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水域秋季刺网的渔获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晏磊 谭永光 +4 位作者 杨吝 杨炳忠 张鹏 陈森 李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9,共9页
2014年9月使用3种不同结构(单片、双重、三重)和不同网目尺寸(40 mm、50 mm、60 mm)的刺网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海上捕鱼试验,并从多样性和相异性两方面探讨了珠江口水域刺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3种刺网的渔获种类数、... 2014年9月使用3种不同结构(单片、双重、三重)和不同网目尺寸(40 mm、50 mm、60 mm)的刺网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海上捕鱼试验,并从多样性和相异性两方面探讨了珠江口水域刺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3种刺网的渔获种类数、尾数和质量都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减少;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1 000的优势种有所差异,但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是共同优势种。针对珠江口渔获个体大小悬殊的特点,分别以个体数和生物量为基础计算了该水域的多样性指数,t检验结果显示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欧氏距离法(Euclidian distance)计算,结果显示不同网目刺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差异性较高,而同一网目刺网差异性较低。从提高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恢复其生态稳定性来看,控制网目尺寸是当前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刺网 渔获组成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长江上游干流三层流刺网渔获物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田辉伍 何春 +3 位作者 刘明典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2,共6页
利用2010—2012年长江上游宜宾和江津江段三层流刺网渔获物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层流刺网的主要捕捞对象和个体大小,阐述长江上游干流渔获物结构现状。结果显示,鱼类样本共计673.32 kg,分属4目9科47种;其中,鲤科鱼类占比最大,为61.70%,... 利用2010—2012年长江上游宜宾和江津江段三层流刺网渔获物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层流刺网的主要捕捞对象和个体大小,阐述长江上游干流渔获物结构现状。结果显示,鱼类样本共计673.32 kg,分属4目9科47种;其中,鲤科鱼类占比最大,为61.70%,其次是鲿科,为10.64%,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1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3.40%。主要捕捞渔获对象多为未达到性成熟的个体。对宜宾和江津两江段三层流刺网渔获物种类、物种相似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宜宾江段鱼类39种(含特有鱼类8种),分属4目8科,江津江段鱼类40种(含特有鱼类11种),分属4目9科;江津江段渔获种类和特有鱼类数量均高于宜宾江段,宜宾和江津两个江段三层流刺网的鱼类物种相似度为81.01%;宜宾江段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81,略高于江津江段的2.76,但两江段的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分析向家坝等水电站蓄水对长江上游鱼类的影响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也为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保护和渔业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三层流刺网 渔获物组成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帆张网渔获物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邹莉 苗振清 +4 位作者 俞存根 陈志海 郑基 章飞军 水柏年 《南方水产》 2010年第6期46-53,共8页
根据2007年12月~2008年6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分析了帆张网作业渔获物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调查采获的鱼类41种,甲壳类22种,头足类3种。其中主要渔获物由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带鱼(Trich... 根据2007年12月~2008年6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分析了帆张网作业渔获物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调查采获的鱼类41种,甲壳类22种,头足类3种。其中主要渔获物由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 haumela)、细条天竺鱼(Apogon lineatus)、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长枪乌贼(Loligo bleekeri)和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等10个种类组成,其质量占总样品质量的79.86%。对小黄鱼和带鱼进行体长和体质量组成分析得出,其幼鱼比例分别为97.20%和61.00%。物种种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值显示,鱼类1月较高,而4、5和6月相对较低;甲壳类在5月较高,而4月相对较低。现行的帆张网渔获物中幼鱼比例较高,对经济幼鱼资源的损害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张网 渔获物组成 多样性
下载PDF
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渔获物组成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唐衍力 孙晓梅 +2 位作者 盛化香 王新萌 万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31,共10页
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采集了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4个季度的刺网渔获物和环境数据。基于该调查数据,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法,研究了鱼礁区与对照区渔获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渔获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采集了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4个季度的刺网渔获物和环境数据。基于该调查数据,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法,研究了鱼礁区与对照区渔获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渔获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鱼礁区的渔获物共23种,其中鱼类17种、甲壳类5种、棘皮类1种;对照区的渔获物共14种,其中鱼类8种、甲壳类5种、棘皮类1种。鱼礁区与对照区渔获物的种类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渔获物可分为秋季组、夏季组和冬春季组;不同季节的渔获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867 4,P=0.001),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渔获物群落组成差异不显著(R=0.137,P=0.067)。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pH、盐度、叶绿素a和PO4-P是影响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认为,人工鱼礁区渔获量较高,生态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区 渔获物 种类组成 物种多样性 聚类分析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CCA)
