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emotional reactions accompanied with thermal skin injury–from basic to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1
作者 Bojana Krstic Milos Krstic +2 位作者 Dragica Selakovic Nemanja Jovicic Gvozden Rosic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2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In this editorial,we discuss the status of a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emotional reactions accompanying thermal skin injuries.Burns are considered a major health problem,as well as an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with po... In this editorial,we discuss the status of a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emotional reactions accompanying thermal skin injuries.Burns are considered a major health problem,as well as an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with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and life-changing consequences.They affect a wide rang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amage mechanisms,varied depths,and localizations of the burns.The most common are thermal burns,with more than 11 million occurrences annually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ata.Thermal skin injuries are among the most tragic and catastrophic injuries,almost unsurpassed in terms of severity,morbidity,and mortality,as well as functional,aesthetic,social,economic,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Burn survivors face stress,anxiety,depression,low self-esteem,body deformity,social isolation,unemployment,financial burden,and family problems.The advances in acute burn care have allowed researchers and physician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other effects of burns,focusing on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in particular.Apart from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routine protocols,it seems useful to take care of psychological disturbances that occur simultaneously but may emerge as the most lasting outcome of those injuries.In that sense,various standards and additional approaches may be involved to achieve overall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skin injury ANXIETY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burns
下载PDF
Risk Factors of Neonatal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 and Management of High-Risk Nodes 被引量:1
2
作者 Sisi Hu Xiaoxia Huang Dan W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3年第3期157-164,共8页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neonatal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 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are and prevention of neonatal medical adhesive-r...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neonatal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 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are and prevention of neonatal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ies.Methods:Using the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262 neonates admitted to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of a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 in Wenzhou from April 2021 to Ma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 incidence of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ies in these neonate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Among the 262 children,43 cases had skin injuries,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16.4%.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 was related to gestational age,weight,electrocardiogram(ECG)monitoring,venous access,ambient temperature,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gestational age,ECG monitoring,and ambient temperatur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OR values were 0.700,0.431,and 6.365,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high incidence of neonatal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 may be caused by one or more factors.Clinica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such a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adhesive according to gestational age and using skin-protecting membrane,minimizing ECG monitoring,etc.,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eonatal 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BORN Medical adhesive skin injury Risk factor
下载PDF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 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 in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被引量:6
3
作者 Zuncheng Zheng Guifeng Liu +1 位作者 Yuexia Chen Shugang We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2849-2855,共7页
Forty-three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for over 6 months were transplanted with bryonic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2-4 × 106, into multiple sites in the injured area under the sur-gical microscope... Forty-three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for over 6 months were transplanted with bryonic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2-4 × 106, into multiple sites in the injured area under the sur-gical microscope. The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in patients was measured with an electromyo-graphy/evoked potential instrument 1 day before transplantation and 3-8 weeks after trans-tion. Spinal ner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impairment scale. The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was elicited in 32 cases before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transplantation, while it was observed in 34 case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antly,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latenc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amplitude increased cantly after transplantation. Transplantation of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also improved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scores for movement, pain and light touch.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actory ensheathing cell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motor, sensory and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clinical practice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cell transplan-tation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 transplantation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utonomic nerve PARALYSIS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free vein skin flap on the anterior aspect of wrist in the case of finger injury with vessel and skin defect
