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埋薄基岩下区段煤柱工作面综放开采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李红军 樊旋 +2 位作者 李小磊 郇恒恒 李松涛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14-118,共5页
赵固二矿在对二1煤层回采过程中,使用分层开采并留设较宽的区段煤柱。矿井拟对区段煤柱进行回采,以赵固二矿二盘区里侧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煤体裂隙观测及顶煤冒放性评价对工作面综放开采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 赵固二矿在对二1煤层回采过程中,使用分层开采并留设较宽的区段煤柱。矿井拟对区段煤柱进行回采,以赵固二矿二盘区里侧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煤体裂隙观测及顶煤冒放性评价对工作面综放开采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煤柱受临近工作面回采影响,裂隙发育,顶煤强度低,顶煤冒放性评价为好;针对深埋薄基岩等条件下煤柱综放开采进行了安全论证,得到了二盘区里侧煤柱工作面可实施综采放顶煤工艺的结论,并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目前已实现安全回采。该研究可为实现区段煤柱综放开采提供成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测试 裂隙 顶煤冒放性 综放开采 区段煤柱
下载PDF
隧洞施工不良地质洞段开挖支护施工处理措施
2
作者 李卫华 《智能城市应用》 2024年第6期41-43,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隧道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隧道长度和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问题的频发导致工程延期、成本增加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隧洞施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隧道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隧道长度和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问题的频发导致工程延期、成本增加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隧洞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使用效果。当前,虽然我国在隧洞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在不良地质问题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上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因此,加强对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问题的研究和应对,提高隧洞施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施工 不良地质洞段 开挖支护 施工处理 处理措施
下载PDF
金达矿综放工作面区段窄煤柱宽度留设分析
3
作者 张建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为确定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宽度,以金达矿10402综放面回风巷采空区侧的煤柱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方法对窄煤柱合理留设宽度进行了探讨;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区段煤柱尺寸不低于7.41m,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最终确定区段... 为确定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宽度,以金达矿10402综放面回风巷采空区侧的煤柱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方法对窄煤柱合理留设宽度进行了探讨;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区段煤柱尺寸不低于7.41m,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最终确定区段煤柱合理宽度为10m;工程实践表明,区段煤柱留设10m时,该沿空巷道变形量较小,围岩保持了整体稳定,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区段窄煤煤柱 合理宽度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4
作者 刘传玉 马龙培 《煤》 2024年第7期1-4,10,共5页
区段煤柱留设宽度与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密切相关。文章以招贤煤矿一采区13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护巷煤柱的极限平衡理论,得出区段煤柱理论留设宽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回采期间区段煤柱内垂直应力分布特征及回采巷道变... 区段煤柱留设宽度与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密切相关。文章以招贤煤矿一采区13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护巷煤柱的极限平衡理论,得出区段煤柱理论留设宽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回采期间区段煤柱内垂直应力分布特征及回采巷道变形规律。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的宽度为34.5 m时,回风巷道围岩在支护范围内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区段宽煤柱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大坡段俯斜开采综放工作面运输机窜动及防倒架管理
5
