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reblon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赵永峰 王仙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523-526,共4页
以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泊马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药物,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及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Cereblon(CRBN),最初发现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智力发育迟缓相关,近年研究已经证明其不仅为沙利度胺致畸作用的靶... 以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泊马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药物,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及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Cereblon(CRBN),最初发现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智力发育迟缓相关,近年研究已经证明其不仅为沙利度胺致畸作用的靶点,还与免疫调节药物抗骨髓瘤作用的临床反应率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目前认为,CRBN可能是通过形成DDB1-CUL4-ROC1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介导抗骨髓瘤活性。还需要更多有关CRBN分子机制及临床相关性研究以促进免疫调节药物耐药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更有效、低毒性的药物出现,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调节药物 cereblon
下载PDF
Cereblon在沙利度胺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海宁 龙超良 +1 位作者 张浩 汪海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cereblon(CRBN)蛋白在沙利度胺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S法检测沙利度胺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RNA干扰(RNAi)及慢病毒感染法,研究建立稳定敲低CRBN的A549细胞株(A549CRBN);Transwell实验检测沙利... 目的探讨cereblon(CRBN)蛋白在沙利度胺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S法检测沙利度胺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RNA干扰(RNAi)及慢病毒感染法,研究建立稳定敲低CRBN的A549细胞株(A549CRBN);Transwell实验检测沙利度胺对A549和A549CRBN细胞迁移的影响;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迁移相关分子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沙利度胺在浓度分别为1、10、50、100μmol/L时均不影响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但100μmol/L时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敲低CRBN后,A549CRBN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1),且其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敲低CRBN后,沙利度胺对A549CRBN细胞迁移无显著抑制作用,其可能以CRBN依赖方式抑制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论沙利度胺可能通过CRBN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及其迁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人肺腺癌A549细胞 细胞迁移 cereblon(CRBN)
下载PDF
Cereblon调节T细胞逆转PD-1抗体治疗肺癌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晶晶 牟迪 韩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5,共7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 PD-1)是一种跨膜蛋白,主要表达于T细胞,并与靶细胞上的PD-1配体,即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结合。PD-1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分子,当PD-1与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 PD-1)是一种跨膜蛋白,主要表达于T细胞,并与靶细胞上的PD-1配体,即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结合。PD-1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分子,当PD-1与肿瘤细胞上的配体PD-L1结合时,抑制了T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发生肿瘤的免疫逃逸,如外周效应T细胞的耗竭导致效应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转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PD-1抗体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表面的PD-1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相互作用,进而恢复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以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为代表的PD-1抗体现已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但在部分患者中出现了由于肿瘤细胞、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耐药,降低了免疫治疗的疗效。因此,如何克服患者的耐药成为了当前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Cereblon(CRBN)作为DDB1泛素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底物受体及免疫调节药物唯一已知的结合受体,与CRBN调节剂(cereblon modulatory agents, CMs)结合可以通过上调T细胞的增殖、激活和代谢,发挥T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逆转PD-1抗体耐药。本文就T细胞的下调导致PD-1抗体治疗肺癌耐药的机制、CRBN调节T细胞的机制及CRBN调节剂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lon 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 肺肿瘤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PROTACS degrading KRAS and SOS1
4
作者 GERHARD HAMILTON MARIE-THERESE EGGERSTORFER SANDRA STICKLER 《Oncology Research》 SCIE 2024年第8期1257-1264,共8页
