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genesis with stenosed intercavernous anastomosis:a case report 被引量:4
1
作者 Hongzhou Duan Liang Li +2 位作者 Guiping Zhao Yang Zhang Jiayong Zhang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44-347,共4页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genesis with stenosed intercavernous anastomosis. A 59-year- old 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new infarction in the left basal gangli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genesis with stenosed intercavernous anastomosis. A 59-year- old 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new infarction in the left basal gangli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cerebral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the right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appeared from the origin to the foramen lacerum segment, and there was an anastomotic artery with severe stenosis passed through the floor of the sella and in front of the cavernous sinus. The right A1 segment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was absent and A2 segment was supplied by the normal contra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via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rtery agenesis cavernous sinus
下载PDF
海绵窦三角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保中 刘吉祥 +2 位作者 于春江 江涛 张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了解海绵窦(cavernoussinus,CS)有关的三角的显微解剖,为CS病变直接手术提供安全手术入路。方法:20例成人头部标本,在显微镜下对CS颅内三壁有关三角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CS上壁内有前内侧三... 目的:了解海绵窦(cavernoussinus,CS)有关的三角的显微解剖,为CS病变直接手术提供安全手术入路。方法:20例成人头部标本,在显微镜下对CS颅内三壁有关三角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CS上壁内有前内侧三角和内侧三角;外壁内及其附近有旁内侧三角、Parkinson三角、Mulan三角、外侧三角、Glascock三角和Kawase三角;后壁上有下外侧三角和下内侧三角。在总共10个三角中,上壁的内侧三角和外壁的Parkinson三角能暴露的CS结构最多。此二者结合起来几乎能显露CS的所有部位和结构。结论:CS三角为其病变直接手术提供既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又能进入CS内的安全手术入路。其中最常用的是内侧三角和Parkinson三角。临床上最常应用的额颞骨瓣(翼点入路)CS上壁和外壁联合入路就是经该2个三角进入CS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显微外科 解剖学 三角区域
下载PDF
经蝶海绵窦手术相关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漆松涛 陆云涛 +1 位作者 黄传平 潘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9-492,497,共5页
目的:对经蝶海绵窦手术中相关动脉结构的解剖学数据和形态学特点进行研究,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动脉灌注的固定尸头标本10例20侧(6男4女),通过经蝶手术暴露鞍旁段颈内动脉(PSICA)后,小心分离各动脉分支,对其进行解剖学描述... 目的:对经蝶海绵窦手术中相关动脉结构的解剖学数据和形态学特点进行研究,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动脉灌注的固定尸头标本10例20侧(6男4女),通过经蝶手术暴露鞍旁段颈内动脉(PSICA)后,小心分离各动脉分支,对其进行解剖学描述,并和经颅手术中海绵窦内血管结构进行对比;结果:经蝶入路颈内动脉可分为PSICA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PCICA),打开海绵窦下壁即暴露PSICA,根据其形态可分为上、下水平部和垂直部,脑膜垂体干源于PSICA下水平部末段内壁占45%(9侧)、顶壁占20%(4侧)、外壁占25%(5侧)、上水平部中段内壁占10%(2侧);海绵窦下动脉源于PSICA垂直部中段外壁占80%(16侧),下水平部中段占5%(1侧);另15%(3侧)源于脑膜垂体干;仅在25%标本(5侧)中发现McConnell’s背囊动脉,其源于垂直部上段的内壁上,口径细小(0.85±0.21)mm;结论:经蝶入路中,向内侧走行的动脉分支是出血的主要原因,了解相关动脉结构在解剖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外科安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蝶人路 海绵窦 解剖学 颈内动脉
下载PDF
海绵窦内侧壁的解剖特点及其对于垂体瘤海绵窦侵袭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胡佳 曲元明 李振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的解剖特点,了解垂体瘤海绵窦侵袭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取福尔马林固定头颅标本20例,其中18例行冠状(8例)、矢状(4例)以及轴位(6例)切片,另取2例鞍区完整的单纯颅底标本进行显微解剖研究,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的解剖特点... 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的解剖特点,了解垂体瘤海绵窦侵袭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取福尔马林固定头颅标本20例,其中18例行冠状(8例)、矢状(4例)以及轴位(6例)切片,另取2例鞍区完整的单纯颅底标本进行显微解剖研究,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的解剖特点。