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of Artificial Grassland Carbon Stock to Management in Mountain Region of Southern Ningxia,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TANG Long DANG Xiaohu +2 位作者 LIU Guobin SHAO Chuanke XUE Sh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436-443,共8页
Grassland is a major carbon sink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The dynamics of grassland carbon stock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s so far, however, there are limited studi... Grassland is a major carbon sink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The dynamics of grassland carbon stock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s so far, however, there are limited studies on the long-term dynamic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grassland carbon stock, including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is study, spatial-temporal substitu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go sativa L. (alfalfa) grassland biomass carb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OCD) in a loess hilly region with different growing years and management patter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lfalfa was the mono-dominant community during the cutting period (viz. 0-10 year). Community succession began after the abandonment of alfalfa grassland and then the important value of alfalfa in the community declined. The artificial alfalfa community abandoned for 30 years was replaced by the S. bungeana community. Accordingly, the biomass carbon density of the clipped alfalfa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ver the time during 0-10 year. During 0-30 year, the SOCD from 0-100 cm of the soil layer of all 5 management patterns increased over time with a range between 5.300 ± 0.981 kg/m2 and 12.578 ± 0.863 kg/m2. The sloping croplands had the lowest SOCD at 5.300 ± 0.981 kg/m2 which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abandoned grasslands growing for 30 years which exhibited the highest SOCD with 12.578 ± 0.863 kg/m2. The ecosystem carbon density of the grassland clipped for 2 years increased 0.1 kg/m2 compared with the sloping cropland, while that of the grassland clipped for 10 year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o 10.30 ± 1.26 kg/m2. Moreover, the ecosystem carbon density for abandoned grassland became 12.62± 0.50 kg/m2 at 30 years. The carbon density of the grassland undisturbed for l0 year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loping cropland and the grassland clipped for 2 years. Different management patterns imposed great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biomass carbon on artificial grasslands, whereas the ecosystem carbon density of the grassland showed a slight increase from the clipping to abandonment of grassland in gene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Medicago sativa L. (alfalfa) grassland clipped grassland abandoned grassland carbon sink carbon density mountain region southern ningxia
下载PDF
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亏缺评价
2
作者 王月玲 许浩 +4 位作者 安钰 万海霞 董立国 韩新生 袁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3,共9页
