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白垩系生物铸模孔及体腔孔发育的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周文 郭睿 +4 位作者 伏美燕 陈文玲 赵丽敏 黄婷婷 谢润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3-821,共9页
伊拉克地区艾哈代布油田白垩系(含)生物灰岩的生物铸模孔和体腔孔普遍发育,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观察、物性实验数据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该类储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生物铸模孔以绿藻铸模孔为主,常发育在生物碎屑... 伊拉克地区艾哈代布油田白垩系(含)生物灰岩的生物铸模孔和体腔孔普遍发育,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观察、物性实验数据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该类储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生物铸模孔以绿藻铸模孔为主,常发育在生物碎屑滩和藻屑滩中;发育的体腔孔主要为底栖有孔虫和浮游有孔虫体腔孔,在滩间凹地及台坪中常见。研究区灰岩储层的平均孔隙度在20%~25%,为中高孔储层,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和孔隙组合类型密切相关。生物铸模孔和晶间微孔组合储层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好,平均渗透率约在2×10-3~10×10-3μm2之间,为中高孔-中低渗储层;体腔孔和晶间微孔组合储层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差,平均渗透率小于2×10-3μm2,属于中高孔低渗储层。生物铸模孔及体腔孔灰岩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和同生期溶蚀作用。藻屑滩沉积在较局限的环境,因同生期的暴露溶蚀作用,发育铸模孔。滩间凹地、台坪等相对静水环境沉积物中有孔虫含量较高,原生的有孔虫体腔孔发育。由于这两类孔隙分布相对"孤立",主要靠晶间隙连通,形成了储层的中高孔和低渗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铸模孔及体腔孔 孔隙成因 白垩系 艾哈代布油田 伊拉克中部
下载PDF
伊拉克中部上白垩统Khasib组岩溶储层演化及异常高渗层成因 被引量:7
2
作者 杜洋 汪娟 +7 位作者 方健 辛军 王自明 马文辛 王海峰 黄婷婷 陈明江 付晓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8-1234,共17页
针对伊拉克艾哈代布(Ahdeb)油田Khasib组早期的注水突破难题,本文以地球化学资料及取心薄片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沉积—构造演化背景,对储层演化及异常高渗层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将储层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沉积同生期、低沉降速率浅-... 针对伊拉克艾哈代布(Ahdeb)油田Khasib组早期的注水突破难题,本文以地球化学资料及取心薄片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沉积—构造演化背景,对储层演化及异常高渗层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将储层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沉积同生期、低沉降速率浅-中埋藏期和快速沉降深埋藏期.沉积同生期具两层高孔段:即受同生岩溶改造形成的以砂屑粒间孔为主的Kh2-2-1砂屑颗粒灰岩和以藻屑铸模孔为主的Kh2-3-2藻屑泥粒灰岩.在此基础上,浅-中埋藏期产生以走滑断裂为流体的运移通道,以深部源岩降解形成的有机酸为溶蚀介质,以同生期后形成的高孔层段为溶蚀的载体,以非组构选择溶蚀作用为特征的埋藏有机酸岩溶,它与同生期岩溶作用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形成的孔隙分布在空间上具有继承性.晚期地层快速沉降深埋藏期,发生大规模烃类充注成藏,阻止孔隙内水岩反应,减弱储层内压实胶结破坏性成岩作用,最终使得这两段具异常高渗透率特征.Kh2-2-1砂屑颗粒灰岩段以砂屑粒间孔、粒间溶孔、针状溶洞为主要孔隙类型,以孔隙缩小型为主要喉道类型,孔喉连通性好,岩相区域分布稳定,是造成早期注水突破的层段.总体而言,本区异常高渗层的成因主要是:优质储层的沉积基础及同生岩溶改造,长期浅-中埋藏期有机酸溶蚀对储层的叠加和改造优化,以及快速深埋藏期与烃类充注极好的耦合关系使其得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中部 上白垩统 Khasib组 岩溶储层 储层演化 异常高渗层
下载PDF
美海军数据链透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郝威 武斌 《舰船电子对抗》 2006年第6期3-5,10,共4页
数据链技术作为当今军用信息技术的核心,从其登上军事舞台伊始,就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数据链的广泛应用,将带来战术思想、乃至军事思想的变革。
关键词 数据链 网络中心战 伊拉克战争
下载PDF
伊拉克中部油区油气成藏要素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白桦 张建国 +4 位作者 米中荣 杨滔 王荣新 刘树根 徐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5,共8页
美索不达米亚盆地是全球油气最富集的盆地之一,研究区位于该前陆盆地的斜坡带,其地质认识程度低,对油气成藏的研究不系统。基于地震剖面和烃源岩热解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伊拉克中部油区油气成藏要素。研究表明,该区正断层未断穿新生... 美索不达米亚盆地是全球油气最富集的盆地之一,研究区位于该前陆盆地的斜坡带,其地质认识程度低,对油气成藏的研究不系统。基于地震剖面和烃源岩热解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伊拉克中部油区油气成藏要素。研究表明,该区正断层未断穿新生代地层,断裂活动中部最强,北部较弱,南部最弱;褶皱活动中部最强,南部稍弱,北部最弱。早白垩世-中白垩世期间,研究区处于弱伸展构造环境;晚白垩世Hartha组沉积时期,断层发生正反转,研究区处于弱挤压构造环境;晚白垩世末到始新世,研究区处于弱伸展构造环境;渐新世,褶皱作用开始;中新世,构造格局基本定型。上白垩统Khasib组-Hartha组砂屑灰岩和下白垩统Zubair组砂岩是研究区主要储层。主力烃源岩为中侏罗统Sargelu组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Chiagara组,次要烃源岩为下白垩统Ratawi组和Zubair组。综合分析认为:与油源断裂紧临的背斜圈闭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侏罗系顶部发育良好的盖层,可为下伏主力烃源岩排出烃类的成藏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推测中-下侏罗统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中部 烃源岩评价 成藏要素 白垩系 侏罗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