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ccessful outcomes of unilateral vs 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f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 meta-analysis with evidence grading 被引量:1
1
作者 Lei Sun Ai-Xian Tian +1 位作者 Jian-Xiong Ma Xin-Long M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36期13337-13348,共12页
BACKGROUND Whether it’s better to adopt unilateral pedicle screw(UPS)fixation or to use bilateral pedicle screw(BPS)one for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is still controversially undetermined.AIM To make a comparison ... BACKGROUND Whether it’s better to adopt unilateral pedicle screw(UPS)fixation or to use bilateral pedicle screw(BPS)one for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is still controversially undetermined.AIM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UPS and BPS fixation as to how they work efficaciously and safely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METHODS We have searched a lot in the databases through 2020 with index terms such as“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and“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Onl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som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could be found,yielding 15 studies.The intervention was 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Primarily We’ve got outcomes of complications and fusion rates.Secondarily,we’ve achieved outcomes regarding total blood loss,operative time,as well as length of stay.Softwares were installed and utilized for subgroup analysis,analyzing forest plots,sensitivity,heterogeneity,forest plots,publication bias,and risk of bias.RESULTS Fifteen previous cases of study including 992 participants have been involved in our meta-analysis.UPS had slightly lower effects on fusion rate[relative risk(RR)=0.949,95%CI:0.910 to 0.990,P=0.015],which contributed mostly to this metaanalysis,and similar complication rates(RR=1.140,95%CI:0.792 to 1.640,P=0.481),Δvisual analog scale[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0.178,95%CI:-0.021 to 0.378,P=0.080],andΔ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SMD=-0.254,95%CI:-0.820 to 0.329,P=0.402).In contrast,an obvious difference has been observed inΔ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score(SMD=0.305,95%CI:0.046 to 0.563,P=0.021),total blood loss(SMD=-1.586,95%CI:-2.182 to-0.990,P=0.000),operation time(SMD=-2.831,95%CI:-3.753 to-1.909,P=0.000),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SMD=-0.614,95%CI:-1.050 to-0.179,P=0.006).CONCLUSION Bilateral fixa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unilateral fixation regarding fusion rate afte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However,JOA,operation time,total blood loss,as well as length of stay were improved for unilateral fi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META-ANALYSIS Spinal fusion surgery discectomy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下载PDF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2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绵羊模型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不同融合装置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管减压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
3
作者 任杭岭 宋娜 +3 位作者 徐大霞 李宗欢 张志 张景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75-5381,共7页
背景:颈前路手术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逐渐被关注,目前对于双节段颈椎病的术式选择缺乏明确可行的临床指南,寻求最适合的固定方式更有益于此类型患者。目的:对比颈前路减压不同融合装置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矢状位参... 背景:颈前路手术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逐渐被关注,目前对于双节段颈椎病的术式选择缺乏明确可行的临床指南,寻求最适合的固定方式更有益于此类型患者。目的:对比颈前路减压不同融合装置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4例,全部患者均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融合治疗,根据椎间融合装置的不同分为2组,零切迹组(zero-p组)纳入患者23例,钛板联合cage组(cage组)纳入患者21例。所有患者术前完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颈椎CT及MRI检查,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手术前后于X射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包括颈椎前凸角(C2-7 Cobb角)、颈椎矢状位垂直距离、病椎局部前凸角和T1倾斜角。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椎间融合以及术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评估患者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计算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值并对比其差异。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zero-p组手术时间较cage组短,术中出血量较cage组少,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cage组术后吞咽障碍发生率(7/21,33%)高于zero-p组(3/23,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相同,均骨性融合;组内比较发现两组颈椎矢状位参数指标均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末次随访时各矢状位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颈椎矢状位垂直距离、C2-7 Cobb角、T1倾斜角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zero-p组病椎局部前凸角变化值较cage组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融合过程中使用zero-p与钛板联合cage均能有效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可以更好地重建患者颈椎前凸曲度,对于融合装置的选择还应综合考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 椎间融合 zero-p 钛板 颈椎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biomechanical study of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 被引量:2
4
