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trifuge model test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arse sand debris flow
1
作者 周建 周韵鸿 +1 位作者 LI Ye-xun WANG Zi-han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4年第3期77-89,共13页
Using the self-developed visualization test apparatus, centrifuge model tests at 20 g were carried out to research the macro and microscopic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arse sand debris flows. The formation mode and soil... Using the self-developed visualization test apparatus, centrifuge model tests at 20 g were carried out to research the macro and microscopic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arse sand debris flows. The formation mode and soil-water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debris flows were analyzed from both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points of view respectively using high digital imaging equipment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software Geodip.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rming process of debris flow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namely the infiltration and softening stage, the overall slide stage, and debris flow stage. The essence of simulated coarse sand slope forming debris flow is that local fluidization cause slope to wholly slide. The movement of small particles forms a transient stagnant layer with increasing saturation, causing soil shear strength lost and local fluidization. When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saturated soil exceeds the resisting force, debris flow happens on the coarse sand slope immedi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se sand DEBRIS flow CENTRIFUGE model tests formation mode water-soil interac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Freeze-Thaw Effect on Coarse Sand Coated Interface between FRP and Concrete
2
作者 Keunhee Cho Sung Yong Park +2 位作者 Sung Tae Kim Jeong-Rae Cho Byung-Suk Kim 《Engineering(科研)》 2013年第10期807-815,共9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on the coarse sand coating chosen to achieve the composition of FRP and concrete in FRP-concrete composite deck. Push-out test specimens with dimensions of 100 &#...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on the coarse sand coating chosen to achieve the composition of FRP and concrete in FRP-concrete composite deck. Push-out test specimens with dimensions of 100 × 100 × 450 mm were subjected to repeated freeze-thaw cycles under wet conditions ranging from -18℃± 2℃ to 4℃ ± 2℃. The failure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FRP at failure exhibited by the specimens that experienced 300 freezing-thawing cycles showed a difference of merely 5%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specimens that were not subjected to freeze-thaw. This indicates that coarse sand coating is not affected by freezing-thawing cycles and the FRP-concrete composite deck owns sufficient applicability in terms of durability against freezing-thaw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ZE-THAW coarse sand Coating INTERFACE Failure FRP CONCRETE
下载PDF
烟台港龙口港区27^(#)~29^(#)通用泊位疏浚工程绞吸船施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楠 刘昊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期226-229,共4页
烟台港龙口港区27^(#)~29^(#)通用泊位疏浚工程土质主要为起球的黏性土,混有少量粗砂,绞吸船在施工时受黏土起球及黏性等影响,容易出现堵管、绞刀糊堵、输送困难等情况,施工作业关键参数波动幅度较大,作业人员操作控制难度高,平均生产... 烟台港龙口港区27^(#)~29^(#)通用泊位疏浚工程土质主要为起球的黏性土,混有少量粗砂,绞吸船在施工时受黏土起球及黏性等影响,容易出现堵管、绞刀糊堵、输送困难等情况,施工作业关键参数波动幅度较大,作业人员操作控制难度高,平均生产效率低。重点围绕绞吸船的挖掘和输送分析,确定关键施工参数,优化施工工艺,指导作业人员施工。优化后的施工工艺使烟台港龙口港区27^(#)~29^(#)通用泊位疏浚工程绞吸船施工产能提高20%以上,节约了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绞吸船 粗砂 输送 挖掘
下载PDF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鑫 管民生 +1 位作者 杭熙茹 郭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3,共5页