【目的】开展评估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程度,能为区域科学合理实施植被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5种不同植被类型(山桃林、沙棘林、柠条林、苜蓿地,农田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水分相对亏缺... 【目的】开展评估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程度,能为区域科学合理实施植被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5种不同植被类型(山桃林、沙棘林、柠条林、苜蓿地,农田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CSWDI)和干燥化指数(SDI)定量评价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下0~1 000 cm土壤水分亏缺及干燥化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结果】不同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差异明显,0~1 000 cm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出农地(16.29%)>山桃林(13.06%)>沙棘林(12.22%)>柠条林(9.12%)>苜蓿地(8.08%)。在垂直剖面上,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逐渐稳定的趋势。在0~1 000 cm农地基本没有水分亏缺和干层发生,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和苜蓿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亏缺现象,平均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分别为0、0.22、0.62、0.35、0.79,平均土壤干燥化指数分别为185.5%、67.45%、51.55%、87.35%、36.10%,5种植被类型中苜蓿地土壤水分亏缺最严重,其次为柠条林、沙棘林、山桃林、农地。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苜蓿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干层分布,分别呈现中度、轻度和严重干燥化,干层厚度(DSLT)分别为890、860、800、920 cm,DSL-SWC分别为12.42%、8.14%、11.56%、7.76%。【结论】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对深层土壤水分亏缺具有明显影响,导致不同程度土壤干层发生,其中苜蓿地土壤水分亏缺最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恢复土壤水分,促进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水分亏缺 宁南黄土区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食盐运输合作事业——以南区合作社运输队为个案
3
作者 姜建芳 姜雪婷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20世纪40年代,食盐的运输和外销是封锁环境下陕甘宁边区财政自给自足的依靠。为确保按期收到公盐,便利人民运输并提高边区运输力量,党和政府提倡广泛地“组织起来”,发展食盐运输合作事业。在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南区合作社运输队历经三... 20世纪40年代,食盐的运输和外销是封锁环境下陕甘宁边区财政自给自足的依靠。为确保按期收到公盐,便利人民运输并提高边区运输力量,党和政府提倡广泛地“组织起来”,发展食盐运输合作事业。在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南区合作社运输队历经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创造和积累了一套有效经验,带动边区盐运成功地突破个体运输局限,成为全边区食盐运输合作事业的模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陕甘宁边区 食盐运输合作事业 南区合作社运输队
下载PDF
中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兼论加快推进陕南地区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陈晓东 朱肖霏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9期53-70,共18页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区域统筹发展关系重大。受经济、文化、历史和区位等诸多因素影响,不仅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中部地区一些省份内部的发展也有梯度差异。陕西作为共建“一带...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区域统筹发展关系重大。受经济、文化、历史和区位等诸多因素影响,不仅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中部地区一些省份内部的发展也有梯度差异。陕西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区,其南北差异明显、互补性较弱、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陕南地区占陕西总面积的35%以上,而2023年其经济总量在陕西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却为11.7%,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创新驱动发展的潜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面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欠发达地区要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发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础上,科学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化保护、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因地制宜与创新发展、内部协调发展与奋力争先、区域发展定位与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五大关系,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导向,充分发挥陕南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高质量推进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欠发达地区 协调发展 五大关系 转型升级 陕南地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南蒙古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5
作者 吴妍蓉 周海 +9 位作者 赵国春 韩以贵 张东海 王盟 赵少伟 裴先治 赵千 Narantsetseg Tserendash 耿红燕 Enkh-Orshikh Orsoo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8,共18页
