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干预策略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静 徐琴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10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干预策略对重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预防。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IAB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干预策略,即予小剂量的艾贝宁并动态评估镇静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干预策略对重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预防。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IAB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干预策略,即予小剂量的艾贝宁并动态评估镇静效果、IABP外露导管的二次固定、IABP查检表规范化护理等综合干预。对照组在传统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约束带行防护性约束。比较2组治疗的依从性,穿刺点出血、血肿及UEX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予约束带约束后出现6例UEX,穿刺处出血、血肿16例,治疗依从性差20例。观察组未发生UEX,均达到IABP的预期效果评估后拔管,穿刺处出血5例,未出现血肿,治疗依从性较差6例。观察组UEX、穿刺点出血或血肿、依从性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干预策略预防IABP置管的UEX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加约束带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BP置管 重症 非计划性拔管 医护一体化
下载PDF
输液泵在小儿体外纠正PICC置管异位颈内静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琼 简黎 +1 位作者 曾勇超 黎巧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0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输液泵对小儿体外纠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异位颈内静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PICC置管异位颈内静脉患儿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输液泵对小儿体外纠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异位颈内静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PICC置管异位颈内静脉患儿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导管复位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重新送管法复位)与试验组(体外导管连接输液泵输液法复位),每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导管复位成功率、复位前后疼痛程度、焦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复位过程出血量、平均复位时间及平均花费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位后,试验组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与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the 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导管复位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体外导管连接输液泵输液法可有效提高PICC置管异位颈内静脉患儿复位成功率,缓解患儿疼痛及焦虑情况,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异位颈内静脉 输液泵 导管复位
下载PDF
超声介入在盆腔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路生 曾福强 +2 位作者 邹斌 陈华彬 林勇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8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在盆腔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盆腔脓肿32例,其中单侧者28例,双侧者4例,选择最佳穿刺路径,分别给予病变经腹穿刺置管引流或抽液术、经阴道穿刺抽液术,术后临床予以抗感染治...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在盆腔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盆腔脓肿32例,其中单侧者28例,双侧者4例,选择最佳穿刺路径,分别给予病变经腹穿刺置管引流或抽液术、经阴道穿刺抽液术,术后临床予以抗感染治疗,术后一周复查,观察其病变大小。结果:32例患者中,36个病灶,一次成功率为94.4%,二次成功率为100%;患者脓肿抽取或引流脓液约26~100ml。脓液呈白色或咖啡色;术后病灶明显缩小;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介入超声治疗盆腔脓肿创伤少,并发症少,能迅速缓解炎性症状,保留卵巢及输卵管功能,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脓肿 超声介入 置管 抽液
下载PDF
不同节律踝泵运动在下肢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雯娟 林嘉 +2 位作者 冯晓艳 蹇英 朱亭立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6期1489-1494,共6页
目的:旨在筛选和优化下肢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置管患儿踝泵运动的操作规范。方法:共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行下肢CVC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3例),并采用不同节律的踝泵运动:A组跖屈2 ... 目的:旨在筛选和优化下肢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置管患儿踝泵运动的操作规范。方法:共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行下肢CVC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3例),并采用不同节律的踝泵运动:A组跖屈2 s、背伸2 s,B组跖屈3 s、背伸3 s,C组跖屈4 s、背伸4 s,D组跖屈5 s、背伸5 s。比较不同节律的踝泵运动对患儿CVC相关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股静脉血管直径、血流峰速度和肢体肿胀发生率的影响。结果:4种不同节律的踝泵运动对患儿CVC相关性并发症无明显影响(P>0.05)。4种不同节律的踝泵运动对患儿股静脉的血管直径和血流峰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跖屈5 s、背伸5 s节律的踝泵运动能够明显扩张患儿股静脉血管直径,增加股静脉血流峰速度(P<0.05)。而且跖屈5 s、背伸5 s节律的踝泵运动能够明显减少患儿的肢体肿胀发生率(P<0.05)。结论:跖屈5 s、背伸5 s是适合CVC患儿踝泵运动的最佳节律,能够有效扩张静脉,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肢体肿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泵运动 节律 中心静脉置管
下载PDF
妇产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引发尿路感染的临床探讨
5
作者 仇婷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 了解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留置尿管而引发泌尿系感染率增高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使用镇痛泵患者留置导尿后尿路感染率为5.45%,未用... 目的 了解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留置尿管而引发泌尿系感染率增高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使用镇痛泵患者留置导尿后尿路感染率为5.45%,未用镇痛泵者的尿路感染率为0.21%,两者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 镇痛泵不能滥用,使用时要避免诱发感染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术后 镇痛泵 尿路感染 发病率 影响因素 留置尿管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行PICC置管联合全自动化疗泵对满意度和康复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蓝丽娜 施梅英 葛慧卿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3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联合全自动化疗泵运用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对其满意度与康复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联合全自动化疗泵运用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对其满意度与康复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经由随机数字表达进行分组,设置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0例,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舒适度、导管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①经护理,实验组总舒适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χ^2=4.021,P=0.045<0.05);②实验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7.50%)(χ^2=7.440,P=0.006<0.05);③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0.00%)(χ^2=6.646,P=0.010<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接受PICC置管联合全自动化疗泵治疗期间提供个性化护理,可增强患者舒适度,改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ICC置管 全自动化疗泵 满意度 康复价值
下载PDF
镇痛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7
