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的潜射导弹筒口压力场预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汉平 吴菊华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6,87,共5页
基于无相变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对潜射导弹筒口压力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取了筒口气泡脉动规律及作用在筒盖上的压强变化特性数据,采用简化算法计算了筒盖上的总受载.对比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比... 基于无相变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对潜射导弹筒口压力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取了筒口气泡脉动规律及作用在筒盖上的压强变化特性数据,采用简化算法计算了筒盖上的总受载.对比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比较接近,且具有更大的安全裕度,该方法可用于筒盖系统的受载预测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射发射装置 筒口压力场 VOF模型 多相流 动网格技术
下载PDF
水下潜器回转运动状态下的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家鸣 张恩伟 钟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共7页
采用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运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技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水下潜器做回转运动时导管螺旋桨的推力特性。其中对回转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编写UDF对水下潜器回转运动方式进行控制。计算结果表... 采用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运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技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水下潜器做回转运动时导管螺旋桨的推力特性。其中对回转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编写UDF对水下潜器回转运动方式进行控制。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回转运动数学模型可以实现水下潜器的回转运动,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可以得知导管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力是趋于周期稳定变化的,由于回转运动的单向性,两侧导管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力值不相等,主要原因在于水下潜器主体以及来流等模拟环境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潜器 空化模型 动网格技术 导管螺旋桨 回转运动
下载PDF
潜射模拟弹筒口压力场仿真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汉平 余文辉 魏建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9-1013,共5页
基于含相变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并采用三维对称模型对潜射模拟弹筒口压力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取了3种不同出口速度条件下的筒口气泡脉动规律、作用在筒盖上的压强变化特性以及筒盖上的受载力矩时程,对比分析了水的可压缩性和工质气... 基于含相变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并采用三维对称模型对潜射模拟弹筒口压力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取了3种不同出口速度条件下的筒口气泡脉动规律、作用在筒盖上的压强变化特性以及筒盖上的受载力矩时程,对比分析了水的可压缩性和工质气体初温对筒盖受载以及受载脉动脉宽的影响。结果表明,仿真与测试数据吻合较好,工质气体的初始温度对筒盖受载脉宽影响较大,水的可压缩性对仿真结果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可为筒盖系统受载分析以及筒盖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潜射发射装置 筒口压力场 VOF模型 多相流 动网格技术
下载PDF
载荷AUV进水过程分析及分离运动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光 魏静 陈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580,共5页
根据一定的假设和简化处理,运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VOF多相流技术,建立了进水过程的流体力学模型,针对前、后平衡舱空腔在静止情况下的进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进水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在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对分离前不同进水速度... 根据一定的假设和简化处理,运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VOF多相流技术,建立了进水过程的流体力学模型,针对前、后平衡舱空腔在静止情况下的进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进水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在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对分离前不同进水速度和不同初始速度作用下载荷AUV的弹道及分离后载荷的弹道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水池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弹道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AUV 进水过程 分离运动
下载PDF
潜射模拟弹筒盖系统柔性支撑降载技术
5
作者 王汉平 杨鸣 段磊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10,共5页
提出了筒盖系统带空行程的柔性支撑降载方案,基于含相变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并采用三维对称模型对潜射模拟弹筒口压力场及其对筒盖系统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对比分析了9种不同空行程组合的仿真数据,获取了筒口压力场的气泡脉动特... 提出了筒盖系统带空行程的柔性支撑降载方案,基于含相变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并采用三维对称模型对潜射模拟弹筒口压力场及其对筒盖系统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对比分析了9种不同空行程组合的仿真数据,获取了筒口压力场的气泡脉动特性、筒盖及其支撑环节的受载特性和筒盖的运动规律,验证了带空行程柔性支撑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得到了便于工程实施的行程组合参数。该结果对于指导筒盖系统降载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射发射装置 潜射导弹 筒口压力场 VOF模型 多相流 动网格技术 柔性支撑