中亚造山带作为显生宙以来全球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增生、闭合的全过程。南蒙古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其晚古生代先后发育弧岩浆活动以及与伸展活动相关的岩石组合,是研究陆壳增生和改造的热点区域。笔者结... 中亚造山带作为显生宙以来全球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增生、闭合的全过程。南蒙古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其晚古生代先后发育弧岩浆活动以及与伸展活动相关的岩石组合,是研究陆壳增生和改造的热点区域。笔者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前人研究对南蒙古地区石炭纪--二叠纪这一关键时期的岩石组合做出系统梳理和总结,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早石炭世(350~325 Ma),晚石炭世(320~305 Ma)和早二叠世(300~280Ma)3个阶段。早石炭世(350~325Ma)发育典型的弧岩浆岩且具有向南变年轻的趋势。此外,全岩Nd和锆石Hf同位素显示其主体具有显著的地幔贡献。综合前人认识,笔者认为这是古亚洲洋主洋盆以北多个次生的弧后洋盆俯冲后撤的结果。晚石炭世(320~305Ma)以高硅花岗岩为主,尤其315~310Ma的碱长花岗岩、碱长正长岩等是年轻弧地体重熔的产物,是俯冲大洋板片显著消耗的结束。早二叠世(300~280Ma)发育伸展相关的岩石组合(如A型花岗岩、双峰式火山岩和基性岩墙),这些岩浆活动显示高温特征,且具有显著的地幔物质贡献。结合前人工作,特别是笔者的前期工作,上述岩浆活动是由石炭纪板片后撤之后高角度俯冲诱发的俯冲板片断离所造成,且前人研究成果表明南蒙古东西两侧均有类似的岩石、构造和沉积记录。因此,笔者提出,古亚洲洋主洋盆泥盆纪--二叠纪多期次的俯冲后撤导致了其北侧一系列次生的弧后洋盆的开启、俯冲至闭合,上述过程伴随了中亚造山带南缘最后一次大规模侧向增生及其结束后板片断离诱发的垂向地壳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石炭纪—二叠纪 岩浆活动 构造演化 南蒙古地区
下载PDF
不同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
作者 管恩晴 马波 +2 位作者 郭嘉 王彦军 杨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5,共9页
[目的]探明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微量降水及露水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支撑。[方法]设置了普通聚乙烯膜覆垄(T_(1))、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T_(2))、聚四氟乙烯膜覆垄(T_(3))共3个处理... [目的]探明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微量降水及露水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支撑。[方法]设置了普通聚乙烯膜覆垄(T_(1))、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T_(2))、聚四氟乙烯膜覆垄(T_(3))共3个处理,以裸地(T_(4))为对照,进行集流面坡度优化,对微量降水和露水发生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研究区多年单次5 mm以下降水总量占年降水量的29.8%,年平均露水量为31.68 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3.2%;(2)不同覆垄模式5 cm和15 cm埋深位置土壤体积含水率大小顺序一致,表现为:聚四氟乙烯膜覆垄>普通聚乙烯膜覆垄>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裸地;(3)覆垄汇集微量降水对土壤水分影响深度明显增加,降水量为2 mm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可达15 cm,而裸地条件下仅达到5 cm位置;(4)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在0—5 cm,当露水量为0.8 mm时,普通聚乙烯膜覆垄、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聚四氟乙烯膜覆垄、裸地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分别提高0.6%,1.6%,4%,0.2%。[结论]不同覆膜处理汇集微量降水和露水对土壤水分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聚四氟乙烯膜覆垄汇集效果最好,垄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材料 微量降水 露水 土壤水分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地区
下载PDF
客省庄文化出土玉石器研究——以康家遗址出土玉石器分析为主
7
作者 秦小丽 李欣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4,共9页
分布于关中―陕南地区的客省庄文化,历来以其朴素单一的陶器组合和以村落级别的聚落规模为考古学文化特征。但诸多遗址中玉石器的发现,反映出客省庄文化朴素的文化面貌中蕴含复杂的内涵。玉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上层社会间交流频繁的遗物... 分布于关中―陕南地区的客省庄文化,历来以其朴素单一的陶器组合和以村落级别的聚落规模为考古学文化特征。但诸多遗址中玉石器的发现,反映出客省庄文化朴素的文化面貌中蕴含复杂的内涵。玉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上层社会间交流频繁的遗物,是研究考古学文化性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以目前正在整理的临潼康家遗址出土玉石器为主要分析对象,并结合其他遗址出土的玉石器,尝试从玉石器所体现的礼仪层面,探讨客省庄文化的社会结构以及其与周边同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家遗址 关中―陕南地区 客省庄文化 玉石器 地域交流
下载PDF
鲁中南地区大樱桃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8
作者 刘照银 王永菊 +3 位作者 杨丽丽 梁兰真 李明丽 高文胜 《中国果树》 2024年第7期139-142,共4页
鲁中南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大樱桃以来,经过40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成为山东省大樱桃核心产地,在富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露地种植和大棚种植搭配的种植格局,让该地区大樱桃供应时间有效延长,形成分季生产、分期... 鲁中南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大樱桃以来,经过40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成为山东省大樱桃核心产地,在富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露地种植和大棚种植搭配的种植格局,让该地区大樱桃供应时间有效延长,形成分季生产、分期上市的发展格局。分析了鲁中南地区大樱桃产业现状,该区域是全国四大樱桃集中产地之一和全国最大的大棚樱桃种植区域,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建有全国最大的大樱桃交易市场,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大樱桃)”,潍坊市临朐县被授予“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称号。梳理了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市场营销链条建设滞后、品牌建设有待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较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大樱桃高质量发展应确立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栽植品种结构、推进标准集约生产、提升品质和品牌价值、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健全推广服务体系等6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大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南 大樱桃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1954)的历史贡献