作者 王庄 《陕西煤炭》 202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为了研究运输机窜动控制及防倒架管理方法,分析、探讨控制运输机窜动的主要原因,结合综放工作面设备结构和采场条件,研究综放工作面运输机上窜下滑控制及架型调整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除了常用的“伪斜法”辅以“单向推溜法”控制运输... 为了研究运输机窜动控制及防倒架管理方法,分析、探讨控制运输机窜动的主要原因,结合综放工作面设备结构和采场条件,研究综放工作面运输机上窜下滑控制及架型调整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除了常用的“伪斜法”辅以“单向推溜法”控制运输机窜动以外,还要做好日常架型的管理,以及介绍架型管理及防倒架的具体方法,对综采工作面运输机上窜下滑、架型管理及防倒架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坡段俯斜 综放 运输机窜动 防倒架 架型控制
下载PDF
Top coal flows in an excavation disturbed zone of high section top coal caving of an extremely steep and thick seam 被引量:8
6
作者 Miao Shengjun Lai Xingping Cui Fe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1期99-105,共7页
Compared with gentle dip long-wall caving,the length of a working face in fully-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or extremely steep and thick seams is short,while its horizontal section is high with increasing production.B... Compared with gentle dip long-wall caving,the length of a working face in fully-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or extremely steep and thick seams is short,while its horizontal section is high with increasing production.But the caving ratio is low,which might result in some disasters,such as roof falls,induced by local and large area collapse of the top coal in a working face and dangers induced by gas accumulation.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cracks and weakening of the coal body,the tall,broken section of the top coal(a granular medium)of an extremely steep seam(over 60°)shows clear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 movement.We have thoroughly analyze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ining conditions of an excavation disturbed zone.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a physical experiment of large-scale 3D modeling and coupling simulation of top coal-water-gas,we conclude that the weakened top coal can be regarded as a non-continuous medium.We used a particle flow code program to compare and analyze migration processes and the movements of a 30 m high section top coal over time before and after weakening of an extremely steep seam in the Weihuliang coal mine.The results of our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monitoring show that pre-injection of water and pre-splitting blasting improve caving ability and symmetrical caving,relieve space for large area dynamic collapse of top coal,prolong migration time of noxious gases and release them from the mined out area and so achieve safety in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 coal flowsExtremely steep and thick coal seamHigh section top coal caving (HSTCC)Particle flow
下载PDF
西北地区哈密抽水蓄能电站隧洞洞口段边坡支护效果及抗震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延飞 任建民 +1 位作者 尹坤 向俊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5,206,共5页
为分析强震作用下洞口段岩土质边坡与支护和洞室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以西北地区哈密抽水蓄能电站洞口段工程为例,先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后采用现场监测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治理效果;最后在强震荷载下,分析了支护结构及洞... 为分析强震作用下洞口段岩土质边坡与支护和洞室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以西北地区哈密抽水蓄能电站洞口段工程为例,先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后采用现场监测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治理效果;最后在强震荷载下,分析了支护结构及洞室对岩土质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并探讨给出一些洞口段工程抗震设防建议。结果表明,治理后稳定系数从1.140增大至1.473,增幅达29.2%;支护结构的施加有效降低了坡面和洞顶轴线的加速度和位移;洞室的存在相较于坡面动力放大效应的影响,对洞轴线影响更大;通过分析坡面和隧洞轴线拱顶衬砌加速度,马道对边坡抗震十分重要,建议该工程抗震设防长度取3.4~4.8倍洞径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口段 岩土质边坡 预应力锚杆 动力响应 抗震设防长度
