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novative and facile synthesis route of(La,Sr)_(2)FeO_(4+δ)–La_(0.4)Sr_(0.6)FeO_(3−δ)composite as a highly stable air electrode for 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 applications
1
作者 Qihang Ren Yang Zhang +6 位作者 Haoliang Tao Ling Qin KonradŚwierczek Wanbing Guan Jianxin Wang Changrong Xia Liangzhu Zhu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337-1348,共12页
Achieving thermal cycle stability is an imperative challenge for the 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of solid oxide cell(SOC)technology.Ruddlesden‒Popper(R‒P)oxides,whos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TEC)is compatible w... Achieving thermal cycle stability is an imperative challenge for the 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of solid oxide cell(SOC)technology.Ruddlesden‒Popper(R‒P)oxides,whos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TEC)is compatible with common electrolytes,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SOC applications.However,the two-dimensional conduction characteristic of R‒P oxides leads to insufficient catalytic activity,which hinders their performance.Here,we propose a win‒win strategy for self-assembly decoration by employing a one-pot method to address this issue.By using a single perovskite oxide(La_(0.4)Sr_(0.6)FeO_(3))to modify R‒P oxide(La_(0.8)Sr_(1.2)FeO_(4+δ)),we enhance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electrode.The strategic incorporation of a 10 mol%perovskite phase at 800℃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49%reduction in the polarization resistance(R_(p)),an impressive 86%increase in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y under power generation mode,and a notable 33%increase in the electrolysis current density under electrolysis mode.Furthermore,the perovskite-decorated R‒P oxide composite also exhibited high therm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with negligibl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bserved under both thermal cycling and charge/discharge cycling conditions.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uch dual-phase composites,which are simultaneously produced by a onestep process with outstanding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can b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ddlesden−Popper(R−P) solid oxide cell(soc) air electrode robustness one-pot synthesis
原文传递
花生过敏小鼠腹腔肥大细胞SOC活性与ROS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成彬 闫浩 +4 位作者 刘晓宇 夏立新 李荔 刘杰 刘志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研究花生过敏状态下的C57BL/6小鼠腹腔肥大细胞的激活与钙离子通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探讨肥大细胞钙离子通道与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之间的关系.1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BS组(A组)、花生过敏模型组(B组)、vitamin A和vit... 研究花生过敏状态下的C57BL/6小鼠腹腔肥大细胞的激活与钙离子通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探讨肥大细胞钙离子通道与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之间的关系.1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BS组(A组)、花生过敏模型组(B组)、vitamin A和vitamin E灌胃治疗组(C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腹腔上清液中特异性的IgE和IgG2a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另外测定腹腔上清液与血清中的组胺、ROS含量.腹腔灌洗液中细胞涂片,进行肥大细胞计数和脱颗粒比例统计,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腹腔肥大细胞钙离子通道SOC(Store oprated channel)的活性.腹腔上清液中花生特异性IgE、IL-4、IL-10、组胺、ROS、血清中的组胺和ROS、腹腔灌洗液中肥大细胞总数、肥大细胞脱颗粒比例,都呈现出A组<C组<B组的趋势.腹腔上清液中IgG2a、1L-6、IL-10的水平B组低于A组,但高于C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肥大细胞内部钙离子荧光强度数据表明B组小鼠腹腔肥大细胞SOC通道有更强的生理活性,而C组肥大细胞SOC通道被抑制,表明ROS的水平与肥大细胞ROS活性是正相关.花生过敏组肥大细胞SOC较PBS组活性更高,抗氧化剂药物可能通过清除ROS来抑制肥大细胞SOC通道的活性,进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缓解过敏症状.这为进一步研究抗氧化剂治疗花生过敏反应的机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临床治疗过敏反应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过敏 肥大细胞 soc ROS
下载PDF