9
作者 任晓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1941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作为统一领导党在西北地区工作的中央派出机构,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不懈地进行了13年的艰苦奋斗,一直到1954年12月宣告撤销。在这13年中,西北局走过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从新... 1941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作为统一领导党在西北地区工作的中央派出机构,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不懈地进行了13年的艰苦奋斗,一直到1954年12月宣告撤销。在这13年中,西北局走过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峥嵘岁月,在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成不同时期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任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西北地区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历史作用;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地方实践经验,出色地履行了党中央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为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理论认识提供了试验地和阐发地;创造性开展一系列新的制度探索,成为当代中国许多重要制度的历史先河;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干部,发挥了重要组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毛泽东 历史贡献
下载PDF
鲁中南地区岱崮地貌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10
作者 陈孝峰 朱晓林 +6 位作者 王玉峰 李卫洲 刘美娟 刘子松 刘伟 刘然 郭立帅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8期11-16,共6页
本文阐述了鲁中南地区岱崮地貌崩塌地质灾害的成因与过程,指出了该类地质灾害具有崩塌体块度大、速度快、冲击力强、影响距离远、愈向下影响范围愈大等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滚石拦截、危岩体清理、崮顶加固、支撑嵌补及坡体... 本文阐述了鲁中南地区岱崮地貌崩塌地质灾害的成因与过程,指出了该类地质灾害具有崩塌体块度大、速度快、冲击力强、影响距离远、愈向下影响范围愈大等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滚石拦截、危岩体清理、崮顶加固、支撑嵌补及坡体绿化等针对性防治措施。同时,建议加强监测预防,及时查明崮顶边缘底部悬空区、崮顶裂缝发育程度、崮体边缘危岩体分布等状况,最大程度防范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崮地貌 崩塌特征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鲁中南地区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11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务,也决定着西北局其他方面工作的成效。西北局通过贯彻落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三三制”原则指导下推进边区政权建设、推行边区精兵简政和组织开展边区防奸锄奸工作等重大举措,把边区的政治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使边区成为当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族抗战时期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下载PDF
宁南黄土区典型林草地土壤水分年际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月玲 许浩 +3 位作者 安钰 万海霞 韩新生 董立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8-75,共8页
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典型林草地(山杏林、沙棘林、苜蓿地)为供试样地,采用土壤温湿度监测仪定位监测了2020—2022年样地生长季(5—10月)0~2 m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了不同林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该区域林草的合理选择和水资... 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典型林草地(山杏林、沙棘林、苜蓿地)为供试样地,采用土壤温湿度监测仪定位监测了2020—2022年样地生长季(5—10月)0~2 m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了不同林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该区域林草的合理选择和水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内,不同林草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以划分为消耗期(5—8月)和补偿期(9—10月),平水年(2020和2021年)土壤水分波动较大,干旱年(2022年)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缓;3年间不同林草地土壤水分均表现为山杏林>沙棘林>苜蓿地;2)不同林草地0~40 cm土壤水分易受降雨影响,季节波动性最大,40~100 cm土壤水分受降雨影响较小,季节波动性开始减弱,100~200 cm土壤水分受降雨影响最小,季节波动性相对比较稳定;3)不同林草地土壤水分剖面分布年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土壤水分变化均表现为平水年(2020年)>平水年(2021年)>干旱年(2022年),与年度降雨量的变化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典型林草地 动态变化 宁南黄土区
下载PDF
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下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与养分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月玲 许浩 +3 位作者 安钰 韩新生 万海霞 董立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1-88,共8页
