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墨写意 破晓啼莺——希纳斯特拉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与“马尔可夫链”创作技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郝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7,71,共9页
文章分析了希纳斯特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借鉴了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渲染"绘画技法,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相连觉的配器效果。同时,作品乐章内部与乐章之间均体现了一种类似"... 文章分析了希纳斯特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借鉴了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渲染"绘画技法,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相连觉的配器效果。同时,作品乐章内部与乐章之间均体现了一种类似"马尔可夫链"形态的曲式结构,引领着全曲由黑暗走向黎明,最终达到破晓啼莺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纳斯特拉 大提琴协奏曲 新表现主义 渲染 马尔可夫链
下载PDF
民族解放的心声——德沃戛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分析
2
作者 杜西林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年第4期12-14,18,共4页
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德沃夏克一生创作颇丰,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作品风格是以英雄主题作为整个协奏曲的核心,用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出时代的民族解放思想。是协奏曲体裁的典范。作品的三个乐章结构严谨,思想内容深... 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德沃夏克一生创作颇丰,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作品风格是以英雄主题作为整个协奏曲的核心,用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出时代的民族解放思想。是协奏曲体裁的典范。作品的三个乐章结构严谨,思想内容深刻,大提琴演奏技巧全面,大提琴独奏与交响乐队融为一体,达到了交响化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提琴协奏曲 乐章结构 作品风格
下载PDF
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结构及其演奏 被引量:3
3
作者 唐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59年夏天,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把华彩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乐章。文章就本乐章的曲式、和声、调性、复调等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演奏的技术处理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形态特征 演奏技术
下载PDF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的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石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本文对《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和结构以及作品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盼望以一己的粗陋见解,为演奏者提供一定的理论背景,为日后对肖斯塔科维奇及其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大提琴协奏曲 创作背景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勃拉姆斯《a小调大提琴、小提琴二重协奏曲》op.102演奏析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义明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2期80-82,共3页
《勃拉姆斯a小调大提琴、小提琴二重协奏曲》是勃拉姆斯晚期创作的作品,作于1887年,被称为"具有独奏声部的交响乐"。对这部作品的结构及演奏作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想进一步阐明演奏是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表演艺术规律的重要性。
关键词 大提琴 小提琴 二重协奏曲 二度创作 对位 卡农 配器 和声
下载PDF
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体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琛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44-46,共3页
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从它诞生两百多年来,因它严密紧凑的曲式结构,典雅优美的抒情旋律,丰富多变的演奏技巧,得到了一代代大提琴演奏者的钟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演奏技巧上不断探索,用心感悟... 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从它诞生两百多年来,因它严密紧凑的曲式结构,典雅优美的抒情旋律,丰富多变的演奏技巧,得到了一代代大提琴演奏者的钟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演奏技巧上不断探索,用心感悟、体验,准确把握,尽情挥洒,才能更为深刻地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顿 大提琴 协奏曲 演奏体会
下载PDF
杜兆植先生《G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红光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5-21,共7页
杜兆植先生创作于2000年的《G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以蒙古族音乐风格为主体,融合西方大小调作曲技法,是内蒙古音乐创作的又一翘楚之作。运用申克理论所做的结构分析与和声的调式化处理,探究其第一乐章的创作技法,不仅可见其创作技法力求... 杜兆植先生创作于2000年的《G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以蒙古族音乐风格为主体,融合西方大小调作曲技法,是内蒙古音乐创作的又一翘楚之作。运用申克理论所做的结构分析与和声的调式化处理,探究其第一乐章的创作技法,不仅可见其创作技法力求完美,而且在人文思想方面更具丰赡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申克理论 调式化和声
下载PDF
解读“老海顿C”的作品特征、演奏要点及其教学意义
8
作者 张宝君 《美育学刊》 2017年第5期73-80,共8页
协奏曲"老海顿C"虽然不及海顿另外两首在音乐会上演奏频率极高的C大调与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著名,但它代表了巴洛克时期器乐协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进入大提琴高级阶段的练习者,其音准、节奏、把位感有了相当的基础,对音乐的风... 协奏曲"老海顿C"虽然不及海顿另外两首在音乐会上演奏频率极高的C大调与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著名,但它代表了巴洛克时期器乐协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进入大提琴高级阶段的练习者,其音准、节奏、把位感有了相当的基础,对音乐的风格、情绪特征有了自己的理解,演奏技巧和音乐感受力也有了一定的能力,因而研习"老海顿C"是恰当的曲目选择。对这一作品的特征与演奏要点进行分析,可帮助练习者规范演奏基础与技巧,把握古典主义作品风格,感受海顿音乐富有朝气、淳朴快乐的生命情绪及典雅、高贵的艺术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海顿C” 作品特征 演奏要点 教学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