氢能无人机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设计
3
作者 潘磊 王根伟 +1 位作者 李志强 贾玉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0-676,共7页
【目的】为了提高氢能混合动力固定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源系统功率变化的稳定性以及燃料经济性。【方法】在传统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一种考虑蓄电池组功率变化幅度对能量消耗影响的变等效因子。将此因子与原有等效因子... 【目的】为了提高氢能混合动力固定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源系统功率变化的稳定性以及燃料经济性。【方法】在传统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一种考虑蓄电池组功率变化幅度对能量消耗影响的变等效因子。将此因子与原有等效因子加权相加,形成复合等效因子。建立了适用于复杂飞行工况的无人机混合动力仿真平台,研究了复合等效因子对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等效因子的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系统的功率波动幅度,巡航飞行时氢燃料电池的功率波动幅度比传统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降低了94.7%,飞行过程中蓄电池组SOC累计变化量降低了46%;在3.5 h的飞行任务中可节省193标准升氢气,提高了燃料的经济性。当蓄电池组SOC接近平衡值时,可以大幅减缓充电功率的变化率。改进后的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有利于延长能源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 等效因子 氢燃料电池 soc 无人机
下载PDF
基于SoC的“微型核”星载电子系统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兰盛昌 孙蕊 +2 位作者 邬树楠 王继河 徐国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6-1030,共5页
为检验"微型核"航天器设计平台的功能,对星载电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主流的SoC设计方法,通过功能模块化映射将ARM7内核,C8051单片机、RFIC射频模块等单元模块集合为一体,借助软件设计平台,形成了具有丰富I/O接口,高处理速... 为检验"微型核"航天器设计平台的功能,对星载电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主流的SoC设计方法,通过功能模块化映射将ARM7内核,C8051单片机、RFIC射频模块等单元模块集合为一体,借助软件设计平台,形成了具有丰富I/O接口,高处理速度的星载电子系统原理样机.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TS-1星载计算机的功能对比中,"微型核"星载电子系统出色的完成了星务管理、数据采集传输,姿态轨道控制等多种任务,控制精度满足任务要求.结果表明基于SoC的星载电子系统有能力替代现有的星载计算机成为未来微型航天器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核 星载电子系统 soc设计 功能模块化
下载PDF
燃料电池车氢气SOC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亚超 何雍 +2 位作者 马洪涛 吴兵 王鸿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75-1677,共3页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氢瓶中氢气的剩余量(state of charge,SOC)不仅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车的续驶里程,而且是燃料电池与蓄电池进行动力输出分配以及氢管理的重要依据。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下的压缩系数直接影响实际氢气密度的计算并最终影响...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氢瓶中氢气的剩余量(state of charge,SOC)不仅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车的续驶里程,而且是燃料电池与蓄电池进行动力输出分配以及氢管理的重要依据。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下的压缩系数直接影响实际氢气密度的计算并最终影响氢SOC值的精确度,提出的对6阶的维里方程进行简化后计算出的压缩系数可保证氢密度的精度高达0.01%。利用实验验证了压缩系数计算以及氢气密度方程的精确性,并用实际采集数据验证了氢SOC计算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soc 实际气体 压缩系数 密度方程
下载PDF
寿胎丸对小鼠CD_4^+T细胞SOCS1和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冬梅 尤昭玲 +5 位作者 赖毛华 刘慧萍 卢芳国 雷磊 周薇 罗湘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62-36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寿胎丸对体外小鼠Th1高分化的CD4+T细胞SOCS1和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OVA及IL-12刺激CD4+T细胞,建立Th1高分化的CD4+T细胞模型,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将细胞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寿胎丸对体外小鼠Th1高分化的CD4+T细胞SOCS1和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OVA及IL-12刺激CD4+T细胞,建立Th1高分化的CD4+T细胞模型,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将细胞模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又分为空白血清对照组和寿胎丸低、中、高剂量药物血清组,B组分为0h、1h、2h、4h和8h组,W estern b 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SOCS1和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寿胎丸中剂量和高剂量药物血清可显著降低Th1高分化的CD4+T细胞SOCS1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高剂量药物血清还可显著提高其SOCS3蛋白表达水平(P<0.05);寿胎丸高剂量药物血清分别作用2、4、8h均可显著降低SOCS1蛋白的表达(P<0.05),作用4h时达到最小值,高剂量药物血清分别作用2、4h可显著提高SOCS3蛋白表达水平(P<0.05),作用4h时达到最大值。结论:抑制Th细胞中SOCS1的表达和增加Th细胞中SOCS3的表达可能是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胎丸 反复自然流产 CD4^+T细胞 Th socS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层次化SOCs并行测试封装扫描单元 被引量:3
7
作者 邓立宝 乔立岩 +1 位作者 俞洋 彭喜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954,共6页