结果20例标本中均未发现有明确的内侧壁的膜性结构的存在,海绵窦内侧与垂体之间仅仅以垂体囊相间隔,其中冠状位和轴位切片显示有4例垂体前叶舌样突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上方,4例垂体与颈内动脉之间紧密接触无间隙存在;矢状位去除垂体和垂体囊后可以直接看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结论海绵窦内侧壁没有膜性结构存在,正常垂体前叶可以突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上方,此结构特点使得垂体瘤易于向海绵窦内生长,并非所有的向海绵窦内生长的垂体腺瘤均可以诊断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内侧壁 颈内动脉 垂体囊 垂体瘤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杰 庄振武 +4 位作者 施海彬 李麟荪 耿晓增 胡卫星 傅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评估介入性栓塞治疗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其中 1例伴颈外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结合颈外动脉颗粒性栓塞。... 目的 评估介入性栓塞治疗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其中 1例伴颈外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结合颈外动脉颗粒性栓塞。结果  6例 CCF栓塞均获成功 ,其中 2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 ,另 4例结合同侧颈内动脉栓闭。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CF的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 ,是 CCF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栓塞 颈动脉海绵窦瘘 介入疗法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中颅底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清 严正村 +4 位作者 孙俊 汪璟 庞明志 李江安 鲁晓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明确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中颅底的各种重要解剖标志,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和手术特点。方法分别运用直径4 mm,长度18 cm的0°、30°和45°硬质内镜(Karl Storz),在动脉灌注后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手术过程,... 目的明确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中颅底的各种重要解剖标志,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和手术特点。方法分别运用直径4 mm,长度18 cm的0°、30°和45°硬质内镜(Karl Storz),在动脉灌注后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手术过程,神经导航的引导下经双侧鼻腔扩大入路对中颅底进行内镜解剖。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结果蝶窦后壁可分为鞍区、鞍上区、海绵窦区和斜坡区。在蝶窦后壁可见鞍底、后组筛房、蝶骨平台、鞍结节、斜坡、斜坡隐窝、海绵窦、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在蝶窦腔的外侧壁可见眶尖隆起、上颌神经隆起、下颌神经隆起和翼管神经,并分别形成视神经颈内动脉和动眼神经三角、V_1~V_2三角、V_2~V_3三角。两侧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内侧距离为(11.3±1.2)mm,两侧垂体前部距离为(12.2±2.1)mm,两侧垂体中部距离为(21.5±2.5)mm,两侧垂体后部距离为(17.6±3.4)mm,垂体前后径为(9.1±2.9)mm。硬膜内的鞍上区又可分为视交叉上部、视交叉下部、鞍背后部和脑室部。在剪开海绵窦和垂体之间的硬膜后,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可分为三叉神经段、后曲段、下水平段、前曲段和上水平段。结论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至中颅底可清晰显示鞍区、鞍上区和海绵窦区的解剖结构,为该区域的病变提供一条有价值微侵袭的手术方法。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是该区域手术的关键性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入路 颈内动脉 鞍上区 海绵窦
下载PDF
扩大经鼻蝶入路的海绵窦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山 张义 夏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9-712,共4页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蝶入路下的海绵窦显微解剖特点,制定大小范围合适的骨窗暴露海绵窦,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7具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在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脑神经的解剖关系...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蝶入路下的海绵窦显微解剖特点,制定大小范围合适的骨窗暴露海绵窦,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7具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在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脑神经的解剖关系并测量相关解剖参数。结果鞍结节、鞍底、斜坡、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骨性隆起是确定手术区域的重要标志。颈内动脉与上颌神经入圆孔处的平均距离为6.8mm。扩大的骨窗平均宽度值为37.6mm(范围28.7mm~44.0mm)。结论骨窗越过颈内动脉骨性隆起扩大至圆孔的内侧缘的扩大经鼻蝶入路可有效的暴露一侧海绵窦全景,是处理由鞍内向海绵窦内侵袭病变的良好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入路 颈内动脉 海绵窦 解剖学
下载PDF
