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DROCYCLONE WITH A CENTRAL CONE AND ANNULAR TEETH
1
作者 Chu, LY Chen, WM Luo, Q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1996年第4期11-15,共5页
SEPAR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HYDROCYCLONEWITHACENTRALCONEANDANNULARTEETH¥ChuLiangyin;ChenWenmei(Departmento... SEPAR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HYDROCYCLONEWITHACENTRALCONEANDANNULARTEETH¥ChuLiangyin;ChenWenmei(DepartmentofChemicalProces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drocyclone central cone ANNULAR teeth SEPARATION sharpness classification efficiency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New observation of cone flies attacking cones of Picea obovata and Larix sibirica in central Siberia
2
作者 N.V.Belova Yu.N.Baranchikov A.Roque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6-260,共5页
Two species of cone flies (Strobilomyia anthracina andS. svenssoni) emerged from puparia were collected under Siberian spruce (Picea obovata) tre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Krasnoyarsk region, central Siberia. Paras... Two species of cone flies (Strobilomyia anthracina andS. svenssoni) emerged from puparia were collected under Siberian spruce (Picea obovata) tre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Krasnoyarsk region, central Siberia. Parasites of the Figitidae and Braconidae families emerged from 28.1% of the puparia, and fungal and bacterial diseases destroyed 24.8% of the puparia. Weight and length of the puparia depended on the sanitary status. Two types of cone fly eggs were observed on spruce cones. At least three species ofStrobilomyia (S. Infrequens, S. laricicola, and S. sibirica) attacked cones of Siberian larch (Larix sibirica) in central Sib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e flies cone damage central Siberia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牙弓形态、牙槽骨厚度及矢状面位置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玉亭 扈宗鑫 +1 位作者 甘抗 朱娟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利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评估上颌前牙牙弓形态、中切牙牙根矢状位置(sagittal root position, SRP)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其分组,临床医生在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 目的:利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评估上颌前牙牙弓形态、中切牙牙根矢状位置(sagittal root position, SRP)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其分组,临床医生在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这些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的CBCT影像进行分析,根据牙弓形态、年龄、性别对其分组,对患者的320张上颌中切牙矢状位CBCT图像进行了检查,以测量唇侧骨板和腭侧骨板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槽骨厚度因牙弓形态和SRP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方圆形牙弓型和Ⅰ类SRP在腭侧的骨厚度最高。尖圆形弓型和Ⅱ类SRP在唇侧骨厚度最高。牙弓形态与SR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年龄、性别、牙弓形态、SRP与牙槽骨的根尖水平厚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患者的年龄、性别、牙弓形态和SRP与上颌中切牙的牙槽骨厚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临床医生在计划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牙弓形态 牙槽骨厚度 种植牙
下载PDF
倒置埋伏阻生中切牙正畸牵引前后牙根发育的CBCT三维重建分析
4