测试封装是实现SOC内部IP核可测性和可控性的关键,而扫描单元是测试封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测试封装扫描单元在应用于层次化SOCs测试时存在很多缺点,无法保证内部IP核的完全并行测试,并且在测试的安全性,功耗等方面表现出很大... 测试封装是实现SOC内部IP核可测性和可控性的关键,而扫描单元是测试封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测试封装扫描单元在应用于层次化SOCs测试时存在很多缺点,无法保证内部IP核的完全并行测试,并且在测试的安全性,功耗等方面表现出很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层次化SOCs测试封装扫描单元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结构的主要思想是对现有的扫描单元进行改进,实现并行测试的同时,通过在适当的位置增加一个传输门,阻止无序的数据在非测试时段进入IP核,使得IP核处于休眠状态,保证了测试的安全性,实现了测试时的低功耗.最后将这种方法应用在一个工业上的层次化SOCs,实验分析表明,改进的测试封装扫描单元比现有扫描单元在增加较小硬件开销的前提下,在并行测试、低功耗、测试安全性和测试覆盖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化socs 测试封装扫描单元 并行测试 低功耗
下载PDF
砷剂诱导骨髓瘤细胞周期改变与SOCS-1基因去甲基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鸣明 窦红菊 +3 位作者 邹丽芳 朱琦 任志宏 胡钧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50-1154,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一定价值,有研究认为As2O3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内抑癌基因去甲基化作用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As2O3诱导人骨髓瘤细胞周期改变与细胞内SOCS-1基因去甲基化之间可能存在的...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一定价值,有研究认为As2O3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内抑癌基因去甲基化作用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As2O3诱导人骨髓瘤细胞周期改变与细胞内SOCS-1基因去甲基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s2O3对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增殖情况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2O3对骨髓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甲基特异性PCR(MSP)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骨髓瘤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实时PCR技术定量检测细胞用药前后SOCS-1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人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在较大剂量As2O3(0.5μmol/L、1.0μmol/L、2.0μmol/L)作用72h后,细胞周期分布均发生G0/G1期阻滞,呈现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细胞周期改变与As2O3剂量呈正相关(P均<0.05),骨髓瘤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减弱(As2O30.5μmol/L作用72h后)或消失(As2O31.0μmol/L或2.0μmol/L作用72h后),SOCS-1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2O3具有剂量依赖的诱导骨髓瘤细胞周期改变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As2O3诱导SOCS-1基因去甲基化和SOCS-1基因再表达相关,这可能为进一步阐释As2O3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可能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S-1基因 骨髓瘤细胞 甲基化 AS2O3 细胞 周期
下载PDF
人早孕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表达 被引量:10
9
作者 邢长英 归绥琪 王海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8-544,共7页
目的:研究正常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uppressors of cytok ine signaling,SOCS)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以揭示SOCS在母胎界面生理性调节作用。方法:半定量RT-PCR检测早孕绒毛组织、蜕膜组织及原代培养早孕滋养细... 目的:研究正常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uppressors of cytok ine signaling,SOCS)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以揭示SOCS在母胎界面生理性调节作用。方法:半定量RT-PCR检测早孕绒毛组织、蜕膜组织及原代培养早孕滋养细胞、蜕膜基质细胞SOCS1、SOCS2、SOCS3mRNA水平;W estern b lot检测早孕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SOCS1、SOCS2、SOCS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定位SOCS1、SOCS2、SOCS3在早孕绒毛组织、蜕膜组织表达;ELISA检测滋养细胞、蜕膜基质细胞分泌IL-10、IFNγ-。结果:正常母胎界面见SOCS1、SOCS2、SOCS3基因表达,其中SOCS3绒毛/蜕膜阳性率73.7%/71.1%;SOCS2绒毛/蜕膜阳性率50.0%/39.5%,SOCS1最少,绒毛/蜕膜阳性率34.2%/31.6%;SOCS1、SOCS2、SOCS3蛋白表达与转录水平基本一致;正常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表达主要定位于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间质;体外无血清培养滋养细胞和蜕膜基质细胞SOCS2、SOCS3低表达,SOCS1未见表达,其分泌的IL-10随时间而增高(P<0.05)。结论:正常早孕母胎界面表达SOCS1、SOCS2、SOCS3,无刺激条件下滋养细胞和蜕膜基质细胞低表达SOCS2、SOCS3,SOCS在正常妊娠Th平衡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蜕膜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 滋养细胞 蜕膜基质细胞
下载PDF
基于龙贝格状态观测器的车载辅助动力蓄电池SOC估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贠海涛 赵玉兰 钟再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505-2509,共5页