下载PDF
2008年南海北部拖网渔获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学锋 冯波 卢伙胜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1,59,共6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008年南海北部海域拖网渔获物组成,利用Shanon—weiner群落多样性指数(H’)、Pileou均匀度(J’)指数、相对多度(RD)等分析其多样性;根据渔获物季度组成,分析了主要种类的季节更替规律。研究表...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008年南海北部海域拖网渔获物组成,利用Shanon—weiner群落多样性指数(H’)、Pileou均匀度(J’)指数、相对多度(RD)等分析其多样性;根据渔获物季度组成,分析了主要种类的季节更替规律。研究表明,拖网渔获组成多样性指数介于3.36~5.36,均匀度指数介于0.54-0.74,优势度指数介于0.08~0.89,季节更替率介于22.83%~32.50%。另外,经济种类的优质鱼类与低质鱼类的产量比例为21:100,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优质鱼类与经济鱼类的比率呈下降趋势,优质鱼类个体日趋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获组成 物种多样性 拖网渔业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几内亚比绍海域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国平 邹晓荣 +1 位作者 朱江峰 许柳雄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470,共7页
根据2006年1月31日-4月17日在几内亚比绍海域所获取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及反映种类多样性的相关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渔获物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记录的各种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品种150余种,其中鱼类130多种,... 根据2006年1月31日-4月17日在几内亚比绍海域所获取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及反映种类多样性的相关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渔获物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记录的各种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品种150余种,其中鱼类130多种,虾类等甲壳类10余种,还有部分头足类;优势种依次为长额拟对虾(Parapenaeus longirostris)(Y=0.591)、海胆(Y=0.296)和短体翼石首鱼(Pteroscion peli)(Y=0.251)等;区域2(16°55′W^17°30′W、11°00′N^12°20′N)的渔获种类明显高于区域3(16°40′W^17°20′W、10°00′N^11°00′N),且多样性指数(3.94)和丰富度指数(6.67)也为三个海区最高;区域1(16°30′W^17°00′W、11°30′N^12°20′N)的均匀度指数(0.73)最高;区域3的多样性指数(2.34)、丰富度指数(2.18)及均匀度指数(0.57)均为三个海区最低;区域1、2和3之间的渔获分布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分析表明:本次调查的种类数量较我国"东方号"调查船1988-1989年的调查结果已减少,鱼类少了80余种,甲壳类少了十余种;虽然实际的种类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渔获种类多样性指数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几内亚比绍
下载PDF
2014年秋季舟山渔场帆张网渔获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国成 臧迎亮 +2 位作者 郑基 马家志 虞聪达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495-500,共6页
2014年舟山市1-8月份帆张网作业捕捞产量占捕捞总产量的40.35%,帆张网作业仍然是目前东海区海洋捕捞的主要生产作业方式之一。依据2014年秋季帆张网渔船渔获物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渔获物种类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本次调查帆张网渔获物... 2014年舟山市1-8月份帆张网作业捕捞产量占捕捞总产量的40.35%,帆张网作业仍然是目前东海区海洋捕捞的主要生产作业方式之一。依据2014年秋季帆张网渔船渔获物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渔获物种类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本次调查帆张网渔获物共30种,其中鱼类18种,虾类7种,蟹类5种,其中带鱼、小黄鱼、银鲳、虾蟹类分别占捕捞总产量的47.83%、24.78%、2.42%、19.44%,其他鱼类品种较多,总共占5.53%,在随机抽取的4 409个样品中,鱼类质量占总质量的91.12%,虾类占1.37%,蟹类占7.52%。经过计算分析,调查海域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较为丰富,但是从带鱼和小黄鱼幼鱼所占比例来看,帆张网作业对幼鱼资源仍有较为严重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张网 渔获组成 多样性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东北大西洋渔获物组成、多样性和营养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爽 陈新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109,共10页
东北大西洋是世界上重要的捕捞海域,气候变化对该海域捕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供的1982−2016年东北大西洋渔获产量数据,对该海域渔获物组成、多样性、平均营养级及主成分变化特征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并结合... 东北大西洋是世界上重要的捕捞海域,气候变化对该海域捕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供的1982−2016年东北大西洋渔获产量数据,对该海域渔获物组成、多样性、平均营养级及主成分变化特征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并结合东北大西洋海域气候、环境因子,应用广义可加模型探究渔获物组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物多样性的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2−2010年间处于较低水平;平均营养级在2002年之前呈平缓下降的趋势,2002年之后开始波动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个指标与海域环境因子的变化较为相关。对渔获物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份变化的方差解释率达到35.3%,且与海域气候、环境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一主成分变化能够较好地表征气候影响下渔获物组成变化的情况。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物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按解释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海表温度、海平面高度、盐度、海冰和北大西洋涛动指数。该研究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及其结构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西洋 气候变化 渔获物组成 渔获多样性 营养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