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related approaches to generate dopaminergic neuron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1
作者 Ling-Xiao Yi Hui Ren Woon +3 位作者 Genevieve Saw Li Zeng Eng King Tan Zhi Dong Zho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11期3193-3206,共14页
The progressive los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affected patient brains is one of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the second most common huma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Although the detailed patho... The progressive los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affected patient brains is one of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the second most common huma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Although the detailed pathogenesis accounting for dopaminergic neuron degener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is still unclear,the advancement of stem cell approaches has shown promise for Parkinson's disease research and therapy.Th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ave been commonly used to generate dopaminergic neurons,which has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contributed to anti-Parkinson's disease therapies.The current review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roach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techniques for generating and differentiating dopaminergic neurons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The benefits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based research are highlighted.Various dopaminergic neuron differentiation protocols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are compared.The emerging three-dimension-based brain organoid model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wo-dimensional cell culture are evaluated.Finally,limitations,challenges,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based approaches are analyzed and proposed,which will be significant to the future applic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related technique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aminergic neuron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Parkinson's disease stem cell approaches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新型城市树木栽植技术——Silva Cell系统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柳骅 《广东园林》 2011年第5期76-79,共4页
城市树木被认为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森林"的主要手段和内容。Silva Cell系统作为美国新型城市树木栽植技术,主要解决城市硬质空间与树木生长之间的矛盾,实现城市树木的健康生长。文章在分析了城市树... 城市树木被认为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森林"的主要手段和内容。Silva Cell系统作为美国新型城市树木栽植技术,主要解决城市硬质空间与树木生长之间的矛盾,实现城市树木的健康生长。文章在分析了城市树木价值和生长现状的基础上,就Silva Cell系统的构成、技术优势、设计原则和施工应用作了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a cell系统 城市树木栽植 新技术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Pancreatic metastases from renal cell carcinoma:The state of the art 被引量:24
3
作者 Roberto Ballarin Mario Spaggiari +9 位作者 Nicola Cautero Nicola De Ruvo Roberto Montalti Cristina Longo Anna Pecchi Patrizia Giacobazzi Giuseppina De Marco Giuseppe D’Amico Giorgio Enrico Gerunda Fabrizio Di Benedett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3期4747-4756,共10页
Pancreatic metastases are rare,with a reported incidence varying from 1.6%to 11%in autopsy studi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cy.In clinical series,the frequency of pancreatic metastases ranges from 2%to 5%of a... Pancreatic metastases are rare,with a reported incidence varying from 1.6%to 11%in autopsy studi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cy.In clinical series,the frequency of pancreatic metastases ranges from 2%to 5%of all pancreatic malignant tumors.However,the pancreas is an elective site for metastases from carcinoma of the kidney and this peculiarity has been reported by several studies.The epidemiology,clinical presentation,and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metastases from renal cell carcinoma are known from singleinstitution cas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reviews.Thereis currently very limited experience with the surgical resection of isolated pancreatic metastasis,and the role of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has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In fact,for many years pancreatic resec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 rat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nd metastatic disease to the pancreas was considered to be a terminal-stage condition.More recently,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operative risk following major pancreatic surgery has been demonstrated,thus extending the indication for these operations to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metastases Renal cell carcinoma Pancreatic surgery Prognostic factors Therapeutic approach Radiological findings
下载PDF
The Vienna Cancer Stem Cell Club (VCSCC): First 10 Year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4
作者 Peter Valent Thomas Grunt +8 位作者 Heidrun Karlic Harald Herrmann Brigitte Marian Axel Schulenburg Edgar Seizer Stefan Woehrer Hubert Pehamberger Ulrich Jager Christoph C. Zielinski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3年第6期577-585,共9页
In 2002, the Vienna Cancer Stem Cell Club (VCSCC) was inaugurated by a group of scientists at the 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with the primary goal to initiate and promote cancer stem cell (CSC) research in Aust... In 2002, the Vienna Cancer Stem Cell Club (VCSCC) was inaugurated by a group of scientists at the 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with the primary goal to initiate and promote cancer stem cell (CSC) research in Austria and to exploit knowledge from this new discipline in translational approaches, During the first years following inauguration, the VCSCC-community was small and left without major funding. However, over time the consortium was able to launch several major project-lines,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s, a Genome Program, and the Ludwig-Boltzmann Society. Today, the VCSCC provides a robust intellectual platform for ongoing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al oncology and CSC-research in Austria. In addition, the VCSCC is connected to several major CSC-networks and centers in Europe and in North America, and is a well-recognized group in the field. The VCSCC also organized a series of CSC Meetings and Conferences, and contributed essentially to a recently published classification of CSC. There is also hope that the VCSCC-consortium will further advance the field of CSC research in the future, and will create novel concepts, with the ultimate aim to improve anti-cancer therapy through elimination, suppression, or long-term control of cancer-initiating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cells cancer stem cells molecular targets targeted drug therapies curative anti-cancer approaches.
