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takalim,an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confers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by protecting neurovascular unit cells 被引量:9
1
作者 Yu-hua RAN Hai W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835-845,共11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ptakalim,an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in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nd its involved mechanisms.Methods:Intraluminal occlusion of middle cer...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ptakalim,an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in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nd its involved mechanisms.Methods:Intraluminal occlusio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O) in a rat model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ptakalim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Infarct volume was measured by staining with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s of Bcl-2 and Bax.In vitro,neurovascular unit (NVU) cells,including rat primary cortical neurons,astrocytes,and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were cultured and underwent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iptakalim on NVU cells was investigated by cell viability and injury assessments,which were measure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nd releas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Caspase-3,Bcl-2 and Bax mRNA expressions were evaluat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Results:Administration of iptakalim 0 or 1 h after reperfus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farct volumes,improved neurological scores,and attenuated brain edema after cerebral I/R injury.Iptakalim treatment (0 h after reperfusion) also reduced caspase-3 expression and increased the ratio of Bcl-2 to Bax by immunohistochemistry.Iptakalim inhibited OGD-induced cell death in cultured neurons and astrocytes,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release from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Iptakalim reduced mRNA expression of caspase-3 and increased the ratio of Bcl-2 to Bax in NVU cells.Conclusions:Iptakalim confers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cerebral I/R injury by protecting NVU cells via inhibiting of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vascular uni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 NEUrOPrOTECTION Apoptosis
原文传递
R(+)-普拉克索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尹洁 闫峰 +3 位作者 罗玉敏 李森 刘克建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R(+)-PPX]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以及脑损伤的影响,探讨R(+)-PPX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寻找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30只...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R(+)-PPX]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以及脑损伤的影响,探讨R(+)-PPX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寻找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大脑中动脉梗死组(MCAO组,n=10);MCAO+R(+)-PPX组[于MCAO前30 min一次性腹腔注射R(+)-PPX,剂量为1 mg/kg,n=10]。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肛温,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每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24 h取脑组织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并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H2DCF-DA染色法计数半暗带区ROS阳性细胞数目并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1)在MCAO手术过程中,Sham组、MCAO组和MCAO+R(+)-PPX组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肛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Sham组大鼠无脑梗死发生。缺血再灌注6 h及24 h,MCAO组、MCAO+R(+)-PPX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均比Sham组显著增加(P<0.05)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P<0.05)。再灌注6 h时,MCAO+R(+)-PPX组与MCAO组相比,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24 h时,MCAO+R(+)-PPX组脑梗死体积与MCA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ham组大鼠脑内无缺血半暗带区。缺血再灌注6 h及24 h,MCAO组、MCAO+R(+)-PPX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域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P<0.05)。再灌注6 h时,与MCAO组相比,MCAO+R(+)-PPX组的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24 h时,MCAO+R(+)-PPX组大鼠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与MCA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给予R(+)-PPX可在缺血再灌注早期(6 h)明显减少MCAO大鼠脑内的ROS生成,减少脑梗死体积。R(+)-PPX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梗死 再灌注 r(+)-普拉克索 大鼠
下载PDF
人参皂甙-Rd预先给药对大鼠脑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鲁瑶 彭娜 +3 位作者 路志红 桑韩飞 杨谦梓 熊利泽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Rd)预先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n=10),即缺血再灌注组(CON组)、Rd 5 mg组、Rd 10 mg组、Rd 20 mg组、Rd 40 mg组、Rd 80 mg组和丙二醇溶剂组(VEC组...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Rd)预先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n=10),即缺血再灌注组(CON组)、Rd 5 mg组、Rd 10 mg组、Rd 20 mg组、Rd 40 mg组、Rd 80 mg组和丙二醇溶剂组(VEC组)。所有大鼠均采用右侧颈内动脉尼龙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并于脑缺血前1 h分别经腹腔注射相应剂量Rd及丙二醇。于再灌注后24 h、48 h和72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NBS),并于72 h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与CON组和VEC组比较,Rd 5 mg组、Rd 10 mg组、Rd 20 mg组、Rd 40 mg组和Rd 80 mg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72 h神经行为学评分均较高,再灌注后72 h梗死容积均较低(P〈0.05)。