4
作者 张惠茹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03年第2期89-89,共1页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n effective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finger injured with vessel and skin defect. Methods Free skin flap with skin vein was transplanted on the site of tissue defect, connecting by anastomo...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n effective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finger injured with vessel and skin defect. Methods Free skin flap with skin vein was transplanted on the site of tissue defect, connecting by anastomosis the vein with artery or vein of the finger. Results Seven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is method,among which 5 cases have sikin defect on the palm aspect of fingers, the rest have skin defect on the dorsal aspect skin of finger. All fingers survived with good shape and function. Conclusion This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finger reconstruc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defect of vessels and skin. 6 r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Application of free vein skin flap on the anterior aspect of wrist in the case of finger injury with vessel and skin defect
下载PDF
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5
作者 张学颖 张晓翠 +4 位作者 尹雪梅 夏欣华 王莹 王蓓 朱红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6期731-738,共8页
目的编制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结合现有的新生儿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构建条目池,经德尔菲法和预调查构建量表。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23年1月—5月... 目的编制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结合现有的新生儿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构建条目池,经德尔菲法和预调查构建量表。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23年1月—5月于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内科NICU住院的219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最终版量表包括生理状况、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要素、药物外渗性损伤风险要素和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要素4个维度,共13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36%;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7,评分者间信度为0.997;量表预测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P<0.001,95%CI为0.884~0.956),截断值为34.5分。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为评估内科危重症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风险提供可靠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皮肤损伤 医源性 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王海勤 胡玲 +2 位作者 唐业玲 喻筱倩 宋庆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
目的降低视频脑电图监测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方法采用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6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 目的降低视频脑电图监测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方法采用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6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1例纳入观察组,构建和实施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比较两组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癫痫监测 视频脑电图监测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预防 管理流程 皮肤护理
下载PDF
ICU护士对急性皮肤衰竭认知体验的质性研究
7
作者 陈香萍 宫晓艳 +6 位作者 赵林芳 劳月文 张奕 何雪花 王凯丽 丁茱萸 庄一渝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索ICU护士对急性皮肤衰竭的认知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8月-12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 目的探索ICU护士对急性皮肤衰竭的认知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8月-12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感知到认识急性皮肤衰竭的益处、期望建立急性皮肤衰竭的护理管理规范、渴望拥有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共享和意识到ICU家属关于急性皮肤衰竭的信息支持不足。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重视临床护士对急性皮肤衰竭的认知管理、制订急性皮肤衰竭护理管理规范、构建围危重期家属关于急性皮肤衰竭的信息支持方案等策略,以促进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临床实践。同时,亦需积极探索皮肤器官视角下的多学科知识共享模式,促进皮肤护理的创新科学研究,实现危重症领域皮肤护理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皮肤衰竭 压力性损伤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光电损伤后的皮肤特点及其护理
8
作者 董继英 韩淑琪 +2 位作者 鲁楠 张文娟 姚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光电治疗通过启动皮肤的创伤修复过程,起到治疗疾病和皮肤美容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光电治疗后皮肤急性损伤期的变化,梳理术后皮肤损伤修复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术后皮肤护理方案的原则,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促进术后皮肤修... 光电治疗通过启动皮肤的创伤修复过程,起到治疗疾病和皮肤美容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光电治疗后皮肤急性损伤期的变化,梳理术后皮肤损伤修复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术后皮肤护理方案的原则,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促进术后皮肤修复,减少停工期,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治疗 皮肤损伤 术后护理
下载PDF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病人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9
