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me Dependent Surface Heat Transfer in Light Weight Aggregate Cement Based Materials
1
作者 Hung T. Nguyen Frank Melandso Stefan Jacobsen 《Engineering(科研)》 2010年第5期307-317,共11页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ffect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flow and thus the energy use in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 limiting the heat flow between material sur...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ffect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flow and thus the energy use in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 limiting the heat flow between material surface and ambient air is normally taken as a constant.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time-dependent function . We estimate from unidirectional heat flow experiments with transient and steady-state conditions. Using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 at the surface including convective and irradiativ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value of was obtained both using Finite Difference and Taylor Polynomials methods.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s function of time were improved with the obtained -functions compared to with constant . There were no clear difference between on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he final values observed were in the order of magnitude expected from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Flow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Light WEIGHT AGGREGATE cementS Based Materials
下载PDF
A High-Strength Cement System for Improved Dental Restoratives
2
作者 Dong Xie Jun Zhao Yiming We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年第3期1-15,共15页
We have developed and studied a novel high-strength glass-ionomer cement system composed of poly(acrylic acid)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architectures. These poly(acrylic acid) 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via ATRP techni... We have developed and studied a novel high-strength glass-ionomer cement system composed of poly(acrylic acid)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architectures. These poly(acrylic acid) 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via ATRP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arm number and branching on reaction kinetics, viscos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s of the formed polymers and cement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like the star-shaped polymer synthesis both hyperbranched and star-hyperbranched polymers syntheses proceed slowly at the early stage but accelerate at the later stage. The higher the arm number and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are, the faster the ATRP reaction wa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higher the arm number and branching that the polymer had, the lower the viscosity of the polymer aqueous solution is and the lowe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s of the formed cement are. The mechanical strengths of three synthesized polymers-composed experimental cements were very similar to each other but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Fuji II LC. The experimental cements were 31% - 53% in CS, 37% - 55% in compressive modulus, 80% - 126% in DTS, 76% - 