为探究机制砂原料种类和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细骨料类型(天然砂、石灰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细骨料级配、水灰比为变量制作了30组机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15组天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结果表明:在... 为探究机制砂原料种类和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细骨料类型(天然砂、石灰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细骨料级配、水灰比为变量制作了30组机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15组天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结果表明:在石粉掺量10%时,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天然砂再生混凝土,且机制砂原料为石灰石的抗压强度高于卵石;机制砂各筛孔量占比分别为5%、7%、18%、25%、26%和14%时,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研究表明:严格控制水灰比、颗粒级配可使机制砂再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满足生产应用要求,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更有优势,是缓解天然砂资源短缺的可行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级配 抗压强度
下载PDF
穿越层状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
5
作者 窦智 刘万明 +3 位作者 陈舟 徐朝晖 赵天宇 安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穿越层状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渗流多见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采用自行开发设计的室内渗流实验装置,设置不同粒径的单层多孔介质和相应粒径组合的双层多孔介质,从水力坡降与渗流流速关系、非达西渗流参数和临界雷诺数等方面... 穿越层状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渗流多见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采用自行开发设计的室内渗流实验装置,设置不同粒径的单层多孔介质和相应粒径组合的双层多孔介质,从水力坡降与渗流流速关系、非达西渗流参数和临界雷诺数等方面,探讨了平均粒径、粗细颗粒界面对穿越层状多孔介质非达西渗流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流穿越层状多孔介质时,粗细颗粒界面对非达西流渗流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判断达西流态到非达西流态转换的临界雷诺数,其在单层多孔介质中随多孔介质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而当水流穿越层状多孔介质时,临界雷诺数不仅随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而且随粗/细颗粒粒径差的减小而增大;受粗细颗粒界面的影响,单层多孔介质中临界雷诺数均低于粗颗粒层与单层多孔介质相同相应粒径组合的双层多孔介质;通过引入非线性分量指数发现,粗细颗粒界面对水流惯性力分量的影响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制性影响程度与粗细颗粒差别大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研究穿越层状岩土体的非达西渗流问题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多孔介质 非达西渗流 流态转变 临界雷诺数 粗细颗粒界面
下载PDF
粗骨料取代率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发静 王新杰 +1 位作者 朱平华 刘啸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84-2092,共9页
为探究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RCM)高温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粗骨料取代率(0%、20%、40%、60%、80%、100%,质量分数)制备RCM并研究其单面受高温后的表面形貌、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荷载变形曲线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粗骨... 为探究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RCM)高温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粗骨料取代率(0%、20%、40%、60%、80%、100%,质量分数)制备RCM并研究其单面受高温后的表面形貌、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荷载变形曲线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粗骨料取代率在40%~60%时,在低于600℃的高温试验下RCM表现良好。当温度在200℃时,各组试块表面形貌变化不大,质量损失率较小,抗压强度略微上升;当温度在400℃时,各组试块表面开始出现裂缝,质量损失率为4.35%~6.47%,抗压强度开始下降,此时粗骨料取代率影响不大;当温度达到600℃时,表面形貌变化明显,质量损失率上升到6.42%~8.70%,抗压强度最终降低到基准强度的80%左右,此时粗骨料取代率在40%~60%的试块表现良好;当温度达到800℃时,各组试块表面形貌变化进一步加剧,粗骨料取代率大于60%的试块受影响非常明显,同时各类性能参数表明混凝土已完全丧失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再生混凝土 粗骨料取代率 高温性能 抗压强度 荷载变形曲线
下载PDF
砂柱法制样及剪切速率对黏性粗料三轴试验的影响
7
作者 张富臣 王鹏程 +2 位作者 张庆建 李玉贵 于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28,235,共7页
对砂柱法和常规方法制备的黏性粗粒土三轴试样进行饱和试验,对比其饱和效果,同时为论证砂柱对土体排水效果、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开展砂柱法试样和常规试样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三轴CD剪试验,并讨论剪切速率对试验的影响。试... 对砂柱法和常规方法制备的黏性粗粒土三轴试样进行饱和试验,对比其饱和效果,同时为论证砂柱对土体排水效果、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开展砂柱法试样和常规试样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三轴CD剪试验,并讨论剪切速率对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柱法配合反压饱和6 h,试样基本饱水均匀;常规试样的速率敏感度较高,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强度指标φd减小、Cd增大,同一围压下,峰值偏应力减小;体应变εv与剪切速率呈反比,且围压越大,越不利于土体排水,峰值偏应力减小的幅度越大;剪切速率与Ei呈反比,与Bi成正比,邓肯-张模型参数Rf、k、n、D和F值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砂柱法制备的试样速率敏感度较低,且砂柱法试样在0.3 mm/min剪切速率下具有同常规试样0.03 mm/min剪切速率下相似的三轴应力-应变特征;该方法获取了相近的CD剪强度指标和邓肯张模型参数,同时缩短了试验在饱和-固结-剪切3个阶段的用时,大幅提高了试验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可为与黏性粗粒土三轴试验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粗粒土 剪切速率 CD剪 砂柱法 三轴试验
下载PDF
机制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8
