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 injection on serum BNP, Hcy, MMP-2, S100B protein and hemorheolog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1
作者 Dong Chen Cun Ouyang +2 位作者 Jin Wei Hu-Fang Deng Hui-Ting H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 injection on serum BNP, Hcy, MMP-2, S100B protein and hemorheolog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 injection on serum BNP, Hcy, MMP-2, S100B protein and hemorheolog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Methods:A total of 90 patientswith acute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5)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n=45)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 injec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 injection, and both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2 weeks. The serum BNP, Hcy, MMP-2, S100B protein and hemorheolog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of the serum BNP, Hcy, MMP-2, S100B protein and hemorheolog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The serum BNP, Hcy, MMP-2, S100B protein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a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V, Lr, Mr, Hr and 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a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 injectioncan significantlyimprovethe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hemorheology, reduce inflamm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and it was worthy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Hydroxyethyl starch INJECTION ACUTE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BNP HCY MMP-2 S100B protein HEMORHEOLOGY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病人的预后价值
2
作者 吕志坤 魏萌萌 +5 位作者 李国珍 唐彦 卢波 黄黎明 王海虹 贾磊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WI病人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WI病人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RAF6、PCSK9水平及AASI进行检测;根据研究组病人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AASI与血清TRAF6、PCSK9对急性CWI病人预后评估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研究组血清TRAF6(1.48±0.34)µg/L、PCSK9(97.25±14.25)µg/L水平及AASI(0.56±0.15)高于对照组(0.87±0.19)µg/L、(82.78±9.17)µg/L、(0.36±0.11)(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狭窄程度及血管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RAF6(1.77±0.37)µg/L、PCSK9(104.82±17.93)µg/L水平及AASI(0.62±0.12)高于预后良好组(1.35±0.21)µg/L、(93.97±12.65)µg/L、0.53±0.0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狭窄程度、血管斑块性质、AASI、血清TRAF6、PCSK9水平是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ASI联合血清TRAF6、PCSK9预测急性CWI病人预后的AUC是0.92,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76.12%,Youden指数为0.69,优于AASI、TRAF6、PCSK9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CWI病人血清TRAF6、PCSK9水平显著升高,联合AA-SI对病人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的合理干预和改善病人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分水岭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致不同类型脑梗死3例
3
作者 王媛媛 崔俊岭 崔晓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总结3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致腔隙性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下干梗死、分水岭脑梗死的患儿临床特征及诊治结局。3例患儿均因发热、咳嗽为主诉收入院。住院期间出现活动不利等神经系统症状,完善头部影像学后确诊为脑梗死。病例1,男,5岁,... 总结3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致腔隙性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下干梗死、分水岭脑梗死的患儿临床特征及诊治结局。3例患儿均因发热、咳嗽为主诉收入院。住院期间出现活动不利等神经系统症状,完善头部影像学后确诊为脑梗死。病例1,男,5岁,腔隙性脑梗死同时合并有心房血栓及上肢动脉血栓。病例2,男,5岁,大脑中动脉下干梗死;病例3,女,4岁,分水岭脑梗死。病例2、3在行纤维支气管镜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3例患儿D-二聚体水平均异常升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期可致各种类型脑梗死,不同类型脑梗死存在不同的致病机制。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过程中需检测D-二聚体水平、及时完善心脏超声,术前注意患儿出入量及灌注水平,避免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脑梗死 D-二聚体低灌注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石岩硕 庞国勋 +1 位作者 曹格溪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9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收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系统评价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收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对比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共16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25,95%CI=1.20~1.31,P<0.00001)、巴塞尔指数(MD=10.42,95%CI=8.93~11.90,P<0.00001)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MD=12.25,95%CI=11.02~13.48,P<0.0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MD=-3.11,95%CI=-3.52~-2.70,P<0.00001)和3类主要不良反应(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脑血管病后抑郁)发生率(P<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阿托伐他汀 脑分水岭梗死 老年 META分析
下载PDF
血清Trx1、VILIP-1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韩韶 侯艳苹 +2 位作者 马岩朋 周涛 祝春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880-1884,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26例ACW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 目的探究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26例ACW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所有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根据随访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WI患者血清Trx1、VILIP-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rx1、VILIP-1单独及2项指标联合检测对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90 d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85例,预后不良组患者41例。预后不良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比例,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TG、T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rx1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血清VILIP-1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升高、VILIP-1水平升高是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Trx1水平升高是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rx1、VILIP-1单独检测预测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814,均低于2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0.905(Z=2.487、2.350,P<0.05)。