作者 颜传杰 张薇 +1 位作者 陈志方 吴建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使用CBCT三维重建分析,探讨倒置埋伏阻生中切牙正畸牵引前后牙根发育的变化。方法:选择改良活动牵引器联合外科助萌治疗的10例上颌单侧倒置埋伏阻生中切牙患者,使用Mimics 21.0软件对治疗前后埋伏阻生中切牙(埋伏牙组)及对侧同名牙... 目的:使用CBCT三维重建分析,探讨倒置埋伏阻生中切牙正畸牵引前后牙根发育的变化。方法:选择改良活动牵引器联合外科助萌治疗的10例上颌单侧倒置埋伏阻生中切牙患者,使用Mimics 21.0软件对治疗前后埋伏阻生中切牙(埋伏牙组)及对侧同名牙(健侧组)的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计算牙体积与表面积。采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牙根发育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牵引成功,平均用时(16.10±4.46)个月。治疗后埋伏牙组牙体积与表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牵引前和牵引后埋伏牙组牙体积与表面积均显著小于健侧组(P<0.01),但治疗过程中,埋伏牙组与健侧组牙体积与表面积的增加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活动牵引器联合外科助萌可促进上颌倒置埋伏阻生中切牙牙根进一步发育,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阻生中切牙 正畸牵引 外科助萌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术后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5
作者 杨虎 史芮雯 +3 位作者 刘月 史一林 张圣锛 兰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6,共7页
目的 探讨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种植体周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治疗的100例患者(100枚种植体)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当天和术后6个月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后即刻和术... 目的 探讨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种植体周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治疗的100例患者(100枚种植体)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当天和术后6个月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种植体唇腭侧颈部、中部和根部的骨板厚度,观察骨量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回归分析模型评估唇腭侧骨板厚度的预测因素。结果 术后6个月,种植体颈部、中部和根部唇侧骨厚度分别为2.35、2.29和3.28 mm,腭侧分别为0.00、2.40和6.05 mm;颈部骨吸收率最高,唇侧和腭侧分别为32.87%和62.20%;回归分析模型显示,种植体颈部唇侧骨厚度的影响因素为种植体颈部唇侧初始骨厚度、横断面上种植体中心与两邻牙中心连线夹角、种植体直径和愈合方式(P<0.05),而种植体腭侧初始骨厚度为种植体腭侧骨厚度的唯一预测因素(P<0.05)。结论 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临床效果良好,种植体周新生骨厚度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在制定即刻种植方案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上颌中切牙 锥体束CT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华南地区成人上颌中切牙与牙槽骨相对位置关系CBCT分析
6
作者 丁子凌 刘昕 +1 位作者 杨晓喻 刘楚峰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探究华南地区成人上颌中切牙在牙槽骨中的位置及其骨壁厚度特征,为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术前设计提供临床参考。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采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990例华南地区成人... 目的探究华南地区成人上颌中切牙在牙槽骨中的位置及其骨壁厚度特征,为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术前设计提供临床参考。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采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990例华南地区成人健康上颌中切牙患者的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影像,按性别和年龄分组。从CBCT影像中,确定适宜矢状面和标志点,分析牙根在牙槽骨位置关系,测量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下4 mm、根中处和根尖处的唇侧及腭侧骨壁厚度,同时测量牙长轴与牙槽骨长轴夹角。比较不同性别组唇腭侧骨壁厚度,比较不同性别组及年龄组(20~39岁;40~59岁;60~79岁)牙齿长轴与牙槽骨长轴夹角关系。结果华南地区成人上颌中切牙矢状面牙根在牙槽骨的唇腭侧位置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根尖在牙槽骨唇侧1/3处占比为95.8%(948/990),根尖在牙槽骨中1/3处的占比为4.1%(41/990),根尖在牙槽骨腭侧1/3处占比为0.1%(1/990);腭侧CEJ下4 mm、根中、根尖处骨壁厚度为(1.82±0.56)mm、(3.20±1.10)mm、(7.70±2.00)mm,均大于唇侧的(1.21±0.32)mm、(0.89±0.35)mm、(1.86±0.8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骨壁厚度普遍大于女性(P<0.05);男性牙与牙槽骨长轴夹角为14.77°±5.66°,女性为12.80°±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59岁组和60~79岁组牙与牙槽骨长轴夹角均大于20~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5.8%的华南地区成人上颌中切牙的牙根偏向唇侧骨壁,根尖处腭侧骨厚度大于唇侧;所测位点中,根中处唇侧骨壁厚度最小。华南地区成人中男性上中切牙与牙槽骨长轴夹角大于女性,且夹角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术前需关注根周骨壁厚度和牙根与牙槽骨长轴夹角大小,合理选择种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中切牙 上切牙根位置 即刻种植 唇侧骨壁 腭侧骨壁 牙体长轴 牙槽骨长轴
下载PDF
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解剖结构的CBCT测量
7