The Kirsten rat sarcoma virus—son of sevenless 1(KRAS-SOS1)axis drives tumor growth preferentially in pancreatic,colon,and lung cancer.Now,KRAS G12C mutated tumors can b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inhibitors that cov... The Kirsten rat sarcoma virus—son of sevenless 1(KRAS-SOS1)axis drives tumor growth preferentially in pancreatic,colon,and lung cancer.Now,KRAS G12C mutated tumors can b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inhibitors that covalently block the cysteine of the switch II binding pocket of KRAS.However,the range of other KRAS mutations is not amenable to treatment and the G12C-directed agents Sotorasib and Adragrasib show a response rate of only approximately 40%,lasting for a mean period of 8 months.One approach to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inhibitors is their inclusion into 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which degrade the proteins of interest and exhibit much higher antitumor activity through multiple cycles of activity.Accordingly,PROTACs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KRAS-or SOS1-directed inhibitors coupled to either von Hippel-Lindau(VHL)or Cereblon(CRBN)ligands that invoke the proteasomal degradation.Several of these PROTACs show increased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compared to their cognate inhibitors but their toxicity in normal tissues is not clear.The CRBN PROTACs containing thalidomide derivatives cannot be tested in experimental animals.Resistance to such PROTACS arises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CRBN or factors of the functional VHL E3 ubiquitin ligase.Although highly active KRAS and SOS1 PROTACs have been formulate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remains diffic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 Kirsten rat sarcoma virus(KRAS) Son of sevenless 1(SOS1) Von Hippel-Lindau cereblon
下载PDF
泊马度胺的抗骨髓瘤细胞株MM1.S活性及对CRB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樊文静 范枝俏 +5 位作者 潘耀柱 杨柯 尹娇娇 赵宵晨 姚浩 白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07-19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泊马度胺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MM1.S的作用及对CRB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泊马度胺对MM1.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MM1.S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CRBN基因表达水平;West...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泊马度胺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MM1.S的作用及对CRB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泊马度胺对MM1.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MM1.S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CRBN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泊马度胺对MM1.S细胞CRB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泊马度胺对MM1.S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r=0.981,r=0.990);泊马度胺能够诱导MM1.S细胞凋亡;浓度为0、40和80μmol/L的泊马度胺作用于MM1.S细胞72 h后,CRBN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1.487±0.340,0.211±0.054和0.055±0.005;泊马度胺作用后,CRB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泊马度胺能够抑制MM1.S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一定浓度泊马度胺可降低MM1.S细胞CRBN基因表达并下调其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马度胺 cereblon 骨髓瘤细胞株MM1.S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CRBN在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安然 侯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88-1891,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仍不能治愈。近年来,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D)的广泛使用,使得MM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完全缓解率,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仍不能治愈。近年来,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D)的广泛使用,使得MM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完全缓解率,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研究证实,CRBN(cereblon)是IMiD发挥抗骨髓瘤效应的直接作用靶点,其表达高低与IMiD的治疗疗效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相关。CRBN的发现不仅深化了对IMiD分子药理机制的认识,也为寻求新的治疗靶点,研究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CRBN与IMiD治疗MM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的具体问题包括CRBN的发现,CRBN与IMiD的治疗疗效和CRBN在IMiD治疗MM中的作用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剂 CRBN(cereblon)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CRBN基因与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耐药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蔡倩倩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2-897,共6页
