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观察与处理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璐 陈逖 吴惠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的机制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5例术后瞳孔膜形成的患者进行观察。Ⅰ级膜形成9眼,采用DXM眶内注射联合散瞳治疗。Ⅱ级膜形成26眼,采用5-Fu联合DXM眶内注射及散瞳术后随访3~6月。结果...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的机制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5例术后瞳孔膜形成的患者进行观察。Ⅰ级膜形成9眼,采用DXM眶内注射联合散瞳治疗。Ⅱ级膜形成26眼,采用5-Fu联合DXM眶内注射及散瞳术后随访3~6月。结果瞳孔膜1周内大部分吸收,2例10天吸收,无1例复发。结论瞳孔纤维膜的形成可能与血-房水屏障破坏和免疫反应有关。5-Fu联合DXM眶内注射及散瞳是治疗较严重瞳孔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白内障 瞳孔膜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普南扑灵滴眼剂合并地塞米松对白内障术后炎症的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曹高忠 游逸安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评估普南扑灵滴眼剂在减轻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中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100例(122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58眼),选用0.1%普南扑灵滴眼剂点眼加0.025%地塞米松滴眼剂点... 目的评估普南扑灵滴眼剂在减轻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中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100例(122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58眼),选用0.1%普南扑灵滴眼剂点眼加0.025%地塞米松滴眼剂点眼,对照组50例(64眼),选用0.025%地塞米松滴眼剂点眼。观察指标为眼部畏光、异物感、流泪、疼痛等症状及充血、前房闪辉、角膜炎症、前房浮游体、KP及虹膜后黏连等体征,以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21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普南扑灵联合地塞米松滴眼剂点眼能显著地减轻白内障术后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南扑灵/治疗应用 囊外白内障摘除术 普南扑灵/副作用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短眼轴性白内障
3
作者 何旭红 蒋浪 兰长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短眼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特点 ,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摘除术、眼轴长度为 19 5 6 - 2 3 OOmm的白内障患者 118例 (14 3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1 ... 目的分析短眼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特点 ,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摘除术、眼轴长度为 19 5 6 - 2 3 OOmm的白内障患者 118例 (14 3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1 0者 2 8只眼 (19 6 % ) ,0 5 - 0 9者 10 2只眼 (71 3% ) ,0 3- 0 4者 13只眼 (9 1% ) ;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8只眼 (5 6 % ) ,术后角膜可逆性水肿 38只眼 (2 6 6 % )。随访过程中眼压升高者 2只眼 (1 4 % )。结论短眼轴性白内障患者前房浅、眼前段组织空间狭小、玻璃体压力高 ,手术难度大 ;强调术前降低眼内压 ,术中规范切口 ,对硬核应用咬核或劈核技术 ,合理使用高质量粘弹剂 ,保持前房深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摘除术 治疗 短眼轴性白内障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
4
作者 罗涣涣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 2 7例 ( 3 3眼 )眼轴 >2 5mm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其中Ⅱ级核 4眼 ,Ⅲ级核 18眼 ,Ⅳ级核 9眼 ,Ⅴ级核 2眼。结果 术后最佳视力 >0 5者 2 4眼...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 2 7例 ( 3 3眼 )眼轴 >2 5mm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其中Ⅱ级核 4眼 ,Ⅲ级核 18眼 ,Ⅳ级核 9眼 ,Ⅴ级核 2眼。结果 术后最佳视力 >0 5者 2 4眼占 72 7% ,随访 6~ 2 4月 ,平均 15 3月 ,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浑浊 5眼占15 2 % ,无视网膜脱离。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白内障 ,具有视力恢复快且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白内障 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
5
作者 陈梅珠 王云鹏 +1 位作者 郑祥榕 陈国苍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46-147,197,共3页
目的: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分析其对角膜移植片内皮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单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1眼,未出现排斥反应7眼,排斥反应控制后3个月以上3眼,余1例为排斥反应控制不到2个月。角膜缝线已拆除。术前... 目的: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分析其对角膜移植片内皮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单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1眼,未出现排斥反应7眼,排斥反应控制后3个月以上3眼,余1例为排斥反应控制不到2个月。角膜缝线已拆除。术前裸眼视力光感-0.1,术前及术后均检测角膜植片中央内皮细胞计数,晶体核III-IV级。手术方式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平均超声能量14.82±0.47%,流速26ml/min,负压180-200mmHg(U/SPower),200-210mmHg(U/Spulse)。超声时间1.5min-2.5min(1.95±0.47min)。术后常规抗生素及激素眼液点眼。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0.5,均较术前提高。术后第2天-第3天,角膜植片少许内皮皱褶,术后第4天角膜恢复透明。术前术后角膜移植片中央部位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607-1998/mm2(1248.09±408.52/mm2)和601-1899/mm2(1184.36±373.92mm2),术后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11%,与术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得T=3.6418,P=0.0045<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以上,角膜植片保持透明,内皮细胞稳定。未发现大泡样角膜病变。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内皮
原文传递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范巍 张广斌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伴白内障患者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方法临床病例前瞻性对照研究。FECD伴白内障18例(31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飞秒激光组,10例(15眼);B组,传统超声乳化组,... 目的观察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伴白内障患者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方法临床病例前瞻性对照研究。FECD伴白内障18例(31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飞秒激光组,10例(15眼);B组,传统超声乳化组,8例(16眼);比较两组术后3d、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前、术后视力及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飞秒激光组和传统超乳组分别为(12.9±9.3)%、(16.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0.05)。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丢失率分别为(21.3±9.7)%、(27.2±4.2)%;术后3个月,分别为(23.6±7.2)%、(30.9±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或大泡性角膜病变。结论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治疗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伴白内障安全性高,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有效减少术后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Fuchs 超声乳化术 飞秒激光辅助 角膜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VEP临床应用的经验
7
作者 李卓力 《眼科》 CAS 1993年第1期44-47,61-62,共6页
用VEP检查了9种病26例患者,报告了其中白内障、视神经疾患、角膜移植术后及心理性弱视等5例。介绍了在屈光间质混浊时的光栅效应、视神经疾患治疗前后的VEP表现、心理性弱视的客观检查与主观检查结果显然不一致等VEP的特点。说明VEP检... 用VEP检查了9种病26例患者,报告了其中白内障、视神经疾患、角膜移植术后及心理性弱视等5例。介绍了在屈光间质混浊时的光栅效应、视神经疾患治疗前后的VEP表现、心理性弱视的客观检查与主观检查结果显然不一致等VEP的特点。说明VEP检查法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确实非常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视觉 白内障/病理生理学 视神经疾病/病理生理学 弱视/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
8
作者 朱江 金曼曼 +2 位作者 秦兵 史亚波 傅昌博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781-785,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PKP术后白内障共15例(15眼),术后随访6个...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PKP术后白内障共15例(15眼),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大角形细胞比例、中尖角膜厚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减少(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较术前降低(P<0.05),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有虹膜出血3例(20%),角膜移植片水肿2例(13.33%),后发障3例(20%)。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PKP术后白内障安全有效,但术中需注意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穿透性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植入术 晶状体 人工 细胞 内皮 角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