下载PDF
不同形状矿石单颗粒压缩破碎特性
8
作者 金爱兵 李木芽 +3 位作者 孙浩 唐坤林 刘美辰 韦立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85-3596,共12页
为了从宏观-细观角度探究不同形状矿石颗粒的破碎强度、破碎模式、碎块尺寸分布及断口表面形貌等破碎特性,首先,基于三维扫描技术重构矿石颗粒图像,获取颗粒形状参数;其次,定量表征矿石颗粒外部宏观层次轮廓形态及细观层次凹凸度;最后,... 为了从宏观-细观角度探究不同形状矿石颗粒的破碎强度、破碎模式、碎块尺寸分布及断口表面形貌等破碎特性,首先,基于三维扫描技术重构矿石颗粒图像,获取颗粒形状参数;其次,定量表征矿石颗粒外部宏观层次轮廓形态及细观层次凹凸度;最后,对扫描后的几何平均粒径范围为20~45 mm的不规则磁铁矿矿石颗粒进行单颗粒压缩破碎试验,并重构颗粒断口表面以定量探究断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颗粒的破碎强度分布可用Weibull函数模型拟合,其中Weibull参数m为2.17,特征强度F0为7.20 k N;矿石颗粒破碎模式分为边部磨损、中部破碎、贯通缝破坏、随机开裂4种类型;中部破碎为主要破碎模式,占比为0.433,“第一尺寸碎块”及“第二尺寸碎块”质量分数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均值分别在0.65和0.30左右;但当颗粒3个主维度长度接近时,颗粒不容易发生中部破碎。以分形维数D定量表征颗粒破碎断口表面粗糙度,当截面面积大于36 mm^(2)时,分形维数D更稳定。球度显著影响颗粒破碎断口表面平均分形维数D,扁平度、能量、棱角度及等效粒径4种因素影响程度次之且相近,延伸率的影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采矿法 矿石单颗粒压缩 破碎强度 破碎模式 断面形貌
下载PDF
巨型溶洞松散回填体内超大断面隧道修建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勇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2期43-47,共5页
本文介绍了玉京山隧道巨型溶洞、暗河工程难点及其处理方案,针对溶洞回填体内修建隧道这一难题,从结构型式、注浆加固、开挖支护及控制隧道沉降变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双标准隧道沉降控制技术,保证了超大断... 本文介绍了玉京山隧道巨型溶洞、暗河工程难点及其处理方案,针对溶洞回填体内修建隧道这一难题,从结构型式、注浆加固、开挖支护及控制隧道沉降变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双标准隧道沉降控制技术,保证了超大断面隧道结构安全。本工程施工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巨型溶洞 回填体 超大断面 沉降控制
下载PDF
超大断面隧道临近溶洞围岩突水失稳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亚奇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6期25-30,140,共7页
为了研究超大断面隧道临近溶洞掌子面开挖的围岩突水失稳破坏特征,本文以武深高速李洞隧道为背景,利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分析了围岩应力、位移、塑性区和涌水量等关键因素随隧道开挖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溶洞水... 为了研究超大断面隧道临近溶洞掌子面开挖的围岩突水失稳破坏特征,本文以武深高速李洞隧道为背景,利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分析了围岩应力、位移、塑性区和涌水量等关键因素随隧道开挖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溶洞水压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当掌子面距离前方岩溶隧道小于6 m时,掌子面与溶洞之间的围岩应力最大值达到6.32 MPa,掌子面最大位移迅速增大至约200 mm;(2)当掌子面距离溶洞-18 m~-8 m时,隧道掌子面涌水量处于200 m^(3)/h以下,当掌子面距离溶洞-8 m~-2 m时,涌水量迅速增大至7371 m^(3)/h,势必发生突水事故;(3)隧道掌子面最大位移和涌水量均与溶洞水压呈指数式增长关系,掌子面开挖遇前方有溶洞应采取疏水降压以及补强掌子面岩体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隧道 溶洞 突水失稳 破坏特征
下载PDF
长隧洞、大断面不良地质洞段施工措施研究
11
作者 赵文剑 唐洪应 万柯 《四川水力发电》 2023年第4期19-22,44,共5页
引水隧洞是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布置在深山峡谷,属于典型的地下工程,且其具有埋深大、洞线长、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施工过程中会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随时应对突发问题,需要对不良地质洞段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 引水隧洞是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布置在深山峡谷,属于典型的地下工程,且其具有埋深大、洞线长、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施工过程中会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随时应对突发问题,需要对不良地质洞段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当不良地质洞段出现问题后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处理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阐述了对长隧洞、大断面不良地质洞段施工措施进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绰斯甲水电站 不良地质洞段 钢拱架 小导管 施工措施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首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宽度研究