CRBN(cereblon)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其编码的CRBN蛋白参与构成E3泛素连接酶,通过将底物蛋白泛素化进而被蛋白酶体系统降解,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常用的CRBN基因和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等,但尚缺... CRBN(cereblon)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其编码的CRBN蛋白参与构成E3泛素连接酶,通过将底物蛋白泛素化进而被蛋白酶体系统降解,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常用的CRBN基因和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等,但尚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已证实,CRBN是免疫调节剂(IMi 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直接结合靶点,在抗肿瘤细胞增殖、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抗新生血管形成、增强T细胞和NK细胞免疫活性、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体内及体外的研究发现,CRBN基因低表达或缺失可能与IMi 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性相关,且其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相关。最近研究发现,IKZF1、IKZF3、IRF4、C/EBPβ等蛋白以及Wnt/catenin信号通路等可能也与IMi D的耐药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BN(cereblon) 免疫调节剂 多发性骨髓瘤 耐药
下载PDF
沙利度胺抑制肿瘤细胞分泌VEGF/bFGF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海宁 汪汇 +2 位作者 龙超良 张浩 汪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Cereblon(CRBN)对沙利度胺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及人肝癌HepG2细胞分泌VEGF/bFGF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敲低CRBN的A549细胞系(A549_(CRBN))及HepG2细胞系(HepG2_(CRBN))并通过实时定量P... 目的:探讨Cereblon(CRBN)对沙利度胺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及人肝癌HepG2细胞分泌VEGF/bFGF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敲低CRBN的A549细胞系(A549_(CRBN))及HepG2细胞系(HepG2_(CRBN))并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将A549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A549_(luciferase))、CRBN低表达组(A549_(CRBN));HepG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HepG2_(luciferase))、CRBN低表达组(HepG2_(CRBN)),以上细胞按照3×10^(5)cells/well接种到6孔板中,放入37℃,5%CO_(2)的培养箱中培养24 h,分别加入1 ml含100μmol/L沙利度胺(thalidomide组)和1 ml 1‰DMSO(control组)的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再行后续实验,每组设计3个复孔。MTS法检测沙利度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VEGF、bFGF、c-jun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VEGF、bFGF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沙利度胺在浓度为1、10、50、100μmol/L时对A549及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与A549_(CRBN)或HepG2_(CRBN)组比较,A549_(luciferase)及HepG2_(luciferase)组分泌的VEGF及bFGF均显著降低(P<0.05)。与A549_(luciferase)或HepG2_(luciferase)细胞的对照组比较,沙利度胺可抑制A549_(luciferase)和HepG2_(luciferase)细胞的VEGF和bFGF的表达(P<0.05),而对A549_(CRBN)和HepG2_(CRBN)细胞中VEGF和bFGF的表达无显著抑制作用;与HepG2_(luciferase)细胞的对照组比较,沙利度胺可抑制HepG2_(luciferase)细胞的c-Jun表达(P<0.01),而对HepG2_(CRBN)细胞的c-Jun表达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沙利度胺对A549和HepG2细胞VEGF和bF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CRBN介导的,而c-Jun可能是抑制作用的关键转录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血管新生 细胞培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cereblon(CRBN)
下载PDF
一种用于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沙利度胺衍生物分子平台的建立
9
作者 黄海宁 张雁芳 +5 位作者 龙超良 李春悦 龙学辉 崔文玉 张浩 汪海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建立用于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沙利度胺衍生物的分子平台。方法从人胎肝c DNA文库中分别扩增cereblon(CRBN)和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Ikaros family zinc finger protein 1,IKZF1)c DNA,并将其克隆入p XJ40-myc和pc DNA3-FLAG载体中,... 目的建立用于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沙利度胺衍生物的分子平台。方法从人胎肝c DNA文库中分别扩增cereblon(CRBN)和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Ikaros family zinc finger protein 1,IKZF1)c DNA,并将其克隆入p XJ40-myc和pc DNA3-FLAG载体中,将其转染293T细胞,通过检测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对CRBN和IKZF1蛋白相互作用的改变,间接反映其在肿瘤抑制中的作用。结果 CRBN和IKZF1在293T细胞中均得到表达,沙利度胺及其两个衍生物可显著增强CRBN和IKZF1的结合。结论成功建立了用于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沙利度胺衍生物分子平台,初步发现2个沙利度胺衍生物可显著增强CRBN和IKZF1的结合,提示其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筛选 沙利度胺衍生物 CRBN Ikaros家族锌指蛋白
下载PDF
羟脑苷脂(CRBN)在来那度胺抗骨髓瘤活性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樊文静 范枝俏 +2 位作者 杨美娟 潘耀柱 白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0-1243,共4页
