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S.mutans(血清型c)细胞表面蛋白P_1抗体对各型变链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宗莲 邹静 张静仪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S.mutans遗传I型(血清c型)P1抗体对遗传Ⅱ~V型(血清a~g型)变链菌在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微珠(S-HA)表面粘附的影响。方法:用提纯的变链S.mutansMT6R的细胞表面蛋白P1加弗氏佐剂通过... 目的:观察S.mutans遗传I型(血清c型)P1抗体对遗传Ⅱ~V型(血清a~g型)变链菌在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微珠(S-HA)表面粘附的影响。方法:用提纯的变链S.mutansMT6R的细胞表面蛋白P1加弗氏佐剂通过局部唾液腺和背部皮下注射免疫BALB/c鼠,得到含高效价P1抗体的鼠血清和唾液。结果:发现遗传I型变链菌的抗P1抗体可抑制除S.ratus(遗传Ⅱ型,血清b型)以外的各型变链在S-HA表面的粘附(P<0.05)。结论:蛋白P1可作为各型变链菌间的共同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蛋白P1 抗体 粘附 变形链球菌 口腔细菌
下载PDF
Soluble programmed death-1 is predictiv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os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fter antiviral treatment
2
作者 Ning Tan Hao Luo +7 位作者 Qian Kang Jia-Li Pan Ran Cheng Hong-Li Xi Hong-Yu Chen Yi-Fan Han Yu-Ping yang Xiao-Yuan X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21期5812-5821,共10页
BACKGROU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loss,a functional c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B)undergoing antiviral therapy,might be an ideal endpoint of antiviral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fact... BACKGROU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loss,a functional c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B)undergoing antiviral therapy,might be an ideal endpoint of antiviral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unctional cure remain unclear,and the predictors of functional cure are worth exploring.The concentration and kinetics of soluble programmed death-1(sPD-1)in patients with CHB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lucid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cure after nucleos(t)ide analogs therapy.AIM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BsAg loss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PD-1 Levels.METHOD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ata and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HB who underwent antiviral treatment in a non-interven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conducted at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in Beijing(between 2007 and 2019).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very 3 mo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antiviral treatment and every 6 mo thereafter.Patients with positive hepatitis B e antigen levels at baseline and with available sequential samples who achieved HBsAg loss during antiviral treatment served as the case group.This case group(n=11)was further matched to 44 positive hepatitis B e anti patients without HBsAg loss as controls.The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test 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analysis were performed.RESULTS The sPD-1 Levels were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HBsAg loss than in those without HBsAg loss from baseline to month 96,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groups at baseline(P=0.0136),months 6(P=0.0003),12(P<0.0001),24(P=0.0007),48(P<0.0001),and 96(P=0.0142).After 6 mo of antiviral treatment,the sPD-1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anine transaminase(ALT)levels(r=0.5103,P=0.0017),and the sPD-1 levels showed apparent correlation with ALT(r=0.6883,P=0.0192)and HBV DNA(r=0.5601,P=0.0703)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BsAg loss.After 12 mo of antiviral treatment,the sPD-1 levels also showed apparent correlation with ALT(r=0.8134,P=0.0042)and HBV DNA(r=0.6832,P=0.0205)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BsAg loss.The sPD-1 level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BsAg levels in all patients after 12 mo of antiviral treatment,especially at 24(r=-0.356,P=0.0497)and 48(r=-0.4783,P=0.0037)mo.After 6 mo of antiviral treatment,the AUC of sPD-1 for HBsAg loss was 0.898(P=0.000),whereas that of HBsAg was 0.617(P=0.419).The cut-off value of sPD-1 was set at 2.34 log pg/mL;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100%and 66.7%,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sPD-1 levels at 6 mo can predict HBsAg loss after 144 mo of antivir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rotei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hronic hepatitis B ANTIVIRAL Nucleos(t)ide analogs Hepatitis B e antigen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Th2细胞平衡和MCP-1/CCR2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侯丽萍 耿建林 +1 位作者 谷巍 刘晴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kine receptor 2,MCP-1/CCR2)信号的影响。