基于三阶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车载辅助动力蓄电池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模型参数辨识;通过设计开路电压的龙贝格渐进状态观测器实现了蓄电池SOC的闭环估计;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有效,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克... 基于三阶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车载辅助动力蓄电池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模型参数辨识;通过设计开路电压的龙贝格渐进状态观测器实现了蓄电池SOC的闭环估计;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有效,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克服电流积分法积分累计误差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实际运行中初始SOC值难于确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蓄电池 荷电状态 状态观测器
下载PDF
软包电芯外观变形的机理及改善措施研究
11
作者 周井 潘政威 +2 位作者 谢跃 项良顺 相佳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47-2252,共6页
针对软包电芯生产过程中出现外观变形的问题,首先结合电芯的生产制程全过程分析了可能的变形机理,然后针对化成分容工序,提出了减小分容电流、加压分容和满电化成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最后展开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加压满电化成能... 针对软包电芯生产过程中出现外观变形的问题,首先结合电芯的生产制程全过程分析了可能的变形机理,然后针对化成分容工序,提出了减小分容电流、加压分容和满电化成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最后展开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加压满电化成能有效地优化外观不良、减小电芯的堆叠厚度,同时改善界面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但是满电化成后的老化阶段会消耗活性物质,导致电芯容量下降。因此,在电芯满电化成改进外观后进一步调整降低电芯荷电态,可以减少电芯容量的损耗,从而取得最佳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电芯 外观变形 满电化成 荷电态
下载PDF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SOCS基因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晨 史永红 +2 位作者 郝军 戎赞华 段惠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SOCS-1、SOCS-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中的基础表达及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HKC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GEs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检测SOCS-1、S... 目的观察SOCS-1、SOCS-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中的基础表达及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HKC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GEs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检测SOCS-1、SOCS-3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HKC SOCS-1、SOCS-3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GE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学发现SOCS-1、SOCS-3表达以胞浆为主,散在胞核表达;12、24、48h SOCS-1、SOCS-3蛋白表达AGEs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OCS-1以12h表达量最大,SOCS-3以24h表达最高,RT-PCR检测SOCS-3 mRNA表达量,AGEs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CS-1、SOCS-3在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基础表达,AGEs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SOCS-1、SOCS-3表达上调,为我们进一步研究SOCS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 糖基化终末产物 肾小管上皮细胞(HKC)
下载PDF
SOCS1调控未成熟树突细胞分化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及机制研究
13
作者 于晓春 罗时敏 +3 位作者 黄昭 杨智 程园园 刘继云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1,SOCS1)基因腺病毒转染未成熟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免疫受体小鼠,通过小鼠肝移植模型,观察免疫耐受的效果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SOCS1腺病毒...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1,SOCS1)基因腺病毒转染未成熟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免疫受体小鼠,通过小鼠肝移植模型,观察免疫耐受的效果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SOCS1腺病毒并PCR鉴定,感染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骨髓树突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SOCS1表达。以未转染组及空白转染组为对照,免疫肝移植小鼠模型,检测受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血清IL-2和IFN-γ水平及肝脏组织IL-2和IFN-γ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并鉴定转染腺病毒,感染DC后,SOCS1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及空白转染组显著增高(P<0.05)。SOCS1基因修饰的DC免疫肝移植模型小鼠后,受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MLR较未转染组及空白对照免疫受体组小鼠显著下降(P<0.05);SOCS1-DC免疫受体小鼠血清IL-2和IFN-γ水平及肝脏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通过腺病毒转染使SOCS1在DC中过度表达,用以体内免疫同种异体肝移植受体小鼠,能有效减轻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形成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 树突状细胞 肝移植 移植物排斥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SOCS-1表达与MODS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衍硕 梁艳冰 +2 位作者 唐皓 陈志斌 马中富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45-447,450,共4页
