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PR及cerbB_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亚兰 曹虹然 +1 位作者 白雪峰 李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免疫靶向药物赫赛汀生物治疗的前提是相应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过表达。目前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受体表达情况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发灶,而忽略了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可能... 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免疫靶向药物赫赛汀生物治疗的前提是相应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过表达。目前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受体表达情况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发灶,而忽略了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本研究着重研究ER、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0例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中ER、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ER的阳性率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阳性率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ER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变化率为35%,PR总的变化率为25%,cerbB2癌基因蛋白总的变化率15%。结论: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存在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对复发或转移乳腺癌进行临床治疗时,仍应考虑上述3种指标在复发、转移灶里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复发转移灶 cerbb2癌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整合连接激酶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2
作者 董亮亮 童春堂 +1 位作者 郑明旭 李书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究肺腺癌(LUAD)患者癌组织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整合连接激酶(ILK)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检测106例LUAD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HLA2、LAG-3、ILK表达情况... 目的 探究肺腺癌(LUAD)患者癌组织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整合连接激酶(ILK)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检测106例LUAD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HLA2、LAG-3、ILK表达情况,根据3项指标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HHLA2高表达组(85例)和HHLA2低表达组(21例)、LAG-3高表达组(65例)和LAG-3低表达组(41例)、ILK高表达组(78例)和ILK低表达组(28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理资料及3年生存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LUAD患者癌组织中HHLA2、LAG-3、ILK高表达患者比例均高于同指标低表达患者比例,癌旁组织中上述3项指标低表达患者比例均高于同指标高表达患者比例。HHLA2高表达组年龄≥60岁、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HHLA2低表达组;LAG-3高表达组TN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LAG-3低表达组;ILK高表达组组织低分化、TN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ILK低表达组(P<0.05)。HHLA2低表达组、LAG-3低表达组及ILK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均高于同指标高表达组(P<0.05)。结论 HHLA2、LAG-3、ILK在LUAD患者癌组织中大部分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整合连接激酶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原癌基因CerbB-2,p53蛋白人卵巢上皮癌表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金秀凤 林春兰 付亚军 《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22-223,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4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和1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CerbB-2,p53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关系。在卵巢上皮癌中,CerbB鄄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预后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基因 cerbb-2 p53 蛋白 卵巢肿瘤
下载PDF
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基因突变的意义研究
4
作者 廖莹 宋晓霞 刘行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BRCA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MSH2)基因突变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及家系中5名Ⅰ代健康亲属、20名Ⅱ/Ⅲ代健康亲属作为... 目的研究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BRCA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MSH2)基因突变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及家系中5名Ⅰ代健康亲属、20名Ⅱ/Ⅲ代健康亲属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提取DNA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直接测序比对,研究遗传性卵巢癌家族中有意义的错义突变基因。结果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以Ⅲ期、组织分级以低-中分化、有淋巴结肿转移为主。13例患者基因测序显示,BRCA1基因发现突变6处中,无意义突变3处,新发现突变3处。新发现3处突变中3780A>G、5069A>G造成氨基酸变化,3326A>T突变造成Arg突变成终止密码子,共同存在突变为3326A>T。BRCA2基因测序检测出突变6处,无意义突变5处,其中共同存在突变为1342A>C。MSH2基因测序发现无意义突变2处。健康家系中,携带BRCA1基因3326A>T突变3例(12.00%),携带BRCA2基因1342A>C突变12例(48.00%),其余女性测序结果正常。结论BRCA1基因杂合突变3326A>T和BRCA2基因杂合突变1342A>C是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发病的致病基因,可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卵巢 乳腺抑制蛋白1/2 错配修复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CerbB-2基因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
5
