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polyethylene glycol modified liposomes traverse the blood-spinal cord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被引量:1
1
作者 Xianhu Zhou Chunyuan Wang +4 位作者 Shiqing Feng Jin Chang Xiaohong Kong Yang Liu Shijie G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5期2784-2792,共9页
Naive liposomes can 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in small amounts. Liposomes modified by a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 can deliver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acteri... Naive liposomes can 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in small amounts. Liposomes modified by a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 can deliver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acterial infection-induced brain inflammation. Liposomes conjugat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have the capability of long-term circulation. In this study we prepared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polyethylene glycol-modified liposomes labeled with fi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Thus, liposom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embrane, long-term circulation and fluorescence tracing. Uptake, cytotoxicity, and the ability of traversing blood-spinal cord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were observed following coculture with human breast adenocarcinoma cells (MCF-7).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iposomes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low cytotoxicity when cocultured with human breast adenocarcinoma cells. Liposomes could traverse cell membranes and entere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neurocytes through the blood-spinal cord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of rats via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These results verified that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modified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polyethylene glycol liposomes have the ability to traverse the blood-spinal cord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somes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 polyethylene glycol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blood-brain barrier caudal vein fi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rat human breast adenocarcinomacells (MCF-7) cytobiolog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三维超声联合VCI、TUI技术观察脊髓圆锥对胎儿骶尾部疾病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伟娜 吴向玲 +5 位作者 李强 刘益宁 孔亚荣 郑丽雅 马征戈 李春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胎儿脊髓圆锥对胎儿骶尾部疾病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0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常规及孕中期产前超声检查为正常单胎的66例胎儿作为正常组,另选取同期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胎儿脊髓圆锥对胎儿骶尾部疾病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0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常规及孕中期产前超声检查为正常单胎的66例胎儿作为正常组,另选取同期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低下,可疑胎儿脊髓发育异常,出生后经磁共振成像或引产后解剖病理证实为脊髓发育异常的14例胎儿作为异常组。使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VCI)和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定位两组的脊髓圆锥和脊髓腰膨大对应椎体位置;测量胎儿的脊髓圆锥-第一骶椎距离(CM-S1)、脊髓腰膨大横径和前后径。Pearson法分析孕周与胎儿CM-S1距离、脊髓腰膨大横径和前后径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孕中期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对应椎体位于L_(3)水平的比例高于孕晚期胎儿(P<0.05),孕中期胎儿脊髓腰膨大对应椎体位于L_(1)水平的比例高于孕晚期胎儿(P<0.05);正常组不同孕周胎儿的CM-S1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S1距离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且正常组不同孕周胎儿的CM-S1距离均高于相应孕周第5百分位数;正常胎儿和脊髓异常胎儿的CM-S1距离与孕周呈线性相关(r=0.552和0.509,均P<0.05);正常组和异常组不同孕周胎儿的脊髓腰膨大前后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各阶段孕周胎儿的脊髓腰膨大前后径小于正常组胎儿;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异常组胎儿的CM-S1距离、脊髓腰膨大横径、脊髓腰膨大前后径与孕周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三维超声结合VCI、TUI技术可用于筛查正常胎儿与骶尾部疾病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胎儿,异常胎儿的脊髓圆锥对应椎体水平较正常胎儿低,CM-S1距离较正常胎儿短,行产前超声检查时可参考以上指标初步筛查脊髓异常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疾病 脊髓拴系综合征 脊髓圆锥 脊髓拴系 胎儿 三维超声
下载PDF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尾部脊髓不同节段Dahlgren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建明 傅更锋 +1 位作者 从默 徐根兴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用光镜和彩色图象分析系统 ,对 5尾春季鲫鱼 (♀ )最后 1~ 3节 (R1~ 3,Ⅳ段 )、4~ 6节 (R4~ 6 ,Ⅲ段 )、7~ 9节 (R7~ 9,Ⅱ段 )和 10~ 12节 (R10~ 12 ,Ⅰ段 )等 4段尾部脊椎的脊髓中30个Dahlgren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参数进行了比较... 用光镜和彩色图象分析系统 ,对 5尾春季鲫鱼 (♀ )最后 1~ 3节 (R1~ 3,Ⅳ段 )、4~ 6节 (R4~ 6 ,Ⅲ段 )、7~ 9节 (R7~ 9,Ⅱ段 )和 10~ 12节 (R10~ 12 ,Ⅰ段 )等 4段尾部脊椎的脊髓中30个Dahlgren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发现 :不同节段脊髓中的Dahlgren细胞和细胞核的二维、三维计量参数多数有明显差异 .尤以头尾两节段间 (即最后 12~ 10节与 3~ 1节间 )的差异最明显 ,显著差异率达 75% .其中 ,从头段到尾段表明细胞大小的 8项参数 (周长、面积、长轴、短轴、截矩、直径、体积和表面积 )减小的显著差异率达 10 0 % ,而表明胞核大小的4项参数 (周长、面积、长轴、短轴 )增大的显著差异率达 75% .表明细胞功能状态的 4项参数 (细胞比表面、细胞核体密度、核质比和面密度 )增大的显著差异率更高达 10 0 % .据此 ,可将Dahlgren细胞分为胞体较大胞核较小和胞体较小胞核较大或含双核、多核等两种类型 .前者功能不太活跃 ,主要分布在最后 12~ 10节脊椎的脊髓中 ;后者功能较活跃 ,主要分布在最后 3~ 1节的脊髓中 .随着脊髓向尾端延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Dahlgren细胞 形态计量学 鲫鱼 尾部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脊髓内离子型谷氨酸受体、GABA_A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的分布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云庆 王智明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为了搞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调制初级门户内的精确定位,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和脊髓内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受体、AMPA受体和Kainate受体)、... 为了搞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调制初级门户内的精确定位,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和脊髓内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受体、AMPA受体和Kainate受体)、GABAA受体和甘氨酸(Gly)受体的分布。NMDA受体1亚型分布于Vc和脊髓的各层,NMDA受体2A/B亚型、Kainate受体和GABAA受体α亚单位散在性地分布于Vc和脊髓后角的Ⅰ层,GABAA受体α亚单位仅见于Vc和脊髓Ⅰ层内轴突样结构。AMPA受体、GABAA受体β亚单位和Gly受体较密集地分布于Vc和脊髓的各层,尤其是它们的浅层(Ⅰ和Ⅰ层)。结合机能学研究的结果,讨论了这些受体阳性神经元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调制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尾侧亚核 脊髓 iGluR GABAA受体
