形象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汉画图像 建筑结构和风格
下载PDF
清浙籍金石学家黄易对汉画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宛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62-65,共4页
清代浙籍金石学家黄易不仅是武氏祠的发掘者,汉画馆藏的开创者,同时在汉画像石研究方面亦有开山之功。武氏祠重见天日所引发的汉画像摩拓、著录与研究之风,其影响更为深远。
关键词 黄易 武氏祠 汉画像石
下载PDF
汉画像石的造型形式与艺术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林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4,共4页
辉煌强盛的汉王朝造就了极盛一时的画像石艺术,它是当时特定年代的产物。本文主要通过对汉画像石造型形式的分析,得出了其具备的五个独特的特征。他们丰富的内容,纯熟的雕工,彰显着汉王朝大气雄浑,粗犷拙重的时代风格,进发着深沉宏大、... 辉煌强盛的汉王朝造就了极盛一时的画像石艺术,它是当时特定年代的产物。本文主要通过对汉画像石造型形式的分析,得出了其具备的五个独特的特征。他们丰富的内容,纯熟的雕工,彰显着汉王朝大气雄浑,粗犷拙重的时代风格,进发着深沉宏大、想像大胆、情感浪漫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造型形式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西域草原石刻对汉墓石雕的影响——以霍去病墓前石雕为例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志炜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7-79,共3页
西汉墓前石雕质朴自然,气魄沉雄博大,与中原传统的造型方式有明显的差异,显现出较少的艺术传承性。该文拟以霍去病墓前石雕为例,从题材、摆放方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论述西域欧亚草原石刻对西汉墓前石雕造型观念的影响,说明西汉在平定匈... 西汉墓前石雕质朴自然,气魄沉雄博大,与中原传统的造型方式有明显的差异,显现出较少的艺术传承性。该文拟以霍去病墓前石雕为例,从题材、摆放方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论述西域欧亚草原石刻对西汉墓前石雕造型观念的影响,说明西汉在平定匈奴、外通西域的过程中,艺术上不断地吸收欧亚草原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石雕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石刻 汉墓石雕 霍去病
下载PDF
茂陵博物馆的西汉石刻文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溯蔚 马拴莹 王宣亓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56-57,共2页
根据作者和法国教堂石刻专家富昆聂先生实地考察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周围石刻群、博物馆内展室及周围的陵墓获取的一手资料,详细记述了石刻目前存在的状况,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茂陵博物馆 西汉石刻 保护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汉画像石艺术中的装饰纹样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筱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9-122,共4页
汉画像石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服务于丧葬礼俗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画像石大多嵌饰于墓室及其附属地面上的祠堂、墓阑等建筑之上,它们既是组成这些墓葬建筑物的构件,又是配饰其表面上的刻画装饰。装饰纹样... 汉画像石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服务于丧葬礼俗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画像石大多嵌饰于墓室及其附属地面上的祠堂、墓阑等建筑之上,它们既是组成这些墓葬建筑物的构件,又是配饰其表面上的刻画装饰。装饰纹样是汉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了装饰造型的基本问题,而且比较全面遵循了艺术形式美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装饰纹样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论汉画艺术的区域共性
19
作者 刘道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3-169,共7页
中国汉代绘画艺术是汉代社会生活的写照,研究汉画艺术首先要把汉画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才能尽可能走近历史本身,不论什么题材,都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以血统为纽带的嫡长子继承制"宗法思想意识的反映。
关键词 汉代绘画 画像石 画像砖 绘画艺术 区域共性 文化特征
下载PDF
古汉语常用名词的省字用例
20
作者 叶爱国 《吐鲁番学研究》 2016年第1期25-32,共8页
在传世典籍《史记》《汉书》中早就存在着名词的省字用例。在出土文献中的写本、碑刻等原始资料中,也常有名词的省字用法。由于传世典籍大多皆经后人整理,已失原貌,发现此类用例较少。出土文献中时间、地名、物名、官名中一般承上文而... 在传世典籍《史记》《汉书》中早就存在着名词的省字用例。在出土文献中的写本、碑刻等原始资料中,也常有名词的省字用法。由于传世典籍大多皆经后人整理,已失原貌,发现此类用例较少。出土文献中时间、地名、物名、官名中一般承上文而省略一字,并非原文献有所脱漏;称谓中并列称呼因省字而容易造成连读的误解,导致对文献信息解读的不准确;人名中多出现双名单称的现象,导致将同一人误判为不同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汉简 敦煌遗书 吐鲁番出土文献 碑刻 砖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