12
作者 郭宝林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83-85,共3页
为了避免煤炭资源的浪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需要确定合理的区段煤柱宽度。以山西某矿231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引进扰动因子和掘进因子修正了区段煤柱的理论计算公式,并根据煤柱应力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手段来综合确定了工作面区段煤柱的留... 为了避免煤炭资源的浪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需要确定合理的区段煤柱宽度。以山西某矿231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引进扰动因子和掘进因子修正了区段煤柱的理论计算公式,并根据煤柱应力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手段来综合确定了工作面区段煤柱的留设尺寸。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理论计算、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研究手段分别得到的合理区段煤柱尺寸基本一致,综合各因素确定工作面煤柱留设尺寸为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综采放顶煤 首采工作面 区段煤柱 宽度
下载PDF
影响顶煤放出主要因素的工艺实践与分析
13
作者 郝震 《山西化工》 2023年第1期111-112,共2页
为解决放顶采煤方式在综采工作面开采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产量低、煤炭质量低以及回采率低的问题,以苇湖梁煤矿6#煤层所属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在对其地质、煤层等条件和放顶采煤工艺参数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不同放煤方式... 为解决放顶采煤方式在综采工作面开采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产量低、煤炭质量低以及回采率低的问题,以苇湖梁煤矿6#煤层所属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在对其地质、煤层等条件和放顶采煤工艺参数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不同放煤方式、放煤步距条件以及水平分段高度对顶煤放出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改进放顶开采方式的工艺参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开采 水平分段高度 放煤步距 多轮间隔控制放煤 回采率
下载PDF
“释水—断面流”法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核桃峪煤矿为例
14
作者 周全超 郑洁铭 +2 位作者 傅耀军 殷裁云 郝娇阳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0-317,共8页
我国煤炭生产重点逐步西移,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地区既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又面临严重的矿井水害威胁。在煤矿采掘过程中,能够精准、动态预测矿井涌水量,是预防矿井涌(突)水事故的关键。目前,煤矿最常用的一些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如水均衡... 我国煤炭生产重点逐步西移,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地区既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又面临严重的矿井水害威胁。在煤矿采掘过程中,能够精准、动态预测矿井涌水量,是预防矿井涌(突)水事故的关键。目前,煤矿最常用的一些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如水均衡法、解析法、相关分析法、水文地质比拟法等,因其局限性导致预测误差较大。在前期研究发现,矿井涌水通常由冒裂二元结构体自身释水与其四周外侧边界对称断面释水叠加而成,释水(冒裂含水层自然疏干)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随顶板冒裂周期性发生,是间歇性的;边界过水断面汇(渗)水通常是持续的。核桃峪煤矿8号煤开采导水裂隙带直接向上发育能够导通洛河组下段含水层而导致承压水涌入矿井,成为矿井涌水主要威胁。为了精准、动态预测其矿井涌水量,基于前期研究推导的矿井涌水量预测“释水-断面流”公式,充分考虑矿井采掘以及顶板覆岩移动特征,根据顶板岩层冒裂规律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核桃峪煤矿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涌水量相比,其相对误差为11%~23%,较传统解析法的计算精度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同阶段矿井涌水量的动态预测提供方法基础,为矿井防治水工作开展和合理配备防排水设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涌水量 动态预测 冒裂二元结构体 释水-断面流法 洛河组含水层
下载PDF
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顶板垮落规律及煤柱宽度研究
15
作者 孙宁旭 孙东利 《能源科技》 2023年第6期22-26,30,共6页
