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肠内营养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谭莉萍 叶梅 +1 位作者 白蓉 舒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9期792-794,共3页
目的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以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A)、血清总蛋白(TP)等四方面对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护理脑梗死患者选择充分、合理、均衡的营养供给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q... 目的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以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A)、血清总蛋白(TP)等四方面对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护理脑梗死患者选择充分、合理、均衡的营养供给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脑梗死"、"肠内营养"、"假性球麻痹"等为主题词,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A)、血清总蛋白(TP)等四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法的ALB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2.74,95%CI(2.19,3.30);TP值RR=5.62,95%CI(4.35,6.9),P<0.001,TSF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0.94,95%CI(0.51,1.37),AMC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1.72,95%CI(1.25,2.19)。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肠内营养的各项营养指标值恢复较好。结论肠内营养干预疗法对脑梗死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肠外营养及其他喂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脑梗死 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谢连红 徐艳红 许嗣绮 《中国医药》 2010年第7期609-610,共2页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6~72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接受神经节苷脂GM1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并与同期未接受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的30例急性脑梗死...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6~72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接受神经节苷脂GM1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并与同期未接受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对比研究.2组均常规使用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药等,若梗死面积较大,加用脱水剂.所有患者均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即患者入院后第1天开始康复训练.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训练方式,包括肢体摆放、关节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1次/d,每次1 h.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250 ml+神经节苷脂GM1100 mg,静脉滴注1 h以上,连续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7、21、90 d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10.9±8.6)、(8.5±4.7)、(6.1±3.3)分,对照组分别为(14.7±8.6)、(11.3±7.6)、(9.0±4.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1、90 d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89.7±8.3)、(95.8±4.5)分,对照组分别为(72.8±10.5)、(80.8±5.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节苷脂GM1联合早期康复是一种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GM1神经节苷脂 早期康复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双胎试管婴儿早期干预对脑瘫防治效果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波澜 张敏旗 彭南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3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双胎试管婴儿脑瘫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抢救存活双胎试管婴儿做研究对象,加强早期干预,回顾防治脑瘫效果。结果:40例双胎试管新生儿中,极轻度及轻度ZKS异常者11例,实施2个疗...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双胎试管婴儿脑瘫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抢救存活双胎试管婴儿做研究对象,加强早期干预,回顾防治脑瘫效果。结果:40例双胎试管新生儿中,极轻度及轻度ZKS异常者11例,实施2个疗程干预后,均恢复正常,占100%;中度20例,3个疗程后呈正常恢复13例,占65%,5个疗程恢复正常7例,占35%;重度及极重度9例患儿,10个疗程恢复正常8例,1例最终发展至脑瘫。此例患儿为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存在颅内出血及窒息。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干预前,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81.1±7.5)分,干预后为(9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胎试管婴儿加强早期干预,对脑瘫有防治作用,可显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为健康生长发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对护理水平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试管婴儿 早期干预 脑瘫防治 效果影响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郭敏 候汇娟 张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9期8-9,共2页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畸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对一组患者进...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畸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对一组患者进行普通管理,标为A组,对另一组患者进行PDCA循环管理,标为B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 进行PDCA管理法的B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比例为5%,进行普通管理的A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比例为15%,可见PDCA管理法应用于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有利于减少术后出现脑梗死的现象。治疗1 d后、2∽3 d、3 d后A、B两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平均为58%、78%。说明PDCA明显提高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PDCA管理法能促进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顺利进行,患者对PDCA管理法的满意明显大于普通管理法,PDCA管理法符合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要求,应该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法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鹏飞 王宏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2期113-114,共2页
目的研究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功能缺损评分相近(P>... 目的研究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功能缺损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均持续下降,但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栓塞 治疗效果
下载PDF
89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立侠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89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归纳心源性脑栓塞的相关致病因素,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心源性脑栓塞的常见病有:心房纤颤35例(3...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89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归纳心源性脑栓塞的相关致病因素,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心源性脑栓塞的常见病有:心房纤颤35例(39.3%)、心瓣膜病29例(32.6%)、心肌梗死13例(14.6%)、其他12例(13.5%);通过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5%。结论 导致心源性脑栓塞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致病因素是心房纤颤动和心瓣膜病,临床中应该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 致病因素 分析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司宏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8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安排实施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10日至2019年1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担任本次研究目标。... 目的研究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安排实施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10日至2019年1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担任本次研究目标。通过抛硬币的方法选出对一号组80例患者和二号组8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安排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口服,之后对一号组患者实施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对二号组患者实施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操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一号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人数有6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二号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人数有77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安排实施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益,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阿加曲班 氯吡格雷 临床治疗效果 康复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家庭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正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家庭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训练0.5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发育商(DQ)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康复训练后观察组DQ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半年显效率为81.67%,高于对照组的3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儿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疗效良好,能够促使患儿及早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小儿 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夹闭术对脑动脉瘤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邱荣佳 甘永庆 +1 位作者 张鹰 罗淼熙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5期3581-3583,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夹闭术对脑动脉瘤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接诊的5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栓塞组和夹闭组,每组25例。栓塞组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方法进...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夹闭术对脑动脉瘤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接诊的5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栓塞组和夹闭组,每组25例。栓塞组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方法进行治疗,夹闭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利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价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夹闭组患者低于栓塞组(P<0.05);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随访6个月,栓塞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4.00%,显著高于夹闭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相比于开颅夹闭术能显著改善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治疗效果 预后
下载PDF
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性 被引量:16
10