作者 王琳琳 田洪盛 +2 位作者 徐莹 樊明儒 秦秀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研究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解剖结构的CBCT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100例Nolla 8期、100例Nolla 9期的正常年轻上颌中切牙CBCT影像资料,观察根尖区骨硬板的影像学特征,应用CBCT自带软件测量根尖孔近远中径及唇舌向径、根尖区阴影近远... 目的:研究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解剖结构的CBCT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100例Nolla 8期、100例Nolla 9期的正常年轻上颌中切牙CBCT影像资料,观察根尖区骨硬板的影像学特征,应用CBCT自带软件测量根尖孔近远中径及唇舌向径、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比较Nolla 8期与Nolla 9期根尖孔及根尖区阴影各径线的大小,分析根尖孔与正常根尖区阴影各径线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年轻上颌中切牙Nolla 8期根尖孔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分别为:(2.75±0.68)mm、(3.28±0.74)mm,正常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分别为:(3.84±0.73)mm、(4.49±0.68)mm、(3.41±1.27)mm;年轻上颌中切牙Nolla 9期根尖孔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分别为:(1.50±0.51)mm、(1.92±0.79)mm,正常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分别为:(2.76±0.60)mm、(3.41±0.80)mm、(2.06±0.65)mm;Nolla 9期根尖孔近远中径及唇舌向径、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较Nolla 8期显著减小(t=14.75,P<0.01;t=12.65,P<0.01;t=11.42,P<0.01;t=10.27,P<0.01;t=9.36,P<0.01);正常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与根尖孔近远中径及唇舌向径呈正相关(根尖孔近远中径:r=0.904,P<0.01;r=0.700,P<0.01;r=0.552,P<0.01。根尖孔唇舌向径:r=0.739,P<0.01;r=0.876,P<0.01;r=0.445,P<0.01)。Nolla 8期上颌中切牙根尖区更可能出现模糊的宽带骨硬板,随着根尖孔的发育,根尖区骨硬板倾向于清晰锐利。结论:Nolla 8期较Nolla 9期上颌中切牙具有更大的根尖孔及根尖区阴影,骨硬板趋于清晰锐利,对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解剖结构认识的提高,有助于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病变的诊断、治疗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上颌中切牙 根尖区解剖结构 锥形束CT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对邻近中切牙发育萌出影响的CB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涛 马晓威 +3 位作者 姚琴 史亚伟 王东苗 程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对邻近中切牙生长发育及萌出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上颌中切牙区埋伏多生牙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利用CBCT影像结合InVivo 5软件测量并比较埋伏多生牙累及侧(病例组)与正常侧(对照组)上...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对邻近中切牙生长发育及萌出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上颌中切牙区埋伏多生牙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利用CBCT影像结合InVivo 5软件测量并比较埋伏多生牙累及侧(病例组)与正常侧(对照组)上颌中切牙牙长、冠长、根长、与腭平面的角度、与正中矢状面的角度及与牙合平面高度的差异。结果:共20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分析比较发现:(1)病例组中切牙冠长(11.00±1.09)mm,对照组中切牙冠长(11.09±0.92)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中切牙根长(9.08±2.83)mm、牙长(20.08±2.92)mm、冠根比1.39±0.65;对照组中切牙根长(9.75±2.82)mm、牙长(20.85±2.72)mm、冠根比1.28±0.5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中切牙长轴与腭平面交角(112.7±12.8)°,对照组中切牙长轴与腭平面交角(117.3±1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中切牙与正中矢状面交角(7.4±18.3)°,对照组中切牙与正中矢状面交角(7.3±1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上颌中切牙牙冠萌出高度差2.0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中切牙区埋伏多生牙阻碍邻近中切牙的正常发育及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上颌中切牙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下中切牙唇舌向角度与下颌牙槽骨骨皮质及骨板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张瑞 黄晓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75-79,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不同唇、舌向倾斜度的下颌中切牙周围牙槽骨骨皮质及骨板厚度,分析下中切牙角度与该区牙槽骨形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不同唇、舌向倾斜度的下颌中切牙周围牙槽骨骨皮质及骨板厚度,分析下中切牙角度与该区牙槽骨形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的成人正畸患者150例,拍摄采集其下颌中切牙区CBCT影像,以下切牙-下颌平面的角度(IMPA)为依据,分为下切牙舌倾组(IMPA<87.7°)、下切牙正常组(87.7°≤IMPA≤100.1°)和下切牙唇倾组(IMPA>100.1°),分别测量各组釉牙骨质界下2 mm处、根中1/2处和根尖处牙槽骨骨皮质及骨板厚度,并对各组间及各测量平面间进行比较。