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3种典型人工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为供试样地,以农地为对照,采用野外标准化方法采集0~100cm土壤样品,利用Mastersizer3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土壤粒径组成,并测定了土壤养分相关参数,研究了3种不同人工林地土... 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3种典型人工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为供试样地,以农地为对照,采用野外标准化方法采集0~100cm土壤样品,利用Mastersizer3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土壤粒径组成,并测定了土壤养分相关参数,研究了3种不同人工林地土壤粒径分布和分形特征及其与养分的关系,以期为宁南黄土区林地土壤健康评价和合理化经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3种人工林地0~100cm土层土壤颗粒以粉砂粒为主,其中柠条林和山杏林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分形维数均高于农地和沙棘林。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各级粒径的差异较大,与粘粒、粉粒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形维数越大,所含细颗粒越多;2)3种人工林地在0~10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P<0.05),总体表现为农地>柠条林>山杏林>沙棘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均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呈波动性且无明显变化规律;3)土壤分形维数与粘粒、粉粒、全磷、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砂粒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径 土壤体积分形维数 土壤养分 人工林 宁南黄土区
下载PDF
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水分盈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力文 刘静 +2 位作者 徐青 郑方 张学艺 《农学学报》 2023年第8期25-31,共7页
了解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的需水规律和水分供需状况,可为合理安排补灌制度,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支持。采用FAOPM56方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通过细化Kc系数,分析了马铃薯历年逐旬需水量、耗水量和水分盈亏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 了解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的需水规律和水分供需状况,可为合理安排补灌制度,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支持。采用FAOPM56方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通过细化Kc系数,分析了马铃薯历年逐旬需水量、耗水量和水分盈亏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需水465.1~677.3mm,与气温和降水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需水量在高温年偏多,低温年偏少,在多雨年偏少,少雨年偏多。苗期和块茎膨大期水分盈亏为正值,6—8月上旬大部为负值,即有7—12个旬的水分亏缺超过10mm/旬。缺水时段从南到北逐渐延长,缺水量逐渐增多,中部干旱带6—8月累积水分亏缺300mm以上。为此,可选择耐旱品种,实施低耗水前茬休耕轮作、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水分亏缺期节水补灌等措施,支撑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需水规律 水分盈亏 水分利用效率 宁夏中南部地区
下载PDF
宁南黄土区典型林分林下草本植被根系分布特征
15
作者 王月玲 王思成 +3 位作者 许浩 万海霞 董立国 韩新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6,共8页
以宁南黄土区彭阳中庄小流域4种典型林分(山杏林、山桃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林下草本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方-根钻法和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不同林地0~30 cm土层的草本根系生物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揭示宁南... 以宁南黄土区彭阳中庄小流域4种典型林分(山杏林、山桃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林下草本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方-根钻法和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不同林地0~30 cm土层的草本根系生物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揭示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林下草本根系分布特征,为研究区生态恢复和林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各林地草本总生物量、总根长密度和总根系表面积密度均表现出山杏柠条和山杏沙棘混交林较大,山杏林和山桃林较小且相差不大。根系参数主要分布于0~10 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指标均呈现递减的趋势。0~30 cm土层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基本以0~0.5 mm径级的根系分布最广,0~2 mm径级的细根所占比例较大,且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二者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土层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基本表现为0~0.5 mm>0.5~1 mm>1~2 mm>2~3.5 mm>3.5 mm。总体反映出混交林林下草本植被各根系参数相较于纯林在土壤表层占比均较高,能够有效改善表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抗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黄土区 林地 草本根系 根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下载PDF