作者 任非 龚淑英 +1 位作者 智丽敏 韩天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以总结,以阐明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有效作用。资料来源: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01/2005-05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astragulus,cerebralischemiainjury”,...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以总结,以阐明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有效作用。资料来源: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01/2005-05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astragulus,cerebralischemiainjur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文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及万方数据库1998-01/2005-11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黄芪,缺血性脑损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黄芪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章。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实施过程是否严密。关于重复实验的多篇文章,选取样本量较大的文章予以纳入。资料提炼:共检索到72篇中文和94篇英文,选取较新的或经典的探讨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共25篇。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①黄芪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脑功能的作用。②黄芪能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抑制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减轻缺血性脑损伤。③黄芪能提高脑缺血后Bcl-2的水平,拮抗P53和Caspase-3的表达,有效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④黄芪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脑缺血后血液流变状态,减轻脑缺血损伤。⑤黄芪能抑制脑缺血早期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过度表达,减轻海马区锥体细胞损伤,保护缺血后脑损伤。结论:黄芪能显著改善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且安全无副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综述文献 黄芪 缺血性脑损伤 有效性
下载PDF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9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方便选择该院接收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入院3 d后进行介...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方便选择该院接收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入院3 d后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 d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评级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对患者完全、次完全以及不完全栓塞率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Rankin评分量表和改良Barthel评分量表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研究,以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栓塞率84.78%、次完全栓塞率13.04%以及不完全栓塞率2.17%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ankin评分(1.20±0.13)分比对照组低,改良Barthel评分(97.58±2.11)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积水2.17%、脑血管痉挛2.17%、动脉瘤再次破裂2.17%、蛛网膜下腔出血4.35%、复发率2.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 破裂 疗效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明 李浩 刘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1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奇偶数法分组(每组36例),A组接受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接受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奇偶数法分组(每组36例),A组接受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接受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比应用效果。结果B组血肿清除率为91.67%,高于A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A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A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血肿清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小骨窗微创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率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效果及对血栓前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景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联合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效果及对血栓前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联合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效果及对血栓前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早期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栓前标志物、凝血指标及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指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其中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周PAI-1、GMP-140、vWF、FIB、PT、TT、APTT、D-D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周血流峰速及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早期运动疗法对预防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其术后凝血、血栓前标志物及股静脉血流速度指标,降低下肢血栓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早期运动疗法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血栓前标志物
下载PDF
金黄散中药塌渍箍围疗法辅佐中药汤剂口服对下肢丹毒初期阳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岳莹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0期2453-2455,共3页
目的:分析金黄散中药塌渍箍围疗法加口服中药汤剂对下肢丹毒初期阳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丹毒初期阳证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予以青霉素静注和硫... 目的:分析金黄散中药塌渍箍围疗法加口服中药汤剂对下肢丹毒初期阳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丹毒初期阳证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予以青霉素静注和硫酸镁湿敷)与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金黄散中药塌渍箍围疗法和中药汤剂口服)各2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起效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自觉疼痛、肤色、肿胀程度以及肤温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4、0.115、0.240、0.271,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觉疼痛、肤色、肿胀程度以及肤温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95、14.603、15.771、8.074,P<0.05)。观察组的起效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6、7.061,P<0.05)。结论:金黄散中药塌渍箍围疗法加口服中药汤剂对下肢丹毒初期阳证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效速度快且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中药塌渍箍围疗法 初期阳证 下肢丹毒 治疗有效率 症状积分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景建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6期178-178,18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Fugl-Meyer积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Fugl-Meyer积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栓塞性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买定 钱燕 季美莲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1期109-110,11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栓塞性脑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急诊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就治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组)4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衡功能...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栓塞性脑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急诊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就治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组)4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衡功能得分(12.84±2.31)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30.9±3.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平衡功能得分(7.85±1.49)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27.6±3.2)分(P<0.05);观察组的脑卒中运动功能分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68.6±5.4)分,优于对照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50.2±4.3)(P<0.05)。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栓塞性脑梗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急性脑栓塞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晓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0例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0例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ADL评分(12.47±1.64)、(32.14±2.78)分均优于对照组(8.24±1.06)、(28.14±1.6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rnnstrom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促使其各方面功能得到改善,促进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急性栓塞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邹荣成 曹迎 +2 位作者 刘婷 孙云蕾 金霞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0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综合训练...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综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NIHSS评分(9.16±1.25)分,生活能力BI指数(75.85±6.16)分,脑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时间(9.23±1.08)d,治疗时间(17.35±4.05)d,治疗总有效率92.5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指导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刺激患者运动神经中枢,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修复,推动患者转归康复的进程,提高患者治疗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脑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早期营养支持对急诊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伟 原野 张上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对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62例,其中524例由急诊120出车接诊。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0例与研究组502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对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62例,其中524例由急诊120出车接诊。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0例与研究组502例,对照组给予鼻饲补充流质食物,研究组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并发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ADL评分、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脑出血患者给予早期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重症脑出血 早期营养支持 临床治疗效果 预后
下载PDF
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文华 李雁萍 冯可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231-233,24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通过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通过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81.40%相比有显著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针对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F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安全性上,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一方面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安全性更高,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