1例永久性三叉动脉显微解剖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喜安 钟世镇 +3 位作者 漆松涛 黄胜平 戴学军 王兴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报道 1例偶然发现的右侧永久性三叉动脉形态、特点 ,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利用显微解剖对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与后循环连接关系、以及相关动脉解剖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与脑膜... 目的 :报道 1例偶然发现的右侧永久性三叉动脉形态、特点 ,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利用显微解剖对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与后循环连接关系、以及相关动脉解剖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与脑膜垂体干共干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于展神经外侧进入后颅窝 ,分支与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吻合 ,其终末支之一延续为同侧的小脑下后动脉 ,此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 ,分支分布于脑干和小脑。结论 :永久性三叉动脉与后循环关系复杂 ,广泛参与正常脑组织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三叉动脉 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吻合 海绵窦 三叉神经 展神经
下载PDF
双侧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车晶晶 陈旭 +3 位作者 郭燕军 脱厚珍 王佳伟 李继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63岁.主因持续性左额及左眼疼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左侧额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伴左侧眼球胀痛,睁眼后症状加重,伴左眼视物模糊,继而出现流涕、鼻部胀痛,...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63岁.主因持续性左额及左眼疼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左侧额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伴左侧眼球胀痛,睁眼后症状加重,伴左眼视物模糊,继而出现流涕、鼻部胀痛,先后就诊于眼科、神经内科,予以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内动脉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扩大经蝶入路显微镜与内镜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忻涛 任同喜 +5 位作者 郝解贺 万大海 仝海波 刘跃亭 薛乃照 孙之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12-518,共7页
研究背景目前普遍认为,传统经蝶入路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较差,如何切除向蝶鞍外生长的肿瘤即成为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扩大经蝶手术人路的解剖学特点,以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成人... 研究背景目前普遍认为,传统经蝶入路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较差,如何切除向蝶鞍外生长的肿瘤即成为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扩大经蝶手术人路的解剖学特点,以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成人尸头标本模拟内镜下扩大经蝶入路手术范围,并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结果(1)蝶窦开口距鼻前棘52.62~63.16mm,平均(59.68±4.28)mm;距后鼻孔上缘10.47~15.61mm,平均(12.88±1.46)mm。(2)视神经和颈内动脉隆起率分别为11/20和17/20。(3)海绵窦内侧壁由一层硬脑膜组成,前、后、下海绵间窦和基底窦出现率分别为17/20、12/20、11/20和20/20。(4)双侧颈内动脉内缘在隐匿段间距为12.42~21.76mm,平均(15.30±1.25)mm;在下水平段中点间距为10.42~18.43mm,平均(14.03±1.19)mm;在前垂直段间距为16.75~24.88mm,平均(18.87±1.44)mm;在鞍结节内缘间距为9.97~16.18mm,平均(12.73±0.94)mm。(5)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内侧壁蝶鞍部之间有7侧直接接触(7/20);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内侧壁蝶骨部之间均可见静脉丛伸人(20/20)。(6)共有9侧颈内动脉沿垂体下1/3走行(9/20)、7侧沿垂体下2/3走行(7/20)、3侧沿整个垂体走行(3/20)、1侧沿鞍底水平以下走行(1/20)。(7)有4侧(4/20)垂体出现侧突。结论扩大经蝶人路显露海绵窦内结构清晰,适用于处理由鞍内向海绵窦侵袭的垂体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海绵窦 颈内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解剖学
下载PDF
Dyna CT评估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春鸥 杨志刚 +6 位作者 张磊 张永巍 黄清海 许奕 赵文元 刘建民 洪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评估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DCC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例外伤性单瘘口DCC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对D... 目的探讨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评估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DCC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例外伤性单瘘口DCC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对DCCF的诊断价值,包括对瘘口、软脑膜静脉逆流、引流静脉及海绵窦分隔信息的展示。结果与3D-DSA相比,Dyna CT多显示了15例(93.75%)患者的21个信息,包括显示瘘口8个,软脑膜静脉的逆向引流2个,引流静脉2个,海绵窦分隔9个。