94% in FS, 4% - 21% in FT and 53% - 96% in KHN higher than Fuji II LC. For wear test, the experimental cements were only 5.4% - 13% of abrasive and 6.4% - 12% of attritional wear depths of Fuji II LC in each wear cycle. The one-month aging study also showed that all the experimental cements increased their CS continuously during 30 days, unlike Fuji II 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crylic acid) Molecular Architecture GLASS-IONOMER cement ATOM-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chanical Strength
下载PDF
深井固井水泥浆凝固阶段的传压效率时变规律
3
作者 刘开强 郑友志 +6 位作者 冯予淇 师伟 刘洋 蒋平 屈中文 龚泽相 张兴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2,共8页
随着油气井向深层超深层发展,地质条件愈加复杂,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高温高压、窄压力窗口地层是固井工程面临的突出难题。深层超深层压力敏感地层固井过程中,精确控制水泥浆柱压力是保障固井安全与水泥环层间封隔质量的关键。为探... 随着油气井向深层超深层发展,地质条件愈加复杂,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高温高压、窄压力窗口地层是固井工程面临的突出难题。深层超深层压力敏感地层固井过程中,精确控制水泥浆柱压力是保障固井安全与水泥环层间封隔质量的关键。为探究凝固阶段水泥浆的失重规律和传压能力,建立了固井水泥浆静液柱压力评价装置和水泥浆传压效率评价方法,结合微量热仪和超声波静胶凝强度仪,测试了水泥浆水化过程不同厚度水泥浆的水化速率和静胶凝强度,最后分析了水泥浆失重和传压效率的时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沉降稳定性良好的水泥浆体系,凝固阶段可根据其水化进程将失重分为水化诱导期的平稳阶段和水化加速期的快速降低阶段;②在水化诱导期内,悬浮分散结构的水泥浆静胶凝强度缓慢发展,其失重速率随厚度降低而加快,遵循胶凝悬挂理论,且该阶段液态水泥浆可高效、快速传递顶部压力,传压效率超过95%;③在水化加速期内,水泥浆变为凝胶网架结构,水化产物增强凝胶网架的强度及其与外界面胶结强度,转移固相重力和上部加压值至外界面,降低水泥浆静液柱压力和传压效率,最终使水泥浆丧失传压能力。结论认为,该规律认识可为压力敏感地层固井憋压候凝工艺的高效实施提供实验和理论支撑,为深层超深层油气的高效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憋压候凝 失重 压力传递 早期水化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深层环境下固井水泥水化放热特性及井周温度场演化规律研究
4
作者 刘忠飞 刘江峰 +4 位作者 王孝亮 张耀晖 袁中涛 张子灏 李致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深层环境会对水泥水化放热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深层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及传热特性对明确井周温度场演化规律至关重要。文章首先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建立了塔里木油田近井和远井地层温度... 塔里木盆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深层环境会对水泥水化放热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深层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及传热特性对明确井周温度场演化规律至关重要。文章首先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建立了塔里木油田近井和远井地层温度方程,根据不同地层深度的温度分布情况,开展了不同温度下G级水泥水化放热实验,基于Krstulovic-Dabic(K-D)经典水化动力学模型,结合水泥成核结晶与晶体生长、相边界反应以及扩散三过程反应特征推导了不同温度下水泥水化放热预测曲线,进一步推导了套管-水泥环-地层热传导模型,并将放热曲线作为热源代入到有限元模型中,得到了不同井深的套管与水泥在水化放热与高温地层的共同作用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分析有限局部空间的温度场变化对地层压力和套管变形影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水泥水化放热 套管—水泥环—地层热传导模型 井周温度场
下载PDF
纤维复合材料剪滞理论的改进与参数分析
5
作者 谷胜杰 詹程远 +1 位作者 何吉 陈俊涛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对于纤维复合材料,传统剪滞理论没有考虑基体轴向应变的影响,导致无法反映基体在应力传递中的作用。通过对剪滞理论的改进,解决了上述问题,推导了纤维轴向应力、纤维轴向变形、基体轴向应力、基体轴向变形、纤维/基体界面剪应力、纤维/... 对于纤维复合材料,传统剪滞理论没有考虑基体轴向应变的影响,导致无法反映基体在应力传递中的作用。通过对剪滞理论的改进,解决了上述问题,推导了纤维轴向应力、纤维轴向变形、基体轴向应力、基体轴向变形、纤维/基体界面剪应力、纤维/基体相对滑移量的分布公式,分析了界面弹性模量对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结果符合现有研究成果。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改进理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 剪滞理论 应力传递 基体变形 界面滑移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 被引量:31
6
