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Ne激光作用油松种子生物效应的物理模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俊林 张宗权 刘志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8,共3页
He- Ne激光辐照油松种子可产生有益的生物效应。研究从植物细胞双分子层膜理论出发 ,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讨论了激光辐照引起生物细胞膜跨膜电势的变化及其产生生物效应的机理。跨膜电势的变化引起膜两侧离子浓度差发生变化 ,有利于提... He- Ne激光辐照油松种子可产生有益的生物效应。研究从植物细胞双分子层膜理论出发 ,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讨论了激光辐照引起生物细胞膜跨膜电势的变化及其产生生物效应的机理。跨膜电势的变化引起膜两侧离子浓度差发生变化 ,有利于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E激光 油松 种子 生物效应 物理模型 细胞双分子层膜 跨膜电势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小麦的赤霉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宁 刘春光 +3 位作者 刘根齐 吴郁文 张翠兰 张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探索异源细胞质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 ,用麦穗单花定位注射接种法、双层培养法、电导率法研究了小麦 3个近缘属 9个近缘种植物的细胞质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9个近缘种的细胞质对小麦的赤霉病抗性存... 为了探索异源细胞质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 ,用麦穗单花定位注射接种法、双层培养法、电导率法研究了小麦 3个近缘属 9个近缘种植物的细胞质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9个近缘种的细胞质对小麦的赤霉病抗性存在明显的细胞质遗传效应和核质互作遗传效应 ,异质系的赤霉病抗性因核质组合的不同而有差异。具偏凸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异质系 (Ae.ventricosa) Pe 10 6 8- 0 6 9和 (Ae.ventricosa)鉴 9的植株水平抗性和细胞水平抗性比其核亲本增强 ,并且在不同年度的田间和室内鉴定中抗性表现稳定。穗轴及叶片细胞的质膜透性测定结果显示 ,小麦异质系的赤霉病抗性与植株在受到病菌毒素侵害时的质膜透性呈负相关。选择理想的核质组合和行之有效的筛选、鉴定方法是培育抗赤霉病异源细胞质小麦材料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细胞质 小麦 赤霉病 抗性 遗传效应 双层培养 质膜透性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催化层阴极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国雄 孙公权 +5 位作者 王素力 王琪 孙海 毛庆 辛勤 衣宝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6-879,共4页
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催化层阴极,双催化层由内催化层Pt黑和外催化层40%Pt/C构成。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EDX)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催化层阴极结构中形成了憎水性、孔结构和催化剂浓度梯度分布。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双... 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催化层阴极,双催化层由内催化层Pt黑和外催化层40%Pt/C构成。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EDX)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催化层阴极结构中形成了憎水性、孔结构和催化剂浓度梯度分布。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双催化层具有较多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该双催化层阴极结构有利于氧气扩散和水的排出,提高了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膜电极 双催化层阴极 梯度分布
下载PDF
电磁辐射灭菌中电磁生物效应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银春 王宜怀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3年第5期6-11,共6页
应用量子理论分析电磁波辐照生物组织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首次获得电磁辐射生物非热效应的关系式。根据生物膜的双电层模型,提出“共振自适应”理论解释电磁生物效应,对电磁辐射灭菌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 电磁辐射灭菌 电磁生物效应 量子力学 生物膜 双电层模型 共振自适应 食品
下载PDF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近况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甲 司晶星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8-49,共2页
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发研究的热点.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国内外研究近况为视角,探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模式.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双层膜结构 共混膜体系 层压膜体系
下载PDF
双层干压制备阳极支撑的氧化锆薄膜燃料电池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克艳 吕喆 +4 位作者 贾莉 陈孔发 魏波 李淑彦 苏文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37-740,共4页
