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
1
作者
卢科良
吴康军
+5 位作者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在北斜坡腹部及西侧裂陷槽存在2个生烃中心,其TOC平均值分别为1.90%和3.46%,有机质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可提供充足且优质的烃源;龙王庙组内部发育的颗粒滩体岩溶储层与上覆高台组厚层致密泥质云岩,构成了优势储-盖组合;区内广泛发育的油源断裂可作为纵向优势运移通道高效输导油气。(2)研究区龙王庙组具3期成藏特征:晚三叠世末期(约214~206 Ma)发生第1期充注,大量成熟油聚集形成古油藏;早侏罗世末期(约193~186 Ma)发生第2期充注,表现为“多油少气”混合充注;中侏罗世末期(约170~164 Ma)发生第3期充注,大量油裂解气充注储层并聚集形成现今气藏。(3)研究区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加里东早期—二叠纪前少量低熟油充注阶段、二叠纪—三叠纪大量成熟油充注形成古油藏阶段、中侏罗世—白垩纪古油藏被破坏形成裂解气藏阶段以及晚白垩世至今气藏调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滩体岩溶储层
泥质云岩盖层
储-盖组合
油源断裂
古油藏
混合充注
裂解气
龙王庙组
寒武系
北斜坡
川中古隆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滑断裂特征对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以塔中北坡顺1井区为例
被引量:
29
2
作者
李萌
汤良杰
+3 位作者
李宗杰
甄素静
杨素举
田亚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断距分析、断层生长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塔中北坡顺1井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期次及其成因机制。该区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西段构成基底走滑卷入的"负花状&q...
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断距分析、断层生长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塔中北坡顺1井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期次及其成因机制。该区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西段构成基底走滑卷入的"负花状"构造,东段则表现为盖层滑脱型。加里东中期(Ⅲ幕)基底走滑断裂已开始活动;海西早期,走滑断裂再次活动,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厚层泥岩起到滑脱层的作用,基底走滑断裂剪切引起的盖层变形,在志留系发育伴生雁列正断层及其地堑、地垒组合;海西末期,挤压应力沿NE走向释放减弱而出现构造分异,基底走滑断裂西段再次复活,并与雁列正断裂上下贯通构成"负花状"构造;之后在印支期持续活动,发育断层相关褶皱等。海西末期―印支期,基底卷入型走滑断裂油气运移通道的开启、志留系等构造圈闭的定型与主成藏期具备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走滑断裂附近可发育奥陶系岩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顺1井区
塔中北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中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
11
3
作者
段军茂
郑剑锋
+3 位作者
沈安江
朱茂
姚倩颖
郝毅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356,共12页
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基于岩石学、成像测井、地球化学及U-Pb同位素年龄分析,明确了川中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①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高位体系域,单层厚度薄、层数多,并...
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基于岩石学、成像测井、地球化学及U-Pb同位素年龄分析,明确了川中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①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高位体系域,单层厚度薄、层数多,并与石灰岩交替叠置发育,整体构成多个旋回;横向上,白云岩分布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好的连续性。②白云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粉细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溶蚀孔洞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4.07%,渗透率平均值为3.12×10^(-3)μm^(2),呈现中等孔隙度、中高渗透率、孔渗弱相关的特点。③白云岩储层的成因以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为主,茅口末期受热液轻微改造;微古地貌高部位颗粒滩是白云岩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高频层序界面控制了早期孔隙的形成,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早期孔隙的保存。基于上述认识预测了川中合川三维地震工区的储层分布,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生白云石化
晶粒白云岩
储层特征
栖霞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中央隆起区奥陶纪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
20
4
作者
张智礼
李慧莉
+3 位作者
谭广辉
岳勇
蔡习尧
李京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9,共9页
对塔里木板块中央隆起区3口钻井及巴楚露头区南一沟剖面采集的139个碳同位素样品进行分析对比,查明中上奥陶统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特征。鹰山组δ13 CPDB值均<0,分布范围在-2.50‰^-0.5‰之间,平均值约-1.5‰;一间房组δ13 CPDB值均接...