其中,在显示瘘口及海绵窦分隔方面,Dyna CT与3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软脑膜静脉的逆向引流和引流静脉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3D-DSA相比,Dyna CT能更有效地显示DCCF的瘘口及海绵窦分隔,利于指导其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颈动脉海绵窦瘘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扩大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翔 江广理 +3 位作者 王海军 初国良 蔡赣桥 樊韵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为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1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采用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相关解剖结构。结果:(1)通过扩大入路可建立直视海绵窦下壁的通路。(2)可视的海绵窦下壁范围为不规则四... 目的:为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1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采用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相关解剖结构。结果:(1)通过扩大入路可建立直视海绵窦下壁的通路。(2)可视的海绵窦下壁范围为不规则四边形,前界长(11.95±2.01)mm(8.66-15.15mm),内侧界长(14.02±1.68)mm(11.47~17.66mm)。(3)可完整显示海绵窦的前下腔和内侧腔及外侧腔和海绵窦外侧壁的大部。结论:切除中、上鼻甲及后组筛窦的扩大手术入路,可以较好的显露海绵窦的下壁,具有直视、微创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入路 筛窦 海绵窦 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床突间隙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国臣 韩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为经床突间隙(CS)入路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干燥颅骨标本和头颅湿标本CS及其周围结构。结果:前床突(ACP)基部宽度约9.27 mm,厚度约4.89 mm;Dolenc三角的三边长度分别约为6.02 mm,10.27 mm和10.00 mm;2... 目的:为经床突间隙(CS)入路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干燥颅骨标本和头颅湿标本CS及其周围结构。结果:前床突(ACP)基部宽度约9.27 mm,厚度约4.89 mm;Dolenc三角的三边长度分别约为6.02 mm,10.27 mm和10.00 mm;23.3%的ACP气化,与后组鼻窦相通;颈内动脉(ICA)床突段长度约2.87 mm;ICA近环外侧距动眼神经约2.55 mm。结论:(1)磨除ACP须局限在Dolenc三角内;(2)ACP气化增加了相关手术的危险性;(3)在ICA近环与动眼神经之间切开海绵窦上壁较安全;(4)通过CS可显露ICA床突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突间隙 周围结构 显微解剖 海绵窦 颈内动脉
下载PDF
海绵窦三角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保中 薛志广 +2 位作者 余新光 张纪 周定标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了解海绵窦(Cavemoussinus,CS)有关的三角的显微解剖,为CS病变直接手术提供安全术入路。方法:20例成人头部标本,在显微镜下对CS颅内三壁有关三角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CS上壁内有前内侧三角、... 目的:了解海绵窦(Cavemoussinus,CS)有关的三角的显微解剖,为CS病变直接手术提供安全术入路。方法:20例成人头部标本,在显微镜下对CS颅内三壁有关三角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CS上壁内有前内侧三角、内侧三角、颈动脉三角和动眼三角;外壁内及其附近有旁内侧三角、Parkinson三角、Mulan三角、外侧三角、Glasscock三角和Kawase三角:后壁上有下外侧三角和下内侧三角。结论:CS三角为其病变直接手术提供既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又能进入CS内的安全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颈内动脉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仁玲 刘晓东 +1 位作者 杨德林 徐启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8-532,共5页
目的为临床提供海绵窦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避免海绵窦手术中颈内动脉及分支的损伤。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3例(46侧)成人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和拍摄。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海绵窦内大致呈"~"形,位置固定,其主要分支脑膜... 目的为临床提供海绵窦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避免海绵窦手术中颈内动脉及分支的损伤。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3例(46侧)成人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和拍摄。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海绵窦内大致呈"~"形,位置固定,其主要分支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垂体被膜(McConnell)动脉的出现率分别为100%、86.9%和17.4%。岩舌韧带、岩尖、后床突、颈动脉沟、前床突等解剖结构与颈内动脉存在相对固定的解剖关系。海绵窦内颅神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海绵窦下动脉及脑膜垂体干。结论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的出现率高、位置相对固定,在临床手术的定位、记录和分段中可作为标志点。从颈内动脉的近端到远端,相对固定的5个解剖结构在海绵窦手术中可作定位标志。手术在游离海绵窦内颅神经时,应尽可能先在颈内动脉找寻脑膜垂体干和海绵窦下动脉,循其主干到分支,明确找到供血动脉后再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海绵窦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亮 荆俊杰 +4 位作者 魏梁锋 王守森 王如密 郑和平 张发惠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10例防腐尸颅,按经鼻路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颈内动脉与蝶窦外侧壁和垂体的关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情况,测量颈内动...