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靳三针联合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在脑性瘫痪高危儿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小兵 赵建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2期1961-1965,共5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月龄(4.09±0.89)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月龄(4.25±0.74)个月。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康复和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治疗,基础康复是以神经发育学治疗为主的Rood疗法和Bobath疗法,每次40 min,1次/d,5次/周,共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每隔1日针刺1次,每周针刺3次,每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DiagnosisScale,GDDS)得分的差异,常规随访观察患儿的发育状况。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FMFM、适应性行为、语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的GMFM和FMFM评分分别为(39.29±3.90)分、(49.79±3.16)分、(16.83±3.57)分、(25.59±4.11)分,高于对照组的(34.25±4.08)分、(45.69±3.17)分、(13.73±3.44)分、(19.34±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48、5.793、3.955、7.287,均P<0.001);观察组的适应性行为和语言得分分别为(57.33±3.90)分、(69.72±4.76)分、(62.86±4.38)分、(68.19±3.89)分,高于对照组的(55.22±4.08)分、(65.21±4.17)分、(58.44±4.74)分、(63.84±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4、4.507、4.331、5.217,均P<0.05)。在校正胎龄为12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发育正常比例分别为85.00%(34/40)、60.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12)。结论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提高脑性瘫痪高危儿的运动和认知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靳三针 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
下载PDF
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及脑性瘫痪的早期治疗 被引量:53
2
作者 黄真 苏伟 +2 位作者 席宇诚 王素环 周丛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通过探索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并观察其疗效 ,试图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方法 :对 90例平均月龄为 (3 .83± 2 .56)m的可疑脑瘫高危儿及脑瘫患儿 ,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康复评... 目的 :通过探索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并观察其疗效 ,试图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方法 :对 90例平均月龄为 (3 .83± 2 .56)m的可疑脑瘫高危儿及脑瘫患儿 ,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康复评定采用Gesell量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及脑瘫功能评定等综合方法。结果 :经过约 2年的康复治疗和追踪观察 ,2 2例治疗前明确诊断脑瘫的患儿 ,68.2 %治愈 ,1 8.2 %临界正常 ,1 3 .6 %异常。可疑脑瘫早期的 68例高危新生儿 ,除 3例失访外 ,65例全部成为正常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等高危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脑瘫后遗症的发生。脑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脑性瘫痪 早期干预 康复
下载PDF
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3
3
作者 黄真 席宇诚 +1 位作者 周丛乐 王素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降低脑性瘫痪(脑瘫)的发生率和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95例平均月龄为(2.50±1.45)个月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或治疗初期明确诊断脑瘫者34...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降低脑性瘫痪(脑瘫)的发生率和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95例平均月龄为(2.50±1.45)个月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或治疗初期明确诊断脑瘫者34例,平均确诊月龄(4.42±2.17)个月。可疑脑瘫161例。康复评定采用Gesell量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及脑瘫功能评定等综合方法。结果:在平均月龄(9.65±3.00)个月时治疗结果显示,34例明确诊断脑瘫患儿中,19例(55.9%)正常,12例(35.3%)临界正常,3例(8.8%)异常。可疑脑瘫的161例高危新生儿中,154例(95.7%)正常,7例(4.3%)临界正常,无一例异常。140例颅脑影像学异常者中,120例(85.7%)正常,17例(12.1%)临界正常,3例(2.14%)异常。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儿等高危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脑瘫后遗症的发生。脑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高危儿 脑性瘫痪 早期康复
下载PDF
高危儿早期干预防治小儿脑性瘫痪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4
作者 安涛 郭晓清 +3 位作者 蒲秀红 李茜 邱萌 吴琼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6-698,共3页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脑瘫
下载PDF
脑性瘫痪高危儿肌张力异常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真 席宇诚 +3 位作者 周丛乐 姜毅 汤泽中 王素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通过对6mon以内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初诊时肌张力异常表现和康复治疗后转归的分析,试图为早期干预的介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55例平均月龄为(2.46±1.46)mon的脑瘫高危儿,来自新生儿或儿科ICU病房及门诊,经临床神经系统检查... 目的:通过对6mon以内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初诊时肌张力异常表现和康复治疗后转归的分析,试图为早期干预的介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55例平均月龄为(2.46±1.46)mon的脑瘫高危儿,来自新生儿或儿科ICU病房及门诊,经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和发育评定,开始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将其高危病史、肌张力异常表现、康复治疗后的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仍是主要的高危因素。多数患儿以肌张力升高为初诊时主要表现,小婴儿常表现为角弓反张;而肌张力低和肢体颤抖可见于2mon以内患儿,并且以后可转为张力升高。这些患儿即使在康复治疗中,也有24例曾被诊断脑瘫,最终少部分遗留轻度后遗症或临界正常。以单纯踝跖屈张力高为主要表现的患儿预后较好。结论:脑瘫高危儿出现肌张力异常表现,应及时进行针对性早期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肌张力异常 康复治疗 转归