方法:将Lewi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治疗组(n=15),采用免疫猪甲状腺球蛋白(porcine thyroglobulin,pTG)诱导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大鼠模型,治疗组按照每只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2D_(3)],隔天1次,共用4周,其余2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逐步线性回归分析TSH与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组织中MCP-1/CCR2信号轴。结果:模型组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甲状腺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并趋向于对照组。治疗组TSH、TGAb、TPOAb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t=4.000、2.603、5.279,P=0.000、0.015、0.000),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0、2.216、7.392,P=0.025、0.037、0.000)。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t=3.522、2.432,P=0.001、0.022),IFN-γ、IL-12水平及IFN-γ/IL-4、IL-12/IL-10比值明显降低(t=2.940、4.700、5.416、8.178,P=0.007、0.000、0.000、0.000),均趋向于对照组水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与TGAb、TPOAb、IFN-γ、IL-12均呈正相关,与IL-4和IL-10呈负相关(r=0.872、0.868、0.731、0.706、-0.557、-0.236,均P<0.001),其中TGAb、TPOAb和IL-12对TSH的影响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MCP-1及CCR2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2、2.267、5.143,P=0.000、0.031、0.000)。结论:维生素D_(3)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以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进而降低Th1/Th2比值,还可能是通过抑制MCP-1/CCR2信号轴,最终减轻EAT大鼠甲状腺炎,改善甲状腺功能,抑制甲状腺抗体生成,保护甲状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
下载PDF
人前列腺癌细胞中肝X受体特异性激动剂GW3965对核受体结合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晚林 杜媛 +3 位作者 李克勤 陈江平 张仕强 陈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7期2561-256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细胞中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特异性激动剂GW3965对核受体结合蛋白1(nuclear receptor binding protein 1,NRBP1)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W3965(浓度分别为0.5、5、10μmol/L... 目的探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细胞中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特异性激动剂GW3965对核受体结合蛋白1(nuclear receptor binding protein 1,NRBP1)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W3965(浓度分别为0.5、5、10μmol/L)作用24 h后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在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用LXR的特异性激动剂GW3965处理24 h后,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XR特异性靶基因三磷腺苷结合A1(ATP-bindingcassette A1,ABCA1)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随后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检测NRBP1的表达。结果 LXR特异性激动剂GW3965各实验组对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无影响(P>0.05)。GW3965作用于DU145细胞后,ABCA1转录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表明LXR在DU145细胞中具有功能活性。LXR经过活化后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对NRBP1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 LXR在DU145细胞中可抑制NRB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细胞 受体 细胞表面 激动剂 受体 胞质和核 GW3965 核受体结合蛋白1
下载PDF
利用Flo1p锚定蛋白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三种纤维素酶的纤维素乙醇发酵 被引量:3
5
作者 莫春玲 杨越悦 +2 位作者 陈宁 杨秀山 田沈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1-1413,共13页
为了简化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实现纤维素利用与乙醇发酵的同步进行,通过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以酿酒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5为受体,通过絮凝素(Flo1p)锚定方式,将来自丝状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内切葡聚糖酶Ⅱ... 为了简化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实现纤维素利用与乙醇发酵的同步进行,通过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以酿酒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5为受体,通过絮凝素(Flo1p)锚定方式,将来自丝状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内切葡聚糖酶Ⅱ(EGII)、纤维二糖水解酶Ⅱ(CBHII)以及来自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的β-葡糖苷酶Ⅰ(BGLI)展示在细胞表面,构建同时表达3种纤维素酶的酵母菌群系统。经过免疫荧光验证展示酶的细胞蛋白定位,酶活测定,乙醇发酵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展示表达的3种纤维素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功能活性;在EGII、CBHII和BGLI协同作用下重组酵母菌株能够水解溶胀磷酸纤维素(Phosphoric acid swollen cellulose,简称PASC)并产生乙醇,乙醇浓度达到最大值0.77 g/L,乙醇产量为0.35 g/g,相当于理论值的68.6%。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利用Flo1p作为锚定蛋白的絮凝素展示系统,初步实现了纤维素利用与乙醇发酵的同步进行,为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固定并表达纤维素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展示 Flo1锚定蛋白 酵母菌群 纤维素乙醇