南阳夏饷铺鄂侯家族墓地与两周之际南土和中原的形势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锦前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94-100,共7页
夏饷铺春秋早期鄂侯家族墓地的发掘,不但丰富和更新了很多旧有的认知,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对两周之际南土和中原地区的形势和战略格局的重新认识,有重要促进作用。据夏饷铺墓地最新考古发现,可知宣王时期,周人在南阳盆地... 夏饷铺春秋早期鄂侯家族墓地的发掘,不但丰富和更新了很多旧有的认知,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对两周之际南土和中原地区的形势和战略格局的重新认识,有重要促进作用。据夏饷铺墓地最新考古发现,可知宣王时期,周人在南阳盆地重建姬姓鄂国,以稳定南土,屏藩中原。与申、息二国的灭亡时间大致相当,鄂国约于公元前680年左右复灭于楚。西周中期以降,南土和中原形势骤变,至西周晚期厉宣时期,周人在中原和南土的统治皆面临严重挑战。宣王时,通过迁申吕、封建宗亲鄂国于南阳盆地,试图在南土地区进行战略性重塑,重建中原和王朝的屏障,修复周初建立的政治地理空间架构。但西周王朝衰落和楚人崛起的大势已不可挽回,春秋中期以后,楚国取代曾国成为南土的霸主,南土尽入楚人彀中,“金道锡行”的战略通道和屏障作用尽失,以曾为代表的周人势力彻底退出江汉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饷铺墓地 鄂国 南土 中原 形势
下载PDF
冀中南地区“微中心”空间布局的理论探索与组团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祥林 《上海城市管理》 2023年第6期78-90,共13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在冀中南地区以石家庄市为核心构建京津冀城市体系的“第三极”提供了平台。但由于县级中心地在县域腹地内布局不均衡,使得冀中南地区的城市体系建构的底层支撑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前瞻性的建构以乡镇中心地为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在冀中南地区以石家庄市为核心构建京津冀城市体系的“第三极”提供了平台。但由于县级中心地在县域腹地内布局不均衡,使得冀中南地区的城市体系建构的底层支撑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前瞻性的建构以乡镇中心地为基础的微中心,以便能够均衡县域中心地的空间布局,并加强县级中心地间的联系。县域腹地内构建微中心和基于微中心发展县级中心地的副中心,能够促进县域腹地的中心地均衡布局。县域行政单元边界处发展微中心和提升微中心间的整合质量,能够在县域行政边界处构建将县级中心地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在县域边界处创造城市发展的隆起。微中心在弥补县级中心地发展不足的同时,加强了县级中心地间的联系,在整合后的腹地内形成“多心+多微”的中心地发展格局,推进中心地均衡布局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南地区 微中心 空间布局 组团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载PDF
南方地区集中式储粮温控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石治国 胡莹 +2 位作者 朱可亮 刘华建 万安平 《粮食储藏》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开发了立筒仓和浅圆仓集中式控温系统,1台制冷主机可用于多个储粮仓房控温,各储粮仓房的顶侧均固定连通有自然通风管,制冷主机上固定连通有送风管与回风管,实现同时对多个浅圆仓与立筒仓集中式控温,可以对冷空气进行充分的利用,降低了... 开发了立筒仓和浅圆仓集中式控温系统,1台制冷主机可用于多个储粮仓房控温,各储粮仓房的顶侧均固定连通有自然通风管,制冷主机上固定连通有送风管与回风管,实现同时对多个浅圆仓与立筒仓集中式控温,可以对冷空气进行充分的利用,降低了工作量,单仓造价低,能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 立筒仓 控温储粮 华南地区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的医院管理制度——以延安中央医院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刘曦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0-44,64,共6页
延安中央医院是抗战时期一所由中共中央领导的综合医院,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边区卫生状况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医院逐步建立的管理制度特点鲜明,在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方面分别... 延安中央医院是抗战时期一所由中共中央领导的综合医院,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边区卫生状况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医院逐步建立的管理制度特点鲜明,在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方面分别呈现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人为本、思想引领和科学导向、规范化特征的独特意蕴,在陕甘宁边区具有代表性,折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医疗服务体系在抗战时期恶劣复杂的环境下坚持发展并努力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延安中央医院 医院管理制度
下载PDF
PRODUCTIVITY AND WATER UTILITY FOR MAIN CROPS IN LOESSAL HILL.REGION, SOUTHERN NINGXIA
20
作者 山崙 孙纪斌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6年第16期1151-1152,共2页
The loessal hill region in southern Ningxia is a semiarid and severe eroded area with developed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t has long been an argument whether there might be more potentiality of farming and wh... The loessal hill region in southern Ningxia is a semiarid and severe eroded area with developed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t has long been an argument whether there might be more potentiality of farming and whether food production can be sustained at a level of local su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ningxia PRODUCTIVITY and WATER UTILITY FOR MAIN CROPS IN LOESSAL HILL.REG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