目的了解外周血单核细胞SOCS-1表达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例MODS患者,并采集其外周静脉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以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 目的了解外周血单核细胞SOCS-1表达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例MODS患者,并采集其外周静脉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以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PBMCs中SOCS-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分析其与预后及MODS评分的关系。结果MODS组中死亡患者PBMCs中的SOCS-1 mRNA表达量(0.4938±0.0273)显著低于存活患者(0.5475±0.0289)(P<0.05),SOCS-1蛋白表达量(0.7924±0.0284)显著低于存活患者(0.8406±0.0407)(P<0.05)。MODS患者的PBMCs中的SOCS-1mRNA表达量与MODS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723,P<0.01),SOCS-1蛋白表达量与MODS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34,P<0.01)。结论在MODS中,SOCS-1的表达可能起到保护组织避免损伤的作用,SOCS-1表达的减少可能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外周血单核细胞 socS-1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法的船用磷酸铁锂电池SOC仿真估算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绍远 胡斌 +1 位作者 王良秀 吴国栋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3,共5页
针对已应用于船舶的磷酸铁锂电池包,根据其充放电性能测试数据,选择一种合适的电池模型对其电池单体进行建模与仿真。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该算法对已建立的电池模型进行单体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采用MATLAB/Simulink... 针对已应用于船舶的磷酸铁锂电池包,根据其充放电性能测试数据,选择一种合适的电池模型对其电池单体进行建模与仿真。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该算法对已建立的电池模型进行单体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算法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法对SOC的估算精度较高,对初值依赖小,自适应能力强,但对电池模型精度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磷酸铁锂电池 电池单体建模 soc估算 卡尔曼滤波算法
下载PDF
低温自蔓延法合成SOC金属连接体用锰钴氧化物
16
作者 吴小芳 张文强 +2 位作者 于波 郭绪强 徐景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采用柠檬酸低温自蔓延法合成尖晶石锰钴氧化物(MnCo2O4)粉体,利用湿粉末喷涂在Crofer 22金属连接体上制备致密涂层,考察工艺条件对涂层的影响,用XRD、SEM分析涂层的相结构及形貌,并对电性能进行分析。在900℃下烧结的连接体涂层具有更... 采用柠檬酸低温自蔓延法合成尖晶石锰钴氧化物(MnCo2O4)粉体,利用湿粉末喷涂在Crofer 22金属连接体上制备致密涂层,考察工艺条件对涂层的影响,用XRD、SEM分析涂层的相结构及形貌,并对电性能进行分析。在900℃下烧结的连接体涂层具有更好的性能,其在850℃时测得的面积比电阻(ASR)为6.5 m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池(soc) 锰钴氧化物(MnCo2O4) 湿粉末喷涂 金属连接体
下载PDF
基于GSO-BP神经网络的磷酸铁锂电池SOC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丙元 张丹丹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0-64,共5页
在分析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磷酸铁锂荷电状态(SOC)预测模型。萤火虫算法(GSO)具有不需要目标函数梯度信息、不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特点,用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可提高磷酸铁锂电池SOC预测的精度... 在分析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磷酸铁锂荷电状态(SOC)预测模型。萤火虫算法(GSO)具有不需要目标函数梯度信息、不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特点,用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可提高磷酸铁锂电池SOC预测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SO-BP神经网络的锂电池SOC预测结果较其他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为准确,其预测结果和实际值的预测误差小于1%,符合SOC预测误差5%的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磷酸铁锂电池 soc预测
下载PDF
砷剂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socs-1基因去甲基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鸣明 朱琦 +3 位作者 任志宏 邹丽芳 窦红菊 胡钧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64-1068,共5页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用MTT法观察As2O3对骨髓瘤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socs-1基因的甲...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用MTT法观察As2O3对骨髓瘤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socs-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以实时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细胞株给药前后socs-1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2O3诱导的骨髓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人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均存在不同程度的socs-1基因CpG岛甲基化,socs-1基因不表达的现象。