结论血清Trx1水平降低和VILIP-1水平升高与ACWI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二者均可辅助判断患者预后情况,且二者联合检测对ACW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水岭脑梗死 硫氧还蛋白1 视锥蛋白样蛋白-1 总胆固醇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郑宾 郑永洁 马宏武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1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对照组(n=82,非分水岭...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1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对照组(n=82,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与研究组(n=82,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A、DWI、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对比2组MRA、DWI、颈部血管彩超特征,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RA、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对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大脑中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rFA)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扩散率指数(rM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RA、DWI、颈部血管彩超及三者联合诊断分水岭脑梗死的AUC值分别为0.774、0.677、0.732、0.884,且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的AUC值(P<0.05)。结论MRA、DWI、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分水岭脑梗死中具有重要价值,三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颈部血管彩超 分水岭脑梗死
下载PDF
皮层分水岭脑梗死与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邱石 赵静 +3 位作者 罗彬 吴涛 李继来 杜继臣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6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皮层分水岭脑梗死( CWSI )与内分水岭脑梗死( IWSI )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5月连续收集入住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的分水岭脑梗死( WSI )患者,根据动脉支配特点分为C... 目的:探讨皮层分水岭脑梗死( CWSI )与内分水岭脑梗死( IWSI )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5月连续收集入住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的分水岭脑梗死( WSI )患者,根据动脉支配特点分为CWSI组和IW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例CWSI及31例IWSI患者。与IWSI组相比,CWSI组患者心房纤颤发生比例更高(P=0.033),伴随皮质小梗死更为多见(P=0.028)。而在IWSI组中,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50%或闭塞的比例更高,且梗死灶多呈串珠状或条索状( P=0.022、0.003);IWSI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长( P=0.027、0.031)。两组Willis环血流代偿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CWSI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栓塞机制,而血流动力学障碍可能是IWSI的主要发病机制;IWSI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较CWSI患者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影像学 血流动力学障碍 栓塞 病因
下载PDF
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与脑分水岭梗死早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谢怡 张晓浩 +5 位作者 邱忠明 张君 杨恋 谢霞 马楠 刘新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PND)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年3月—2014年3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确定并分析内分水岭梗死、外分水岭梗死及混合...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PND)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年3月—2014年3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确定并分析内分水岭梗死、外分水岭梗死及混合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同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D与脑分水岭梗死90d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9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其中外分水岭梗死患者43例,内分水岭梗死36例,混合分水岭梗死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内分水岭梗死及混合分水岭梗死PND发生率明显高于外分水岭梗死[分别为36.1%(13例)、50.0%(5例)、16.3%(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28例(31.5%)患者90d预后不良,90dmRS为(3.4±1.0)分。预后不良患者梗死类型与预后良好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中,以内分水岭梗死患者较多,占50.0%(14例),而预后良好患者中,以外分水岭患者较多,占57.4%(35/61)。预后不良患者PND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7.1%(16/28)比14.8%(9/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校正混杂因素后,PND与脑分水岭梗死90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OR=6.969,95%CI:2.451~19.869;P〈0.01)。结论相比于脑外分水岭梗死,梗死部位累及内分水岭的患者较易发生PND,且PND与90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分水岭梗死 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 预后
下载PDF
分水岭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耿延磊 陈洪静 +4 位作者 韩笑峰 衣香明 马文彬 马学英 陈金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91例CWI患者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未进展组比较,进展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发热、不稳定斑块、血管重度狭窄比率及低密度...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91例CWI患者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未进展组比较,进展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发热、不稳定斑块、血管重度狭窄比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OR=2.497,95%CI:1.097~5.687,P=0.029)、不稳定斑块(OR=3.612,95%CI:1.608~8.116,P=0.002)、血管重度狭窄(OR=3.485,95%CI:1.624~7.477,P=0.001)、LDL(OR=1.381,95%CI:1.030~1.850,P=0.031)和Hcy(OR=1.080,95%CI:1.015~1.149,P=0.015)是CWI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热、不稳定斑块、血管重度狭窄和LDL、Hcy水平升高是CWI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识别以上因素可以早期预测病情发展,加强对其控制可能会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组织低灌注相关指标与分水岭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9
10