作者 李阳 管民生 +1 位作者 王刚 周志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为探究骨料类型、水灰比与石粉含量对机制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石粉质量分数(5%、10%和15%)和不同水灰比(0.50、0.37和0.32)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以72个立方体试件用于抗压强度试验,72个圆柱体试件用于弹... 为探究骨料类型、水灰比与石粉含量对机制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石粉质量分数(5%、10%和15%)和不同水灰比(0.50、0.37和0.32)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以72个立方体试件用于抗压强度试验,72个圆柱体试件用于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石粉含量能有效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在不同的水灰比下,最佳石粉含量存在差异;当水灰比和石粉含量双因素交互作用时,水灰比为0.32、石粉质量分数为15%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达到最优.构建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与水灰比、石粉含量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的标准差与离散系数均不超过5%,模型精度良好.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机制砂 全再生粗骨料 石粉 水灰比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不同养护方式对铁尾矿砂制备的再生粗骨料性能影响
9
作者 刘宝 潘钢华 +1 位作者 高敏 蒙海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7-1224,共8页
为了提高铁尾矿沙的利用率,本文采用成球技术使用铁尾矿沙制备粗骨料,将经过界面预处理后的铁尾矿砂采用喷洒预处理液水雾,同时撒入胶凝材料的方式生成骨料颗粒,最后将骨料颗粒进行养护得到再生粗骨料。探究不同的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 为了提高铁尾矿沙的利用率,本文采用成球技术使用铁尾矿沙制备粗骨料,将经过界面预处理后的铁尾矿砂采用喷洒预处理液水雾,同时撒入胶凝材料的方式生成骨料颗粒,最后将骨料颗粒进行养护得到再生粗骨料。探究不同的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能的影响,结合SEM和MIP探究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成球技术制备铁尾矿沙再生粗骨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外,自然养护条件骨料的性能表现最差,蒸汽养护骨料的压碎指标最小,碳化养护骨料的吸水率最小。从微观结构来看碳化养护的骨料体系结构致密,孔隙和微裂缝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骨料吸水率最小;蒸汽养护水化产物含有大量的凝胶状和网状结构的水化硅酸钙、针状钙矾石和少量的氢氧化钙晶体,这是压碎指标小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为铁尾矿沙制备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的后期服役过程中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沙 再生粗骨料 养护方式 利用率 微观结构 压碎指标 吸水率 混凝土
下载PDF
黄河中游窟野河流域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海燕 王鑫 +1 位作者 杨振奇 薛志宏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29-336,共8页
窟野河流域是黄河粗泥沙的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重大水利和生态工程的实施,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该区地处砒砂岩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水蚀、风蚀问题仍旧严峻,生态... 窟野河流域是黄河粗泥沙的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重大水利和生态工程的实施,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该区地处砒砂岩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水蚀、风蚀问题仍旧严峻,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治理质量亟待提质增效。众多学者在该地区土壤侵蚀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该地区水文下垫面复杂多变,侵蚀类型多样复合,前人的研究仍沿用黄土高原区的理论与方法,极大地限制了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机理研究的发展。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科研经验,概括了窟野河流域治理成效,梳理了该地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对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发现窟野河流域的复合侵蚀机理研究相对薄弱,需要对区域水分承载能力阈值的精准厘定,且该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社会经济效益有待提升,水土保持监管需向智慧化转型,为未来窟野河流域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和生态修复技术发展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窟野河 黄河多沙粗沙区 土壤侵蚀 生态修复
下载PDF
粗骨料空隙率对低砂率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志邦 宋少民 +2 位作者 谢建中 杜若萱 王玮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了明确粗骨料空隙率对低砂率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选择不同空隙率的粗骨料,研究其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随着砂率的降低而下降,使用空隙率为40.7%的粗骨料比使用空隙率... 为了明确粗骨料空隙率对低砂率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选择不同空隙率的粗骨料,研究其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随着砂率的降低而下降,使用空隙率为40.7%的粗骨料比使用空隙率为45.8%的粗骨料制备的低砂率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有明显提高,说明粗骨料空隙率较低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显著提高,为研究高石低砂混凝土技术及相关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骨料 空隙率 低砂率 高性能混凝土 工作性能
下载PDF
绞吸船疏浚中粗砂时泥泵叶轮更换策略分析
12
作者 赵国权 袁超哲 +1 位作者 魏建峰 骆佳成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5期98-102,共5页