羟脑苷脂(Cereblon,CRBN)是一种具有离子蛋白酶活性的大脑相关蛋白,可与DNA损伤结合蛋白-1(DDB1)、滞蛋白4(Cullin4,Cul4A或Cul4B)和调节因子Cullins 1(RoC1)相互作用形成功能性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CRBN-CRL4),结合底物后通过泛素-蛋白... 羟脑苷脂(Cereblon,CRBN)是一种具有离子蛋白酶活性的大脑相关蛋白,可与DNA损伤结合蛋白-1(DDB1)、滞蛋白4(Cullin4,Cul4A或Cul4B)和调节因子Cullins 1(RoC1)相互作用形成功能性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CRBN-CRL4),结合底物后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进行蛋白水解。它也是免疫调节剂(IMiD)抗骨髓瘤作用的必需靶蛋白。来那度胺与CRBN结合时会招募新的底物,使其结合在CRBN-CRL4上,导致其泛素化和蛋白酶体依赖的降解增加,从而产生抗骨髓瘤活性。与该复合物结合的底物有IKZF1、IKZF3蛋白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来那度胺处理后的IKZF1和IKZF3的CRBN依赖性降解也是H2O2介导的氧化应激的结果。除了泛素化依赖外,来那度胺还能通过介导非泛素依赖性途径,以竞争性阻止CRBN结合CD147-MCT1,以调节其抗肿瘤活性;其还能通过调节miRNA水平,CRBN结合下游蛋白AGO2的表达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中起作用。来那度胺抗骨髓瘤活性的分子机制有很多种,本文从泛素化途径和非泛素化途径2方面就CRBN在来那度胺抗骨髓瘤活性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BN 来那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泛素连接酶复合物
下载PDF
CRBN、MUM1、C-MYC、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来那度胺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丽萍 冯江龙 +3 位作者 李品浩 吴涛 黄玉鑫 杨文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490-4495,共6页
目的:探讨CRBN、MUM1、C-MYC、BCL-2在DLBCL中的表达及与来那度胺疗效的关系,为来那度胺疗效预测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DLBCL予来那度胺+R-CHOP治疗的57例作为治疗组,单用R-CHOP的39例作为对照组。治疗3个周期后复查影像学将CR... 目的:探讨CRBN、MUM1、C-MYC、BCL-2在DLBCL中的表达及与来那度胺疗效的关系,为来那度胺疗效预测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DLBCL予来那度胺+R-CHOP治疗的57例作为治疗组,单用R-CHOP的39例作为对照组。治疗3个周期后复查影像学将CR+PR视为有效组,SD+PD视为无效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RBN、MUM1、C-MYC、BCL-2的蛋白表达,RT-qPCR检测CRBN mRNA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RBN mRNA表达水平在来那度胺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2)。CRBN、MUM1、C-MYC蛋白表达水平在来那度胺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001,0.0306,0.0257);两组之间BCL-2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3910)。生存分析:来那度胺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之间生存预后差异明显(P=0.028)。结论:来那度胺能有效延长DLBCL患者生存预后时间;CRBN、MUM1、C-MYC高表达患者能够从来那度胺治疗中获益,CRBN、MUM1、C-MYC可能是来那度胺治疗DLBCL的疗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那度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羟脑苷脂 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 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对免疫调节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文斯 谢彦晖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11期697-700,共4页
以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剂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cereblon是免疫调节剂治疗MM的直接作用靶点,在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抗肿瘤细胞增殖、阻碍新生血管形成、增强T细胞和NK细胞活性以及抑制细胞间黏附... 以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剂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cereblon是免疫调节剂治疗MM的直接作用靶点,在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抗肿瘤细胞增殖、阻碍新生血管形成、增强T细胞和NK细胞活性以及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MM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对免疫调节剂的耐药,成为其治疗的一大障碍,cereblon的上游因子和下游因子表达异常及表观遗传学修饰都可能与免疫调节剂的耐药有关,文章就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调节剂 cereblon 耐药
原文传递
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IPSS低危/中危-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远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静雅 秦铁军 +8 位作者 徐泽锋 张悦 张宏丽 方力维 潘丽娟 胡耐博 曲士强 李冰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42-946,共5页
目的评价环孢素(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低危/中危.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76例IPSS低危/中危-1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联合直接... 目的评价环孢素(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低危/中危.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76例IPSS低危/中危-1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联合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cereblon基因rsl672753位点基因型。结果76例患者中,男48例,女28例,中位年龄41(18~70)岁。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后,40例(53%)获得血液学改善(HI),其中红系反应(HI-E)率为43%(73例中31例),中性粒细胞反应(HI-N)率为30%(50例中15例),血小板反应(HI-P)率为31%(58例中18例)。59例红细胞输注依赖患者中27例(46%)获得HI-E并脱离输血。HI中位维持时间为22(1~13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骨髓原始细胞≤2%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更长(P=0.010)。cereblon基因rsl672753位点基因型与HI率及治疗反应的维持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67例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2(95%CI38~126)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IPSS-R分组(HR=3.461,95%CI1.126~10.639,P=0.030)、年龄≥60岁(HR=4.120,95%CI1.070~15.867,P=0.040)以及HI-N(HR=7.733,95%CI1.007~59.396,P=0.049)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能长期改善IPSS低危/中危-1 MDS患者贫血症状,不良反应轻。在此组患者中未能验证cereblon基因rs1672753位点基因型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孢素 沙利度胺 cereblon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