作者 Huiwen Huang Jinglong Liu +1 位作者 Lizhen Wang Yubo Fan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1年第3期47-84,共38页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is the preferred surgic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with radiculopathy or myelopathy,of which the objectives are to restore the ...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is the preferred surgic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with radiculopathy or myelopathy,of which the objectives are to restore the normal height of intervertebral space and cervical lordosis through the implantation of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The bio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a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chieving the goals of ACDF,is influenced by multiple factors.In this paper,various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bio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 are reviewed.Furthermore,the research methods,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parameter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 of these research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obt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gress and limitations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Although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 clarify the bio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there is still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issues such a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to the performance of cage,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factors,as well as whether the effects of factors change with the process of intervertebral osseointegration and so on.Thus,investigations are still neede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of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 biomechan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 Biomechanical performance Mechanical stability Cage subsidence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原文传递
颈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文亮 李涛 +2 位作者 钱增杰 张长虹 陈庚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CDH)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单节段CDH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均行颈椎前路椎...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CDH)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颈椎曲度、邻近节段退变、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单节段CDH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A组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内固定,B组采用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疗效、手术情况,手术前后C2~7颈椎曲度、Cobb角、颈椎功能(JOA评分)、疼痛程度(N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疗效优良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90.00%,χ^(2)/P=0.268/0.605);A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t/P=3.947/<0.001、2.744/0.008、3.310/0.002);2组术后3个月、6个月C2~7颈椎曲度、Cobb角均高于术前(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NR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6.67%vs.26.67%,χ^(2)/P=4.320/0.038)。结论单节段CDH患者ACDF中采用Zero-P或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均能获得良好手术疗效,有效改善颈椎解剖结构及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其中Zero-P在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颈椎曲度 邻近节段退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颈椎前路自稳型融合器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中期随访
6
作者 杨光煦 史法见 +2 位作者 汪海滨 刘小雷 于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自稳型融合器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中期随访分析。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零...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自稳型融合器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中期随访分析。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零切迹自稳型椎间融合器,对照组采用传统钉板系统内固定融合器。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3、6个月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以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植骨融合率、颈部和上肢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等;观察C2~7的Cobb角和SVA、T1S及节段角度等颈椎影像学指标;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的NDI评分、JOA评分、颈部VAS评分、上肢VAS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均优于术前(P<0.05);但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随访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植骨融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C2~7的Cobb角、SVA和T1S及节段角度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自稳型融合器在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疗效优良,手术时间短,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自稳型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成林 毕郑钢 +5 位作者 曹阳 付春江 杨卫良 陆晓峰 张震宇 尚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总结并探讨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4月-2004年10月,应用CCR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间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 [目的]总结并探讨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4月-2004年10月,应用CCR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间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8例,随访并复查X线片,测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病变椎间隙高度,同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标准(JOA)评价手术前后脊髓功能,并统计比较。[结果]全部病例中51例获得随访其中症状明显好转50例,缓解1例,加重0例。术后12个月时,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植骨愈合、病变椎间隙骨性融合。同时,手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保持明显优于手术前,手术后脊髓功能JOA评分亦显著高于术前。