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the cave fish genus Sinocyclocheilus(Cypriniformes:Cyprinidae)in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Huamei WEN Tao LUO +4 位作者 Yali WANG Siwei WANG Tao LIU Ning XIAO Jiang ZHOU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311-325,共15页
Modern accumulations of genetic data offer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origins of specific groups of organisms.The genus Sinocyclocheilus is among the most cave abun... Modern accumulations of genetic data offer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origins of specific groups of organisms.The genus Sinocyclocheilus is among the most cave abundant genera in Cyprinidae,with 76 recognized species,belonging to 4 species groups.Recent phylogenet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ecies groups within the genus Sinocyclocheilus remains controversial.In this study,we constructed a sequence supermatrix of 26 species from 4 species groups of the genus Sinocyclocheilus using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to revea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historical biogeography and patterns of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the genus Sinocyclocheilus.Phylogenetic analysis strongly supports the monophyletic groups of the 3 species groups(S.jii,S.cyphotergous,and S.tingi groups)except the S.angularis group.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S.anshuiensis and S.microphthalmus,which were recognized as numbers of S.angularis group,formed a strongly supported independent clade.Therefore,we propose a new species group,the S.microphthalmus group,which contains S.anshuiensis and S.microphthalmus.Bi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 suggests that the living Sinocyclocheilus may have originated in north-central Guangxi at the late Eocene and dispersed outward after a vicariance at 32.31 Million years ago(Ma).Early diversification is focused on the late Oligocene(ca.25 Ma),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econd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the lateral extrusion of the Indochina at the Oligocene/Miocene boundary.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2 uplift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Miocene may have influence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inocyclocheilus line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EOGRAPHY cave fish KARST phylogeny SINOCYCLOCHEILUS
原文传递
A new cave species of the Genus Triplophysa from Yunna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Hong-Fu YANG Wei-Xian LI Zi-Ming CHEN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96-300,共5页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15, a new species of the family Nemacheilidae, Triplophysa tianxingensis sp. nov., was discovered from underground water in Qiubei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15, a new species of the family Nemacheilidae, Triplophysa tianxingensis sp. nov., was discovered from underground water in Qiubei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all other troglobiotic Triplophysa species occurring in Yunnan by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eyes small, a little degenerated; barbels longer; ventral profiles greatly convex; pectoral fin short, attaining a third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pectoral-fin base to pelvic fin base; body with many brown blotches; caudal peduncle with fin fold; caudal fin shallowly forked, and free posterior chamber of swim bladder cylindr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OPHYSA cave fish New species YUNNAN
下载PDF
中国广西金线鲃属盲鱼一新种——安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nshuiensis sp.nov.) 被引量:4
3
作者 甘西 吴铁军 +1 位作者 韦慕兰 杨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9-463,共5页
