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Cement-Lime as Stabilizer on Mud Bricks
1
作者 Chrisdel Chancelice Ndjeumi Djonga Paul Nestor Djomou +2 位作者 George Elambo Nkeng Fatoumata Adda Souaibou Soulemane Ano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lay bricks and their stability to water absorption by inserting stabilizers such as lime and cement of 0%, 4%, 6%, 8%, 10%, 12% to 14%. Spectrometric ...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lay bricks and their stability to water absorption by inserting stabilizers such as lime and cement of 0%, 4%, 6%, 8%, 10%, 12% to 14%. Spectrometric analysis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various stabilizers and the clay used, and tests of resistance and water absorption were also carried out. The clay was found to be an aluminosilicate (15.55% to 17.17% Al2O3 and 42.12% to 44.15% SiO2). The lime contains 90.84% CaO and the cement has 17.80% SiO2, 3.46% Al2O3, 2.43% Fe2O3 and 58.47% CaO in the combined form of tricalcium silicate, dicalcium silicate, tricalcium aluminate and ferro-tetra calcium alumin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sertion of locally available stabilizers (lime and cement) improved the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 by almost 80% when the lime was increased from 0% to 14% for 14 days. For compressed cement, a 65% increase in strength was observ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drying time, with a 52% increase in strength at 28 days compared to 14 days. Furthermore, compressed cement bricks have a more compact structure, absorbing very little water (32%). In view of all these results, cement appears to be the best stabilizer, and compression improves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reduces water ab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stabilized earth Lime-stabilized earth Compressed earth Brick Compressive Strength Water Absorption Test
下载PDF
考虑不同土压力模式的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毛明强 熊巨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2-17,共6页
墙前开挖区土压力和墙后土压力模式的确定是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的关键,不同土压力模式下抗倾覆系数曲线形态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墙体竖向力的平衡确定抗倾覆验算点位置,根据墙体的变形特征,同时考虑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 墙前开挖区土压力和墙后土压力模式的确定是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的关键,不同土压力模式下抗倾覆系数曲线形态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墙体竖向力的平衡确定抗倾覆验算点位置,根据墙体的变形特征,同时考虑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上覆有效土压力变化引入修正系数α修正墙前后土压力,推导了修正土压力模式下墙体的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土压力模式下Kq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墙前后土压力修正模式更能反映实际状态下墙的倾覆失稳形态,其抗倾覆稳定系数也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模式 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 有效上覆压力 抗倾覆稳定性
下载PDF
水泥改性生土材料热湿性能及周期性边界下墙体温湿度分布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磊 桑国臣 +2 位作者 崔晓玲 韩玮霄 郭晓宁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4,共9页
为了揭示周期性边界下生土墙体温湿度分布特性,实验制备水泥改性生土材料并测试其热湿性能,建立一维非稳态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分别以吐鲁番夏至日和冬至日气象数据为室外边界条件,对冬夏两季水泥改性生土墙体内部温湿度进行数值求解。结... 为了揭示周期性边界下生土墙体温湿度分布特性,实验制备水泥改性生土材料并测试其热湿性能,建立一维非稳态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分别以吐鲁番夏至日和冬至日气象数据为室外边界条件,对冬夏两季水泥改性生土墙体内部温湿度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水泥改性生土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水泥掺量的增加能够提升材料的吸湿能力,但是对水蒸气透过性不利。夏季,水泥改性生土墙体对环境温湿度波动衰减效果明显,0.3 m厚水泥改性生土墙体具有理想的隔热和调湿性能。然而,减小墙体厚度会导致冬季墙体内壁面温度显著降低,需考虑必要的保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改性生土墙体 热湿性能 周期性热边界 热湿耦合分析 墙体温湿度分布
下载PDF
水泥掺量对筑坝用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田颜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7期74-77,共4页
为了解水泥掺量对筑坝用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水泥掺量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试验,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浸泡在80℃的水中掺水泥的试件水稳定性系数比只掺石粉的高,且均大于0.9,并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浸泡375 h时... 为了解水泥掺量对筑坝用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水泥掺量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试验,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浸泡在80℃的水中掺水泥的试件水稳定性系数比只掺石粉的高,且均大于0.9,并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浸泡375 h时最大,而只掺石粉的水稳定性系数持续减小,水泥比石粉对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影响更大,水泥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水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其中6%水泥与6%石粉做沥青混凝土填料时,其长期水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沥青混凝土 水泥掺量 水稳定性
下载PDF
粉喷桩作临时支护桩在潞城某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培亮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9期93-94,共2页
结合潞城某一单体工程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粉喷桩作为临时支护桩的设计计算过程,并针对粉喷桩作为临时支护桩的特殊性,指出了它和普通挡土墙的计算差别及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粉喷桩 支护桩 土压力 稳定性 应力验算
下载PDF
控制性水泥灌浆在西藏波堆水电站围堰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红 高建 《四川水力发电》 2014年第2期65-67,79,共4页
波堆水电站上下游围堰堰基部位主要为漂卵砾石层,较松散且透水性强,易产生管涌型渗透破坏,因此,对大坝围堰基础采用了控制性水泥灌浆。通过控制性水泥灌浆,特别是镶铸孔口管封闭进行施工,成功地解决了常规灌浆过程中的串冒浆及不易升高... 波堆水电站上下游围堰堰基部位主要为漂卵砾石层,较松散且透水性强,易产生管涌型渗透破坏,因此,对大坝围堰基础采用了控制性水泥灌浆。通过控制性水泥灌浆,特别是镶铸孔口管封闭进行施工,成功地解决了常规灌浆过程中的串冒浆及不易升高灌浆压力等问题,提高了防渗墙的强度、抗渗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围堰 防渗 控制性水泥灌浆 孔口管镶铸 稳定性 波堆水电站
下载PDF
浅谈高等级路面水泥稳定沙砾(土)施工
7
作者 岳永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4期217-218,共2页
介绍了影响水泥稳定沙砾(土)强度的因素,论述了高等级公路路面中水泥稳定沙砾(土)施工中的一些情况。
关键词 水泥稳定沙砾(土) 基层(底基层) 高速公路 路面施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