作者 白玉海 王晓红 +4 位作者 王玉春 宋全春 刘杰 耿志伟 佟晓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组织低灌注相关指标与分水岭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分别对68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A组)和72例颈内动脉TIA患者(B组)进行颅内外多普勒、头部MRI、MRA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组织低灌注相关指标与分水岭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分别对68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A组)和72例颈内动脉TIA患者(B组)进行颅内外多普勒、头部MRI、MRA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性质和不同狭窄率出现患病率。(2)对梗死组中38例重度狭窄患者(C组)和对照组中32例重度狭窄患者(D组)的血液流、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发病时血压、左心室射血指数、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A组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97.05%、以大脑中动脉(79.41%)、软斑(67.64%)、重度狭窄(58.88%)患者为常见,与B组(75.00%、36.11%、43.05%、44.4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狭窄率越大,分水岭脑梗死患病率越高(χ2=8.47,<0.05)。(2)C组与D组之间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餐后2h血糖、纤维蛋白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左心室射血指数、发病时收缩压、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分水岭脑梗死与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及性质关系密切,与狭窄率呈正向关系,其中以大脑中动脉多见。并存的低灌注相关因素是诱发分水岭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但较少发生在侧支循环开放丰富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组织低灌注相关指标 分水岭脑梗死
下载PDF
分水岭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邱石 王起 +3 位作者 赵静 罗彬 李继来 杜继臣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0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分水岭脑梗死(WSI)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5月连续收集入住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WSI患者86例(WSI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WSI的脑梗死患者86例(非WSI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 目的分析分水岭脑梗死(WSI)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5月连续收集入住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WSI患者86例(WSI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WSI的脑梗死患者86例(非WSI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WSI组糖尿病、低灌注比例高于非WSI组(P=0.024、0.043),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非WSI组(P=0.016、0.030);WSI组皮层小梗死发生比例、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比例、前/后交通动脉均不开放比例均高于非WSI组(P=0.000、0.016、0.007、0.021);前/后交通动脉均开放比例低于非WSI组(P=0.033)。结论 W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低灌注及低血压,发病原因为脑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和低灌注事件所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微栓塞、Willis环血流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障碍 微栓塞 大脑动脉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祛风活络法辨证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静 邓菲 +2 位作者 张萍 张允 段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祛风活络法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2例分水岭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排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按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祛风活络法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2例分水岭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排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按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以祛风活络法进行辨证论治。汤药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血液流变学、血脂三项、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流变(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CD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活络法辨证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恢复期能促进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优化颅内动脉系统血流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恢复期 祛风活络法 血液流变性 TCD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晓红 杜双霞 +2 位作者 卢波 吕志坤 唐彦 《医学综述》 2015年第9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CW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阿司匹林组在常...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CW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00 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双抗血小板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小板参数等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阿司匹林组总有效率为6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治疗时间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等血小板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9.6±1.4)f L比(12.8±1.5)f L,(11.3±2.7)f L比(14.4±3.1)f L,0.285±0.060比0.337±0.062,均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CWI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下载PDF
交界区脑梗死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微微 余华峰 +1 位作者 张通 陈天风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交界区脑梗死 (CWI)的病因和个体化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6例不同临床表现的交界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就其病因、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例 1源于腹泻、脱水 ;例 2伴有TIA ;例 3源于嗜... 目的 探讨交界区脑梗死 (CWI)的病因和个体化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6例不同临床表现的交界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就其病因、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例 1源于腹泻、脱水 ;例 2伴有TIA ;例 3源于嗜铬细胞瘤 ;例 4因过度降压 ;例 5为肿瘤术后 ;例 6为肺感染。结论 积极纠正低血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区脑梗死 病因 个体化治疗 神经影像学 降压药
下载PDF
分水岭脑梗死早期复发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万华 马召玺 +3 位作者 张炎 王红洲 曹勇军 赵合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21例急性CW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个月.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及复发组,分析CWI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6例,无复发组85例.与无复发组比较,...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21例急性CW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个月.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及复发组,分析CWI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6例,无复发组85例.与无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管狭窄程度≥90%、扩容治疗的比率及收缩压显著降低,不稳定斑块及积极降压的比率显著升高(P <0.05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不稳定斑块(OR=4.929,95%CI:1.491 ~ 16.296,P<0.01)、狭窄程度≥90%(OR=6.072,95%CI:2.115 ~17.430,P<0.01)及积极降压(OR=3.840,95%CI:1.418~10.400,P<0.01)是CWI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稳定斑块、脑血管重度狭窄、降压治疗是CWI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相关因素 早期复发