2012年6~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逻楼镇附近一洞穴采集到金线鱼巴属一新种,并命名为安水金线鱼巴(Sinocyclocheilus anshuiensis sp.nov.)。该新种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为硬刺,后缘具锯齿,后半部柔软分节;背鳍分枝鳍... 2012年6~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逻楼镇附近一洞穴采集到金线鱼巴属一新种,并命名为安水金线鱼巴(Sinocyclocheilus anshuiensis sp.nov.)。该新种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为硬刺,后缘具锯齿,后半部柔软分节;背鳍分枝鳍条7;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头后急剧隆起,头背交界处具一伸向上前方的肉质额骨突;侧线鳞34~38,与其相邻的上、下鳞片大小相当;尾柄上、下缘具发达肉质鳍褶。以上组合特征可与金线鳃属其他种类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鲤科 金线鲃属 新种 洞穴鱼类
下载PDF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晓杰 代应贵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371,共8页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喀斯特典型洞穴鱼类48种。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是喀斯特洞穴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的生态类型,其中以赵亚辉、张春光为代表的生态类型划分较...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喀斯特典型洞穴鱼类48种。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是喀斯特洞穴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的生态类型,其中以赵亚辉、张春光为代表的生态类型划分较为成熟,将喀斯特洞穴鱼类分为典型洞穴鱼类、非典型洞穴鱼类和偶入洞穴鱼类3种类型。总结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具有种类多、类群集中、分布区域狭窄和种群数量少等特点;分析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适应特殊的洞穴环境而演变形成的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视觉器官、侧线器官、头部结构、体表鳞片、鳍和体色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进行了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洞穴鱼类 金线鲃属 高原鳅属
下载PDF
荔波洞穴鱼类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冉景丞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7-332,共6页
荔波县位于贵州南部 ,地下河及洞穴发育 ,洞穴水体中鱼类亦很丰富。经过对 10 0个洞穴的考察研究 ,在地下河中及地下河出、入口处共采集到鱼类标本 2 0 0余号 ,经鉴定为 37种 ,其中真洞穴鱼类 3种 ,好洞穴鱼类 10种 ,偶洞栖鱼类 2 4种... 荔波县位于贵州南部 ,地下河及洞穴发育 ,洞穴水体中鱼类亦很丰富。经过对 10 0个洞穴的考察研究 ,在地下河中及地下河出、入口处共采集到鱼类标本 2 0 0余号 ,经鉴定为 37种 ,其中真洞穴鱼类 3种 ,好洞穴鱼类 10种 ,偶洞栖鱼类 2 4种。真洞穴鱼类特化最高 ,对洞穴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鱼类 真洞穴鱼类 好洞穴鱼类 偶洞栖鱼类 溶洞
下载PDF
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典型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15,共15页
对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地区11个县(市)的地下河进行野外调查工作,共采集到典型洞穴鱼类标本488尾。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学方法对采集标本进行物种鉴定及分析,结合实验室馆藏标本的检视,共确定典型洞穴鱼类34种,其中:金线鲃属(Sinocycl... 对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地区11个县(市)的地下河进行野外调查工作,共采集到典型洞穴鱼类标本488尾。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学方法对采集标本进行物种鉴定及分析,结合实验室馆藏标本的检视,共确定典型洞穴鱼类34种,其中: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有20种;高原鳅属(Triplophysa)有8种;岭鳅属(Oreonectes)有5种;副鳅属(Paracobitis)有1种。发现待定种13种,其中:金线鲃属7种,高原鳅属5种,岭鳅属1种。利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对贵州省南部和西南部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南部地区为0. 825 8,高于西南部地区的0. 570 8。根据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及Gen Bank下载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基于线粒体基因ND4、ND5和Cytb,使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发现物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须盲高原鳅(Triplophysa longibarbatus)和佳荣盲高原鳅(Triplophysa jiarongensis)应为岭鳅属物种,建议变更为长须岭鳅(Oreonectes longibarbatus)和佳荣岭鳅(Oreonectes jiarongensis);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的洞穴型高原鳅单独聚为1支,与非洞穴型高原鳅具有不同的演化方向,贵州采集的高原鳅属鱼类均为洞穴类群;贵州的金线鲃分属于3个不同种组,分别为"驼背"组、"角"组和"抚仙"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鱼 金线鲃 高原鳅 岭鳅 系统发育 线粒体
下载PDF
洞穴鱼类眼部退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顾娴 宁眺 肖蘅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9-415,共7页
黑暗环境中的洞穴鱼类眼部结构发生了退化,但不同洞穴鱼物种眼部退化程度存在差异,从眼部结构的部分缺失到完全消失的情况均存在。目前研究表明,不论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还是木村资生的中性进化理论均不能很好地解释洞穴鱼类眼部退... 黑暗环境中的洞穴鱼类眼部结构发生了退化,但不同洞穴鱼物种眼部退化程度存在差异,从眼部结构的部分缺失到完全消失的情况均存在。目前研究表明,不论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还是木村资生的中性进化理论均不能很好地解释洞穴鱼类眼部退化的产生机制。洞穴鱼类眼部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若要揭示其机制需汇集多个学科的研究优势。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洞穴鱼类眼部退化研究领域的形态解剖学、发育生物学、动物行为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并对洞穴鱼眼部退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鱼类 眼部 退化