针对榆神矿区大采高长走向超长工作面煤层条件下矿井高强度开采导致的煤柱长期维护困难等问题,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2203、112204回采工作面及其两巷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现场实测、理论研究、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双掘两采巷道两次采动工作... 针对榆神矿区大采高长走向超长工作面煤层条件下矿井高强度开采导致的煤柱长期维护困难等问题,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2203、112204回采工作面及其两巷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现场实测、理论研究、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双掘两采巷道两次采动工作面顶板垮落规律进行分析,优化大断面长走向双掘两采巷道煤柱宽度,为双巷布置优化围岩应力环境,实现矿井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掘两采巷道 区段煤柱 顶板垮落规律 应力分布特征 煤柱宽度
下载PDF
Meckel腔:头颅断层标本与MRI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德杭 柏根基 +1 位作者 王鹤鸣 洪汛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为Meckel腔的影像学诊断和显微外科学提供基础资料。材料和方法:利用35具头颅连续断层标本、103例正常头颅MRI和36例增强MRI,研究Meckel腔及三叉神经节显示的断面、形态、大小和毗邻。结果:Meckel腔... 为Meckel腔的影像学诊断和显微外科学提供基础资料。材料和方法:利用35具头颅连续断层标本、103例正常头颅MRI和36例增强MRI,研究Meckel腔及三叉神经节显示的断面、形态、大小和毗邻。结果:Meckel腔为由颅后窝向颅中窝后内侧部分突入的硬脑膜陷凹,其内容纳三叉神经节和三叉池。在轴位和冠状T1WI上,Meckel腔呈现卵圆形低信号影,其内的三叉神经节显示为点状、条状或小片状等信号影,显示率为34%;在增强扫描中,三叉神经节有强化,显示率达77%,但比实际标本要小;矢状T1WI上,Meckel腔呈开口朝向后方的“C”形低信号影;T2WI上,Meckel腔呈卵圆形高信号影,三叉神经节不能显示。Meckel腔的大小在断层标本和MRI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RI可清晰显示Meckel腔,以冠状位显示最佳,三叉神经节可部分显示;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三叉神经节的显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KEL腔 断层解剖 成像 头颅 NMR
下载PDF
Meckel腔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群颖 柏根基 +2 位作者 王鹤鸣 童鑫康 方实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为Meckel腔的影像诊断学和显微外科学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35例头颅连续断层标本,测量和观察Meckel腔在各个断面上的形态、大小和毗邻。结果:Meckel腔为由颅后窝向颅中窝后内侧部分突入的硬脑膜陷凹... 目的:为Meckel腔的影像诊断学和显微外科学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35例头颅连续断层标本,测量和观察Meckel腔在各个断面上的形态、大小和毗邻。结果:Meckel腔为由颅后窝向颅中窝后内侧部分突入的硬脑膜陷凹,前方和上方与海绵窦后部静脉间隙、外侧与颅中窝内侧壁硬脑膜、内侧与颈内动脉和脑神经Ⅳ、后下方与颞骨岩部尖相毗邻;三叉神经节位于Meckel腔内,呈半月形或三角形,其表面覆盖有蛛网膜,此蛛网膜包绕三叉神经形成蛛网膜下腔的三叉池。Meckel腔的上下径、内外径和前后径分别为:12.2±1.6mm,5.5±0.7mm和13.6±2.3mm,三叉神经节的相应数值分别为:10.3±1.9mm,3.2±0.9mm和12.7±1.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KEL腔 三叉神经节 断层解剖
下载PDF
3.5~10m大倾角煤层巷柱式放顶煤开采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闫少宏 许红杰 樊运策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借鉴我国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与巷道放顶煤开采技术,提出了3.5~10m大倾角煤层巷柱式放顶煤采煤法。对该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阶段顶煤高度以及回采工艺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巷柱式放顶煤开采技术。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巷柱式放顶煤 水平分段放顶煤 FLAC^3D数值模拟
下载PDF
北京石花洞的岩溶地质特征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吕金波 李铁英 +1 位作者 孙永华 车用太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4期373-378,共6页
在全国范围内,北京石花洞洞层最多,钟乳石叠置关系明显,石笋中具有微层理,月奶石发育最好。这些特征为研究西山的新构造运动及古环境的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奠定了首次利用钟乳石建立第四系剖面的基础。
关键词 北京 石花洞 岩溶地质特征 月奶石 钟乳石
下载PDF
急斜煤层阶段煤柱稳定性与顶板控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索永录 祁小虎 +1 位作者 刘建都 肖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为了保证急倾斜煤层综放时的生产安全,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时顶板的破断垮落规律和煤柱与顶底板的一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阶段煤柱的支撑下,急斜煤层的顶板极难垮落,很容易出现大面积悬顶现... 为了保证急倾斜煤层综放时的生产安全,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时顶板的破断垮落规律和煤柱与顶底板的一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阶段煤柱的支撑下,急斜煤层的顶板极难垮落,很容易出现大面积悬顶现象。而阶段煤柱的连锁破坏,加速了工作面上方巨厚覆岩的大面积垮落,最终导致矿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斜煤层 综放 水平分段 顶板 煤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