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10例防腐尸颅,按经鼻路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颈内动脉与蝶窦外侧壁和垂体的关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情况,测量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各分段与中线的距离.结果:前鼻棘到颈内动脉隆起最凸点的连线长度为(74.5±3.1)mm,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分为鞍旁部和斜坡旁部,主要有2个分支;前垂直段、前曲段、水平段、后曲段、后垂直段内侧壁与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4±1.0),(9.0±1.3),8.3±2.5),(7.6±1.4)和(8.9±1.5)mm.结论:采用扩大经鼻入路可处理侵袭海绵窦内侧腔的病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是扩大经鼻入路处理海绵窦病变所遇到的主要解剖结构,熟悉相关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安全处理海绵窦病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入路 颈内动脉 解剖学 海绵窦
下载PDF
经海绵窦颅神经与颈内动脉关系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学斌 赵洪洋 +3 位作者 秦尚振 胡军民 李俊 林俊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为海绵窦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海绵窦内颅神经位置、走行及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海绵窦入口平面从上到下可见第Ⅲ、Ⅳ颅神经以及第Ⅴ颅神经第1、2分支,颈内动... 目的为海绵窦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海绵窦内颅神经位置、走行及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海绵窦入口平面从上到下可见第Ⅲ、Ⅳ颅神经以及第Ⅴ颅神经第1、2分支,颈内动脉在海绵窦内分为5段,第Ⅲ、Ⅳ、Ⅴ1、Ⅵ颅神经在海绵窦内长度分别为(9.33±3.75)m m、(10.59±3.95)m m、(15.45±4.69)m m和(18.12±5.98)m m;滑车神经变异较大;滑车神经下缘与三叉神经眼支下缘组成Parkinson三角是经海绵窦外侧壁入路手术开颅最常用的间隙。结论掌握经海绵窦的颅神经的显微解剖对海绵窦的直接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 颈内动脉 海绵窦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辉 吴震 +2 位作者 王亮 田凯兵 张俊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目的总结1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病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枕下后正中至左外侧入路开颅,显微外科技术全切除肿瘤。无症状的海绵窦段... 目的总结1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病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枕下后正中至左外侧入路开颅,显微外科技术全切除肿瘤。无症状的海绵窦段动脉瘤未给予治疗。结果病理证实:血管母细胞瘤。术后MRI示:肿瘤全切除。术后1年随访:病人恢复良好,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未见增大及破裂出血,继续随访观察。结论血管母细胞瘤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例少见,对于未破裂非供瘤动脉动脉瘤,可以随访监测动脉瘤的变化,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血管母细胞瘤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 海绵窦 小脑
下载PDF
脑神经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卉 朱国臣 《解剖学研究》 CAS 2000年第2期95-97,T005,共4页
目的 为海绵窦 (cavernoussinus,CS)直接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 15例 (30侧 )成人头颅标本CS内脑神经位置、行径以及与颈内动脉CS段的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 ①动眼神经入窦点在前床突尖后方 (4 5 7± 1 0 ... 目的 为海绵窦 (cavernoussinus,CS)直接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 15例 (30侧 )成人头颅标本CS内脑神经位置、行径以及与颈内动脉CS段的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 ①动眼神经入窦点在前床突尖后方 (4 5 7± 1 0 5 )mm ,与滑车神经、眼神经垂直距离分别为 (2 2 0± 0 6 7)mm和 (4 37± 1 35 )mm。②滑车神经入窦点与眼神经垂直距离为 (5 5 2± 1 0 6 )mm。滑车神经CS段行程形状可分为三型。③颈内动脉后曲顶高出眼神经和展神经上缘分别为 (5 5 2± 1 84)mm和 (6 6 0± 1 94)mm。④经前床窦尖外侧或外下方时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眼神经与前床突尖垂直距离分别为 (1 85±0 75 )mm、(5 30± 1 0 4)mm和 (6 6 1± 1 6 3)mm。结论 掌握脑神经CS段的显微解剖对CS的直接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 颈内动脉 海绵窦 显微解剖
下载PDF
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宣芸 李云生 +1 位作者 于志强 于春水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 :为海绵窦的影像诊断学及神经外科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将标本制成连续切片 ,观察海绵窦内间隙、静脉及海绵窦外侧壁。结果 :海绵窦可分为前下、后上、内侧及外侧四个间隙 ,但海绵窦窦壁附近 ,尤其是外侧壁... 目的 :为海绵窦的影像诊断学及神经外科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将标本制成连续切片 ,观察海绵窦内间隙、静脉及海绵窦外侧壁。结果 :海绵窦可分为前下、后上、内侧及外侧四个间隙 ,但海绵窦窦壁附近 ,尤其是外侧壁附近时而有静脉存在。海绵窦外侧壁可分为浅、深两层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穿行于深层中,77.28 %的标本两层之间存在静脉窦。结论 :海绵窦为一静脉通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断层解剖 颈内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