下载PDF
基于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在血液存储中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苏晓敏 张国权 +1 位作者 王锦 徐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09-616,共8页
目的红细胞(RBC)储存损伤一直是RBC体外储存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涉及到RBC储存过程中一系列生理、生化、形态和组学成分的改变,这些改变相互作用从而对储存RBC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阐明RBC储存损伤机制,通过多组学研究储存期悬浮RBC... 目的红细胞(RBC)储存损伤一直是RBC体外储存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涉及到RBC储存过程中一系列生理、生化、形态和组学成分的改变,这些改变相互作用从而对储存RBC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阐明RBC储存损伤机制,通过多组学研究储存期悬浮RBC损伤机制。方法取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采集的悬浮RBC共10袋(ALT化验结果不合格),将已制备的RBC放4℃冰箱中储存,分别于储存0周、1周、3周和5周取样,按RBC质量标准进行检测(HCT、HGB和储存期末溶血率)。检测其在不同保存期的各项生化指标(K^(+)、Na^(+)、Cl^(-)、Ca^(2+)、Glu和LDH)。进行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悬浮RBC储存过程中相关生物学功能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符合悬浮RBC质量国家标准,其生化指标K^(+)和LDH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Na^(+)和Glu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在保存5周时差异显著(P<0.01),其它指标Cl^(-)和Ca^(2+)变化不明显(P>0.05)。我们根据筛查的蛋白质以及其下游的差异代谢物变化情况,进行了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整合分析,通过不同层次的生物分子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悬浮RBC的储存对RBC代谢等过程影响更明显,特别是核苷酸代谢、嘌呤代谢及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等代谢相关通路,对RBC代谢相关蛋白影响反而小一些。结论我们通过使用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检测,促进RBC结构、功能等的研究,为深入研究悬浮RBC储存损伤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代谢组学 蛋白组学 联合分析
下载PDF
髓鞘再生的抑制因素和促进髓鞘再生策略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晓慧 陈莹 +4 位作者 宋丽娟 马东 尉杰忠 王青 马存根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8期2183-2187,共5页
在多发性硬化(MS)等脱髓鞘性疾病中,髓鞘的损伤与再生过程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少突胶质细胞(OLs)和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它们负责新髓鞘的形成与损伤后的修复。髓鞘碎片的及时清除对于髓鞘再生至关重要,胶质细... 在多发性硬化(MS)等脱髓鞘性疾病中,髓鞘的损伤与再生过程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少突胶质细胞(OLs)和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它们负责新髓鞘的形成与损伤后的修复。髓鞘碎片的及时清除对于髓鞘再生至关重要,胶质细胞的功能调节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中心作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的Nogo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的抑制,以及芬戈莫德等药物的应用可以显著促进髓鞘的修复和再生。此外,靶向药物和分子疗法的开发可直接影响OLs和OPCs的功能,从而有效促进髓鞘的修复和再生。未来MS综合治疗体系(包括药物疗法、基因编辑技术及干细胞技术)的应用,可从多个层面干预和修复髓鞘损伤,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再生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 信号分子 治疗手段
下载PDF
双侧腹膜后途径治疗左肾癌伴0b级静脉癌栓手术运用体会
7
作者 钱施安 金恒熙 +2 位作者 杨佳健 赵奕帆 赵晓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侧腹膜后途径治疗左肾细胞癌伴0b级(301分级,癌栓超过肠系膜上动脉、未进入下腔静脉)静脉癌栓手术方式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并对其进行初步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4例左侧肾细胞癌伴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侧腹膜后途径治疗左肾细胞癌伴0b级(301分级,癌栓超过肠系膜上动脉、未进入下腔静脉)静脉癌栓手术方式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并对其进行初步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4例左侧肾细胞癌伴0b级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RI、CT检查明确癌栓的位置,均为左肾静脉0b级癌栓。所有患者均经双侧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及癌栓剥除术治疗。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55.15±21.01)min,术中出血量(115.71±74.26)ml,术后住院天数中位数为5.50(IQR:5.00,6.25)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中位数为3.00(IQR:3.00,4.00)d,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中位数为1.50(IQR:1.00,2.00)d,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中位数为3.00(IQR:2.75,4.00)分。结论双侧腹膜后途径的手术方式在完成治疗目的的同时,降低手术出血风险及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是有效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下腔静脉癌栓 腹腔镜 腹膜后途径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探讨
8