结果:从釉牙骨质界下2 mm处至根尖,各组下中切牙区唇、舌侧骨皮质厚度和牙槽骨骨板总厚度(唇侧牙槽骨骨板厚度+舌侧牙槽骨板厚度)均呈递增趋势。骨皮质最薄区位于舌倾组釉牙骨质界下2 mm处的舌侧(0.29±0.31)mm,最厚区位于正常组根尖处的舌侧(1.81±0.48)mm。牙槽骨骨板总厚度在釉牙骨质界下2 mm处和根尖处均为正常组>唇倾组>舌倾组。釉牙骨质界下2 mm处牙槽骨的缺失多发生在唇倾组的唇侧和舌倾组的舌侧。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釉牙骨质界下2 mm处唇侧牙槽骨骨板厚度,唇倾组和舌倾组都小于正常组;根尖处牙槽骨骨板厚度,唇倾组的舌侧和舌倾组的唇侧也都小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下中切牙唇倾还是舌倾,均会不同程度导致牙槽嵴顶高度的降低和牙槽骨总厚度的减小,唇倾切牙的唇侧、舌倾切牙的舌侧骨开裂的风险较大,而切牙的过度舌倾会增加唇侧骨开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中切牙 唇舌向倾斜 锥形束CT 骨皮质厚度 牙槽骨厚度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顾月光 王珊 +4 位作者 谷妍 赵春洋 许远 刘可 王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畸临床33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全景片和CBCT,由10位正畸医生对33例埋伏牙患者的全景片和CBCT分别进行测量、分析,填写研究表格。所得数据用SPSS...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畸临床33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全景片和CBCT,由10位正畸医生对33例埋伏牙患者的全景片和CBCT分别进行测量、分析,填写研究表格。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采用McNemar检验、Kappa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BCT与全景片对埋伏牙是否弯根、近中切角距中线距离和有无多生牙等分析项目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分析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CBCT更直观、三维测量更精确,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中切牙 锥体束CT 全景片
下载PDF
锥齿型水力旋流器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褚良银 陈文梅 罗茜 《化工机械》 CAS 1997年第2期63-67,共5页
对锥齿型水力旋流器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水力旋流器的分离精度、分流比、分离粒度和总分离效率均高于普通水力旋流器的相应指标。还研究了中心锥的几何参数和位置对分离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分离精度 分离 锥齿型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唇腭侧骨壁及牙长轴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臻彦 叶彬 +2 位作者 孙蕾 徐多玲 高永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45-648,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测量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角度关系,探讨其对即刻种植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76例天然上颌中切牙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其牙槽嵴顶、牙槽嵴顶下4mm、8mm、根尖处的唇、腭侧骨壁厚...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测量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角度关系,探讨其对即刻种植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76例天然上颌中切牙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其牙槽嵴顶、牙槽嵴顶下4mm、8mm、根尖处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比较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夹角的关系。结果:除牙槽嵴顶外,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侧骨壁比腭侧骨壁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唇侧骨壁厚度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天然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然上颌中切牙唇侧骨壁较薄;性别对其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影响不大;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未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锥形束CT 唇侧骨壁 牙长轴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柽柳冠下枯枝落叶沉积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俊霞 穆桂金 +3 位作者 张鹂 万的军 潘燕芳 苏永亮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1-788,共8页