下载PD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红 邵肖梅 +8 位作者 王艺 史惟 徐秀娟 曹云 王素娟 廖元贵 朱默 李惠 苏怡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60-261,264,共3页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和小婴儿,采用GMs录像评估法(简称录像法)和GMs直接评估法(简称直接法)进行...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和小婴儿,采用GMs录像评估法(简称录像法)和GMs直接评估法(简称直接法)进行GMs质量评估,分析录像法和直接法的信度。 [结果]录像法评估者间信度ICC值为0.78-0.83,录像法重测信度为0.68-0.90,直接法评估者间信度为0.78-0.85,直接法和录像法的重测信度为0.87-0.90(P〈0.05)。 [结论]GMs质量评估的录像法和直接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临床上引入直接法,并和录像法有机结合,将进一步发挥GMs质量评估的简便快速的优势,适于在我国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信度 高危新生儿 脑性瘫痪
下载PDF
改良aEEG、NCIS、SNAPPE-Ⅱ评分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3
7
作者 徐文慧 刘娜娜 +2 位作者 柳涛 陈晓 罗时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足月儿临床资料,并于生后12h内进行...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足月儿临床资料,并于生后12h内进行相应评分。比较无脑损伤组与脑损伤组之间各评分分值的差异,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3种评分预测高危儿脑损伤的最佳值。结果 119例高危儿中,65例(54.6%)发生脑损伤。脑损伤组的改良aEEG评分和NCIS评分均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均P<0.001),而SNAPPE-Ⅱ评分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P<0.001)。改良aEEG评分、NCIS和SNAPPE-Ⅱ评分对脑损伤的最佳预测值分别为9、95和22。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可作为围产期高危儿脑功能监测的工具,对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EEG评分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 高危儿 脑损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早期针康法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云鹏 唐强 张春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62例具有高危因素患儿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0),治疗前及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并定期随访。结果治疗3个... 目的探讨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62例具有高危因素患儿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0),治疗前及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并定期随访。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MDI和P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其他功能障碍上,干预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结果:干预组在降低脑瘫发生率上存在一定优势。结论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能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和促进智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针康法 早期干预
下载PDF
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的监测与早期诊断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卫红 田心明 胡莹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6年第3期119-121,共3页
本文对1993年7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北京市部分城区出生的540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高危新生儿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面监测,对具有脑瘫早期症状、体征及DDST(DenverDevelop-mentalScre... 本文对1993年7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北京市部分城区出生的540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高危新生儿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面监测,对具有脑瘫早期症状、体征及DDST(DenverDevelop-mentalScreeningTest)测查可疑者作Gesell检查57例,其中运动发育商数(DevelopmentalQuotient.DQ)不正常者占66%。结合头部CT或(和)MRI检查,1岁以内确诊的有8例,同时进行了干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对脑瘫的早期发现、诊断与干预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加强围产期保健,避免未成熟儿的出生,对减少脑瘫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新生儿 早期诊断 儿童神经病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高危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佑敏 张厚玲 +2 位作者 张显英 张建芳 郝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4A期587-58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高危新生儿脑瘫预防及智能发育等的影响。方法将163例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及定期评估;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行早期环境干预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结果干预组第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高危新生儿脑瘫预防及智能发育等的影响。方法将163例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及定期评估;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行早期环境干预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结果干预组第30天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及3、6、12、18、24个月的发育商(DQ)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头颅CT复查(3个月时)及后遗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高危新生儿施行早期环境干预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可降低脑瘫及智能低下的发生率,对提高患儿存活质量和整体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早期干预 高危新生儿 智能发育 护理
下载PDF