下载PDF
云南洞穴金线鲃属鱼类(鲤科)一新种 被引量:11
8
作者 卯卫宁 卢宗民 +2 位作者 李维贤 马鸿宾 黄钢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3,共3页
描记采于罗平县—地下河金线鲃属一新种,命名为瓦状角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tileihornesMao,Lu et Li,sp.nov。新种外形与犀角金线鲃S.rhinocerous Li et Tao(1994)相近,但新种无侧线鳞,角顶部分叉呈瓦状,腹鳍较长,后伸超过肛门或达... 描记采于罗平县—地下河金线鲃属一新种,命名为瓦状角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tileihornesMao,Lu et Li,sp.nov。新种外形与犀角金线鲃S.rhinocerous Li et Tao(1994)相近,但新种无侧线鳞,角顶部分叉呈瓦状,腹鳍较长,后伸超过肛门或达到臀鳍起点可与之相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种 洞穴鱼类 瓦状角金线鲃 云南
下载PDF
云南洞穴二须鳅属一新种(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洪福 陈自明 李维贤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67-72,共6页
2015年10月,在云南省丘北县采到一尾二须鳅标本,经鉴定为尚未记录的新物种,以其采集地温浏乡命名为温浏二须鳅Bibarba wenliuensis sp. nov..该新种可以通过以下特征与同属的其余2个物种相区分:身体无色,无鳞片;头较小;眼睛全部退化;背... 2015年10月,在云南省丘北县采到一尾二须鳅标本,经鉴定为尚未记录的新物种,以其采集地温浏乡命名为温浏二须鳅Bibarba wenliuensis sp. nov..该新种可以通过以下特征与同属的其余2个物种相区分:身体无色,无鳞片;头较小;眼睛全部退化;背鳍分枝鳍条为6;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尾柄长为体长的25.0%;吻须较短,稍长于口角须;尾柄上下具有长而明显的鳍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须鳅属 洞穴鱼类 新种 鳅科
下载PDF
广西金线鲃属鱼类二新种记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知銮 李春青 +1 位作者 蓝春 李维贤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55-59,共5页
描记采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金线鲃属鱼类二新种,以采集地乡镇名命名泗孟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simengensis Li,Wu,Li et Lan sp.nov.)和平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pingshanensis Li,Li,Lan et Wu sp.nov.).
关键词 洞穴鱼类 新种 金线鲃属 广西
下载PDF
云南省洞穴盲金线鲃一新种——额凸盲金线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洪福 李春青 李维贤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58-60,共3页
2015年10月,在云南省丘北县温浏乡一喀斯特洞穴因山洪爆发形成的小湖泊中,捕到1尾无眼盲金线鲃标本.经研究系一新种,以头上额前有一短粗凸起命名额凸盲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convexiforeheadus Li Yang et Li sp,nov.新种与透明金线鲃... 2015年10月,在云南省丘北县温浏乡一喀斯特洞穴因山洪爆发形成的小湖泊中,捕到1尾无眼盲金线鲃标本.经研究系一新种,以头上额前有一短粗凸起命名额凸盲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convexiforeheadus Li Yang et Li sp,nov.新种与透明金线鲃S.hylinus Chen et Yang(1994)、鹰喙角金线鲃S.aquihornes Li et Yang(2007)的区别是,额部凸起短粗VS棒状长角或鹰喙状长角,胸鳍不达腹鳍起点VS胸鳍超过腹鳍起点,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前VS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盲鱼 金线鲃 新种
下载PDF
凌云洞穴鳅科鱼类新种的研究
12
作者 陈萍 韩耀全 +1 位作者 吴铁军 龚竹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627-8627,8633,共2页
洞穴鱼类多数栖息于由石灰岩、岩体经腐蚀逐渐发展成的溶洞。该次科学考察首次发现凌云洞穴鳅科鱼类新种——凌云平鳅。
关键词 凌云洞穴 鳅科鱼类 新种
下载PDF
广西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鲤科:鲤亚科)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石保 李国良 《广西科学》 CAS 1998年第2期60-62,70,共4页
记述鲤科(Cyprinidae)金线属(Sinocyclocheilus)一新种,即广西金线(Sinocyclocheilusguangxiensissp.nov.)。模式标本和副模标本均保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 记述鲤科(Cyprinidae)金线属(Sinocyclocheilus)一新种,即广西金线(Sinocyclocheilusguangxiensissp.nov.)。模式标本和副模标本均保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 金线鲃属 盲鱼 新种
下载PDF
广西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融安金线鲃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福广 黄杰 +2 位作者 刘霞 罗通 文衍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0-655,共6页
【目的】通过描述采集自广西融安县沙子乡地下暗河的一个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 Fang)鱼类种,为完善金线鲃属鱼类分类学及其物种保护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沙子乡麻山村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从当地地下暗... 【目的】通过描述采集自广西融安县沙子乡地下暗河的一个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 Fang)鱼类种,为完善金线鲃属鱼类分类学及其物种保护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沙子乡麻山村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从当地地下暗河采集获得一批洞穴金线鲃属鱼类,通过形态学分类描述及近似种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该金线鲃种有别于其他已记载种,命名为融安金线鲃(S.ronganensis Luo,Huang et Wen sp.nov.),其眼正常,侧线弯曲,与广布种类大鳞金线鲃及邻近柳江水系龙江支流的多斑金线鲃、宜山金线鲃相似。融安金线鲃的背鳍末根不分支鳍条下半段为硬刺,其后缘有弱锯齿,上半段纤细柔软分节,第一鳃弓外侧鳃耙9,侧线下鳞8或9,围尾柄鳞28~32,胸鳍可伸达腹鳍起点,体侧中轴侧线附近、背上部两侧散布明显黑色斑点,可区别于大鳞金线鲃;侧线鳞59~64,侧线上鳞12~13,侧线下鳞8或9可明显区别于除大鳞金线鲃外的属内其他种。【结论】融安金线鲃在形态特征上明显区别于分布在广西邻近地区的其他驼背类金线鲃,为一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安金线鲃 洞穴鱼类 形态特征 广西