柽柳是分布广泛的耐盐耐旱植物,温带干旱区重要物种。观测证明柽柳冠下有机凋落物的沉积作用是显著的,具有有机碳沉积埋藏的重要意义。有机质凋落沉积量与柽柳当年生长量关系不密切,但受当地水分条件、气温变化和风沙作用影响显著。在... 柽柳是分布广泛的耐盐耐旱植物,温带干旱区重要物种。观测证明柽柳冠下有机凋落物的沉积作用是显著的,具有有机碳沉积埋藏的重要意义。有机质凋落沉积量与柽柳当年生长量关系不密切,但受当地水分条件、气温变化和风沙作用影响显著。在策勒绿洲前缘,柽柳冠下有机质凋落物年沉积量达到400g/m^2。当多枝柽柳冠丛受到损伤或生长受到胁迫时,沉积明显增加,年生长量与凋落量之比(回归量)>40%;在时间序列上,有机凋落物与无机碎屑的主要沉积过程是明显分开的,有机凋落物沉积主要发生在冬季,占年沉积量的75%以上,而同期无机碎屑沉积量不足5%。沉积交替过程对有机凋落物形成了良好的埋藏保存作用;在空间范围上,有机凋落物并不是在冠下均匀或对称分布的。在风的影响下,冠丛下风侧有机凋落物被显著集中。冠丛丘的顶部只是无机碎屑的沉积中心区而并非有机凋落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沉积 柽柳冠丛丘 亚洲中部 土壤碳蓄积作用
下载PDF
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治疗前、后体积和表面积变化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林燕 江银华 +2 位作者 陶海彪 孙浩 胡荣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治疗前、后体积和表面积变化,探讨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对10例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12颗埋伏牙,8颗对侧同名牙),采用外科开窗、导杆式矫治器牵引、直丝弓技术治疗,治疗前、后拍摄CBCT。Mim...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治疗前、后体积和表面积变化,探讨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对10例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12颗埋伏牙,8颗对侧同名牙),采用外科开窗、导杆式矫治器牵引、直丝弓技术治疗,治疗前、后拍摄CBCT。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分离上颌埋伏中切牙及对侧同名牙,其中8例单侧埋伏阻生患者的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组。计算牙体积和表面积,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体积、表面积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埋伏牙治疗前后牙体积平均增加(9.67±10.86)mm^3,表面积平均增加(28.97±14.36)mm^2,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对侧同名牙治疗后牙体积平均增加(12.38±10.22)mm^3,表面积平均增加(30.64±16.74)mm^2。埋伏牙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积及表面积增加量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对尚未完全发育完成的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结合外科治疗能促进牙根发育,不会引起牙根吸收,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中切牙 体积 表面积 锥形束CT
下载PDF
利用锥体束CT对少年期中切牙根尖周牙槽骨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媛 李琥 +3 位作者 于剑南 侯伟 陈文静 潘永初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838-841,共4页
目的研究少年期中切牙根尖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方法对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锥体束CT(CBCT)进行评估,应用MIMICS 10.0软件测量168颗中切牙根尖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对42例患者进行CBCT三维... 目的研究少年期中切牙根尖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方法对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锥体束CT(CBCT)进行评估,应用MIMICS 10.0软件测量168颗中切牙根尖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对42例患者进行CBCT三维和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中切牙根尖周牙槽骨厚度值与8项常用的硬组织头影测量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少年期上中切牙根尖唇侧的牙槽骨厚度与上中切牙唇倾度呈正相关,与SNA角呈负相关,腭侧厚度的相关性与唇侧相反;下中切牙根尖唇、舌侧的牙槽骨厚度均与SN-MP角呈负相关,唇侧厚度与ANB角、下中切牙唇倾度呈正相关,腭侧厚度的相关性与唇侧相反。结论头影测量中部分硬组织测量指标与少年期中切牙根尖周牙槽骨的厚度有相关性,对临床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期 中切牙 牙槽骨 锥体束CT
下载PDF
埋伏上颌中切牙影像学分类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万林 柳登高 +1 位作者 张祖燕 马绪臣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应用口腔颌面专用锥形束CT检查分析埋伏上颌中切牙的影像特点并进行分类。方法收集上颌埋伏中切牙120例,共计125颗上颌埋伏中切牙。采用NewTomQRDVT-9000ConeBeamCT扫描后进行多层断、曲断以及三维重建观察埋伏牙的形态、位置、朝... 目的应用口腔颌面专用锥形束CT检查分析埋伏上颌中切牙的影像特点并进行分类。方法收集上颌埋伏中切牙120例,共计125颗上颌埋伏中切牙。采用NewTomQRDVT-9000ConeBeamCT扫描后进行多层断、曲断以及三维重建观察埋伏牙的形态、位置、朝向以及与相邻牙、牙列的位置关系。结果上颌埋伏中切牙分为4种基本类型:①后翻型48例(共计51颗);②后钩型29例(29颗);③后前水平型25例(共计26颗);④高位型(垂直或倾斜)18例(共计19颗)。后翻型和后钩型牙多弯曲畸形。结论口腔颌面专用锥形束CT检查可为临床医师的进一步治疗设计或手术前入路选择提供准确的信息。后翻型和后钩型牙多弯曲畸形,根细小,很难将其导入正常位置,应选择拔除后修复;后前水平型和高位型(垂直或倾斜)牙形态多数正常,应将其导入正常位置,恢复牙列完整及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埋伏 上颌中切牙
下载PDF
