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苏门答腊盆地油气成藏分析与勘探潜力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许凡 康永尚 +2 位作者 李水静 岳来群 姚永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1-44,48,共5页
对中苏门答腊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圈闭与油气富集特点进行研究,将其油气成藏组合划分为深部、下部、中部和上部成藏组合。深部成藏组合以新生古储式潜山油气藏为主;下部、中部、上部成藏组合都以自生自储式油气藏... 对中苏门答腊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圈闭与油气富集特点进行研究,将其油气成藏组合划分为深部、下部、中部和上部成藏组合。深部成藏组合以新生古储式潜山油气藏为主;下部、中部、上部成藏组合都以自生自储式油气藏为主。同时结合成藏组合的特点对整个盆地进行系统认识,预测出未来有勘探潜力的目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门答腊盆地 弧后盆地 成藏组合 勘探潜力
下载PDF
中苏门答腊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国栋 张琴 +2 位作者 朱筱敏 朱世发 王新荣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5-8,共4页
构造演化控制了中苏门答腊盆地始新世—全新世的海侵—海退旋回:始新世—渐新世,盆地处于同生裂谷早期,盆地低洼区主要发育小范围陆相沉积;中新世时,盆地进入同生裂谷后期而继续断裂扩张,早期发生了来自西南方向的海侵,中中新世之后盆... 构造演化控制了中苏门答腊盆地始新世—全新世的海侵—海退旋回:始新世—渐新世,盆地处于同生裂谷早期,盆地低洼区主要发育小范围陆相沉积;中新世时,盆地进入同生裂谷后期而继续断裂扩张,早期发生了来自西南方向的海侵,中中新世之后盆地几乎全部被海水淹没;到中新世晚期盆地开始遭受挤压,海水逐渐退出盆地。生储盖分布明显受沉积相控制,烃源岩和盖层主要为深海—半深海页岩,而储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相和滨浅海砂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新生代 构造演化 油气意义 中苏门答腊盆地
下载PDF
中国近海及东南亚地区古近纪断陷盆地湖相烃源岩及油气藏分布 被引量:14
3
作者 康安 杨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在中国近海和东南亚地区,湖相烃源岩生烃量分别占了总石油资源的95%和46%,而且湖相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古近纪断陷湖盆中。通过对中国近海和东南亚地区7个断陷湖盆烃源岩和油气藏分布特点的对比发现,存在两种特征明显的烃源岩分布模式:一... 在中国近海和东南亚地区,湖相烃源岩生烃量分别占了总石油资源的95%和46%,而且湖相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古近纪断陷湖盆中。通过对中国近海和东南亚地区7个断陷湖盆烃源岩和油气藏分布特点的对比发现,存在两种特征明显的烃源岩分布模式:一种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的深水湖泊相泥岩为特征的渤海湾盆地模式;另一种是厚度小、分布范围小的浅水湖泊相泥岩为特征的Asri-中苏门答腊盆地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这些盆地中烃源岩分布同油气田空间配置关系,揭示了烃源岩的分布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断陷盆地 古近纪 中苏门答腊盆地 东南亚
下载PDF
中苏门答腊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9-331,共3页
中苏门答腊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巽他克拉通陆块边缘上的弧后裂谷盆地,盆地内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主力烃源岩为古近系Pematang群Brown Shale组的湖相页岩,主要储集层为Sihapas群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其上覆的Telisa组页岩是盆地的区域性盖层。... 中苏门答腊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巽他克拉通陆块边缘上的弧后裂谷盆地,盆地内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主力烃源岩为古近系Pematang群Brown Shale组的湖相页岩,主要储集层为Sihapas群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其上覆的Telisa组页岩是盆地的区域性盖层。盆地内具有3种烃源岩相:深湖相、浅湖相和含碳沼泽相,湖相易于生油,含碳沼泽相易于生气和凝析油。盆地的西北部及海上地区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门答腊盆地 裂谷盆地 湖相烃源岩 地层圈闭
下载PDF
断裂在中苏门答腊盆地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一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5期67-71,共5页
通过对苏门答腊盆地构造沉积发育史研究,运用石油地质油气成藏理论,对该盆地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温梯度为烃源岩更早大量生烃提供了必要条件;平均地温梯度高达6.7℃/100m,生油门限深度在800~1200m。Sihapas组河流三角... 通过对苏门答腊盆地构造沉积发育史研究,运用石油地质油气成藏理论,对该盆地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温梯度为烃源岩更早大量生烃提供了必要条件;平均地温梯度高达6.7℃/100m,生油门限深度在800~1200m。Sihapas组河流三角洲砂岩平均孔隙度高达28%,平均渗透率可达1.5达西,为本区提供良好的储层。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为成藏的主控因素,构造运动对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构造反转所形成的背斜圈闭早于大量排烃期,并且圈闭大部分位于生油凹陷之上或附近,圈闭附近的断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优势通道,覆盖全盆地的Telisa组泥岩提供很好的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中苏门答腊盆地 成藏要素 匹配关系 烃源岩
