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very of cerebellar peduncle injury in a patient with a cerebellar tumor: validation by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被引量:1
1
作者 Min-Su Kim Hyeong Jun Tak Su Min So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1期1929-1932,共4页
The cerebellum has a complex network and relates to various clin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ataxia, gait disturbance, hearing and vision, cognition and affective control. Cerebellar peduncles are the structure connecting... The cerebellum has a complex network and relates to various clin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ataxia, gait disturbance, hearing and vision, cognition and affective control. Cerebellar peduncles are the structure connecting the cerebellum to the brain stem and the cerebrum. There exist three cerebellar peduncles. The 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SCP) involves vestibular sense and proprio- ception connecting to the thalamocortical pathway. The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MCP) is the largest structure among the three cerebellar peduncles conveying impulses from the cerebral cortex to the cerebellum through corticopontocerebellar 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very of cerebellar peduncle injury in a patient with a cerebellar tumor validation by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DTI
下载PDF
A Case of a Primary Endodermal Sinus Tumor of the Cerebellar Vermis
2
作者 Xiaosong Chang Suofeng Bi Hongwei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A 10-year-old boy appeared with a headache, mainly in the forehead, and with lethargy at noon on November 10, 2004. He reported discontinuous gas pains, no nausea, no vomiting and no blurred vision. He thought that he... A 10-year-old boy appeared with a headache, mainly in the forehead, and with lethargy at noon on November 10, 2004. He reported discontinuous gas pains, no nausea, no vomiting and no blurred vision. He thought that he had a "common cold", but treatment for 3 days produced no result. He was diagnosed as having viral encephalitis after an examination including an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blood biochemistry and lumbar puncture, etc. in a local hospital on November 15. After further treatment for 3 days his symptoms became aggravated showing instability of gait and involuntary movement of his head and extremities. Cranial CT showed: a 4.0 cm×4.0 cm×5.0 cm lump in the cerebellar vermis which intruded into the fourth ventricle inducing evident distention of the third and lateral ventricle. He was diagnosed with blastoma of the cerebel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ellar tumor endodermal sinus tumor case report.
下载PDF
小脑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1例
3
作者 朱乾乾 梁奕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84-185,共2页
患者女,27岁,因“行走不稳2月余,伴头晕、呕吐、视物模糊1月”入院。入院后体检: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理解力定向力准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肌力和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阳性。MRI检查示:左侧小脑及桥臂可见等/长T1、... 患者女,27岁,因“行走不稳2月余,伴头晕、呕吐、视物模糊1月”入院。入院后体检: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理解力定向力准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肌力和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阳性。MRI检查示:左侧小脑及桥臂可见等/长T1、等/长T2信号结节,结节边缘见短T2信号环,结节周围见斑片状长T2信号,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图1,2);DWI示病灶中心呈等信号,周围见环形低信号(图3);SWI相位图示左侧小脑病灶边缘见环形低信号(图4);MR增强示左侧小脑病灶呈明显结节样强化,强化均匀(图5)。术前MRI诊断:左侧小脑及桥臂占位,考虑海绵状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脑半球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4
作者 白敏 赵秀芹 +1 位作者 狄玉进 徐金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小脑半球肿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肿瘤的MRI表现。结果:星形细胞瘤15例,单发转移性肿瘤10例,血管母细胞瘤8例,髓母细胞瘤6例,恶性淋巴瘤2例,室管膜瘤1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 目的:分析小脑半球肿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肿瘤的MRI表现。结果:星形细胞瘤15例,单发转移性肿瘤10例,血管母细胞瘤8例,髓母细胞瘤6例,恶性淋巴瘤2例,室管膜瘤1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小脑半球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强度和边缘等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半球肿瘤 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莫友发 赵云辉 许乙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4 6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髓母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性、呕吐及行走不稳。肿瘤位于小脑蚓部4 2例,小脑半球4...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4 6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髓母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性、呕吐及行走不稳。肿瘤位于小脑蚓部4 2例,小脑半球4例。MRI上,病灶在T1WI为低信号者占81% (33/ 4 6 ) ,混杂信号者占19% (13/ 4 6 ) ;T2 WI上为高信号者81% (33/ 4 6 ) ,混杂信号者占19% (13/ 4 6 ) ;Gd DTPA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均匀强化者占75 % (34/ 4 6 ) ,不均匀强化者占2 0 % (9/ 4 6 ) ,有5 % (3/ 4 6 )的病灶显示环状强化,瘤周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及伴有不同程度脑积水表现。MRI对髓母细胞瘤检出率、定位及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 0 %、96 %、90 %。结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其诊断、治疗及术后随访等有重要作用,因此髓母细胞瘤的检查应首选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髓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CT诊断 被引量:6