下载PDF
水速对潜射导弹出筒流场和弹道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仁凤 胡晓磊 +1 位作者 王正鹤 乐贵高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8-101,106,共5页
为了研究水流速度对潜射导弹出筒过程的影响,基于混合多相流模型、Singhal空化模型和导弹动网格技术对不同流速下导弹弹射出筒过程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考虑肩部空化现象的导弹出筒多相物理现象和发射装置载荷。结果表明,流速带来了... 为了研究水流速度对潜射导弹出筒过程的影响,基于混合多相流模型、Singhal空化模型和导弹动网格技术对不同流速下导弹弹射出筒过程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考虑肩部空化现象的导弹出筒多相物理现象和发射装置载荷。结果表明,流速带来了流场的不对称;随着流速的增加,迎流面空泡长度减小,背流面空泡长度增加;导弹迎流面壁面压强大于背流面压强,从而形成侧向力,弹体在水流方向发生偏转。研究结果对于水下发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速度 潜射导弹 多相流 空化 动网格技术
下载PDF
基于6DOF的高速射弹入水超空泡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梦笛 曹从咏 盛楚倩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5,28,共5页
根据非定常不可压缩流动的N-S方程和k-epsilon湍流模型,利用VOF多相流模型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采用6DOF动网格,对反鱼雷射弹的入水过程进行了仿真。主要研究了两种具有不同空化器形状的射弹分别在入水角为30°和60°的工... 根据非定常不可压缩流动的N-S方程和k-epsilon湍流模型,利用VOF多相流模型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采用6DOF动网格,对反鱼雷射弹的入水过程进行了仿真。主要研究了两种具有不同空化器形状的射弹分别在入水角为30°和60°的工况下超空泡的形态和发展过程,以及阻力系数的变化情况。将仿真得到的空泡轮廓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将仿真所得的弹体运动速度同在靶场进行实弹射击的测速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仿真程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实弹射击结果吻合程度较好,仿真成果可靠性较高;空化器形状对于阻力系数的大小有较大影响,入水角度对阻力系数的变化趋势有较大影响;弹体完全入水后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因尾拍扰动而在一定范围内振荡,大入水角下弹体尾翼对水面的撞击较小入水角下剧烈。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反鱼雷射弹结构和超空泡射弹的优化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6DOF动网格 多相流 超空泡 空化模型
下载PDF
水下航行体垂直发射环境流场与弹道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燕国军 梁欣欣 +2 位作者 张健 权晓波 魏海鹏 《节能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307-312,共6页
本文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标准 k-ε湍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对水下航行体发射过程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求解。通过对航行体水下发射过程多相流场及弹道耦合计算,获得了航行体表面压力以及流场三维特性分布,探讨了发射平台运动速度以及发射... 本文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标准 k-ε湍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对水下航行体发射过程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求解。通过对航行体水下发射过程多相流场及弹道耦合计算,获得了航行体表面压力以及流场三维特性分布,探讨了发射平台运动速度以及发射水深变化对航行体受力和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射平台运动速度的增加会引起航行体所受环境法向力和俯仰力矩的增加,直接导致其出水过程横向速度和俯仰角速度的变化量线性增加;发射水深的增大会影响航行体的出水时刻,但其对航行体所受水动力及运动特定的变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多相流 动网格 流体动力特性 运动速度
下载PDF
水下航行体垂直发射尾部流场数值计算 被引量:9
9
作者 燕国军 阎君 +1 位作者 权晓波 魏海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6,共5页
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求解非定常RANS方程,对航行体水下垂直发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尾部形状和尾空泡初始压力对航行体尾部流场、轴向速度等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尾部形状决定了航行体尾空泡... 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求解非定常RANS方程,对航行体水下垂直发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尾部形状和尾空泡初始压力对航行体尾部流场、轴向速度等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尾部形状决定了航行体尾空泡的生成演化过程,进而影响航行体尾部压力和轴向运动速度;尾空泡初始压力越大,出筒后航行体轴向速度最大值越大,尾部压力振荡周期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多相流 动网格 垂直发射 尾部形状
下载PDF
潜射导弹出筒过程的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红军 陆宏志 +2 位作者 裴胤 叶建 邹正平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6-415,共10页
潜射导弹出筒过程的研究对其水弹道以及水下动载荷的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多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求解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对考虑潜艇平动影响的导弹冷弹射出筒过程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三维数值模拟体现出筒口效应、... 潜射导弹出筒过程的研究对其水弹道以及水下动载荷的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多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求解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对考虑潜艇平动影响的导弹冷弹射出筒过程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三维数值模拟体现出筒口效应、发射气团现象等经典实验现象与实验符合较好,说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揭示导弹出筒过程中多相流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流体动力特性,通过分析这些现象中导弹所受冲击的形成机理,为工程应用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射导弹 出筒过程 多相流 动网格