作者 闵静 许三林 戴一菲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Cerb B-2基因蛋白检测对胃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235例胃癌组织标本、95例正常切缘黏膜组织标本中的Cerb B-2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erb B-2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正常切缘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5.7%、9.47%... 目的研究Cerb B-2基因蛋白检测对胃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235例胃癌组织标本、95例正常切缘黏膜组织标本中的Cerb B-2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erb B-2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正常切缘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5.7%、9.4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erb B-2基因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erb B-2基因蛋白与胃腺癌的发展有紧密联系,是判断胃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 Cerb B-2基因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织中癌基因ras及cerbB_2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亚琳 魏品康 +1 位作者 许玲 苏晓妹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织中ras及cerbB_2癌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用40只BALB/c无胸腺裸鼠,建立人胃腺癌SGC—7901原位移植模型,建模次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中药组、中药加化疗组,分别给予生理盐(?)5—氟脲嘧啶(5-... 目的:探讨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织中ras及cerbB_2癌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用40只BALB/c无胸腺裸鼠,建立人胃腺癌SGC—7901原位移植模型,建模次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中药组、中药加化疗组,分别给予生理盐(?)5—氟脲嘧啶(5-Fu)、消痰散结方及5-Fu加消痰散结方,共给药3周,12周左右拉颈处死。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胃癌组织中ras及cerbB_2表达情况。结果:各组移植瘤组织ras/β-肌动蛋白(β-actin)值及cerbB_2/β-actin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中药组作用优于化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消痰散结方对SGC-7901胃癌组织中ras及cerbB_2癌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有明显下调作用,这可能是消痰散结方抑瘤抗转移作用机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散结方 基因 RAS cerbb2 mRNA表达
下载PDF
癌基因c-erbB-2、组织蛋白酶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骞爱荣 赵俊生 +3 位作者 商澎 赵建业 陈建 陈志南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289-291,I079,共4页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组织蛋白酶D(Cath 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0 2例胃癌组织的c erbB 2、Cath D蛋白表达 ,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c erbB 2阳性率 38 2 % ,...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组织蛋白酶D(Cath 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0 2例胃癌组织的c erbB 2、Cath D蛋白表达 ,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c erbB 2阳性率 38 2 % ,Cath D阳性率 81 4 %。c erbB 2阳性者Cath D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 erbB 2阴性者 ,c erbB 2和Cath D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Cath D表达还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及脉管内癌栓有关 ;c erbB 2和Cath D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 5年生存率较表达阴性者低。结论 c erbB 2和Cath D对胃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 ,c erbB 2和Cath 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ERBB-2 组织蛋白酶D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丽萍 陈东 +3 位作者 陈爱军 王晓明 张俊格 张元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的阳性率为 74.3% ,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 ( P<0 .0 5 ) ,与激素受体 ( ER、PR)水平及 5年生存期呈反比( P<0 .0 5 ) ,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结论 :C- erb B- 2表达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 ,C- erb B- 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生存期短、预后不好。C- erb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蛋白 C-ERBB-2
下载PDF
胃癌与癌前病变CdX2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林一帆 王长洪 +5 位作者 刘杰 胡家露 宋福林 陆宇平 陈山泉 杨卓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971-1973,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胃黏膜异性增生组织中肠道特异性分化基因CdX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分子机制. 方法:应用多克隆抗体ABC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异性型增生3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肠型胃癌30例及未分化型胃癌28例CdX... 目的:研究胃癌、胃黏膜异性增生组织中肠道特异性分化基因CdX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分子机制. 方法:应用多克隆抗体ABC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异性型增生3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肠型胃癌30例及未分化型胃癌28例CdX2基因蛋白的表达. 结果:CdX2基因蛋白在慢性胃炎中表达均为阴性;重度异型增生(68%)及肠型胃癌组(71%)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轻、中度异型增生组(13%,22%)、及未分化型胃癌组(35%)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是,CdX2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结论:CdX2基因过度表达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的形成及癌变有关,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特别是与肠型胃癌的形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X2 肠型胃 前病变 分化型 基因蛋白表达 异型增生 胃黏膜 基因过度表达 中肠 性分化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志军 林建清 +1 位作者 陈志耀 杨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524-552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30例及正常食管黏膜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H1、MMP-2蛋白在...