作者 王慧玲 潘小明 +2 位作者 吕勉 黄永鸿 徐昌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3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早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者78例(A组),经腋窝入路腔镜...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3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早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者78例(A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者14例(B组),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者17例(C组)。比较三组围术期指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CTCs分型和水平差异。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大于B组、C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拔管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5)。三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TC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CTCs计数及混合型CTCs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术后计数水平最高。结论三种入路术式均对早期PTC取得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不同入路术式对患者术后的CTCs水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种差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传统开放手术 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 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手术 循环肿瘤细胞
下载PDF
应用切割单元法对海底管道局部冲刷数值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兵 张桦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4,共9页
采用SIMPLEC算法的有限体积法,求解非定常流动的N-S方程,采用k-ω紊流模型,通过模拟均匀无粘性推移质的冲刷和淤积,得到海底管道由搁置在海床上的状态变为悬跨状态这一过程的管道周围局部海床冲刷情况,建立了海底管道局部冲刷的二维数... 采用SIMPLEC算法的有限体积法,求解非定常流动的N-S方程,采用k-ω紊流模型,通过模拟均匀无粘性推移质的冲刷和淤积,得到海底管道由搁置在海床上的状态变为悬跨状态这一过程的管道周围局部海床冲刷情况,建立了海底管道局部冲刷的二维数值模型。海底管道从搁置在底床上到冲刷悬空的过程中,管道周围的空间产生了拓扑变化,这给采用贴体网格并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网格重构的传统方法带来了很大困难,而采用切割单元法,把物体轮廓从静止的背景直角坐标结构化网格中切割出去,计算过程中不需要传统意义的网格重构过程。数值模型预测的海底管道周围局部冲刷结果与Mao的物理模型实验实测结果及Liang和Cheng等的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海底管道 有限体积法 切割单元法 k-ω紊流模型
下载PDF
秦皮乙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伟忠民 王晶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9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秦皮乙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秦皮乙素干预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 3、Caspas... 目的探讨秦皮乙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秦皮乙素干预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Bax、Bcl-2、Caspase 9蛋白表达。结果秦皮乙素干预后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Caspase 3、Caspase 9活性增强,均呈剂量依赖性;Caspase 8活性无明显变化。Bax蛋白表达上调的同时Bcl-2蛋白表达下调,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秦皮乙素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皮乙素 人肝癌细胞HEPG2 凋亡 线粒体途径
下载PDF
新的热原检测方法——细胞法介绍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庆 高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现有热原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使研究新热原检测方法成为必要。近年来,许多新的热原检测方法已被研究和报道,它们主要以应用人源细胞在体外进行热原检测为基础。本文将围绕这些方法各自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做扼要介绍。
关键词 热原检测 新方法 细胞
下载PDF
大体积肾癌微创手术患者的入路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超 成泽民 +4 位作者 杜义堂 曾东升 任衢军 包伟 袁宗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后腹腹腔镜两种手术入路行大体积肾癌(直径>7 cm)切除术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该院诊断为大体积肾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经腹腔组与经腹膜后组两组,分别给予经...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后腹腹腔镜两种手术入路行大体积肾癌(直径>7 cm)切除术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该院诊断为大体积肾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经腹腔组与经腹膜后组两组,分别给予经腹腔入路大体积肾癌切除术及经腹膜后入路大体积肾癌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记录手术开始、气腹后、分离时及手术结束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结果经腹腔入路手术时间、最大肿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经腹膜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气腹后、分离时及手术结束后4个不同时间段组间及组内比较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入路术后T分期明显高于经腹膜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体积(直径>7 cm)的肾癌经腹腔及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均有较好的疗效,虽然经腹膜后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但临床上对于体积>10 cm和T分期高的肾癌更倾向于选择经腹腔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肾癌 腹腔镜 腹腔入路 腹膜后入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附21例报道)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双 吕香君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RPN)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12月接受RARPN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7~71岁,中位年龄57.2岁,体质指数(BMI)20.3~28.1kg/m2,中位数22.6kg/m2。