作者 孙海涛 钟大康 +1 位作者 刘洛夫 张思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分布模式的砂岩透镜体内部和表面砂岩和泥岩的密集采样进行了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探讨了砂泥岩界面附近与透镜体内部的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透镜体的埋藏深... 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分布模式的砂岩透镜体内部和表面砂岩和泥岩的密集采样进行了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探讨了砂泥岩界面附近与透镜体内部的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透镜体的埋藏深度以及砂岩、泥岩各自的厚度变化而变化。无论是孤立式透镜体,还是叠加式透镜体,当砂体厚度超过2m、泥岩厚度超过5m时,砂、泥岩界面的晚期碳酸盐胶结程度高于砂体内部。透镜体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次生孔隙,以及晚期成岩作用阶段砂泥岩之间存在的单向或双向流体(物质)传递,是晚期碳酸盐矿物能否在透镜体表面(或薄砂体内部)大量胶结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沙河街组 砂岩透镜体 碳酸盐胶结作用 物质传递
下载PDF
导热胶泥伴热传热特性及节能潜力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玉琴 许锋 张海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导热胶泥伴热是对传统伴热的一种优化,通过在伴热管与工艺管之间填充导热胶泥,把原来的线接触改变为面接触,一方面增大伴热面积,另一方面用高导热系数的导热胶泥代替低导热系数的空气,从而增大传热效率。利用FLUENT软件对导热胶泥蒸汽... 导热胶泥伴热是对传统伴热的一种优化,通过在伴热管与工艺管之间填充导热胶泥,把原来的线接触改变为面接触,一方面增大伴热面积,另一方面用高导热系数的导热胶泥代替低导热系数的空气,从而增大传热效率。利用FLUENT软件对导热胶泥蒸汽伴热系统的传热特性和节能潜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伴热蒸汽温度相同时,导热胶泥伴热系统较传统伴热管伴热系统能提高工艺介质温度20~45℃左右,节能潜力较为显著。该研究结果为伴热过程的优化及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胶泥 传热 节能潜力 FLUENT软件
下载PDF
煤矿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技术与典型工程案例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永亮 路彬 +4 位作者 杨仁树 林海 徐斌 王树帅 刘晨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5-1071,共17页
为了解决煤矿胶结充填开采成本高、充填工艺复杂、采充矛盾突出等问题,研发了可实现采充并行作业的连采连充采煤工艺,研究了不同配比充填材料的流动特性与龄期强度变化规律,提出了适应于不同煤层倾角的充填料浆井下混合与地面混合输送系... 为了解决煤矿胶结充填开采成本高、充填工艺复杂、采充矛盾突出等问题,研发了可实现采充并行作业的连采连充采煤工艺,研究了不同配比充填材料的流动特性与龄期强度变化规律,提出了适应于不同煤层倾角的充填料浆井下混合与地面混合输送系统,以及相应的工作面密实充填方法,形成了完善的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成套技术。研究了不同充填开采模式影响下,充填采煤过程采场围岩应力动态迁移规律;基于影响充填采场围岩变形的“三量”特征,提出了充填采场覆岩移动“三度”控制原则,即较快的充填速度、合理的采空区充实度与稳定的充填体强度。阐明了煤柱与充填体交替承载控顶机理,揭示了连采连充分步置换煤炭技术原理:煤柱与充填体交替承载控顶可保证稳定的充填空间,分步置换煤柱可保证充填材料具有合理的胶结固化时间,实现采煤和充填互不干扰,工作面可连续的开采和连续的充填,采充最大限度地平行作业,大幅提高胶结充填采煤效率。研究成果应用于内蒙古西部地区4个煤矿-生态园下采煤、复合顶板、处理固体废物、回收遗留大巷保护煤柱,并进行典型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技术在4个煤矿均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可有效控制岩层移动、高效置换遗留煤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采连充 胶结充填 应力迁移 交替承载 分步置换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 被引量:55
9
作者 郑刚 姜忻良 顾晓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2-86,共5页
通过模型试验和轴对称有限元 无穷元耦合分析 ,研究了软土层中水泥搅拌桩的荷载传递。分析结果表明 ,基础、桩长和垫层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有较大影响。在软土中桩身上部桩土之间可以产生相对滑移 ,产生相对滑移的深度与桩... 通过模型试验和轴对称有限元 无穷元耦合分析 ,研究了软土层中水泥搅拌桩的荷载传递。分析结果表明 ,基础、桩长和垫层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有较大影响。在软土中桩身上部桩土之间可以产生相对滑移 ,产生相对滑移的深度与桩土模量比有关 ,砂垫层虽能增大桩间土分担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荷载传递 有限元 无限元 水泥-土桩 砂垫层
下载PDF
水泥窑窑体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建青 刘振群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87-492,共6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水泥窑窑体表面换热系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强制对流、自然对流、热辐射和窑体大小对换热系数的影响。推导了窑体表面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的换热关系式,通过互相比较得到了可忽略强制对流或自然对流的条件。结... 提出了一种计算水泥窑窑体表面换热系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强制对流、自然对流、热辐射和窑体大小对换热系数的影响。推导了窑体表面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的换热关系式,通过互相比较得到了可忽略强制对流或自然对流的条件。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窑体表面的强制对流换热与自然对流换热数量级相等。因此利用向量总和法建立了混合对流换热关系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辐射散热所占的比例很大,采用黑度小的材料可显著降低熟料热耗。该方法的准确性优于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 换热系数 节能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确定 被引量:23
11
作者 曾友金 章为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20,共7页
