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侧书”义证
1
作者 李慧国 《出土文献》 2023年第2期118-129,158,共13页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两则学郎诗抄中出现“侧书”一词,学界诸家就其义众说纷纭,有“札书”误写说、“册书”同音说、侧姿说、结体说、写胡语说、握卷写说、反左书说等,但都莫衷一是,不足确证。本文从《侧书》诗的字面本义、情感语境及敦煌...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两则学郎诗抄中出现“侧书”一词,学界诸家就其义众说纷纭,有“札书”误写说、“册书”同音说、侧姿说、结体说、写胡语说、握卷写说、反左书说等,但都莫衷一是,不足确证。本文从《侧书》诗的字面本义、情感语境及敦煌吐鲁番文书学郎诗抄的整体面貌和唐代寺学教育的特点进行探究,认为“侧书”一词的所指应当是书于学郎抄本的“侧批”。这些常见的“侧书”不仅反映了学郎们普遍具有畏难心理,同时也体现了唐五代敦煌吐鲁番寺学教育中学郎抄经之艰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吐鲁番文书 学郎诗抄 侧书 侧批 寺学
下载PDF
论王念孙《读战国策杂志》的文献考据方法
2
作者 贾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8-65,共8页
清代考据学家王念孙在《读书杂志·读战国策杂志》中使用了若干种具备典范意义的文献考据方法。王氏据异文以比勘、校正《战国策》原文,运用以形索意的方法纠正字形讹误,运用以声求义的方法从字音推求字义,通过归纳总结同时代古籍... 清代考据学家王念孙在《读书杂志·读战国策杂志》中使用了若干种具备典范意义的文献考据方法。王氏据异文以比勘、校正《战国策》原文,运用以形索意的方法纠正字形讹误,运用以声求义的方法从字音推求字义,通过归纳总结同时代古籍中的语义、对文、句式等用语规律考订文句,并据历史、地理知识进行综合考察。这些行之有效的考据方法使得王念孙与《读书杂志》成为考据学上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据方法 《读书杂志》 《战国策》 王念孙
下载PDF
西周金文中的“册”“典”“书”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书芬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9-115,共7页
西周金文中的"册"有3种含义:人名(族名)、职业、(官职)、册书。"典"的用法和含义有两种:一是典册义,是名词;一是记入(典册)义,为动词。"书"也有两种解释:一作动词,表示书写、记录;二是名词,表示册书义。&... 西周金文中的"册"有3种含义:人名(族名)、职业、(官职)、册书。"典"的用法和含义有两种:一是典册义,是名词;一是记入(典册)义,为动词。"书"也有两种解释:一作动词,表示书写、记录;二是名词,表示册书义。"册"是象形字;"典"是册的一种,由"册"引申而来;"书"是书写产生的结果,引申出册书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册” “典” “书”
下载PDF
舒婷诗歌的理想倾向与当代诗歌的选择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中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6-159,共4页
舒婷诗歌的理想主义内涵及相对精致的形式与俗化倾向及极度散文化 ,构成中国当代诗歌的两极 ,代表两种发展方向的选择。舒婷以超越困境、诗意化境界、乐观态度为基本特征的理想主义内涵 ,以重视韵律及语言锤炼为特征的文体形式精致化 ,... 舒婷诗歌的理想主义内涵及相对精致的形式与俗化倾向及极度散文化 ,构成中国当代诗歌的两极 ,代表两种发展方向的选择。舒婷以超越困境、诗意化境界、乐观态度为基本特征的理想主义内涵 ,以重视韵律及语言锤炼为特征的文体形式精致化 ,更有可能代表中国诗歌的合理方向。过分俗化、丑化以及毫无限度的散文化 ,并不符合诗歌文体的历史、心理与逻辑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婷诗歌 理想倾向 方向选择
下载PDF
从刘知几到章学诚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演进分析
5
作者 蒋卫荣 徐玉婷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46,共6页
文章从一个学科概念的命名及演进角度,梳理了从唐代刘知几"制册章表书"到清代章学诚"比次之书"——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或名称的认知从无到有、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深化过程。档案学界公认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 文章从一个学科概念的命名及演进角度,梳理了从唐代刘知几"制册章表书"到清代章学诚"比次之书"——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或名称的认知从无到有、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深化过程。档案学界公认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集大成者。刘知几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是章学诚系统、成熟、完整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社会转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馆服务受众由小众向大众转型,当代的档案文献编纂、编研成果必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章学诚 制册章表书 比次之书 长编 文献编纂
下载PDF
《史记》为何不载董仲舒的“三对策”
6
作者 王建军 《现代教育论丛》 2020年第4期17-24,共8页