其中左肾肿瘤9例,右...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RPN)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12月接受RARPN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7~71岁,中位年龄57.2岁,体质指数(BMI)20.3~28.1kg/m2,中位数22.6kg/m2。其中左肾肿瘤9例,右肾肿瘤12例。肿瘤最大径2.5~5.4cm,中位数3.7cm。对术中估计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切缘病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80min,平均65min,术中失血量70~150ml,平均90ml,均未输血;术中阻断肾动脉热缺血时间10~23min,平均16min;术后留置引流管2~4d,平均3d,拔除引流管后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病理均为透明细胞癌,其中Furhman分级Ⅱ级18例,Ⅱ~Ⅲ级3例,所有切除肿瘤均无阳性切缘。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短期随访1~10个月,平均5个月,无死亡及疾病进展发生。结论:对于有机器人和后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外科医生来说,RARPN是安全可行的,该手术为可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肾癌 腹膜后 肾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早期肾癌患者不同入路方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磊 韩春光 +1 位作者 熊坤 朱国栋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7期94-98,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早期肾癌患者不同入路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早期肾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腹膜后入路组和腹腔入路组,每组40例。腹膜后入路组采用经腹膜后入路方式进行腹腔镜达芬... 目的:研究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早期肾癌患者不同入路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早期肾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腹膜后入路组和腹腔入路组,每组40例。腹膜后入路组采用经腹膜后入路方式进行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腹腔入路组采用经腹腔入路进行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时间、出血总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放手术率及切缘阳性率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应激指标中丙二醛(MA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肾上腺素(E)以及肿瘤标志物中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膜后入路组手术出血总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腹腔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5,t=6.849,t=5.455,t=2.965;P<0.05);腹膜后入路组手术后MAD、AOPP及E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8,t=4.654,t=5.063;P<0.05);腹膜后入路组手术后MAD、AOPP及E水平显著低于腹腔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0,t=2.972,t=2.124;P<0.05)。两组术后CA50、CEA及CA125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腹膜后入路组)=26.050,t=17.457,t=23.016;t_(腹腔入路组)=27.576,t=18.642,t=25.904;P<0.01)。腹膜后入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0%,与腹腔入路组的3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膜后入路方式进行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可明显减少早期肾癌患者手术创伤,且不影响其安全性和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达芬奇机器人 早期肾癌 经腹膜后入路
下载PDF
右胸和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钟钏 胡杰伟 +1 位作者 周海宁 杨胜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7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右胸和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岁以上因胸中下段食管癌接受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1∶1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后,匹配纳入12... 目的探讨右胸和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岁以上因胸中下段食管癌接受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1∶1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后,匹配纳入125例老年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右胸入路组为62例,左胸入路组为63例。