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 ,按极限承载力控制法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有效桩长 .分析了土的泊松比、桩刚度系数、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之比、桩径、桩侧极限位移和桩顶沉降量等因素对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影响 ,其结果表明 ... 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 ,按极限承载力控制法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有效桩长 .分析了土的泊松比、桩刚度系数、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之比、桩径、桩侧极限位移和桩顶沉降量等因素对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影响 ,其结果表明 ,除土层泊松比对有效桩长影响不明显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有效桩长 极限承载力 荷载 传递函数
下载PDF
预热器撒料板结构对气固换热的影响
12
作者 徐学慧 《水泥技术》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分析了水泥工艺烧成过程中的气固换热机理和撒料板对烧成系统气固换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常规的固定式、通过旋转轴安装的可旋转式、通过顶部销轴固定的角度可调式等三种平直板状撒料板结构特点,及其存在的物料适应性较差、易堵料、撒料... 分析了水泥工艺烧成过程中的气固换热机理和撒料板对烧成系统气固换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常规的固定式、通过旋转轴安装的可旋转式、通过顶部销轴固定的角度可调式等三种平直板状撒料板结构特点,及其存在的物料适应性较差、易堵料、撒料不均匀等问题。通过将平直撒料板形状调整为扇形,并引入伞骨型导流板,增加了撒料板的曲折程度和物料的抛撒高度、分布面积,减少了物料成团现象,提高了物料分布均匀性和换热效率。生产实践表明,应用新型撒料板结构,可提高水泥熟料生产效率,降低系统能耗,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工艺 撒料板结构 伞骨型导流板 换热效率 运行成本
下载PDF
水泥水化动力学的线性动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美伦 陈志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5-299,共5页
应用传递函数方法,通过Laplace逆变换将运算阻抗从频域转换成时域,以此求得水泥水化动力学曲线,结果与其它方法相符.此方法还可了解水泥水化过程的机理,对动力学过程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 水泥 水化 动力学 线性动态系统 传递函数
下载PDF
应用导热胶泥的伴热优化系统传热特性及节能潜力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戚学贵 徐宏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62,共5页
基于前期光滑外伴管伴热系统性能的研究,对应用导热胶泥进行伴热优化的系统,利用FLUENT软件对其传热特性与节能潜力进行了数值分析。伴管下置式系统中,优化前后均存在浮力诱导的层流自然对流。应用不同夹层模型的计算表明,优化后仍需保... 基于前期光滑外伴管伴热系统性能的研究,对应用导热胶泥进行伴热优化的系统,利用FLUENT软件对其传热特性与节能潜力进行了数值分析。伴管下置式系统中,优化前后均存在浮力诱导的层流自然对流。应用不同夹层模型的计算表明,优化后仍需保持空气夹层以减少热损失,但可将伴管上置而基本不影响伴热效果且易于施工。应用导热胶泥可使伴管与工艺管间的热阻降低50%以上,可得到更高的物料温度或降低伴热介质的需求温度及其(?)损失,能量利用匹配程度提高,节能潜力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伴热 导热胶泥 优化 传热特性 动态 节能 数值计算
下载PDF
考虑Knudsen扩散影响的水泥基材料湿扩散系数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德鹏 钱春香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5-638,共4页
根据水泥基材料的多孔介质特点和内部孔隙尺寸分布特征,结合多孔介质中的湿传输机理,认为水泥基材料的湿传输研究必须考虑Knudsen扩散的影响.根据中、微孔体积的等效直径理论以及气体分子运动论相关原理,推导建立了Knudsen扩散影响系数... 根据水泥基材料的多孔介质特点和内部孔隙尺寸分布特征,结合多孔介质中的湿传输机理,认为水泥基材料的湿传输研究必须考虑Knudsen扩散的影响.根据中、微孔体积的等效直径理论以及气体分子运动论相关原理,推导建立了Knudsen扩散影响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泥基材料湿扩散系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湿传输 Knudsen扩散 湿扩散系数
下载PDF
按桩顶沉降控制法确定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友金 章为民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5,38,共5页
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 ,按桩顶沉降控制法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有效桩长。分析了桩的刚度系数、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之比值、桩侧极限位移、桩径及土的泊松比等因素对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除土的泊松... 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 ,按桩顶沉降控制法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有效桩长。分析了桩的刚度系数、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之比值、桩侧极限位移、桩径及土的泊松比等因素对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除土的泊松比对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影响不明显外 ,其余因素均有一定或较大的影响 ,并与弹性理论法分析结论一致。在桩的刚度系数较大且整根桩都搅拌得较均匀而使得整根桩的强度较高的情况下 ,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能超过 2 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有效桩长 荷载传递 弹性理论法