Rd剂量小于40 mg/kg时,其保护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d 80 mg组与Rd 20 mg和Rd 40 mg组相比,NBS显著减小,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Rd 5 mg组和Rd 10 mg组相比,NBS和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参皂甙-Rd预先给药对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在5-40 mg/kg之间存在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d 脑缺血-再灌注 预先给药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下调NOX2-NLRP1减轻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茸茸 陆松侠 +3 位作者 孙玲玲 张晗 丁世欣 李维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8-1075,共8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缺氧缺糖6 h,再复氧复糖24 h制作OGD/R模型,各药物组均在造模前2 h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采用DCFH-DA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缺氧缺糖6 h,再复氧复糖24 h制作OGD/R模型,各药物组均在造模前2 h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采用DCFH-DA法检测细胞ROS生成,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LDH活力与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OX2、p22phox、p47phox、NLRP1、ASC、Caspase-1、PSD95、Tau、p-Tau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人参皂苷Rg1的干预作用。结果Tempol、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能明显抑制ROS生成和细胞凋亡,并能明显减少细胞上清中LDH释放与IL-1β含量;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可明显下调细胞中NOX2、p22phox和p47phox蛋白表达,Tempol、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可使NLRP1、Caspase-1、ASC、IL-1β、p-Tau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使PSD9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Rg1可通过抑制NOX2-NLRP1通路以减轻PC12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OGD/r模型 PC12细胞 NADPH氧化酶2 NLrP1炎症小体
下载PDF
NGF和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皮质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曲鹏 张鸿 +1 位作者 张正洪 方秀斌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215-218,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印迹法(W estern B lo...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印迹法(W estern B lotting)测定CHOP蛋白表达;M etamoph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顶叶皮质未见CHOP蛋白表达;缺血组CHOP蛋白在缺血再灌注后12 h明显表达,24 h达高峰,72 h显著下降,缺血组较假手术组CHOP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GF组和CGRP组CHOP蛋白表达分别弱于缺血组(P<0.01);NGF和CGRP合用组CHOP蛋白表达明显弱于缺血组(P<0.01),也分别弱于NGF组和CGRP组(P<0.01)。结论NGF和CGRP能分别下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CHOP蛋白表达,联合应用则作用更强,二者对保护脑缺血神经元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生长因子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顶叶皮质 CHOP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分泌型RAGE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么晓轶 李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分泌型RAGE、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 h后再灌注12 h、24 h、48 h组,共四个实验组,每组20只健康成年大鼠,雌雄不限。应用单侧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分泌型RAGE、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 h后再灌注12 h、24 h、48 h组,共四个实验组,每组20只健康成年大鼠,雌雄不限。应用单侧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作局灶型脑缺血模型,脑缺血2 h后再灌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分泌型RAGE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RAGEm-RN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分泌型RAGE水平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呈增高趋势,再灌注24 h时,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达高峰,再灌注48 h时,表达有所下降。统计学分析提示再灌注24 h组、48 h组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两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48 h组缺血脑组织RAGE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表达升高,而分泌型RAGE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的含量及脑组织内的表达均下降。上述变化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糖基化终产物 rAGE
下载PDF
天麻素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海马中BDNF及TrkB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贾军乐 杨霄彦 郝春光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3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40),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n=40)和天麻素治疗组(n=40)。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40),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n=40)和天麻素治疗组(n=40)。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药物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和12h腹腔注射天麻素,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h、4h、6h、12h和24h处死动物,运用RT-PCR技术检测缺血侧海马组织内BDNF和TrkB的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再灌注损伤后,损伤侧海马组织内BDNF和TrkB的mRNA表达均增高。在天麻素治疗组中BDNF和TrkB的mRNA于再灌注2h上升,4h达高峰。结论脑缺血后损伤侧海马神经元内BDNF和TrkB的mRNA含量增多,可能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天麻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rKB
下载PDF
TrkA介导电针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神经元Src磷酸化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黔艳 武庆平 +2 位作者 桂平 姚尚龙 施静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TrkA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Src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血管内线栓技术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大鼠"水沟"、"承浆"穴,侧脑室注射TrkA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的拮抗剂,K252a拮...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TrkA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Src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血管内线栓技术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大鼠"水沟"、"承浆"穴,侧脑室注射TrkA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的拮抗剂,K252a拮抗TrkA的作用、Wortmannin拮抗PI-3K的作用、U0126拮抗MEK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海马Src磷酸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元Src磷酸化水平异常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电针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Src磷酸化异常增加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电针能明显减少Src磷酸化水平(P<0.05);分别脑室注射TrkA抑制剂、PI-3K抑制和MEK抑制剂预处理后,能有效翻转电针对皮层神经元Src磷酸化异常增加的抑制作用,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减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Src磷酸化,通过激活TrkA/PI-3K和TrkA/MAPK通路抑制Src的活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 TrKA PI 3K SrC