采用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双层干压法,NiO-YSZ阳极基底上制备致密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固体电解质薄膜,经1400!共烧结后,得到厚度约60"130mm的YSZ薄膜。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调整YSZ粉体质量来控制。测试了NiO-YSZ支撑体材料和YS... 采用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双层干压法,NiO-YSZ阳极基底上制备致密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固体电解质薄膜,经1400!共烧结后,得到厚度约60"130mm的YSZ薄膜。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调整YSZ粉体质量来控制。测试了NiO-YSZ支撑体材料和YSZ的干压坯体烧结曲线,以确定烧结收缩率。对薄膜进行的X-射线衍射(XRD)测量结果表明,薄膜为YSZ的立方萤石结构,NiO与YSZ在烧结条件下未发生反应。以此方法制备的不同厚度的YSZ薄膜为电解质,NiO-YSZ金属陶瓷为阳极,La0.7Sr0.3MnO(LSM)阴极制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单电池,对单电池的放电性能及其在工作条件下的阻抗谱进行了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始终在1V左右,900!最大电流密度达1.3A·cm#2。分别在800!和900!时得到了175mW·cm#2和300mW·cm#2的最大比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Z薄膜 双层干压法 共烧结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氧化锆薄膜 阳极基底 制备 支撑 固体电解质薄膜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不同锚定分子配位自组装有机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彧 刘家成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7-1032,共6页
设计了含有三嗪基团的上层锌卟啉ZnPw与含有咪唑基团的锚定卟啉ZnPAim,形成轴向配位自组装体。将这种双层自组装体固定在TiO2电极表面,构建超分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自组装ZnPw-ZnPAim电池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锚定卟啉的自... 设计了含有三嗪基团的上层锌卟啉ZnPw与含有咪唑基团的锚定卟啉ZnPAim,形成轴向配位自组装体。将这种双层自组装体固定在TiO2电极表面,构建超分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自组装ZnPw-ZnPAim电池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锚定卟啉的自组装体具有较高的光伏性能,其中Jsc=5.14 mA/cm^2,η=1.85%。与有机小分子锚定基团相比,双层卟啉自组装体光伏性能高出3.7倍。此外,对锚定卟啉自组装体电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双层自组装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定卟啉 小分子锚定 双层 配位自组装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PEMFC阴极催化层结构分析
8
作者 王睿卿 隋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5-604,共10页
采用CCS法(catalyst coated substrate)构建铂纳米颗粒(Pt-NPs)和铂纳米线(Pt-NWs)双层催化层结构,分析其对单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于富铂/贫铂双层铂纳米颗粒结构,靠近质子交换膜侧的富铂层中致密的铂颗粒结构能促进ORR速率,而靠... 采用CCS法(catalyst coated substrate)构建铂纳米颗粒(Pt-NPs)和铂纳米线(Pt-NWs)双层催化层结构,分析其对单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于富铂/贫铂双层铂纳米颗粒结构,靠近质子交换膜侧的富铂层中致密的铂颗粒结构能促进ORR速率,而靠近气体扩散层一侧的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平均孔尺寸的贫铂层,有利于反应气体的传输和扩散,当贫富铂层铂载量比为1:2时,单电池测试表现出最优性能,在0.6 V时的电流密度达到了1.05 A·cm^(-2),峰值功率密度为0.69 W·cm^(-2),较常规单层催化层结构提升了21%。在以Pt-NPs作为基底层时生长Pt-NWs时,得到了梯度分布的双层结构。铂颗粒的存在促进了铂前驱体的还原,并为新形成的铂原子提供了沉积位置。在Pt-NPs基底上生长的Pt-NWs具有更均匀的分布以及更致密的绒毛结构,并且自然形成了一种梯度分布。优化后的Pt-NWs催化层在0.6 V时的电流密度提高了21%。含有双层催化层结构的膜电极具有更高的催化剂利用率,对阴极催化层结构的优化和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层催化层 膜电极 阴极 铂纳米线
下载PDF
季铵化聚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姗 陈峥嵘 +1 位作者 殷先泽 张宏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7-870,共4页
共沉淀法制备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分散于氯甲基化聚砜的溶液,经流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膜.通过季铵化、碱性化处理,杂化膜被转变为阴离子交换膜(AEM).使用X-射线衍射对LDH和AEM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用扫描电镜对AEM样品... 共沉淀法制备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分散于氯甲基化聚砜的溶液,经流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膜.通过季铵化、碱性化处理,杂化膜被转变为阴离子交换膜(AEM).使用X-射线衍射对LDH和AEM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用扫描电镜对AEM样品形貌进行了直接观察,测试了AEM的吸水率、溶胀率、机械性能和离子传导率等.结果表明,LDH含量为5%的AEM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95℃的离子传导率为3.81×10-2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阴离子交换膜 离子传导率 燃料电池
原文传递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阴极双催化层孔结构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士琨 邓程维 +2 位作者 姬峰 闵宇霖 李和兴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5-1141,共7页
优化气体扩散电极(GDE)的结构是提升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性能、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本工作通过调控内外催化层中碳酸氢铵造孔剂含量,构筑了一种梯度孔分布的双催化层阴极,优化磷酸分布,降低氧传输阻力,从而达到电化学性能... 优化气体扩散电极(GDE)的结构是提升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性能、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本工作通过调控内外催化层中碳酸氢铵造孔剂含量,构筑了一种梯度孔分布的双催化层阴极,优化磷酸分布,降低氧传输阻力,从而达到电化学性能提升的目的.结果显示,当内催化层使用46.7%(w) PtCo/C且不添加造孔剂,外催化层使用40%(w) Pt/C且铂与造孔剂质量比为0.53时构成的膜电极,在160℃与常压氢空进料下,其组成的单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439 mW·cm^(-2),比未添加造孔剂的单电池最大功率密度高69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催化层 造孔剂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