6
作者 花蒨蒨 张雪林 宛四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和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对39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各类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行CT扫描。结果39例均单发于一侧小... 目的探讨发生于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和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对39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各类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行CT扫描。结果39例均单发于一侧小脑半球,其中,血管母细胞瘤1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6例,转移瘤5例,髓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1例,其他胶质瘤3例,淋巴瘤1例,血管畸形3例;各种病变均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部分肿瘤表现相似需加以鉴别,部分少见肿瘤的定性诊断有难度。结论发病年龄及MRI、CT特征性表现对于小脑半球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半球 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脑蚓部肿瘤的CT诊断(附95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叶灿 邓钢 +1 位作者 黄祥龙 王嵩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 提高小脑蚓部各肿瘤CT 诊断的正确性。材料与方法: 95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蚓部肿瘤,男性59 例,女性36例,术前均行CT 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成神经管细胞瘤41 例( 男∶女= 21∶20 ,平均年龄17 ... 目的: 提高小脑蚓部各肿瘤CT 诊断的正确性。材料与方法: 95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蚓部肿瘤,男性59 例,女性36例,术前均行CT 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成神经管细胞瘤41 例( 男∶女= 21∶20 ,平均年龄17 .4 岁) ,CT 平扫以略高、等或略低混杂密度为主,增强后肿瘤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星形胶质瘤29 例( 男∶女= 19∶10 ,平均20 .8 岁) ,CT 平扫以略低、低混杂密度为主,增强后可轻度、不规则强化。室管膜瘤10 例( 男∶女= 8∶2 ,平均23 岁) ,平扫以等、混合密度为主,增强多有均匀强化,常伴脑积水。成血管细胞瘤9 例( 男∶女= 5∶4 ,平均40 岁) ,平扫可分实质性和囊变两大类,增强后实质性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囊变者为大囊及附壁明显强化的小结节。另外少枝胶质瘤1 例,转移瘤3 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 例,海绵状血管瘤1 例。结论: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CT表现有助于小脑蚓部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蚓部肿瘤 脑肿瘤 CT 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小脑常见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与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玮 陆洲 +6 位作者 魏龙晓 黄进 魏经国 张伟 熊晓双 蔡玲 卞玉刚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小脑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血管母 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与MRI特点.方法:收集术前行MRI检 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小脑肿瘤.结合临床表现,观察 ... 目的:探讨小脑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血管母 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与MRI特点.方法:收集术前行MRI检 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小脑肿瘤.结合临床表现,观察 其发生部位、信号、结构和病理.结果:星形细胞瘤<15岁10 例(10/2);髓母细胞瘤<15岁9例,16~27岁7例;血管母细 胞瘤<15岁4例(4/19).67%的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半 球;69%的髓母细胞瘤位于蚓部;血管母细胞瘤66%见于中线 半球旁;92%星形细胞瘤为囊性或囊实性.髓母细胞瘤儿童 多起自四脑室顶部髓帆生殖中心的胚胎残余细胞(8/2),成人 多源于小脑软膜下原始的外颗粒层细胞,以实性为主.血管母 细胞瘤源于原始血管形成中残余的胚胎细胞,70%为大囊小 结节;星形细胞瘤多为长T1,T2信号.髓母细胞瘤为混杂稍 长T1,T2信号,增强呈中度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增强时壁结 节明显强化.结论:小脑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小脑肿瘤的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忆星 刘恋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总结小脑肿瘤误诊的常见原因,以提高本病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小脑肿瘤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主要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体检不仔细以及临床缺乏综合分析病情有关。结论:早期小脑肿瘤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该提高... 目的:总结小脑肿瘤误诊的常见原因,以提高本病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小脑肿瘤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主要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体检不仔细以及临床缺乏综合分析病情有关。结论:早期小脑肿瘤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不典型小脑梗死的MRI表现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继良 徐俊玲 +3 位作者 史大鹏 闫峰山 窦社伟 连建敏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小脑梗死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分析30例临床确诊的不典型小脑梗死的MRI资料。结果:30例小脑梗死范围较大,形态不规则,范围从3cm至一侧小脑半球,其中发生于小脑下部18例,小脑上部9例,一侧小脑半球3例。梗死在T1WI上表现... 目的:探讨不典型小脑梗死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分析30例临床确诊的不典型小脑梗死的MRI资料。结果:30例小脑梗死范围较大,形态不规则,范围从3cm至一侧小脑半球,其中发生于小脑下部18例,小脑上部9例,一侧小脑半球3例。梗死在T1WI上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16例,等信号6例,稍高或混杂信号8例,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20例增强病例中,无明显强化7例,不规则环状、脑回样强化4例,结节样强化4例,肿块样强化5例。结论:MRI对形态、信号、范围等均不典型小脑梗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小脑梗死 小脑肿瘤