下载PDF
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circRNA的m^(6)A修饰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安小琼 谢鹏 +2 位作者 朱晓西 龙婷婷 禹文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3-1417,共15页
本研究通过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测序(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MeRIP-seq)、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 本研究通过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测序(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MeRIP-seq)、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中环状RNA (circular RNA,circRNA)差异表达谱和m^(6)A修饰差异表达谱,为揭示circRNA表观遗传修饰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关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Longa生物学评分评价小鼠神经功能缺损,TTC染色法计算小鼠脑梗死体积,Dot印迹检测m^(6)A整体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MCAO/R组与sham组相比出现严重神经损伤,Longa生物学评分为(2.75±0.25)分,MCAO/R组的梗死体积显著高于sham组,所占百分比为(27.63%±4.24%),MCAO/R组m^(6)A整体修饰水平增加。与sham组相比,MCAO/R组有1 78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log_(2)FC|> 0.58,P<0.05)。其中,852个circRNA表达显著上调,935个circRNAs表达显著下调。基因本体(gene ontgology,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表达circRNAs靶基因主要参与翻译、蛋白质糖基化、激素应答、IL-6介导的信号通路、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靶基因主要与N-聚糖生物合成、Wnt信号通路、胃酸分泌、谷氨酸能突触、磷脂酶D信号通路、味觉传导、非洲锥虫病、甲状腺激素合成、胰岛素分泌等代谢途径和信号通路有关。与sham组比,MCAO/R组有22个circRNAs发生m^(6)A甲基化修饰差异(|log_(2)FC|> 0.58,P<0.05)。其中,14个circRNA显著上调,8个circRNA显著下调。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化circRNA主要与胞嘧啶代谢过程、骨骼肌收缩、髓样细胞分化、O-连接蛋白质糖基化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主要富集到范科尼贫血途径通路。最后,联合表达差异和m^(6)A修饰差异进行分析,共筛选到7个共表达差异(既有m^(6)A修饰差异,又有表达差异)的circRNA,经RT-qPCR验证,这些共表达差异circRNA表达趋势与测序一致。本研究通过对sham组和MCAO/R组测序分析,筛选有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有m^(6)A修饰差异的circRNA,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小鼠circRNA表达谱及m^(6)A修饰谱改变,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差异甲基化circRNA靶基因涉及多种通路,为从表观遗传水平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为后续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潜在的靶向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 m^(6)A甲基化 高通量测序 环状rNA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皮质中NGF及TrkA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昌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0期29-31,27,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酪氨酸激酶A(TrkA)含量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165只SD大鼠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55),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n=55)和注...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酪氨酸激酶A(TrkA)含量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165只SD大鼠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55),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n=55)和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组(n=55)。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阻(MOAO)模型,缺血2h后恢复再灌注,药物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和12h腹腔注射血塞通,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4、6、12h和24h处死动物,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缺血侧顶叶大脑皮质NGF和TrkA的mRNA/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再灌注损伤后,脑皮质NGF和TrkA的mRNA表达均增高。在血塞通治疗组中NGF的mRNA于再灌注2h上升,6h达高峰;TrkAm RNA的表达在灌注2h也明显升高,但在4h达到高峰;(2)假手术组中NGF和TrkA的蛋白表达很低,再灌注损伤后,脑皮质TrkA的蛋白表达在再灌注12h和24h明显增高且血塞通治疗组高于脑缺血组和手术组,而NGF在再灌注24h明显增高且血塞通治疗组高于脑缺血组和手术组。结论脑缺血后神经元内NGF和TrkA的含量增多,可能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注射用血塞通可能通过促进NGF和TrkA的表达而保护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注射用血塞通 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A
下载PDF
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抑制剂R(+) -普拉克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JAK2-STAT3通路及炎性因子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锚 杨楠 +4 位作者 黄语悠 师文娟 闫峰 赵咏梅 刘克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38,共7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抑制剂R(+)-普拉克索[R(+)-PPX]对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再灌注6 h后内源性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换器和转录激... 目的研究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抑制剂R(+)-普拉克索[R(+)-PPX]对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再灌注6 h后内源性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换器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R(+)-PPX在再灌注早期保护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MCAO组和R(+)-PPX组,每组10只。大鼠MCAO模型制作采用改良线栓法,并于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90 min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术中监测大鼠肛温,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于再灌注后6 h处死大鼠,迅速取脑,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p-JAK2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组织冰冻切片缺血半暗带区p-STAT3、TNF-α的表达,采用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ihydroethidium,DHE)荧光染色法计数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ROS阳性细胞数目,应用荧光双标法将ROS分别和p-STAT3、TNF-α在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进行共定位,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对p-STAT3和TNF-α共定位。