下载PDF
水泥土桩荷载传递性状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雄志 贾志刚 涂兵雄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根据位移协调理论,采用荷载传递函数法分析了竖向受荷下相关因素对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桩侧传递函数采用双曲线模型,以桩身轴力为迭代变量,进行迭代计算。为验证本文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对工程实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得到的水... 根据位移协调理论,采用荷载传递函数法分析了竖向受荷下相关因素对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桩侧传递函数采用双曲线模型,以桩身轴力为迭代变量,进行迭代计算。为验证本文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对工程实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得到的水泥土桩荷载-沉降曲线与工程实测曲线基本吻合,尤其对于荷载水平较低的情况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更小。研究表明:较高的荷载水平能使桩体下部侧摩阻力充分发挥;增大弹性模量能使桩更容易将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土层中;侧摩阻力随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而内摩擦角对水泥土桩荷载传递的影响不大。该研究结果对桩的设计和承载力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桩 荷载传递特性 荷载传递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爬山算法的篦冷机熟料换热二次风温故障诊断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彬 刘永记 +2 位作者 刘浩然 李雷 孙美婷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1-658,共8页
提出一种利用改进遗传算子优化爬山的算法,能自动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自动选择交叉方式和变异方式,利用改进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替代爬山算法中的减边算子来扩展其全局寻优能力,利用最大支撑树限制搜索空间来提高搜索效率。仿真实... 提出一种利用改进遗传算子优化爬山的算法,能自动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自动选择交叉方式和变异方式,利用改进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替代爬山算法中的减边算子来扩展其全局寻优能力,利用最大支撑树限制搜索空间来提高搜索效率。仿真实验证明,与爬山算法等算法相比,该算法得到的模型更加准确、最佳得分更高且耗时较短。结合水泥熟料换热过程中的篦冷机现场采集数据,建立了篦冷机工艺参数的故障诊断模型,对二次风温实现了较为准确的故障诊断,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改进遗传算子 改进爬山算法 水泥熟料换热 篦冷机 二次风温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伴热优化的物料结壁缓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戚学贵 徐宏 +1 位作者 谭晓勇 许林云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51,53,共4页
降低伴热介质与被伴热介质之间的热阻是提高外伴管伴热系统抑制物料结壁效果的关键。利用自建的对比传热试验装置,进行了蒸汽和热水伴热传热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传热系数可提高7倍以上,此时提高伴热热水流量可明显增强伴热能力... 降低伴热介质与被伴热介质之间的热阻是提高外伴管伴热系统抑制物料结壁效果的关键。利用自建的对比传热试验装置,进行了蒸汽和热水伴热传热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传热系数可提高7倍以上,此时提高伴热热水流量可明显增强伴热能力。将该优化措施应用于发生闪蒸的对苯二甲酸母液罐及附属管道,结果表明设备和管道的壁面温度及其均匀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物料结壁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壁 伴热优化 缓解技术 导热胶泥 对苯二甲酸 节能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拉杆传荷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晶晶 张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2,128,共5页
在分析重复荷载作用下接缝工作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不同板厚、拉杆长度和拉杆直径等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拉杆传荷能力.结果表明:纵缝传荷系数的变化在荷载作用50万次前后大致分为快速下降阶段和保持阶段;纵缝传荷... 在分析重复荷载作用下接缝工作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不同板厚、拉杆长度和拉杆直径等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拉杆传荷能力.结果表明:纵缝传荷系数的变化在荷载作用50万次前后大致分为快速下降阶段和保持阶段;纵缝传荷系数随着拉杆直径和拉杆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不足9%;纵缝传荷系数随着板厚的增加而降低,幅度约为8%;结合现行规范对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等级的评定,表明在试验模拟的工况下,荷载作用50万次后纵缝传荷系数保持值均在80%以上,具有优良的传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接缝传荷系数 弯曲疲劳 拉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