下载PDF
广西凌云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鱼类多样性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修立辉 王大钧 +4 位作者 左明鑫 谢婉蓉 覃靖岚 王栩佳 杨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3-380,共8页
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对广西凌云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鱼类56种,隶属于5目18科46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 5科40种、鲈形目Perciformes 7科9种、鲇形目Siluriformes 4科5种、合鳃鱼... 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对广西凌云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鱼类56种,隶属于5目18科46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 5科40种、鲈形目Perciformes 7科9种、鲇形目Siluriformes 4科5种、合鳃鱼目Synbranchiformes和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各1科1种.湿地公园内鱼类的DG指数为3.73,DF指数为5.44,DG-F指数为0.315.除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us和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为外来种鱼类,其余均为流域内土著鱼类.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鱼类分布区划为东洋区南东亚亚区中的华南小区,主要由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以及少量中亚山地复合体鱼类组成.鲤鱼Cyprinus 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鲇Silurus asotus、鲫鱼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斑鳢Channa maculate、直口鲮Rectoris posehensis是浩坤湖湖体常见鱼类.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凌云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lingyunensis、鸭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natirostris、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为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珍稀鱼类.依据鱼类组成特点和鱼类指数,对湿地公园的鱼类多样性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澄碧河 右江 外来种 洞穴鱼类
下载PDF
云南珠江水系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龙山金线鲃
16
作者 李光华 吴俊颉 +5 位作者 冷云 周睿 潘晓赋 韩非 李顺勇 梁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5期153-158,共6页
旨在描述采集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树皮乡小新寨村龙山脚下一喀斯特洞穴出水口的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新种以采集标本的地名命名为龙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longshanensis Li et Wu sp.nov.)。经形态学鉴定,该新种背鳍... 旨在描述采集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树皮乡小新寨村龙山脚下一喀斯特洞穴出水口的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新种以采集标本的地名命名为龙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longshanensis Li et Wu sp.nov.)。经形态学鉴定,该新种背鳍具有7根分枝鳍条,末根不分枝鳍条后缘呈锯齿状;眼正常;口亚上位;背部隆起;体侧分布有不规则黑褐色圆斑;侧线孔59~62。新种与背部隆起,体侧分布有不规则黑褐色圆斑,口端位、侧线孔81~88的麻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aculatus)能明显区分;与口亚上位,与背部无明显隆起,通体金黄色,侧线鳞71~81的阳宗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yangzongensis)亦能明显区分。根据以上形态学特征组合,亦可将该新种与金线鲃属其他种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鲤科 金线鲃属 新种 洞穴鱼类
下载PDF
贵州荔波发现弱须洞鳅
17
作者 彭东 王亚丽 +1 位作者 杨旭 肖宁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2-890,共9页
洞鳅属(Troglonectes Zhang,Zhao&Tang 2016)鱼类为中国特有的小型洞穴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河流中。2018至2019年在贵州省荔波县境内进行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4号洞鳅属标本,经过形态比较,与弱须洞... 洞鳅属(Troglonectes Zhang,Zhao&Tang 2016)鱼类为中国特有的小型洞穴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河流中。2018至2019年在贵州省荔波县境内进行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4号洞鳅属标本,经过形态比较,与弱须洞鳅(Troglonectes barbatu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yt b重建的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显示,4号洞鳅属标本与来自模式产地的弱须洞鳅高度支持聚为一支;利用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基于16S rRNA和Cyt b的遗传距离,这些标本与弱须洞鳅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4%和0.2%,小于洞鳅属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16S rRNA遗传距离为2.4%,Cyt b遗传距离为6.1%)。本次研究使用16S rRNA和Cyt b分子标记研究洞鳅属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遗传距离。综合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采集自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景区的4号标本为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洞鳅属的弱须洞鳅,系贵州省洞穴鱼类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须洞鳅 洞穴鱼类 分布新记录种 贵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