原文传递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分子在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欣 刘丹丹 +1 位作者 漆洪波 姚珍薇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在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产妇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为子痫前期患者,按病情分为子痫前期轻...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在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产妇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为子痫前期患者,按病情分为子痫前期轻度组(20例)、子痫前期重度组(16例);同期足月择期剖宫产孕妇为对照组(18例).采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各组胎盘微血管密度(MVD);SP法检测磷酸化的p38 MAPK(p-p38 MAPK)在胎盘组织中的定位;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胎盘p38 MAPK及p-p38 MAPK的蛋白表达差异;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oluble endoglin,sEng)的水平.结果 (1)MVD:对照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及子痫前期重度组患者胎盘MVD分别为103±3、81±5、63±4,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及子痫前期重度组患者胎盘组织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4±0.05、0.90±0.14、0.86±0.18,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p38 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3±0.05、0.59±0.12和1.16±0.18,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p-p38 MAPK蛋白的表达部位:p-p38 MAPK蛋白主要表达于胎盘滋养层细胞的胞质及胞核、血管内皮细胞及少量间质细胞的胞核.(4)sFlt-1及sEng的水平:①对照组孕妇血清sFlt-1、sEng水平分别为(5.2±0.3)、(10.9-±0.4)μg/L;子痫前期轻度组分别为(12.5±1.2)、(20.4±5.3)μg/L;子痫前期重度组分别为(19.3±3.0)、(29.5±3.7)μg/L;各组sFlt-1、sEng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sFlt-1、sEng水平的相关性:子痫前期重度组和子痫前期轻度组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sFlt-1、sEng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68,P<0.05;r=0.87,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38 MAPK信号分子的显著活化,使血清中sFlt-l、sEng水平升高,损伤胎盘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胎盘MVD降低;p38 MAPK信号分子可能是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键信号传导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内皮 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受体 细胞表面 抗原 CD
原文传递
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脑炎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佳伟 宋兆慧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6-829,共4页
由于人们对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脑炎的认识不足,延误诊治,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脑炎的靶抗原,在突触传递、重塑和神经兴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基... 由于人们对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脑炎的认识不足,延误诊治,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脑炎的靶抗原,在突触传递、重塑和神经兴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基丙酸(AMPA)受体、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和其他自身抗原,如LGI1和Caspr2等。该类疾病主要涉及儿童和年轻人,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可伴或不伴发肿瘤,早期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存在复发趋势。文章旨在阐述该类疾病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表面抗原抗体 AMPA受体 NMDA受体 GABAB 受体 LGI1 Caspr2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基因复合核酸疫苗诱导小鼠抗体免疫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缪军 李珣 +3 位作者 薛采芳 刘忠湘 甄荣芬 秦恩强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检测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的 17区片段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分泌性的VR10 12 /TPA/HG MSP1 17和非分泌性的VR10 12 /HG MSP1 17)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和免疫血清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能力。方法 以 2 0 0 μg/10 0 ... 目的 检测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的 17区片段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分泌性的VR10 12 /TPA/HG MSP1 17和非分泌性的VR10 12 /HG MSP1 17)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和免疫血清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能力。方法 以 2 0 0 μg/10 0 μl或 1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HG MSP1 17或VR10 12 /TPA/HG MSP1 17肌注免疫BALB/c或C5 7BL/6小鼠。用ELISA间接法测定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 ,用体外抑制试验检测免疫血清抑制疟原虫生长效果。结果 经 3次 1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HG MSP1 17免疫后 ,BALB/c小鼠和C5 7BL/6小鼠均产生了明显的HG和YMSP119抗体。但总体抗体水平不高。BALB/c小鼠经 3次 2 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的VR10 12 /HG MSP1 17免疫后 ,产生了较高的HG抗体 ,但MSP1 17的抗体无明显变化 ,经 3次 2 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TPA/HG MSP1 17免疫后 ,仅产生较低的HG抗体 ,无MSP1 17抗体的产生。用 2 0 0 μg/10 0 μlVR10 12 /HG MSP1 17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做体外抑制试验 ,结果抑制效果明显。结论 VR10 12 /HG MSP1 17比VR10 12 /TPA/HG MSP 17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核酸疫苗 裂殖子表面蛋白 T细胞表位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学敏 王焱林 +5 位作者 李建国 梁辉 李兰芳 周青 张宗泽 王成夭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烫伤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烫伤组、足三里...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烫伤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烫伤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α-BGT组先制备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然后烫伤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足三里组于双侧足三里穴垂直进针7 mm,给予脉冲电流(电压3V,电流2ms,频率3 Hz)持续刺激12 mim,间隔8 h刺激1次,持续2 d;非经非穴组于双侧足三里穴旁5mm处给予脉冲刺激,方法同足三里组;α-BGT组尾静脉注射α-BGT 1.0 μg/kg,再于双侧足三里穴给予脉冲刺激,方法同足三里组.各组处理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MGBl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HMGBl mRNA表达.