本组无颈髓损伤、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椎前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有利于术后颈椎病变椎间隙高度的保持,并可确切恢复、改善脊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手术治疗 颈间盘切除术 内固定 椎间融合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缪锦浩 匡勇 +4 位作者 陈德玉 杨立利 王新伟 陈宇 刘晓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4例,2个间隙18例,3个间隙7例。共置入Zero-P 71枚,C3/4、C4/5、C5/6、C6/7椎间隙置入Zero-P分别为8、19、30、14枚。术前、术后2个月及12个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VAS评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JOA评分,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的夹角),观察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根据术后伸屈侧位X线片观察手术间隙有无异常活动。结果:手术时间48~130min,平均86min;术中出血量40~310ml,平均110ml。14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吞咽不适,其中13例术后2个月内症状消失,1例(2.6%)症状持续至术后4个月消失。随访12~16个月,平均14.6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VAS评分分别为1.5±0.8分、1.3±0.9分,均低于术前的7.3±1.3分(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JOA评分分别为14.6±1.1分、15.0±1.2分,均高于术前的9.7±1.7分(P〈0.05)。术后2个月及12个月颈椎Cobb角分别为18.4°±9.6°、17.8°±9.2°,大于术前的9.0°±10.0°(P〈0.05)。术后12个月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颈椎Cobb角与术后2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手术间隙无异常活动,内置物无移位。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满意,稳定性可靠,可重建颈椎曲度,术后慢性吞咽不适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 疗效 吞咽不适
下载PDF
三种界面固定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附62例报告)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定麟 严力生 +4 位作者 陈德玉 赵杰 黄文铎 李也白 陈利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86-189,共4页
目的:比较TFC(Threadedcage,带螺纹鸟笼状椎间融合器)、BAK(BagbyandKuslichmethod,笼状椎间融合器)及作者设计的CHTF(Cervical-spineholowthreadedf... 目的:比较TFC(Threadedcage,带螺纹鸟笼状椎间融合器)、BAK(BagbyandKuslichmethod,笼状椎间融合器)及作者设计的CHTF(Cervical-spineholowthreadedfixator,颈椎空心螺纹式内固定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TFC、CHTF和BAK作为界面固定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陈旧颈椎骨折脱位和急性颈椎间盘脱出症共62例,115个椎节。其中52节采用TFC,43节植入CHTF,20节为BAK。术后次日戴颌-胸支具下床活动及步行。结果:三种植入物均较稳定,X线片未发现有位移现象。观察3个月以上的46例中24例已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近于正常者15例,两者相加达85%。结论:TFC、CHTF和BAK均可使手术椎节立即稳定、促进融合,并避免了取髂骨手术的并发症。CHTF操作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界面固定 前路减压 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融合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良意 陈德玉 +2 位作者 徐建伟 王新伟 郭永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疗效与病程及年龄有关;单节段与双节段减压融合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别,但两者的疗效均高于三节段减压融合的...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疗效与病程及年龄有关;单节段与双节段减压融合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别,但两者的疗效均高于三节段减压融合的疗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应早期施行手术治疗。尽早进行外科干预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融合手术 影响因素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42
11
作者 倪斌 贾连顺 +2 位作者 肖建如 戴力扬 吴德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0 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 ,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10 3例中获随访 99例 ,临床疗效优良率 80 % ,...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0 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 ,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10 3例中获随访 99例 ,临床疗效优良率 80 % ,植骨融合率为 97 9% ( 97/ 99) ,其中单节段椎间融合率为 10 0 % ( 12 / 12 ) ,多节段椎间融合率为 97 7% ( 85 / 87)。结论 :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有益的 ,提高了植骨融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颜滨 朴庆右 +2 位作者 肖建德 李振宇 闫洪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0月以来,对36例患者实施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34—67岁,平均42岁。...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0月以来,对36例患者实施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34—67岁,平均42岁。患者术前ADL(ability of dailyliving)评分7.0分。[结果]随访8-16个月,平均9.4个月。手术时间30—160min,平均每个节段45min,术中出血量50—600ml,平均每个节段150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ADL评分平均13.8分,术后症状改善率为90%。36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显示手术部位减压彻底。随访时X线片显示椎间融合器无松动及下沉、周围无透光带。过屈过伸位X线片显示椎体前后缘椎间距离无改变,椎间高度无丢失,提示融合满意,并能维持一定的颈椎前凸。[结论]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问融合术具有显著的优点。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1)组织损伤轻,切口小;(2)极大的减少了术中并发症出现的机会,改善了治疗效果。与内窥镜手术比较:(1)手术范围大大增加;(2)技术操作简单;(3)不受手术节段的限制,可多节段手术;(4)操作不受通道影响,操作更精确,适应证大大放宽;(5)椎间融合器放置更加容易可靠;(6)手术适应证范围明显扩大,无特殊手术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颈椎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比较 被引量:24
13
作者 余彬 彭银虓 +2 位作者 薛力 秦辉 梁益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2-1347,共6页
背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目前可选择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作为内固定融合材料。与传统颈前路钢板固定系统相比,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具有术后对食管干扰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 背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目前可选择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作为内固定融合材料。与传统颈前路钢板固定系统相比,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具有术后对食管干扰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避免钢板过长或位置不佳损伤临近节段椎间盘等优势。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治疗的60例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方式分为2组,Zero-P组采用Zero-P融合固定,钢板组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联合Cage置入,每组30例。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Bazaz吞咽功能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行颈椎X射线、颈椎CT检查,测量颈椎曲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植物移位、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食管瘘、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②在术后随访中,2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植骨融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Zero-P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均低于钢板组(P均<0.05);④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钢板组患者在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方面均优于Zero-P(P <0.05);⑤提示双节段Zero-P椎间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系统,但在颈椎曲度方面不如传统颈前路钢板系统。术前颈椎曲度明显异常的患者不推荐使用Zero-P椎间融合固定器作为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 Zero-P 颈椎病 颈前路钢板 内固定 术后吞咽困难