下载PDF
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油气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众 胡孝林 +1 位作者 杨松岭 张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81-86,共6页
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潜山类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而南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潜山油气藏已经取得了勘探突破,在总结中苏门答腊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对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岩性、基底断裂展布及应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南苏门答腊盆地基底... 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潜山类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而南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潜山油气藏已经取得了勘探突破,在总结中苏门答腊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对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岩性、基底断裂展布及应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南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对中苏门答腊盆地基底油气藏进行分析,认为中苏门基底油气藏主控因素主要为烃源岩、基底岩性及断裂系统。中苏门答腊盆地发育良好的湖相烃源岩,基底油气藏烃源供给充足;盆地基底岩性主要为石英岩、千枚岩及火山岩,石英岩是最利于形成裂缝型储层的基底岩性;另外,剪切应力集中区是裂缝型储层发育的有利区。根据上述分析,认为Sembilan隆起东南部及Minas高地东南部(Bengkalis坳陷西南部)不仅位于剪切应力集中区,而且位于基底石英岩发育区,是最有利的基底油气藏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门答腊盆地 基底油气藏 主控因素 勘探有利区
下载PDF
苏门答腊中部Panti早始新世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新特提斯构造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小清 钱鑫 +2 位作者 张玉芝 徐畅 王岳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0-585,共16页
苏门答腊地处特提斯构造域与印度洋岛弧系统之内,区内广泛发育中‒新生代火成岩。这些火成岩对特提斯构造带的延伸及界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苏门答腊岛的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选取苏门答腊岛中部Panti地区的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 苏门答腊地处特提斯构造域与印度洋岛弧系统之内,区内广泛发育中‒新生代火成岩。这些火成岩对特提斯构造带的延伸及界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苏门答腊岛的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选取苏门答腊岛中部Panti地区的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年代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年代学研究表明,Panti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55.5±0.3 Ma。该套花岗岩具有高SiO2(76.61%~78.37%)和高碱(Na_(2)O+K_(2)O=7.47%~8.21%)的特征,其分异指数(DI)为95~96,A/CNK为1.08~1.12,为高分异S型花岗岩。稀土配分模式图及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其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Eu/Eu^(*)=0.04~0.05),并亏损Nb、Ta、Sr、P和Ti的特征。且该套花岗岩还具有高Rb/Sr和低CaO/Na_(2)O值,同时显示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9.1~−2.6)和较老的Hf二阶模式年龄(tDM2=1.29~1.70 Ga),这些特征均指示该套花岗岩来源于古老的变泥质岩的部分熔融。对比缅甸‒滇西‒藏南一带同时期的岩浆事件,我们认为Panti早始新世高分异S型花岗岩可与滇西腾梁和东盈江同时期花岗岩进行对比,指示了新特提斯构造岩浆带南延至苏门答腊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中部 早始新世 高分异S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新特提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