结果 烫伤组肺组织光镜下可见肺泡壁崩解,泡内大量渗出液,间质水肿、肥厚和增生,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核膜僵硬,部分凸凹不平和核溶解,胞质内板层小体明显减少,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烫伤组、非经非穴组和α-BGT组肺组织HMGBl含量升高,HMGBl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P〈0.05),足三里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烫伤组比较,足三里组肺组织HMGBl含量降低,HMGBl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非经非穴组和α-BGT组肺组织HMGBl mRNA表达下调(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非经非穴组和α-BGT组肺组织HMGBl含量升高,HMGBl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减轻严重烫伤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与激活含α7亚基N型胆碱能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肺组织HMGBl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烧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HMGB-1、MIF-1及BMP-7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继生 李军 +3 位作者 王伟 吴宏伟 杨夏 黄宝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3期4496-4499,4523,共5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MIF-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MIF-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5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NRDS早产儿14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70)和研究组(n=71),对照组给予Bi PAP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相关血清学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HMGB-1、MIF-1、BMP-7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联合Bi PAP治疗NRDS早产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清HMGB-1、MIF-1、BMP-7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迁移率族蛋白1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原文传递
Nef蛋白与HIV-1的潜伏感染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智凯 况煌 +2 位作者 周志锋 罗瑞 邹薇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9-1303,共5页
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全身免疫系统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抗病毒治疗(ART)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提高HIV-1感染者的存活率,但长期ART并不能清除HIV-1潜伏库。一旦停止抗病毒治疗,病毒再度复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作为... 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全身免疫系统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抗病毒治疗(ART)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提高HIV-1感染者的存活率,但长期ART并不能清除HIV-1潜伏库。一旦停止抗病毒治疗,病毒再度复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作为HIV-1表达的早期蛋白之一,Nef可经多种途径调节宿主细胞的功能状态及病毒自身复制状况,从而可能影响HIV-1的潜伏感染。本文就Nef蛋白影响HIV-1潜伏感染的可能机制和途径做一综述,为HIV-1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F蛋白 1型艾滋病病毒潜伏 细胞表面分子 AKT NF-KB
原文传递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炎症介质反应及临床病情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炎超 梁志华 马展成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通过对稳定期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后炎症介质标记物以及COPD分级与气流阻塞程度情况与健康人群对照研究,为临床治疗稳定期COPD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 目的通过对稳定期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后炎症介质标记物以及COPD分级与气流阻塞程度情况与健康人群对照研究,为临床治疗稳定期COPD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募集4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规律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与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标记物的水平[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抑制剂-1(TIMP-1)]以及COPD分级及气流阻塞程度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血清中SPD显著升高(P<0.05),CC-16水平显著下降(P<0.05),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TIMP-1水平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3.4±0.6)分、(3.7±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总分分别为(29.7±9.8)分、(54.3±1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稳定期COPD治疗后炎症介质标记物以及COPD分级及气流阻塞程度情况与健康人群对照研究,为临床治疗稳定期COPD提供依据,为药物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评分 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 表面活性蛋白D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抑制剂-1
原文传递
小鼠乳腺表达抗PD-1抗体对其脾脏T细胞的影响
13
作者 张子寒 龚桂花 +1 位作者 谢丽萍 胡又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1-247,共17页
为从细胞水平研究小鼠乳腺表达抗PD-1抗体对转基因鼠脾脏T细胞表面抗原蛋白、细胞因子表达、脾脏CD4+T细胞增殖以及增殖相关通路的影响,将8周龄未经历过怀孕的和18周龄经历过哺乳的表达抗人PD-1抗体的转基因小鼠分成两组,每组以转基因... 为从细胞水平研究小鼠乳腺表达抗PD-1抗体对转基因鼠脾脏T细胞表面抗原蛋白、细胞因子表达、脾脏CD4+T细胞增殖以及增殖相关通路的影响,将8周龄未经历过怀孕的和18周龄经历过哺乳的表达抗人PD-1抗体的转基因小鼠分成两组,每组以转基因阴性鼠为对照,提取脾脏淋巴细胞,检测脾脏淋巴细胞的变化。与转基因阴性小鼠相比,乳腺表达抗PD-1抗体的转基因小鼠的免疫系统中的脾脏T细胞的效应T细胞比例上升,Treg细胞比例下降,CD4^(+)T细胞表达的IFN-γ、IL-17以及IL-2有不同程度的增加。IL-4、IL-10以及TGF-β都没有发生变化。与T细胞刺激相关的一些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也没有引起变化。转基因阳性鼠和转基因阴性鼠中T细胞增殖没有显著性差异,转基因阳性鼠中PI3K/Akt/mTOR和Ras/MEK/ERK这两条通路上的磷酸化蛋白只有部分表达上调,整个通路没有完全上调。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作为表达抗PD-1抗体这类免疫系统相关单克隆抗体的宿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抗PD-1抗体 脾脏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表面抗原蛋白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