作者 梁俊丽 黄红芳 +2 位作者 陈秀珍 潘锡屏 施黎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44-3348,共5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3年1月—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接受CT增强检查的碘对比剂外渗病人286例作为研究对象,自制CT增...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3年1月—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接受CT增强检查的碘对比剂外渗病人286例作为研究对象,自制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外渗病人皮肤损伤风险调查问卷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结果: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8.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敏史、碘对比剂黏稠度、碘对比剂注射速度是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病人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结果构建的预测模型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95%CI(0.770,0.915)],约登指数为0.667,最优截断值灵敏度为0.893,特异度为0.774;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72,0.975)],约登指数为0.793,最优截断值灵敏度为0.891,特异度为0.902。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9.566,P=0.221 5,校准曲线与参考线相接近。结论: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病人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医务人员制订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 皮肤损伤 风险预测模型 影响因素 列线图 护理
下载PDF
ICU护士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知信行现状及培训需求
10
作者 陈晓莉 王艳华 +3 位作者 台靖宇 盛芬 杨晨 高淑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知信行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推进相关培训及提升MARSI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ARSI知信行量表及自行设计MARSI培训需求调查表,选取济宁地区710名ICU... 目的调查ICU护士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知信行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推进相关培训及提升MARSI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ARSI知信行量表及自行设计MARSI培训需求调查表,选取济宁地区710名ICU护士进行线上调查。结果ICU护士MARSI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率分别为58.53%、90.65%、78.87%,知信行总得分率为77.56%;不同学历、ICU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在知识维度中、态度维度中和行为维度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3.81%ICU护士认为目前MARSI专业培训不能满足现任工作需求,96.9%ICU护士有意愿参加MARSI专业培训。结论ICU护士MARSI知信行总体呈中等水平,亟待加强;护理管理者应建立ICU护士MARSI培训方案,完善MARSI干预策略,提高ICU护士预防MARSI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知信行 培训需求
下载PDF
手术室口诀式项目管理预防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11
作者 陈雪莉 马建中 +2 位作者 王飞 周爱霞 史艳蕾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口诀式项目管理预防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 目的探讨手术室口诀式项目管理预防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12月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1月-10月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术中IAPI风险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一看、二定、三查、四准、五巡”的口诀式项目管理,比较2组IAPI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及IAPI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API预防措施落实得分高于对照组(t=6.920,P<0.001),IAP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093,P=0.014)。结论手术室口诀式项目管理可以促进肝移植患者IAPI预防措施的落实,降低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IAPI 原位肝移植 皮肤护理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Langer线的穿刺体位对肿瘤化疗患者输液港难免性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研究
12
作者 蒋书娣 彭顺仙 +3 位作者 施绮云 徐晶晶 夏丽霞 顾则娟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Langer线的无损伤针穿刺体位对肿瘤化疗患者输液港难免性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通过平行胸部Langer线对床头抬高60~90°和平卧位穿刺进行皮肤软组织力学、表皮屏障功能理论分析,然后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 目的探究基于Langer线的无损伤针穿刺体位对肿瘤化疗患者输液港难免性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通过平行胸部Langer线对床头抬高60~90°和平卧位穿刺进行皮肤软组织力学、表皮屏障功能理论分析,然后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79例植入胸壁输液港、既往应用Ⅳ3000及液体敷料皮肤保护性屏障仍出现输液港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干预前采用平卧位穿刺,干预后床头抬高60~90°穿刺,比较两种穿刺体位对输液港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效果和带针期间舒适度的影响。结果干预后患者输液港黏胶相关性皮肤相关性损伤总发生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01),机械性损伤发生率、接触性皮炎发生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5),输液港带针期间舒适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01),且不增加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P=0.692)。结论床头抬高60~90°穿刺可降低肿瘤化疗患者输液港难免性黏胶相关皮肤损伤,提高患者带针期间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Langer皮肤张力线 穿刺体位 皮肤软组织力学 皮肤屏障
下载PDF
PICC病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13
作者 严翔 李娜 +1 位作者 朱丹 郑蒙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循证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循证的方法,根据金字塔“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关于预防PICC病人MARSI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循证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循证的方法,根据金字塔“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关于预防PICC病人MARSI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3年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和推荐级别的评定。结果:共纳入12篇高质量文献,提取到19条最佳证据,包含对病人评估、操作方法、敷料的选择及使用、培训与教育4个方面的内容。结论:总结了预防PICC置管病人MARSI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预防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证据总结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模式安全管理策略对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及皮肤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韩敏 马如琴 +2 位作者 叶芳 林云 张爱红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192-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安全管理策略对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及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82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安全管理策略对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及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82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安全管理策略。比较两组PICC置管并发症与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 d、第7 d、第14 d,观察组皮肤损伤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OCUS-PDCA模式的安全管理策略可有效减少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保护患儿置管部位皮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模式 安全管理策略 PICC置管 并发症 皮肤损伤
下载PDF
转移皮瓣切口和标准切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15
作者 陆健 廖振南 吴成良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8期9-12,共4页