大型绞吸船中粗砂输送泥泵叶轮磨损严重,导致泥泵性能下降、油耗增加,针对目前通过泥泵运行过程振动情况来判定叶轮更换时机的现状,分析泥泵不同磨损阶段工效变化特性,对比不同累计输送方量下泥泵更换的成本投入、产能提升和整体经济效... 大型绞吸船中粗砂输送泥泵叶轮磨损严重,导致泥泵性能下降、油耗增加,针对目前通过泥泵运行过程振动情况来判定叶轮更换时机的现状,分析泥泵不同磨损阶段工效变化特性,对比不同累计输送方量下泥泵更换的成本投入、产能提升和整体经济效益,为泥泵叶轮更换策略优化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000万m^(3)的工程在200万m^(3)时更换叶轮对比300万m^(3)时更换叶轮,其预计可节省80.1 t燃油;累计输送方量250万m^(3)时,建议达到300万m^(3)或报废后更换,该泥泵叶轮更换策略能显著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吸船 中粗砂 叶轮 磨损 更换策略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和高炉矿渣砂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王鹏志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再生骨料混凝土造价相对低廉,环保性能优异,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但工程实践中由于其耐久性较低、强度水平较差,导致难以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几种不同高炉矿渣砂和再生骨料配合比添加到混凝土中,设计实验探... 再生骨料混凝土造价相对低廉,环保性能优异,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但工程实践中由于其耐久性较低、强度水平较差,导致难以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几种不同高炉矿渣砂和再生骨料配合比添加到混凝土中,设计实验探究各组混凝土性能差异,分析添加高炉矿渣砂、再生粗骨料的改性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抗压强度性能和泌水性能差异。实验结果显示,使用高炉矿渣砂和再生粗骨料制备的混凝土相较普通混凝土而言,养护龄期为28 d时抗压强度已经十分接近,另外采用高炉矿渣砂替代50%天然骨料碎砂石和再生粗骨料制备所得混凝土抗冻融性能和泌水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高炉矿渣砂 混凝土 配合比
下载PDF
高炉矿渣砂和再生粗骨料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林北方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72-76,共5页
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所面临的耐久性及强度不足的问题,设计多种配比的混凝土试样,引入不同含量的高炉矿渣砂与再生骨料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对各组试样进行系统的性能评估,分析高炉矿渣砂与再生粗骨料的复合使用对混凝土抗冻融性、抗压强... 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所面临的耐久性及强度不足的问题,设计多种配比的混凝土试样,引入不同含量的高炉矿渣砂与再生骨料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对各组试样进行系统的性能评估,分析高炉矿渣砂与再生粗骨料的复合使用对混凝土抗冻融性、抗压强度及泌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8 d养护,掺入高炉矿渣砂和再生粗骨料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已与常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相当。采用高炉矿渣砂替代50%破碎砂所制备的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和泌水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高炉矿渣砂 混凝土 配合比
下载PDF
沙漠砂-粗骨料UHPC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马熙伦 罗永 +2 位作者 沙东 杨傲雄 唐梓轩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采用沙漠砂和粗骨料复配大掺量替代石英砂制备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0.16、0.18、0.20)、沙漠砂掺量(20%、40%、60%)、钢纤维掺量(1%、2%、3%)和粗骨料掺量(10%、20%、30%)对UHPC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 采用沙漠砂和粗骨料复配大掺量替代石英砂制备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0.16、0.18、0.20)、沙漠砂掺量(20%、40%、60%)、钢纤维掺量(1%、2%、3%)和粗骨料掺量(10%、20%、30%)对UHPC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与未掺沙漠砂和粗骨料的基准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沙漠砂-粗骨料UHPC的最佳配合比组合为水胶比0.16、沙漠砂掺量40%、钢纤维掺量2%、粗骨料掺量20%,此时,UHPC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高了5.8%,流动度较基准组降低了10.4%,但流动度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 粗骨料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配合比设计 正交试验 工作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中国红豆杉扦插繁殖试验
16
作者 田凌鸿 郭宝珊 贾起翔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为解决中国红豆杉扦插困难的问题,对不同外源激素、质量浓度及浸泡时间对中国红豆杉在河沙基质中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中国红豆杉的扦插繁殖技术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持。选取10年生红豆杉、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L9(3~4... 为解决中国红豆杉扦插困难的问题,对不同外源激素、质量浓度及浸泡时间对中国红豆杉在河沙基质中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中国红豆杉的扦插繁殖技术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持。选取10年生红豆杉、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BT-1、IBA、NAA等3种外源激素分别浸泡10 s、30 min、5 h,在河沙基质中进行扦插,测定中国红豆杉成活率、生根率、平均生根、平均根长最长根长、根系效果指数等各项指标,运用极差、方差及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适合中国红豆杉扦插生根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1年生中国红豆杉枝条用质量浓度1000 mg/L的NAA浸蘸10 s(A3B3C2)成活率、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均最高,200 mg/L ABT-1浸泡30 min枝条根系效果指数最高,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 ABT-1浸蘸10 s(A1B2C2)平均生根条数最多。综合分析表明A1B1C1组合为中国红豆杉扦插生根效果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植物激素 粗砂 扦插育苗 成活率
下载PDF
固化剂对水泥稳定粗砂的水稳定性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建彪 殷文豪 《市政技术》 2024年第9期198-207,共10页