脑瘫高危儿早期实行多元化护理对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峰 关凤军 +1 位作者 袁宝强 张莹莹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实行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瘫高危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早期实行多元化护理干预,于护理后12个月比较2组... 目的:探讨早期实行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瘫高危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早期实行多元化护理干预,于护理后12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DQ( daring intelligence quotient )评分,采用运动发育指数( PDI)、智力发育指数( MDI)对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2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DQ评分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PDI及MDI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脑瘫高危儿早期实行多元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高危儿 多元化护理 体格智能 早期
下载PDF
脑瘫高危儿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木金 刘倩 +4 位作者 何展文 刘祖霖 李宇 潘海涛 罗向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高危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小儿神经专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高危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康复组24例;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营养神经药物、普通针...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高危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小儿神经专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高危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康复组24例;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营养神经药物、普通针刺、康复指导及宣教等;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语言、动作、个人社会交往和认知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家庭治疗。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分别进行Gesell评估发育商数(DQ),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组的精细运动、大运动、言语、应人、应人D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较常规康复更能显著改善脑瘫高危儿的智能水平、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小儿脑瘫后遗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高危儿 早期 综合康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婷 李小莉 +1 位作者 李安芳 向启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随着高危儿越来越多,早期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概述、机制、原则、模式及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脑瘫 综述
下载PDF
1040例高危新生儿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云 吕翠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3期114-115,共2页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早期发育状况 ,评价早期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 10 40例高危儿出生后建“跟踪服务卡” ,定期检查 ,并进行早期教育指导。结果确诊脑瘫 2例 ,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发育落后和姿势异常。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 ,异...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早期发育状况 ,评价早期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 10 40例高危儿出生后建“跟踪服务卡” ,定期检查 ,并进行早期教育指导。结果确诊脑瘫 2例 ,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发育落后和姿势异常。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 ,异常姿势部分消失 ,运动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0— 3岁高危儿跟踪测查和早期教育指导 ,可以早期发现异常 ,及时矫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脑瘫 监测 早期干预
下载PDF
早期干预治疗痉挛型脑瘫高危儿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记霞 张文玲 +1 位作者 郑红 邓锦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观察对痉挛型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共选取67例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按开始治疗的年龄不同,分为1~3 mon开始治疗的超早期干预组(36例),4~6 mon开始治疗的早期干预组(31例);每组均采用Bobath和Vojta相... 目的观察对痉挛型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共选取67例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按开始治疗的年龄不同,分为1~3 mon开始治疗的超早期干预组(36例),4~6 mon开始治疗的早期干预组(31例);每组均采用Bobath和Vojta相结合的运动疗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针(Mom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Sodium Injection ,GMI )20mg加入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共治疗3 mon;采用Gesell评测法,肌张力检查,Vojta姿势反射发育,头部CT等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评估;3 mon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出2组患儿发育商(DQ)和发育年龄(DA ),并进行比较。结果经3 mon治疗后,2组患儿的发育年龄(DA )较实际年龄(CA )均落后,超早期落后程度低于早期组;患儿 DQ值,肌张力,异常姿势改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头部CT亦较前改善。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可改善脑瘫高危儿症状,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高危儿 脑性瘫痪 运动疗法
下载PDF
脑性瘫痪高危儿的早期物理治疗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5-1040,共6页
早期物理治疗对改善脑瘫高危儿的远期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将患儿父母作为治疗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早期物理治疗方案,对于患儿的运动发育有较大影响。脑瘫高危儿的早期治疗主要包括Vojta法、Bobath法及Doman-Delecato法等,而其中Vojta法呈... 早期物理治疗对改善脑瘫高危儿的远期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将患儿父母作为治疗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早期物理治疗方案,对于患儿的运动发育有较大影响。脑瘫高危儿的早期治疗主要包括Vojta法、Bobath法及Doman-Delecato法等,而其中Vojta法呈现出决定性优势。目前还缺少一种特定的治疗方案在脑瘫高危儿中应用疗效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中枢性协调障碍 物理治疗 早期干预 综述