分析转移皮瓣切口和标准切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疗效差异。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 分析转移皮瓣切口和标准切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疗效差异。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标准切口,试验组患者行转移皮瓣切口,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CT影像中突出骨窗的脑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第1、2、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转移皮瓣切口可有效地降低患者颅内压,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可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转移皮瓣切口 标准切口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交联的水凝胶在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超 郭玉凤 党旭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849,共11页
自组装水凝胶具有高吸水性、高保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三维立体结构等物理优势,同时具备止血、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优势。因此自组装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伤口敷料,在皮肤损伤的创面愈合和调节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 自组装水凝胶具有高吸水性、高保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三维立体结构等物理优势,同时具备止血、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优势。因此自组装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伤口敷料,在皮肤损伤的创面愈合和调节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讨论自组装水凝胶的交联机制,阐述自组装水凝胶的功能,明确其作为伤口敷料在皮肤损伤中的优势,总结自组装水凝胶在皮肤损伤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展望自组装水凝胶的未来方向,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自组装水凝胶,为自组装水凝胶的多技术联合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水凝胶 皮肤损伤 创面愈合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活性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的影响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晓涛 张玉昌 +2 位作者 何志军 刘涛 王威威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7-292,共6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机体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发组织、器官出现缺血样改变,当组织、器官再次获得充分血流灌注时,其损伤状态未能得到改善,反而损伤持续加重,最终导致坏死的疾病,常见于移植后皮瓣及肝、...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机体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发组织、器官出现缺血样改变,当组织、器官再次获得充分血流灌注时,其损伤状态未能得到改善,反而损伤持续加重,最终导致坏死的疾病,常见于移植后皮瓣及肝、肾、脑等器官。目前IRI的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既往研究发现,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IRI的发病因素之一,ROS可刺激IRI组织释放磷脂酶A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血管紧张素II等促炎物质,诱导黄嘌呤氧化酶(xantheine oxidase,XO)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系统,加重局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同时ROS参与细胞凋亡、自噬、坏死,进而对IRI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本文综述了ROS对IRI皮瓣的影响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以为开发新的治疗干预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氧 皮瓣 中药
下载PDF
托里消毒散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浩 张天琦 +4 位作者 马骁 付秋悦 张杉 严肃 陈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托里消毒散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托里消毒散高剂量组(MDX-H组)和托里消毒散低剂量组(MDX-L组),每组10只。大鼠背部皮瓣模型构建成功后,立即给予... 目的探讨托里消毒散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托里消毒散高剂量组(MDX-H组)和托里消毒散低剂量组(MDX-L组),每组10只。大鼠背部皮瓣模型构建成功后,立即给予药物灌胃处理,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术后各组大鼠皮瓣变化情况,并于术后第14天测定各组大鼠皮瓣成活率;HE染色观察大鼠皮瓣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皮瓣组织p-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通过Ki67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基底层细胞增殖及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与Model组相比,MDX-H组与MDX-L组术后14 d出现少量水肿,有少量炎性液体渗出,脱痂时间提前,皮瓣缺血坏死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皮瓣坏死面积显著减少,大鼠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P<0.01)。此外,托里消毒散可明显改善大鼠背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病理形态,降低p-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P<0.001),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6炎性因子水平(P<0.05,P<0.01,P<0.001,P<0.0001)。Ki67和CD31的差异也提示托里消毒散治疗加快了缺血皮瓣损伤后的再上皮化和血管的形成。结论托里消毒散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加速上皮化和血管生成,发挥改善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里消毒散 缺血再灌注损伤 皮瓣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瓦合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
19
作者 石定 刘宗义 +4 位作者 苟军全 宋永斌 马芮 魏向丽 荣向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对12例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对12例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创面面积2.0 cm×5.5 cm~3.5 cm×7.5 cm,门诊随访皮瓣外观与感觉、手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2.0 cm~3.5 cm×4.0 cm,示指近节背侧邻指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2.0 cm~3.0 cm×3.5 cm。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4个月,11例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10例邻指皮瓣成活良好,伤口甲级愈合。远期随访,10例拇指指腹饱满,外观满意,2例拇指指尖皮瓣萎缩。12例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功能恢复良好。12例拇指恢复良好的对捏及对掌功能,拇指指腹两点感觉辨别试验为7~16 mm,指背两点感觉辨别试验为6~11 mm。评定手功能:优8例,良2例,中2例。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脱套伤 软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园园 荆凤 +2 位作者 袁书琪 蒋凌云 胡雁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和总结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新最佳证据,为临床制定个性化的皮肤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各指南及专业协会网站、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护理数据库、PubMed、CINAHL、Web of Scie...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和总结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新最佳证据,为临床制定个性化的皮肤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各指南及专业协会网站、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护理数据库、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所有关于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文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最佳实践信息册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23日。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1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7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评估监测、健康教育、日常护理、预防及治疗措施、感染控制、管理策略9个方面总结出43条证据。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疗保健人员制定个性化皮肤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临床实践过程中需结合具体情境和患者个人意愿选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头颈癌 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皮肤损伤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