西汉时期,董仲舒应贤良方正举,根据汉武帝的要求,对策三篇,提出了有关文教政策的三条建议,今人将其概括为“兴太学”“重选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史记》却对此事只字未提。本文试从司马迁教育理念的角度来探讨其中原因。从《... 西汉时期,董仲舒应贤良方正举,根据汉武帝的要求,对策三篇,提出了有关文教政策的三条建议,今人将其概括为“兴太学”“重选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史记》却对此事只字未提。本文试从司马迁教育理念的角度来探讨其中原因。从《史记》记载的事实看,董仲舒的“三对策”对汉代教育发展并无直接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汉代教育与汉儒人格都已丧失了先秦儒家教育精神,汉武帝推行的“独尊儒术”政策偏离了传统文教政策的方向,而董仲舒的“三对策”对此未作任何回应,反而为其推波助澜。这种态度与司马迁的教育立场相悖,这应该是《史记》对此事只字未提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董仲舒 “三对策”
下载PDF
《新唐书·艺文志》“员半千《三国春秋》”条辨误
7
作者 李豪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第11期93-96,共4页
《新唐书·艺文志》中所载员半千著《三国春秋》一书,系据《旧唐书·王义方传》补录,但该传其实混淆了何彦先与员半千二人的事迹。文章利用新出《周故地官侍郎上柱国何公墓志铭并序》,纠正《旧唐书·王义方传》中的讹误,在... 《新唐书·艺文志》中所载员半千著《三国春秋》一书,系据《旧唐书·王义方传》补录,但该传其实混淆了何彦先与员半千二人的事迹。文章利用新出《周故地官侍郎上柱国何公墓志铭并序》,纠正《旧唐书·王义方传》中的讹误,在此基础上,考订《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员半千《三国春秋》”一书当为“何彦先《三国战策》”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半千 《三国春秋》 何彦先 《三国战策》 《新唐书·艺文志》
下载PDF
董仲舒生平考辨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冬煤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84-86,共3页
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对策时间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冬十月,《资治通鉴》记载有误。董仲舒的生卒年应为公元前192年至公元前117年,而不是通常说的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04年。
关键词 董仲舒 生平 天人三策 元光元年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藏书之策”中“策”字考释
9
作者 王圣楠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3-95,共3页
《汉书·艺文志》总序中,所提出的"藏书之策"中的"策"字的含义,历来人们有两种说法:简策,政策。从文字和文献两方面进行考证,认为:"藏书之策"中"策"应解为"计划"、"策略&qu... 《汉书·艺文志》总序中,所提出的"藏书之策"中的"策"字的含义,历来人们有两种说法:简策,政策。从文字和文献两方面进行考证,认为:"藏书之策"中"策"应解为"计划"、"策略"、"政策"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汉书·艺文志》 藏书之策
下载PDF
北赵晋侯墓出土叔矢方鼎铭文研究
10
作者 陈奇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分四段:(1)叔方鼎铭文释文。(2)叔是第二代晋侯之名,(M114)之墓主即叔。(3)铭文所提示的历史事件。(4)附记:十四月。唐叔虞是武王之弟。
关键词 大栅 咸奉 周公伐殷 十又四月
下载PDF
青铜器铭文考释(三则)
11
作者 李零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7,共8页
此文通过保尊、保卣讨论“殷东国五侯”是周公东征后,把周以东划分为五大军区相继设立的五个军事首长。“五侯”指齐、鲁、晋、卫、燕五侯。讨论叔夨方鼎中的“册拜”,认为“拜”不释“祷”,而相当于“草木盛也”的芾字,读与拜同,是“... 此文通过保尊、保卣讨论“殷东国五侯”是周公东征后,把周以东划分为五大军区相继设立的五个军事首长。“五侯”指齐、鲁、晋、卫、燕五侯。讨论叔夨方鼎中的“册拜”,认为“拜”不释“祷”,而相当于“草木盛也”的芾字,读与拜同,是“求”的敬语;“殷厥士■”,当为“殷厥士爵”。爵字的认出很重要,说明此器是记拜官授爵。这在器铭中还是首次出现。通过出土青铜器、漆器等讨论典籍中的“同瑁”,“同”应是习惯上称作觚的器物,它的自名是“同”;“瑁”即此物之器盖,上竖圭瓒,与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尊保卣 五侯 叔夨方鼎 同瑁
原文传递
论清代地方架阁库的变迁——以浙江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李敏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清初地方各级机构设有架阁库,它们基本都是明代架阁库的遗存。从浙江历史看,架阁库一词,从清中期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册房和书房。
关键词 架阁库 册房 书房
原文传递
从《行书判词册》看廉吏郑燮
13
作者 杨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38,共7页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诗、文、书、画俱佳。其先后在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十二年,体恤百姓,清正廉明,有政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为其任山东潍县县令时的判牍,因其书名日盛而被人裁剪整理,装裱成册,内...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诗、文、书、画俱佳。其先后在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十二年,体恤百姓,清正廉明,有政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为其任山东潍县县令时的判牍,因其书名日盛而被人裁剪整理,装裱成册,内容涉及婚姻、财产、田宅、土地等问题,据此可略窥当时郑板桥理政审案的一些情况。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作为艺术珍品流传至今,从这些只言片语的判牍墨迹中,亦可了解他的书法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燮 行书判词册 书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