作者 许媛媛 杨彤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11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PCA)泵置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PCA)泵置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围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置管成功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19,P<0.05)。护理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7,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57,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PCA泵置管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镇痛泵置管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围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6
8
作者 毕铁强 周军 +1 位作者 汪瑞 刘海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29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分为PICC组(n=187)和TIVAP组(n=1... 目的比较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29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分为PICC组(n=187)和TIVAP组(n=110)。将两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带管期间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TIVAP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略低于PICC组[84.55%(93/110)比92.51%(173/187),χ2=4.70,P=0.03];TIVA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ICC组[1.82%(2/110)比9.09%(17/187),χ2=6.12,P=0.01];与TIVAP组比较,PICC组患者带管期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PICC组与TIVAP组生活质量较好的比例分别为90.91%(170/187)比100%(110/110),χ2=10.61,P=0.00]。结论 TIVAP虽然操作较PICC复杂,价格高于PICC,但其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导管维护间隔时间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等优点,值得在静脉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输注泵 植入型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宇洁 王官成 +3 位作者 宁波 李一粟 刘涛 刘磊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发生低钾血症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39例,补钾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常规组钾浓度为40mmol/L,补钾速度为10~20mmol/... 目的探讨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发生低钾血症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39例,补钾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常规组钾浓度为40mmol/L,补钾速度为10~20mmol/h;高浓度组钾浓度为100~300mmol/L,补钾速度为加~200mmol/h,同时计算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补钾量,监测两组血钾浓度、每小时尿量、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时间及患者局部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低钾血症,设定目标血钾浓度为4.0mmol/L,两组治疗前血钾浓度、所需补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0.2)、(3.0±0.2)mmol/L和(85.2±8.7)、(92.3±7.6)mmol。常规组与高浓度组相比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时间较长[(17.25±4.49)h比(5.67±0.75)h,P〈0.01]。结论在ICU严密监护下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廊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输注泵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氯化钾
原文传递
经腰骶蛛网膜下腔入路吗啡泵脑桥前池置管的解剖学可行性及其在头面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费若楠 邹定全 +6 位作者 张伟 张永杰 胡俊蛟 欧鹏 李欣 江兴华 王亚平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19-324,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经腰骶入路脑桥前池吗啡泵置入术缓解头面部癌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解剖、观察成人尸体蛛网膜下腔颈髓段至脑桥前池的通路及脑桥前池的毗邻结构,探讨经腰骶入路穿刺置管进入脑桥前池的可行性及脑桥前池给药的可能有效性... 目的初步研究经腰骶入路脑桥前池吗啡泵置入术缓解头面部癌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解剖、观察成人尸体蛛网膜下腔颈髓段至脑桥前池的通路及脑桥前池的毗邻结构,探讨经腰骶入路穿刺置管进入脑桥前池的可行性及脑桥前池给药的可能有效性;经腰骶入路脑桥前池吗啡泵置入,观察吗啡注入对难治性头面部癌痛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解剖学观察表明,颈段蛛网膜下腔向上经过枕骨大孔、延髓前池,可直达脑桥前池,通路顺畅,虽然存在神经血管,但未形成有效阻挡;脑桥前池与支配头面部的神经毗邻。顽固性头面部癌痛患者3例通过腰骶段蛛网膜下腔置入导管到达脑桥前池,输注吗啡产生了良好的镇痛疗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腰骶入路脑桥前池吗啡泵置术可能是缓解头面部癌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 头颈部肿瘤 脑桥前池置管 吗啡 输注泵 植入型 蛛网膜下腔 首例报道
原文传递
不同模式踝泵运动预防肺癌患者股静脉PICC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抒婕 张京慧 +6 位作者 候剑媚 罗玲霞 马贵媛 胡子馨 彭莎 徐然 张彩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2期1547-155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踝泵运动对肺癌患者股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6例行股静脉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0...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踝泵运动对肺癌患者股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6例行股静脉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7例行股静脉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分别采取舒适角度踝泵运动和最大角度踝泵运动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疲乏评分和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疲乏评分及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大角度踝泵运动模式可降低肺癌患者股静脉PICC置管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增加导管留置时间,但容易引起患者疲乏,临床推广使用需考虑患者耐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股静脉置管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栓 踝泵运动
原文传递
全腹壁整形术后经腹直肌前鞘鞘内置管连续泵注罗哌卡因镇痛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吴赛男 吕倩雯 +5 位作者 顾云鹏 孙晶晶 齐越 刘珍君 马桂娥 金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探讨全腹壁整形术后腹直肌前鞘鞘内置管连续泵注罗哌卡因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全腹壁整形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不同的镇痛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行经静脉患... 目的探讨全腹壁整形术后腹直肌前鞘鞘内置管连续泵注罗哌卡因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全腹壁整形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不同的镇痛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给药,舒芬太尼100μ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泵注速度为2 ml/h,连续泵注48 h,锁定时间15 min,Bolus:0.5 ml;研究组术后行腹直肌鞘内下行置管,连续泵注0.262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混合液100 ml,泵注速度为2 ml/h,连续泵注48 h,锁定时间15 min,Bolus:0.5 ml。研究组的置管方式:直视下于腹直肌前鞘内单侧放置导管,于脐平面以下2 cm做切口,导管进入该切口后,向下延长3 cm左右达弓状线以下,导管另一端从脐周穿出,连接镇痛泵。记录术后24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恶心、躁动、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男9例,女47例,年龄27~5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2级,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33 kg/m^(2),腹直肌分离范围为3~7 cm。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48 h的疼痛VAS评分降低[(3.9±1.5)分vs.(5.2±1.4)分,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2.9±0.3)次vs.(3.9±0.4)次,P<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30/30)vs.42.3%(11/26),P<0.05]。结论经腹直肌前鞘鞘内置管连续泵注罗哌卡因可以有效减轻全腹壁整形术后腹壁的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住院期间患者舒适度和术后1个月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鞘 罗哌卡因 腹壁整形术 置管 术后镇痛 镇痛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