结果1)与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再灌注6 h后,缺血侧脑组织p-JAK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R(+)-PPX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p-JAK2蛋白水平比MCAO组显著减少(P<0.05)。2)Sham组大鼠脑内未见p-STAT3阳性细胞。MCAO组大鼠再灌注6 h脑缺血半暗带区p-STAT3阳性细胞数比Sham组显著增加(P<0.05)。R(+)-PPX组大鼠缺血半暗带区p-STAT3阳性细胞数比MCAO组显著减少(P<0.05)。且ROS与p-STAT3在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共定位。3)Sham组大鼠脑内未见TNF-α阳性细胞。MCAO组大鼠再灌注6 h脑缺血半暗带区TNF-α阳性细胞数比Sham组显著增加(P<0.05)。R(+)-PPX组大鼠缺血半暗带区TNF-α阳性细胞数比MCAO组显著减少(P<0.05)。且ROS与TNF-α在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共定位。4)MCAO组大鼠再灌注6 h脑缺血半暗带区内,p-STAT3与TNF-α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结论线粒体ROS抑制剂R(+)-PPX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6 h大鼠缺血脑组织JAK2-STAT3通路激活,降低TNF-α的水平,从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 r(+)-普拉克索 JAK2-STAT3通路 TNF-Α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通过上调miR⁃21⁃5p减轻脑缺血模型大鼠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丹丹 朱昆源 +1 位作者 闭士俊 高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MCAO/R)组、RIPC+MCAO/R组;术前利用间断夹闭双侧股动脉的方法给予大鼠RIPC处理,利用大脑中...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MCAO/R)组、RIPC+MCAO/R组;术前利用间断夹闭双侧股动脉的方法给予大鼠RIPC处理,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利用转棒实验检测大鼠运动功能,利用TUNEL染色检测缺血区细胞凋亡,利用real time RT⁃PCR检测大脑缺血区皮质中miR⁃21⁃5p及SPRY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mRNA的表达。结果:与MCAO/R组大鼠相比,RIPC处理组大鼠运动功能有所改善,皮质细胞凋亡减少。miR⁃21⁃5p表达增加,而SPRY1和PDCD4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RIPC处理对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miR⁃21⁃5p表达上调,后者通过抑制靶分子SPRY1和PDCD4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适应 大脑中动脉栓塞 凋亡 mir⁃21⁃5p SPrY1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大鼠
下载PDF
茅莓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血-脑脊液屏障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继生 邱宗荫 +2 位作者 李惠芝 夏永鹏 周成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166-2169,共4页
目的:研究茅莓总皂苷(TS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6,24,48,72 h分别测定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的变化及茅莓总皂苷各剂量组的... 目的:研究茅莓总皂苷(TS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6,24,48,72 h分别测定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的变化及茅莓总皂苷各剂量组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茅莓总皂苷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结论:茅莓总皂苷各剂量组显著降低缺血2h再灌注6,24,48,72 h脑水肿和其对血脑屏障通透性,这可能是其减轻I/R时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莓总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 脑水肿 血脑屏障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范晓迪 刘建勋 林成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共6页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与残疾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严重的危害了人类健康.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占60% ~80%.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合理的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的基础,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应最大可能的符合疾...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与残疾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严重的危害了人类健康.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占60% ~80%.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合理的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的基础,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应最大可能的符合疾病实际的发展演变过程,而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更接近临床发病的病理过程,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该文总结了近年关于该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为该疾病模型的制作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 脑缺血 再灌注 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 再灌注 模型制作方法 模型评价方法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海马区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祝赫 黄海艳 +3 位作者 张继平 姚晖 韩彬 李瑞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Akt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氢氯吡格雷组(6.8 mg·kg-1),补阳还五...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Akt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氢氯吡格雷组(6.8 mg·kg-1),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26,13 g·kg-1)。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灌注模型。脑缺血1 h再灌注6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p-Akt和Ak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组能不同程度地改善MCAO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P<0.05,P<0.01),降低海马区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缩小脑梗死面积(P<0.05,P<0.01),促进p-Akt的表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Akt磷酸化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再灌注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蛋白激酶B)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焜 谢小慧 +2 位作者 陈志达 陈扬 郭莲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观察仙人掌多糖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诱导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0.9%氯化钠溶液组、仙人掌多糖治疗组(200 mg·kg-1·d-1,ip)。采用MCAO法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察仙人掌多糖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诱导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0.9%氯化钠溶液组、仙人掌多糖治疗组(200 mg·kg-1·d-1,ip)。采用MCAO法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大鼠缺血2 h再灌注3,6,8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8 h后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脑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结果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再灌注8 h后仙人掌多糖治疗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平均下降(2.35±0.47)分(P<0.05),梗死灶体积减少(P<0.05);大鼠皮质及海马组织神经细胞丢失、神经胶质增生、核固缩、核深染等形态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仙人掌多糖可以缓解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症状,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多糖 大脑中动脉栓塞 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下载PDF