下载PDF
住院联合家庭康复对0~1岁脑瘫及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智香 朱旭红 +3 位作者 李琴 马天天 陶志雁 乔艳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住院联合家庭康复,对0~1岁脑瘫及脑瘫高危儿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0例住院联合家庭康复患儿设为治疗组,在医院住院治疗,每1个月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3个月,同时根据患儿年龄不同,医生对家长每1月或每2个月指导1次,每次45 min,出院... 目的研究住院联合家庭康复,对0~1岁脑瘫及脑瘫高危儿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0例住院联合家庭康复患儿设为治疗组,在医院住院治疗,每1个月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3个月,同时根据患儿年龄不同,医生对家长每1月或每2个月指导1次,每次45 min,出院后家长继续实施家庭康复。80例只住院治疗或只家庭康复训练的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在训练1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3、6个月,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采取住院联合家庭康复进行训练,可巩固治疗内容,提高治疗效果,并为小儿运动正常化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早期干预 康复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因素儿精神运动发育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寄婧 萧玉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3期32-34,共3页
目的通过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改善高危脑瘫儿精神运动发育水平,降低脑瘫病残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8例存在脑瘫高危因素,在笔者所在科室初诊但尚未确诊的脑瘫患儿作为干预组,筛选同期已确诊的60例脑瘫患儿... 目的通过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改善高危脑瘫儿精神运动发育水平,降低脑瘫病残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8例存在脑瘫高危因素,在笔者所在科室初诊但尚未确诊的脑瘫患儿作为干预组,筛选同期已确诊的60例脑瘫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施与Vojita及Bobath的神经促通治疗手法、常规药物、脑电循环等治疗,同时进行集体游戏和家长培训指导。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6、12个月后采用标准化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分别评定其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结果两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有提高(P<0.05),干预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差异越明显,但MDI指数提高水平低于PDI指数提高水平。结论对脑瘫高危因素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其智力及运动发育水平,尤其是运动发育指数,从而可以降低脑瘫发生率、减轻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脑瘫高危儿 精神运动发育 影响
下载PDF
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敏 高美哲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5-267,26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脑瘫高危儿,分为干预组(12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给予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以及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部脑...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脑瘫高危儿,分为干预组(12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给予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以及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部脑瘫高危儿在干预前和1岁时进行智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干预组在1岁时发育商为102.4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9±10.0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干预组高危儿治疗后发育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92.13±9.3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组脑瘫发病率1.60%,低于对照组20.00%,且病情程度较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神经征象仅2例未消失,而对照组仍有12例未消失;3)神经心理发育等级评价表明干预组84.0%正常,11.2%聪明,仅2.40%偏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有效预防脑瘫发生,并减轻残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脑瘫高危儿 早期医学干预 神经心理发育
下载PDF
不同时机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旸 王涛 +1 位作者 张金玉 宋辉青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本院开展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13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按照不同月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早期干预组)为3个月龄内于本院开展系统化干...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本院开展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13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按照不同月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早期干预组)为3个月龄内于本院开展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对照组(后期干预组)为小儿6个月龄后于本院开始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并根据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生后窒息进行条件匹配。观察小儿出生18个月脑瘫发生率,并行婴幼儿智力行为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选用Х^2检验、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检验。结果观察组出生后18个月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贝利量表智力行为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高危儿应尽早开展干预以促进小儿认知运动发育,提高早产儿的远期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脑瘫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脑瘫高危儿 不同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