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30例及正常食管黏膜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H1、MMP-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nm23-H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为43.3%(13/30),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30/30),两者间差异显著(χ2=22.083,P<0.05)。MMP-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为90.0%(27/30),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10/30),两者间差异显著(χ2=28.370,P<0.05);nm23-H1、M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H1的表达与切端癌残留有关(P<0.05),MMP-2的表达与切端癌残留无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nm23-H1与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nm23-H1、MMP-2均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均可促进远处转移的发生;nm23-H1的表达缺失可能与切端癌残留有关;nm23-H1、MMP-2可作为判断食管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转移抑制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原癌基因HER2/neu表达产物p185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华 秦慧莲 何球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用表达p185蛋白HER2/neu转基因3T3-HER2/neu细胞裂解物免疫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表达p185蛋白的3T3-HER2/neu细胞呈现较强的增殖反应(平均刺激指数分别为SI=... 用表达p185蛋白HER2/neu转基因3T3-HER2/neu细胞裂解物免疫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表达p185蛋白的3T3-HER2/neu细胞呈现较强的增殖反应(平均刺激指数分别为SI=3.15±1.88),而对未转染HER2/neu基因的3T3细胞的应答较弱(SI=1.14±0.97)。并检测到1号免疫鼠脾细胞对3T3-HER2/neu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免疫鼠血清中出现高水平的抗p185抗体(OD均值=1.02±0.16),较正常对照组(OD均值=0.36±0.10)有显著差异(P<0.001),表明HER2/neu表达产物p185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用于免疫小鼠可诱导出对p185蛋白的特异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基因 HER2/NEU P185蛋白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p16、c-myc、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皓琛 毕志刚 张美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 基因P16 基因C-MYC BCL-2基因蛋白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乳腺癌ER、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蔡丽生 蔡铭智 +3 位作者 韩明瑞 陈县成 吴文乔 曾西池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目的 了解乳腺癌组织 ER、 PR及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测定 91例乳腺癌及 2 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 ER、PR及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与淋... 目的 了解乳腺癌组织 ER、 PR及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测定 91例乳腺癌及 2 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 ER、PR及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 ;ER、PR表达与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 ;ER、 P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可能无直接相关 ;但是可能影响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结论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阳性者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C- erb B- 2的表达情况能影响 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ER PR C-ERBB-2基因蛋白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勇伟 邱勋定 +2 位作者 顾明 邓旎 谢莉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formin-like 2,FMNL2)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FMNL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FMNL2组)及阴性对照siR... 目的:探讨下调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formin-like 2,FMNL2)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FMNL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FMNL2组)及阴性对照siRNA(NC组)转染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1idinedithiocarbamate,PDTC)作为NF-κB信号抑制剂,处理48h,Western blot检测FMNL2、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F-κB p65和IκBα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NC组比较,si-FMNL2组和PDTC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NF-κB p65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PDTC组比较,PDTC+si-FMNL2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下调FMNL2基因表达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逆转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基因 侵袭 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核因子-κB信号
下载PDF
C-erbB_2、nm23和P^(16)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敬霞 王波 +1 位作者 孙晓辉 魏淑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 C—erbB2 NM23 P^16 基因蛋白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血清癌基因C-erbB2蛋白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传新 邹雄 王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52-553,共2页