水泥稳定粗砂作为一种道路基层材料,其水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与耐久性。为探究固化剂对水泥稳定粗砂水稳定性的影响,制备了5种水泥稳定粗砂试件(S6,0.04、S8,0.04、S10,0.04、S10、S12),结合浸水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扫描... 水泥稳定粗砂作为一种道路基层材料,其水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与耐久性。为探究固化剂对水泥稳定粗砂水稳定性的影响,制备了5种水泥稳定粗砂试件(S6,0.04、S8,0.04、S10,0.04、S10、S12),结合浸水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及强度劣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浸水1 d后,5种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28 d养护龄期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5种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现出减小—增加—减小的变化规律;水泥掺量为10%时,添加固化剂的试件浸水强度和抗冻融强度远大于未添加固化剂的试件;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S10,0.04颗粒间的粘结减弱,孔隙数量增加,导致强度下降。因此,添加一定量的固化剂,可有效提高水泥稳定粗砂在浸水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固化剂 水泥稳定粗砂 水稳定性 浸水试验 冻融循环试验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安哥拉长大玻璃钢双管供水管道穿越河滩沼泽地段施工技术
18
作者 杨宗文 《路基工程》 2024年第1期150-154,共5页
安哥拉SOYOⅠ联合循环电站取水玻璃钢管道穿越刚果河滩沼泽地段,玻璃钢管双管布置,管径D=600 mm,管节长6 m,管节间采用双“O”型整体式承插连接,管道与设备、阀门采用法兰连接。对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玻璃钢管道安装方法进行改进,通... 安哥拉SOYOⅠ联合循环电站取水玻璃钢管道穿越刚果河滩沼泽地段,玻璃钢管双管布置,管径D=600 mm,管节长6 m,管节间采用双“O”型整体式承插连接,管道与设备、阀门采用法兰连接。对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玻璃钢管道安装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合理选取取水管材,确定最优管道基础处理方案,严格水压试验,确保玻璃钢管安装质量等措施,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管道 玻璃钢管 并排穿越 河滩沼泽 水压试验 中粗砂换填 毛石挤淤
下载PDF
管廊基坑转顶管始发井施工技术
19
作者 高国强 李震锟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针对如何解决因既有错综复杂管线阻碍、交通通行、既有管廊基坑已完成土方开挖及两侧管廊主体结构已施作完成的电力出线舱明挖过路出舱施工的困难,提出了管廊基坑转顶管始发井施工技术,通过应用填充粗砂箱体反压加固技术、坑内坑钢板桩... 针对如何解决因既有错综复杂管线阻碍、交通通行、既有管廊基坑已完成土方开挖及两侧管廊主体结构已施作完成的电力出线舱明挖过路出舱施工的困难,提出了管廊基坑转顶管始发井施工技术,通过应用填充粗砂箱体反压加固技术、坑内坑钢板桩+纵横对撑+新旧支护桩包角止水支护技术和割桩的双撑反压技术,确保了既有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稳定和顶管施工安全,有效解决了出线舱明挖过路出舱过路施工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廊基坑 转顶管始发井 填充粗砂箱体 坑内坑支护体系 双撑反压
下载PDF
Basic Properties of Concrete Incorporating Recycled Ceramic Aggregate and Ultra-fine Sand
20
作者 刘凤利 LIU Junhua +2 位作者 马保国 HUANG Jian LI Haina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5年第2期352-360,共9页
Recycled ceramic mixed sand(RCMS) was obtained by partially replacing ultra-fine sand with recycled ceramic coarse sand(RCCS). The effects of RCCS replacement rate on the apparent density, workability, compressive... Recycled ceramic mixed sand(RCMS) was obtained by partially replacing ultra-fine sand with recycled ceramic coarse sand(RCCS). The effects of RCCS replacement rate on the apparent density, workabil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of recycled ceramic concrete(RCC)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cement ratio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CC was also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using of recycled ceramic aggregate can improve the cohesiveness and water retentiveness of fresh concrete and benefi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velopment. When the RCCS replacement rate is not less than 40%,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CC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reference concrete. Moreover, when recycled ceramic medium sand was completely used as fine aggregate, the maximum increase in bot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were obtained, comparing with those of reference concrete, the increment ratio was 19.85% and 32.73%, respectively. The microscop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using of recycled ceramic aggregate can meliorate distinctly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ITZ) and increase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cement paste. Furthermore, an expression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CC and the cement-water ratio is regressed and gains a good linear relativity.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cycle waste ceramic, and the consumption of recycled ceramic aggregate could reach from 26.9% to 47.6% of the total weight of aggregate in producing concre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ycled ceramic coarse sand(RCCS) ultra-fine sand recycled ceramic concrete(RCC) property regression analysis sustainabi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