银胶菊内酯减轻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军峰 徐曦 +4 位作者 徐仓宝 张一博 房智超 郝佳晖 赵朝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9期1286-1291,共6页
目的探讨银胶菊内酯(PTN)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组及PTN预处理组(1、5、10和20μmol/L,各组n=3)。CCK-8法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讨银胶菊内酯(PTN)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组及PTN预处理组(1、5、10和20μmol/L,各组n=3)。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过氧化氢(H2O2)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p-Akt/Akt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PC12细胞活力、LDH和ROS含量、Bcl-2表达水平、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及H2O2酶、SOD和GPx的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ROS含量、Bax-1表达量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与OGD/R组相比,PTN预处理能显著缓解以上变化(P<0.05)。结论 PTN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脑I/R损伤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胶菊内酯 脑缺血/再灌注 氧-葡萄糖剥夺 Akt/GSK-3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重组人源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大鼠脑皮质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晓杰 郭宝锋 王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8-385,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人源重组丝氨酸酶抑制剂rh KD/APP治疗大鼠脑皮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前景。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的动物模型,分别用三个剂量rh KD/APP(4、8、16 mg/kg)的干预进行临床治疗,设神经保护... 目的旨在研究人源重组丝氨酸酶抑制剂rh KD/APP治疗大鼠脑皮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前景。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的动物模型,分别用三个剂量rh KD/APP(4、8、16 mg/kg)的干预进行临床治疗,设神经保护药物尼莫地平治疗作为阳性对照,各干预治疗组分别进行临床评分、神经病理损伤、脑水肿程度的评估和比较,评价rh KD/APP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的临床疗效。同时,分组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皮质的自由基氧化程度的三个指标(抗氧化酶SOD活性、Na+-K+-ATP酶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醇MDA含量)、反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管内皮表达粘附因子I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水平以及损伤区神经元凋亡的状况。结果低、中、高剂量组rh KD/APP干预均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临床症状、脑水肿和神经病理损伤,且呈一定量效关系。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比较,各个剂量的rh KD/APP干预均能提高损伤区脑组织抗氧化酶SOD和Na+-K+-ATP酶活性,降低丙二醇MDA含量,降低髓过氧化酶MPO活性,下调粘附因子I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拮抗受损神经元的凋亡。与尼莫地平治疗组比较,在降低MPO活性上,三个剂量rh KD/APP均显示出显著优势(P<0.05)。其余各个检测指标,rh KD/AP干预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组人源rh KD/APP丝氨酸酶抑制剂能够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这些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和炎性损伤,拮抗神经元凋亡等多层面综合完成。因此,人源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成为一个潜在的神经保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保护药物 人重组丝氨酸酶抑制剂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病理学改变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仲红 任峻青 陈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3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复方丹参片组、血府逐瘀胶囊A组、...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3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复方丹参片组、血府逐瘀胶囊A组、血府逐瘀胶囊B组6组,每组23只。采用文献报道的线栓法对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MCAO),于缺血2h后再灌注12h、24h、72h。观察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采用TUNEL凋亡法检测分析脑缺血半暗带和梗死灶中心区凋亡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可缓解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行为改变,不同程度的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P<0.05)、并可减小脑梗死面积(P<0.05)以及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血府逐瘀胶囊各组大鼠梗死灶面积减小,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阳性数目减少,而梗死灶中心凋亡细胞阳性数目增多。结论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可能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预处理 凋亡 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Apelin-1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皮质Akt和磷酸化Akt表达的调节
20
作者 曲鹏 宋险峰 +1 位作者 胡瀚 李梦阳 《解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Apelin-1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Akt及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再灌注后Apelin-13干预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oor VMS-... 目的探讨外源性Apelin-1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Akt及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再灌注后Apelin-13干预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oor VMS-LDF1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模型组脑缺血前、后脑血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检测顶叶皮质Akt和p-Akt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后脑血流量明显低于缺血前,脑缺血模型建立成功。缺血再灌注组皮质Akt表达较假手术组少,Apelin-13干预组皮质Akt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皮质pAkt表达高于假手术组,Apelin-13干预组p-Akt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外源性Apelin-13上调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Akt和p-Akt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顶叶皮质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