目的:探讨c-erbB2蛋白在诊断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erbB2试剂盒,根据双抗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血清c-erbB2蛋白。结果:11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rbB2蛋白总阳性率为36.26%(207/571),敏感性依次为肝癌72.22%(26/36),胰腺癌47.83%(1... 目的:探讨c-erbB2蛋白在诊断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erbB2试剂盒,根据双抗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血清c-erbB2蛋白。结果:11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rbB2蛋白总阳性率为36.26%(207/571),敏感性依次为肝癌72.22%(26/36),胰腺癌47.83%(11/23),喉癌47.73%(21/44),结直肠癌39.34%(24/61),乳腺癌38..95%(37/95),卵巢癌32.65%(16/49),胶质瘤30.91%(17/55),肺癌31.11%(14/45),淋巴瘤28.13%(9/32),胃癌25.29%(22/87),食管癌22.73%(10/44)。结论:定量检测c-erbB2蛋白,对消化道肿瘤有较高诊断价值,对不同种类恶性肿瘤均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基因 C-ERBB2蛋白 恶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RECK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振宇 许传亮 +1 位作者 孙颖浩 顾正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RECK基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在前列腺癌组织及正常前列腺中的表达 ,探讨RECK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组织总RNA ,采用RT PCR法检测RECK及MMP 2mRNA的表达 ;抽取组织总蛋白 ,采用Westernb... 目的 通过检测RECK基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在前列腺癌组织及正常前列腺中的表达 ,探讨RECK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组织总RNA ,采用RT PCR法检测RECK及MMP 2mRNA的表达 ;抽取组织总蛋白 ,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RECK蛋白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RECKmRNA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 (P <0 .0 1) ,MMP 2mRNA含量则明显升高 (P <0 .0 1)。前列腺癌组织中RECK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 (P <0 .0 5 )。结论 RECK基因可抑制MMP 2的表达 ,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及转移 ,是一种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RECK基因 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bcl-2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前病变和导管内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宇 王颖 傅西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59-161,T043,共4页
目的 研究bcl 2基因蛋白在正常乳腺上皮、乳腺癌前病变及导管内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5 3的关系 ,分析其在乳腺上皮恶变过程中各阶段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bcl 2及p5 3基因蛋白在 2 0例正常乳腺上皮、2 0例小叶增生、4... 目的 研究bcl 2基因蛋白在正常乳腺上皮、乳腺癌前病变及导管内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5 3的关系 ,分析其在乳腺上皮恶变过程中各阶段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bcl 2及p5 3基因蛋白在 2 0例正常乳腺上皮、2 0例小叶增生、45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 45例导管内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所有正常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小叶增生中均可见bcl 2表达 ;而在导管内癌中有 77.8%表达 ,且其表达与导管内癌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前三组中p5 3均为阴性 ,后者有 2 4.4%阳性。有 6 7.8%的导管内癌为bcl 2 (+) /p5 3(- ) ,绝大多数bcl 2及p5 3表达发生改变的病例均为分化不良的管内癌。结论 bcl 2 (+) /p5 3(- )可能为正常的生理性表达表型 ,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大部分导管内癌表达此表型 ,而管内癌多呈现bcl 2 (- ) /p5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蛋白 乳腺前病变 P53 不典型增生 乳腺导管内
下载PDF
角化棘皮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bcl-2和Nm23癌基因蛋白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宪梅 周桂芝 +2 位作者 张福仁 裴振环 李开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 : 通过研究分析bcl 2和Nm2 3蛋白在角化棘皮瘤 (KA)和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探寻两病的鉴别标志。方法 :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ABC)对 11例KA、2 8例SCC进行了检测。结果 : bcl 2和Nm2 3蛋白在KA和SCC中的表... 目的 : 通过研究分析bcl 2和Nm2 3蛋白在角化棘皮瘤 (KA)和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探寻两病的鉴别标志。方法 :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ABC)对 11例KA、2 8例SCC进行了检测。结果 : bcl 2和Nm2 3蛋白在KA和SCC中的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 bcl 2和Nm2 3癌基因均参与了KA和SCC的发病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棘皮瘤 皮肤鳞状细胞 BCL-2 NM23 基因蛋白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阴茎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辛军 王晓雄 +1 位作者 孟书礼 李炎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阴茎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2例阴茎癌、32例癌旁组织和16例正常阴茎组织的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结果28例癌组织,8例癌旁组织中有P21蛋... 目的探讨阴茎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2例阴茎癌、32例癌旁组织和16例正常阴茎组织的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结果28例癌组织,8例癌旁组织中有P21蛋白表达,而16例正常阴茎组织中P21阴性。P21蛋白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即随分级和分期的上升阳性增强,并且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阳性者显示早期复发和转移的不良预后。结论P21蛋白可作为阴茎癌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基因产物 P2蛋白 免疫组化 RAS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