下颌中切牙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关系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玉楼 赵震锦 +5 位作者 韩坤 吕品 曹宇鸣 孙红静 于默 岳杨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下颌中切牙不同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和CBCT影像资料,按照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分为3组,即舌倾组L1-MP〈85.6°;正常组L1-MP为85.6°-99.6...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下颌中切牙不同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和CBCT影像资料,按照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分为3组,即舌倾组L1-MP〈85.6°;正常组L1-MP为85.6°-99.6°;唇倾组L1-MP〉99.6°。三维重建CBCT,在矢状面图像上沿下颌中切牙长轴,选择牙槽骨截面最大的图像,将牙根从釉牙骨质界到根尖点平均分为4段,测量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合计得到总厚度,观察计数骨开窗及骨开裂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在各测量位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中1/2、根尖1/4及根尖处牙槽骨厚度唇侧均小于舌侧。舌侧牙槽骨厚度在各测量位点均为舌倾组小于唇倾组,牙槽骨总厚度在根尖、根尖1/4、根中1/2处舌倾组比唇倾组薄。唇倾组和舌倾组的骨开裂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颌中切牙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从根尖区到根颈区逐渐变小,舌倾组舌侧及牙槽骨总厚度比唇倾组薄,下颌中切牙牙轴过度唇倾或舌倾易发生骨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厚度 下颌中切牙 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 锥形束CT
下载PDF
切牙管及其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颜冬 谢宁 +4 位作者 张晗 李祥 吴聿淼 白璐 朱宪春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上颌中切牙的矢状向位置决定了正畸患者的侧貌美观,在正畸临床诊疗中,上颌前突患者一般需要通过减数4个前磨牙进行矫治,以最大支抗内收上下颌前牙,来改善侧貌,解决突度问题。传统支抗正畸手段可以使上颌中切牙内收5.78 mm,而种植支抗可... 上颌中切牙的矢状向位置决定了正畸患者的侧貌美观,在正畸临床诊疗中,上颌前突患者一般需要通过减数4个前磨牙进行矫治,以最大支抗内收上下颌前牙,来改善侧貌,解决突度问题。传统支抗正畸手段可以使上颌中切牙内收5.78 mm,而种植支抗可以使上颌中切牙的最大内收量增大至8 mm,但是在上颌前牙内收的过程中,少数上颌中切牙会侵犯上颌骨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切牙管,从而导致牙根吸收,牙齿松动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本文就切牙管及其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管 上颌中切牙 上前牙内收 CBCT
下载PDF
应用锥体束CT对少年期中切牙冠根角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媛 林汤毅 +2 位作者 王珊 张正东 王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 :研究少年期上、下中切牙的冠根角度,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方法 :对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锥体束CT(CBCT)进行评估,应用MIMICS 10.0软件使用2种方法测量168颗中切牙的冠根角度,并对42例患者进行CBCT三维... 目的 :研究少年期上、下中切牙的冠根角度,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方法 :对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锥体束CT(CBCT)进行评估,应用MIMICS 10.0软件使用2种方法测量168颗中切牙的冠根角度,并对42例患者进行CBCT三维和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两种方法定义的上、下中切牙的冠根角度与8项常用的硬组织测量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少年期,上中切牙crm角与8项硬组织测量项目间无显著相关性;上中切牙cr角与上中切牙唇倾度呈正相关,与SNA角呈负相关;下中切牙crm角和cr角均与ANB角和下中切牙唇倾度呈正相关。结论:头影测量中部分硬组织测量指标与少年期上下中切牙冠根角度有相关性,对临床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期 中切牙 冠根角 锥体束CT
下载PDF
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前、后牙根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宏伟 许世梃 +1 位作者 俞殷隽 梁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观察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前、后牙根形态的三维变化,探讨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的时机。方法:对10例经曲面体层片确诊的上颌埋伏中切牙拍摄CBCT进行精确定位,进行外科开窗和正畸牵引萌出,排...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观察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前、后牙根形态的三维变化,探讨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的时机。方法:对10例经曲面体层片确诊的上颌埋伏中切牙拍摄CBCT进行精确定位,进行外科开窗和正畸牵引萌出,排齐牙列,治疗后拍摄CBCT图像对牵引效果和牙根发育进行评估。结果:10例埋伏上颌中切牙均成功牵引到位,牵引前牙根已发育完成的4例埋伏牙牙根形态未发生变化;而牵引前牙根未发育完成的6例埋伏牙在治疗过程中牙根继续发育,弯曲度和长度均有改善。结论:埋伏上颌中切牙在牙根尚未发育完成前进行牵引萌出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上颌中切牙 正畸牵引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