比较经右胸和左胸食管癌切除术对老年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特征、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右胸入路组清除淋巴结(23.73±13.70)个,左胸入路组清除淋巴结(14.83±9.01)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入路组手术时间(5.22±2.01)h,较左胸入路组手术时间(3.23±0.82)h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入路组术后8例转入ICU(12.9%),高于左胸入路组的2例(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及二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入路组术后肺炎、呼吸衰竭和亚临床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22.58%、12.90%、14.52%,高于左胸入路组的9.52%、1.59%、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入路对2组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右胸入路组与左胸入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胸入路组5年无病生存率为35.48%,明显高于左入路组的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右胸入路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41.93%,高于左胸入路组(2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胸入路比较,右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较为彻底;虽然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但并未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且远期生存率获益,故右胸入路应是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优选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食管鳞状细胞癌 老年
下载PDF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丹 赵忠新 +5 位作者 郑立红 陈萍 梅庆步 纪慧 高音 李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级本科237人为研究对象,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结果和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细胞... 目的:探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级本科237人为研究对象,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结果和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三导向"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手机互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文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大学生是手机的主要受众和服务对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形式,重视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路径开发。文章提出了基于手机短信、手机微博、手机报、手机QQ、手机SNS等... 大学生是手机的主要受众和服务对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形式,重视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路径开发。文章提出了基于手机短信、手机微博、手机报、手机QQ、手机SNS等五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手机 路径
下载PDF
不同入路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军 杨建华 余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1)。对照组行经腹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6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1)。对照组行经腹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血管控制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中标本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9.6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复发或远处转移出现。结论经腹入路与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均是治疗早期肾癌的有效术式,但后腹腔入路明显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和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腹腔镜术 后腹腔入路 经腹入路 肾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纤锌矿结构混晶Al_xGa_(1-x)N中的光学声子和极化子
19
作者 张芳 李艳 +1 位作者 李伟 危书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由于声子和极化子对纤锌矿结构混晶和由其组成的量子阱的物理性质存在重要影响,采用赝原胞模型法计算纤锌矿结构混晶中Γ点的光学声子频率与组分x的关系,运用微扰的方法计算纤锌矿结构混晶中极化子有效质量mi*和能量迁移Ei随组分x的变... 由于声子和极化子对纤锌矿结构混晶和由其组成的量子阱的物理性质存在重要影响,采用赝原胞模型法计算纤锌矿结构混晶中Γ点的光学声子频率与组分x的关系,运用微扰的方法计算纤锌矿结构混晶中极化子有效质量mi*和能量迁移Ei随组分x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纤锌矿结构混晶AlxGa1-xN中的LO声子和TO声子均表现为单模行为,极化子的有效质量mi*和能量迁移Ei随x的变化呈线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原胞模型法 光学声子 极化子 纤锌矿结构混晶 ALXGA1-XN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转化及其转化子验证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雁 王青艳 +5 位作者 朱绮霞 秦艳 申乃坤 廖思明 谢能中 黄日波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用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B600感受态细胞,进行不同时间预培养后,涂布于抗生素平板培养,研究一种更高效的转化方法。用载体与外源片段的连接产物转化WB600感受态细胞,进行最佳预培养时间培养后,涂布于抗... 用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B600感受态细胞,进行不同时间预培养后,涂布于抗生素平板培养,研究一种更高效的转化方法。用载体与外源片段的连接产物转化WB600感受态细胞,进行最佳预培养时间培养后,涂布于抗生素平板培养,培养得到的转化子用PCR快速验证和双酶切鉴定,研究一种转化子的快速验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转化方法 转化率 感受态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