对塔里木板块中央隆起区3口钻井及巴楚露头区南一沟剖面采集的139个碳同位素样品进行分析对比,查明中上奥陶统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特征。鹰山组δ13 CPDB值均<0,分布范围在-2.50‰^-0.5‰之间,平均值约-1.5‰;一间房组δ13 CPDB值均接近0‰,分布范围在-0.40‰~0.6‰之间,平均值约为0;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δ13 CPDB值均>0,分布范围在0.40‰~2.9‰之间,一般在1‰上下,平均值不低于1.2‰。三者δ13 CPDB值差异明显,可作为该区地层划分对比依据。中央隆起区中上奥陶世发生过2次大的δ13 C正漂移,第一次正漂移发生于中奥陶世大坪期(O12)末到达瑞威尔期(O22)初期,δ13 CPDB变化幅度在1‰以上;第二次正漂移发生于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O22)末到晚奥陶世桑比期(O13)初期,δ13 CPDB变化幅度接近2‰。2次正漂移导致鹰山组、一间房组、恰尔巴克组以及良里塔格组碳同位素值出现明显差异,这一变化特征与达坂塔格一间房露头区相应层位一致,与贵州桐梓红花园剖面也很相似,与柯坪露头区大致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地层
碳同位素
δ13
C正漂移
中-上奥陶统
中央隆起区
塔里木板块
原文传递
题名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
1
作者
卢科良
吴康军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机构
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复式断陷盆地断裂分段生长机制及对油气成藏与开发的控制作用研究”(编号:CSTB2022NSCQ-LZX0020)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龙王庙组沥青成因及其油气勘探意义”(编号:KJQN202201549)
重庆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龙王庙组断裂演化及其控藏机理”(编号:YKJCX2220104)联合资助。
文摘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在北斜坡腹部及西侧裂陷槽存在2个生烃中心,其TOC平均值分别为1.90%和3.46%,有机质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可提供充足且优质的烃源;龙王庙组内部发育的颗粒滩体岩溶储层与上覆高台组厚层致密泥质云岩,构成了优势储-盖组合;区内广泛发育的油源断裂可作为纵向优势运移通道高效输导油气。(2)研究区龙王庙组具3期成藏特征:晚三叠世末期(约214~206 Ma)发生第1期充注,大量成熟油聚集形成古油藏;早侏罗世末期(约193~186 Ma)发生第2期充注,表现为“多油少气”混合充注;中侏罗世末期(约170~164 Ma)发生第3期充注,大量油裂解气充注储层并聚集形成现今气藏。(3)研究区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加里东早期—二叠纪前少量低熟油充注阶段、二叠纪—三叠纪大量成熟油充注形成古油藏阶段、中侏罗世—白垩纪古油藏被破坏形成裂解气藏阶段以及晚白垩世至今气藏调整阶段。
关键词
颗粒滩体岩溶储层
泥质云岩盖层
储-盖组合
油源断裂
古油藏
混合充注
裂解气
龙王庙组
寒武系
北斜坡
川中古隆起
Keywords
grain-shoal karst reservoir
argillaceous dolomite cap rock
reservoir-cap assemblage
oil-source fault
paleo-oil reservoirs
mixed filling
cracked gas
Longwangmiao Formation
Cambrian
north slope
cen
‐
tral
sichuan
paleo‐uplift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滑断裂特征对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以塔中北坡顺1井区为例
被引量:
29
2
作者
李萌
汤良杰
李宗杰
甄素静
杨素举
田亚杰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214804
2005CB422107)
+6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25
4097209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2-003-001
2011ZX05029-002
2011ZX05002-006-007HZ)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P11086)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项目(KY2012-S-051)联合资助
文摘
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断距分析、断层生长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塔中北坡顺1井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期次及其成因机制。该区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西段构成基底走滑卷入的"负花状"构造,东段则表现为盖层滑脱型。加里东中期(Ⅲ幕)基底走滑断裂已开始活动;海西早期,走滑断裂再次活动,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厚层泥岩起到滑脱层的作用,基底走滑断裂剪切引起的盖层变形,在志留系发育伴生雁列正断层及其地堑、地垒组合;海西末期,挤压应力沿NE走向释放减弱而出现构造分异,基底走滑断裂西段再次复活,并与雁列正断裂上下贯通构成"负花状"构造;之后在印支期持续活动,发育断层相关褶皱等。海西末期―印支期,基底卷入型走滑断裂油气运移通道的开启、志留系等构造圈闭的定型与主成藏期具备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走滑断裂附近可发育奥陶系岩溶。
关键词
石油地质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顺1井区
塔中北坡
Keywords