下载PDF
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CT诊断思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歆 毕诗诚 +2 位作者 黄伟浪 吴光任 陈国雄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4460-4462,共3页
目的: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以及CT诊断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I影像学检查以及CT影像学检查,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 目的: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以及CT诊断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I影像学检查以及CT影像学检查,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0例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星形细胞瘤,有6例患者为髓母细胞瘤,有6例患者为脑转移瘤,有6例患者为室管膜瘤,有8例患者为血管母细胞瘤,有1例患者为脑膜瘤。不同病变的患者,影像学的表现情况也存在差异性。在小脑半球肿瘤的定位诊断上,MRI以及CT的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93%。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患者实施MRI检查以及CT检查,能够有效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 MRI CT 诊断研究
下载PDF
耳后直切口锁孔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栋梁 宋海栋 +3 位作者 刘波 武广永 焦风 刘如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耳后直切口锁孔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cerebellar pontine angle,CPA)区肿瘤的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科对52例CPA区肿瘤采用耳后直切口锁孔,经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硬膜间断缝合后用人工硬膜覆盖,小骨... 目的探讨耳后直切口锁孔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cerebellar pontine angle,CPA)区肿瘤的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科对52例CPA区肿瘤采用耳后直切口锁孔,经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硬膜间断缝合后用人工硬膜覆盖,小骨瓣复位,术中全程行面、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肿瘤全切除50例(96.2%),次全切除1例(1.9%),1例表皮样囊肿因向鞍区生长,一期行翼点开颅全切肿瘤。26例听神经瘤面神经功能保留率61.5%(16/26)。26例听神经瘤术前尚存在听力20例,术后听力保留10例;其余26例术后听力下降3例(11.5%)。52例随访3~31个月,中位数16个月,无肿瘤复发,无新发并发症。结论耳后直切口锁孔切除CPA区肿瘤安全可行、微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切口 锁孔 桥小脑角区肿瘤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继发小脑出血并脑积水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轲 杨文进 +3 位作者 吴晨星 郭义君 杜固宏 童武松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继发小脑出血并急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疗效及依据,以及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例表现单眼视力下降,经翼点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继发小脑出血并急性脑积水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后,采用...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继发小脑出血并急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疗效及依据,以及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例表现单眼视力下降,经翼点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继发小脑出血并急性脑积水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后,采用脱水、消肿及间断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等保守治疗方案治疗。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并发症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经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案治疗1周后,控制住了小脑出血和脑积水的进展;治疗2周后小脑内血肿基本吸收,急性脑积水完全消除。结论对于鞍区肿瘤术后继发小脑出血及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保守治疗保持脑脊液循环通道始终处于畅通状态,可控制病情进展;并可在梗阻性脑积水的急性期将其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术后 并发症 小脑出血 脑积水
下载PDF
基于吞咽功能筛查的分级护理干预在桥小脑角肿瘤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蒲萍 陈琴 +1 位作者 柯燕燕 马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6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在桥小脑角肿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人住我科的89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按照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来判断患者的吞咽功能。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初次进食...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在桥小脑角肿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人住我科的89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按照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来判断患者的吞咽功能。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初次进食、进饮时进行吞咽功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患者进行每日1次吞咽功能测试,并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的分级来制订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患者进食前的体位;进食时的用具、一次量、饮食的种类、喂食的人员、吞咽技巧;进食后的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10d内吞咽可疑、障碍检出率、误吸发生率、胃管留置率上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在吞咽异常和障碍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误吸发生率和胃管留置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吞咽功能的筛查次数,可增加吞咽功能障碍的检出率。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的动态变化,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规范护士护理行为,避免经验式护理,可保证患者的饮食安全,减少胃管置入,同时预防误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 分级护理 桥小脑角肿瘤
下载PDF