原文传递
导弹水下运动及出水过程的三维流场仿真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晓光 陈焕龙 +2 位作者 刘华坪 赵成佳 陈浮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为研究水下发射时的弹道和水动力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和动网格技术,对水下航行体水下及出水过程进行全三维、六自由度多相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动网格技术解决了耦合VOF模型模拟气水交界面、航行体运动及计算域的变形等非定常、... 为研究水下发射时的弹道和水动力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和动网格技术,对水下航行体水下及出水过程进行全三维、六自由度多相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动网格技术解决了耦合VOF模型模拟气水交界面、航行体运动及计算域的变形等非定常、非线性计算问题.计算得到了航行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时域特性.研究了航行体空间流场结构及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艇速使航行体肩部的旋涡呈非对称性并引起了弹道的空间偏转,航行体的水下运动和出水过程中流体力矩的作用会使偏转角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水下弹道 出水弹道 动网格
原文传递
潜射导弹筒盖系统附加气室降载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汉平 吴友生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提出了筒口附加气室的筒盖系统降载方案,基于无相变轴对称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对附加气室体积、连通长度与筒盖受载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仿真,根据附加气室体积的不同和连通环节接口长度的不同,选取4种工况进行了计算.不同工况结果... 提出了筒口附加气室的筒盖系统降载方案,基于无相变轴对称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对附加气室体积、连通长度与筒盖受载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仿真,根据附加气室体积的不同和连通环节接口长度的不同,选取4种工况进行了计算.不同工况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附加气室确实对筒盖系统具有降载效果,且附加气室体积越大、连通长度越长,正压峰降载的效果越明显;负压峰载荷只有附加气室体积和连接长度足够大后才具有降载效果.该结果对于指导筒盖系统降载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射发射装置 潜射导弹 压力场 VOF模型 多相流 动网格
原文传递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avitator's deflection angle on flow features for a free moving supercavitated vehicle
13
作者 陈鑫 鲁传敬 +1 位作者 陈瑛 曹嘉怡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5期697-705,共9页
When a high-speed cavitated weapon moves under water, the flow properties are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sake of the trajectory predication and control. In this paper, a single-fluid multiphase flow method coupled with ... When a high-speed cavitated weapon moves under water, the flow properties are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sake of the trajectory predication and control. In this paper, a single-fluid multiphase flow method coupled with a natural cavitat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flee moving phase of an underwater supercavitated vehicl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external thrust. The influence of the cavitator's deflection angle ranging from -3~ to 3~ on the cavity pattern, the hydrodynamics and the underwater trajectory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computational results, several conclusions are qualitatively drawn by an analysis. The deflection angle has very little effect on the cavity pattern. When the deflection angle increases, the variation curves of the vertical linear velocity, the lift coefficient and the pitching moment coefficient become flatter. In the phase of the second natural cavitation, at a same time, the greater the deflection angle is, the lower the drag and the lift coefficients will be and the higher the pitching moment coefficient becomes. At the finishing time of the free moving phase, when the deflection angle lies in the small range of -1~ - 1~,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er of mass and the pitching angle of the vehicle are more close to each other. However, when the deflection angle is less than -1° or greater than 1°,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er of mass and the pitching angle change greatly. Ifa proper deflection angle of the cavitator is adopted, the underwater vehicle can navigate in a pseudo-fixed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ation multiphase underwater trajectory dynamic mes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