petroleum geology
strike-slip fault
fault characteristics
well Shun- 1 area
northern slope of
cen
-
tral
Tarim
basin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中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
11
3
作者
段军茂
郑剑锋
沈安江
朱茂
姚倩颖
郝毅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356,共12页
基金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项目“古老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分布规律与关键技术”(编号:2019B-0405)资助。
文摘
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基于岩石学、成像测井、地球化学及U-Pb同位素年龄分析,明确了川中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①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高位体系域,单层厚度薄、层数多,并与石灰岩交替叠置发育,整体构成多个旋回;横向上,白云岩分布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好的连续性。②白云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粉细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溶蚀孔洞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4.07%,渗透率平均值为3.12×10^(-3)μm^(2),呈现中等孔隙度、中高渗透率、孔渗弱相关的特点。③白云岩储层的成因以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为主,茅口末期受热液轻微改造;微古地貌高部位颗粒滩是白云岩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高频层序界面控制了早期孔隙的形成,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早期孔隙的保存。基于上述认识预测了川中合川三维地震工区的储层分布,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吻合。
关键词
准同生白云石化
晶粒白云岩
储层特征
栖霞组
四川盆地
Keywords
quasi-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crystalline dolomit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Qixia Formation
cen⁃tral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中央隆起区奥陶纪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
20
4
作者
张智礼
李慧莉
谭广辉
岳勇
蔡习尧
李京昌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9,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尤其藏主控因素与勘探突破目标评价”(2011ZX05005-004-003)资助
文摘
对塔里木板块中央隆起区3口钻井及巴楚露头区南一沟剖面采集的139个碳同位素样品进行分析对比,查明中上奥陶统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特征。鹰山组δ13 CPDB值均<0,分布范围在-2.50‰^-0.5‰之间,平均值约-1.5‰;一间房组δ13 CPDB值均接近0‰,分布范围在-0.40‰~0.6‰之间,平均值约为0;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δ13 CPDB值均>0,分布范围在0.40‰~2.9‰之间,一般在1‰上下,平均值不低于1.2‰。三者δ13 CPDB值差异明显,可作为该区地层划分对比依据。中央隆起区中上奥陶世发生过2次大的δ13 C正漂移,第一次正漂移发生于中奥陶世大坪期(O12)末到达瑞威尔期(O22)初期,δ13 CPDB变化幅度在1‰以上;第二次正漂移发生于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O22)末到晚奥陶世桑比期(O13)初期,δ13 CPDB变化幅度接近2‰。2次正漂移导致鹰山组、一间房组、恰尔巴克组以及良里塔格组碳同位素值出现明显差异,这一变化特征与达坂塔格一间房露头区相应层位一致,与贵州桐梓红花园剖面也很相似,与柯坪露头区大致相似。
关键词
化学地层
碳同位素
δ13
C正漂移
中-上奥陶统
中央隆起区
塔里木板块
Keywords
chemostratigraphy, carbon isotope, positive δ13C drifts, Middle and Upper Ordovician,
cen
-
tral
Uplift Area, Tarim
basin
分类号
P539.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4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
卢科良
吴康军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走滑断裂特征对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以塔中北坡顺1井区为例
李萌
汤良杰
李宗杰
甄素静
杨素举
田亚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中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和成因
段军茂
郑剑锋
沈安江
朱茂
姚倩颖
郝毅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塔里木中央隆起区奥陶纪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层意义
张智礼
李慧莉
谭广辉
岳勇
蔡习尧
李京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