As2O3作用72小时后socs-1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减弱或消失,socs-1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达明显增强,与各野生型细胞株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细胞生长抑制明显,早期、晚期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升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As2O3可诱导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使基因表达上调,恢复其活性,这为进一步阐明As2O3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和As2O3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骨髓瘤 socS-1基因 基因甲基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ruise/Simulink Combined Simulation for Fuel Cell Hybrid Vehicles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继高 周苏 +1 位作者 王廷宏 谢星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6期747-752,共6页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sign of fuel cell(FC)/battery hybrid vehicles and optimize the related performance,a new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ethod for the fuel cell(FC)/battery hybrid vehicle was introduced in this ...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sign of fuel cell(FC)/battery hybrid vehicles and optimize the related performance,a new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ethod for the fuel cell(FC)/battery hybrid vehicle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co-simulation platform was set up by combining MATLAB/Simulink with AVL/Cruise,where the FC engine was realized in MATLAB/Simulink and the other most vehicle components were modeled in AVL/Cruise.The performance of a certain FC hybrid vehicle with the embedded FC engine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platform.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of simulation can be applied for the design of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power unit configuration,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C hybrid veh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EL cell(FC)engine state of charge(soc) CO-SIMULATION AVL/Cruise
下载PDF
Empowering the Future: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20
作者 Dan Tshiswaka Dan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AS 2024年第2期84-111,共28页
Lithium element has attracted remarkable attraction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Lithium is a light element and exhibits the low atomic number 3, just after hydrogen and helium in the periodic t... Lithium element has attracted remarkable attraction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Lithium is a light element and exhibits the low atomic number 3, just after hydrogen and helium in the periodic table. The lithium atom has a strong tendency to release one electron and constitute a positive charge, as Li<sup> </sup>. Initially, lithium metal was employed as a negative electrode, which released electrons. However, it was observed that its structure changed after the repetition of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o remedy this, the cathode mainly consisted of layer metal oxide and olive, e.g., cobalt oxide, LiFePO<sub>4</sub>, etc., along with some contents of lithium, while the anode was assembled by graphite and silicon, etc. Moreover, the electrolyte was prepared using the lithium salt in a suitable solvent to attain a greater concentration of lithium ions. Owing to the lithium ions’ role, the battery’s name was mentioned as a lithium-ion battery. Herein, the presented work describes the working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 Further, the lithium-ion batteries’ general view and future prospects have also been elabo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Battery Construction Battery Characteristics Energy Storage Electrochemical cells Anode Materials Cathode Materials State of Charge (soc) Depth of Discharge (DOD)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SE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