下载PDF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金花 刘远洪 +2 位作者 刘乐喜 牛好敏 马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CWI患者分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等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予以中分子羟乙基... 目的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CWI患者分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等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予以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 d。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 d、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Barthel指数(BI)以及治疗后90 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测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7 d、14 d NDS评分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BI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后90 d,两组mR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结局良好(mRS 0~1分)率(63.8%)明显高于对照组(22.9%)(P〈0.01);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CWI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凡 魏书艳 +2 位作者 王佩 张唯 李轩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0期2073-2076,共4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W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CW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试...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W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CW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用羟乙基淀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50/60)比66.67%(40/60),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00±1.09)分比(5.75±1.03)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8.75)分比(71.36±6.21)分](P<0.01)。试验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57/60)比80.00%(48/6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7%(1/60)比10.00%(6/60)](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WI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CWI的治愈率及好转率,且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羟乙基淀粉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双侧基底节区缺氧性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钟望涛 郑华 +1 位作者 邢永前 王义刚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2期91-91,93,共2页
目的 探讨双侧基底节区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头 MRI证实为双侧基底节区缺氧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 8例均以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姿势反射异常等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头 MRI... 目的 探讨双侧基底节区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头 MRI证实为双侧基底节区缺氧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 8例均以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姿势反射异常等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头 MR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的壳核、苍白球、尾状核头部对称性长 T1长 T2信号改变。结论 双侧基底节缺氧性脑病与皮层下型分水岭梗死 (CWI)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 缺氧性脑病 脑分水岭梗死 帕金森综合征 迟发性神经元环死 影像学
下载PDF
CTA评估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侧枝循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雪 张春婷 +1 位作者 贾庆霞 赵仁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侧枝代偿在分水岭脑梗死(CW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回顾性分析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39例分水岭脑梗死(包括皮质型、内侧型及混合型)患者的颅内动脉,比较各组患者相关血管病变及侧枝代偿情况。结果 (1)CT... 目的初步探讨侧枝代偿在分水岭脑梗死(CW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回顾性分析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39例分水岭脑梗死(包括皮质型、内侧型及混合型)患者的颅内动脉,比较各组患者相关血管病变及侧枝代偿情况。结果 (1)CTA显示110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系统病变,其中49例为颈内动脉(ICA)狭窄/闭塞,61例为大脑中动脉(MCA)狭窄/闭塞;(2)在内侧型分水岭梗死(IWI)患者中,存在MCA狭窄/闭塞者(46例)高于ICA狭窄/闭塞(31例)和无明显狭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ICA狭窄/闭塞时,前交通动脉(ACOA)未开放者在IWI患者所占比例(25/31例)明显多于皮质型分水岭梗死患者(5/11例)和混合型分水岭梗死患者(3/7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3);(4)MCA狭窄/闭塞时,软脑膜侧枝代偿较差者在皮质型分水岭梗死患者所占比例(6/9例)明显多于IWI患者(11/46例)和混合型分水岭梗死患者(1/6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颈动脉系统病变所致的IWI受MCA的狭窄/闭塞影响程度更大;ICA狭窄/闭塞所致IWI梗死与ACOA缺乏或发育不良有关,ACOA的存在可以明显减少IWI发生;MCA病变时软脑膜代偿的出现可增加受累皮质的血供,软脑膜侧枝代偿较差可促进皮质型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分水岭脑梗死 侧枝循环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老年不同类型分水岭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颅内血管病变特点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潇怡 李颖 +1 位作者 周志可 张惠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分水岭脑梗死(wSI)危险因素及颅内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WSI患者56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影像学特征将患者分为皮质型(CWSI)、皮质下型(IWSI)和混合型...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分水岭脑梗死(wSI)危险因素及颅内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WSI患者56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影像学特征将患者分为皮质型(CWSI)、皮质下型(IWSI)和混合型(MWSI)。比较不同类型WSI患者颅内动脉血管病变的分布以及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血管狭窄程度。结果56例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率分别为85.7%、53.6%、62.5%、和51.8%。吸烟人数占51.8%,多种危险因素共存占73.2%。各危险因素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WSI患者中CWSI11例、IWSI13例、MWSI32例,各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9,6%、23.2%、57.1%。患者中MCA狭窄21例(37.5%)、[CA狭窄30例(53.6%)、ACA狭窄12例(21.4%),PCA狭窄10例(17.9%),VBA狭窄4例(7.1%)。MCA与ICA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颅内血管狭窄的发生率(X2=37.188,P〈0.001)。IWSI组MCA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WSI组和MWSI组(χ2=12.00,P〈0.01);MWSI组ICA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WSI组和IWSI组(χ2=11.10,P〈0.01)。WSI患者中MCA重度狭窄或闭塞17例(30.4%),ICA重度狭窄或闭塞22例(39.3%)。其中IWSI组患者MCA重度狭窄或闭塞10例(58.8%),显著高于CWSI组和MWSI组(χ2=7.588,P〈0.05);MWSI组ICA重度或闭塞12例(54.5%),显著高于CWSI组和IWSI组(χ2=7.091,P〈0.05)。结论在老年WSI患者中,MWSI所占比例较高。较多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和吸烟史;2种以上危险因素共存的患者常见。老年WSI患者颅内血管受累主要以MCA、ICA为主,其中IWSI与MCA重度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MWSI与ICA重度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分水岭脑梗死 CT血管造影 弥散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