下载PDF
P物质受体在人延髓和脊髓后角内的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玉强 郑恒兴 +4 位作者 龚良维 吕岩 熊抗辉 秦秉志 李继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8-220,共3页
P物质受体在人延髓和脊髓后角内的分布丁玉强郑恒兴龚良维吕岩熊抗辉秦秉志李继硕(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梁琚脑研究中心,西安710032)P物质(SP)被认为是一种与外周伤害性刺激传递密切相关的一种神经活性物质[1... P物质受体在人延髓和脊髓后角内的分布丁玉强郑恒兴龚良维吕岩熊抗辉秦秉志李继硕(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梁琚脑研究中心,西安710032)P物质(SP)被认为是一种与外周伤害性刺激传递密切相关的一种神经活性物质[1]。近年来,SP的受体(sub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受体 延髓 脊髓后角 分布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后延髓尾侧段和上颈髓后角c-Fos蛋白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于生元 丁丽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压缩性损害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机制。方法 :将 2 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手术组 (10只 )进行三叉神经分支 (眶下神经 )缩窄环术 ,即用两根铬线将眶下神经疏松环扎 ,对照组 (10只 )只暴露眶下神经 ,但不结扎。在痛觉超敏... 目的 :探讨慢性压缩性损害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机制。方法 :将 2 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手术组 (10只 )进行三叉神经分支 (眶下神经 )缩窄环术 ,即用两根铬线将眶下神经疏松环扎 ,对照组 (10只 )只暴露眶下神经 ,但不结扎。在痛觉超敏期 ,将大鼠处死 ,进行免疫组化 ,观察延髓尾侧段及上颈段 (C1~ 2 )后角c Fos蛋白表达。结果 :术后 15天左右 ,手术组动物出现痛觉超敏。两组动物c Fos蛋白主要分布于延髓尾侧段及上颈段脊髓后角Ⅰ、Ⅱ层内 ,手术同侧c Fos较对侧及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三叉神经慢性压缩性损害诱导中枢传入信号的改变 ,是构成神经性疼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三叉神经慢性缩窄环术 延髓尾侧段 上颈髓后角 c—Fos蛋白 表达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神经激肽B受体在猫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脊髓内的分布
7
作者 吕葆真 丁玉强 +1 位作者 王丹 张淼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7-198,I002,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激肽B受体(NK3受体)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制的可能关系,调查NK3受体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脊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NK3受体样免疫反应产物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脊髓内的分布基本一致。... 目的了解神经激肽B受体(NK3受体)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制的可能关系,调查NK3受体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脊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NK3受体样免疫反应产物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脊髓内的分布基本一致。致密的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Ⅱ内层(innerpart),而Ⅰ层和Ⅱ外层(outerpart)染色浅淡。NK3受体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见于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脊髓的Ⅰ层和Ⅱ层,少量分布于脊髓后角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激肽B受体 三叉神经 尾侧亚核 脊髓
下载PDF
外周伤害性刺激后颈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向中缝背核投射神经元的c-fos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美玲 凌树才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中缝背核是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重要核团之一,为了估价该核与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之间的关系,文内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 FOS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将荧光金注入中缝背核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 中缝背核是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重要核团之一,为了估价该核与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之间的关系,文内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 FOS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将荧光金注入中缝背核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后角浅层中可观察到许多荧光金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其中有一部分神经元在给予外周伤害性刺激后被激活而引起c-fos表达,该文进一步证明了来自脊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到中缝背核的直接投射至少有一部分与中缝背核的痛觉调节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三叉神经脊束 核尾侧亚核 脊髓后角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脊髓向丘脑和臂旁核的谷氨酸能投射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岩 李云庆 施际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研究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脊髓向丘脑和臂旁核的谷氨酸能投射进行了观察。磷酸激活的谷氨酸胺酶(PAG)是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PAG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三叉神经... 本研究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脊髓向丘脑和臂旁核的谷氨酸能投射进行了观察。磷酸激活的谷氨酸胺酶(PAG)是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PAG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少量PAG样阳性胞体也见于它们的Ⅱ层外侧部及外侧网状核。将荧光金注入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后.荧光金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及外侧网状核;将荧光金注入臂旁核后,荧光金逆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及外侧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12.4%,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13.2%呈PAG样阳性;颈髓背角浅层向丘脑瓜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12.7%,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14.3%呈PAG样阳性。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投射的PAG/荧光金双标神经元分别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内PAG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13%和24.6%,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投射的PAG/荧光金双标神经元分别占颈髓背角浅层内PAG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11.6%和30.1%。外侧网状核内的部分PAG样阳性神经元也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或臂旁核投射。Ⅰ层内的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投射神经元 三叉神经 脊束核 脊髓 丘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