小脑性缄默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美华 曾春晖 +3 位作者 洪涛 李东海 李义云 徐庚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20-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手术后小脑性缄默的临床特点及其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4例和英文文献报告的137例共141例后颅窝手术后出现的小脑性缄默病例。结果儿童病例127例,占90.1%。手术病变位于小脑蚓部者125例(88.7%)。小... 目的探讨后颅窝手术后小脑性缄默的临床特点及其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4例和英文文献报告的137例共141例后颅窝手术后出现的小脑性缄默病例。结果儿童病例127例,占90.1%。手术病变位于小脑蚓部者125例(88.7%)。小脑性缄默均为暂时性,发生的平均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分别为1.7d和56.2d。结论小脑性缄默多见于儿童小脑蚓部肿瘤手术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小脑齿状核丘脑腹外侧核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的直接或间接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性缄默 后颅窝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小脑蚓部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1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光华 吴硕琳 +1 位作者 陈宝智 李俊驹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5年第4期287-289,共3页
背景与目的:小脑蚓部是后颅窝肿瘤常见好发部位,本文探讨小脑蚓部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脑蚓部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疗效。结果:本组31例,手术全... 背景与目的:小脑蚓部是后颅窝肿瘤常见好发部位,本文探讨小脑蚓部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脑蚓部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疗效。结果:本组31例,手术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中行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9例,术后放疗8例,化疗9例,伽玛刀治疗6例。31例中,1例脑膜瘤术后1天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小脑幕上疝,MRI检查提示局部血肿及脑水肿,经手术减压加血肿清除治愈。本组25例获得随访2 ̄35个月(平均22个月),16例工作、学习正常,7例1年后复发,2例死亡。结论:充分认识小脑蚓部区肿瘤的临床特征,正确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处理原则,是治疗小脑蚓部区肿瘤的关键,术后给予化疗和放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小脑蚓部区 脑肿瘤 脑水肿 伽玛刀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华 李刚 +2 位作者 陈少军 周建 管玉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应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显微镜下手术组和传统开颅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手术...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应用手术切除治疗的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显微镜下手术组和传统开颅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随访细胞瘤瘤体大小及复发率。结果术后显微镜下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开颅手术组(P<0.01);术后1年随访中传统开颅手术组患者细胞瘤瘤体直径为(0.25±0.04)cm,显微镜下手术组患者细胞瘤瘤体直径为(0.22±0.01)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1年显微镜下手术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应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手术切除 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
下载PDF
小脑半球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符有文 刁胜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0年第5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提高小脑半球各肿瘤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与方法 :对 7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肿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70例中星形细胞瘤 2 9例 ,血管母细胞瘤 16例 ,转移瘤 15例 ,脑膜瘤 5例 ,髓母细胞瘤 3例 ,室管膜瘤 1... 目的 :提高小脑半球各肿瘤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与方法 :对 7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肿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70例中星形细胞瘤 2 9例 ,血管母细胞瘤 16例 ,转移瘤 15例 ,脑膜瘤 5例 ,髓母细胞瘤 3例 ,室管膜瘤 1例 ,畸胎瘤 1例。本文CT对小脑半球肿瘤的定位诊断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率为 86 %。结论 :根据CT表现 ,结合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小脑半球肿瘤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半球肿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诊断
下载PDF
后颅窝肿瘤术后小脑性缄默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超 庄冬晓 +1 位作者 郑康 黄峰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术后小脑性缄默的发生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后颅窝肿瘤手术357例,统计术后小脑性缄默的发生次数,同时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类型、术中小脑蚓部是否切开、...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术后小脑性缄默的发生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后颅窝肿瘤手术357例,统计术后小脑性缄默的发生次数,同时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类型、术中小脑蚓部是否切开、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肿瘤与脑干界面是否清楚以及术后是否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等可能相关因素。利用统计学方法,以明确小脑性缄默症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在357例后颅窝肿瘤患者中,术后31人出现小脑性缄默(8.7%),通过统计学分析,患者年龄、肿瘤直径与类型、肿瘤与脑干面是否清楚和术后是否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等因素与缄默的发生在统计学上具有相关性。结论小脑性缄默症常见于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术后,且当肿瘤体积大、肿瘤与脑干界面不清以及术后发生急性脑积水时更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性缄默 后颅窝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梅文忠 林志雄 何理盛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背景与目的:小脑前上部肿瘤位置深在且后颅窝空间狭小,如何有效显露病变部位及保护病变周围重要结构是手术的难点,本文探讨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临... 背景与目的:小脑前上部肿瘤位置深在且后颅窝空间狭小,如何有效显露病变部位及保护病变周围重要结构是手术的难点,本文探讨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术后全部病例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脑神经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是安全可行的,该入路手术具有损伤小,术野开阔,肿瘤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pen手术入路 小脑前上部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