下载PDF
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凤松 王凯 +3 位作者 景成伟 张亮 刘宾 杨亚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53-558,共6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是椎间盘切除,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现象。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cage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脊柱稳定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是椎间盘切除,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现象。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cage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脊柱稳定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应用后路减压cage植入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再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情况以及腰椎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体稳定性。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后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融合良好,优良率96.2%。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椎间不融合现象。后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症状缓解快、内固定坚强、椎间融合确切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螺钉 骨钉 椎体稳定性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CAGE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前路联合术式与后路单开门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佳福 严宁 +4 位作者 徐卫星 侯铁胜 虞舜志 刘宏 翟利锋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63例(男39例,女24例)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行ACDF联合ACCF(前路组),20例行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25.8个月。前路组与后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3.70±6.21)min和(118.70±5.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85.23±7.51)ml和(107.18±9.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发生轴性症状6例,吞咽困难1例,未发生C5神经根麻痹、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后路组发生轴性症状5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未发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均优于后路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前路联合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后路组,因此对于连续性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倾向于前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 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与传统非撑开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成林 毕郑钢 +3 位作者 袁绍辉 付春江 曹阳 邵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比较评价椎间撑开与传统非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4年8月,应用传统环锯颈前路开窗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3例(A组)。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31~69岁。病程7个月~15... 目的比较评价椎间撑开与传统非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4年8月,应用传统环锯颈前路开窗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3例(A组)。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31~69岁。病程7个月~15年。1个节段22例,2个节段24例,3个节段7例。应用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间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椎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行椎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8例(B组)。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33~74岁;病程5个月~18年。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34例,3个节段11例。X线片及MRI示不同程度椎间盘退变、突出,颈髓受压。统计比较手术时间、失血量、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椎体融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改善率。结果有92例获随访3~5年,平均3.5年;A组42例,B组50例。A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椎体融合时间、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以及脊髓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6.80±28.41)min、(564.00±181.96)mL、(12.10±3.58)周、(1.30±0.67)mm和0.49%±0.14%,B组分别为(57.90±15.01)min、(317.50±136.92)mL、(9.75±1.36)周、(3.00±0.56)mm和0.71%±0.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脊髓损伤、钢板螺钉松动移位、植骨块松动各1例,髂骨区功能障碍4例;B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椎间撑开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整体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术式,并进一步完善了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使其更为科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 颈椎间盘切除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可动式椎间盘镜下MED-TLIF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宝山 马信龙 +4 位作者 杨强 刘越 姜洪丰 许海委 吉宁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910-913,933,共5页
目的探讨可动式椎间盘镜(MMED)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MMED 由外套管和内套管构成,根据镜下TLIF 操作需要,研制可通过12、14 mm 高度融合器的大号外套管和镜下骨凿.设计手术方法:在症状... 目的探讨可动式椎间盘镜(MMED)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MMED 由外套管和内套管构成,根据镜下TLIF 操作需要,研制可通过12、14 mm 高度融合器的大号外套管和镜下骨凿.设计手术方法:在症状严重侧的椎弓根入钉点之间行纵行切口,经肌间隙安置外套管,显露关节突关节,MMED 下经椎间孔入路神经减压,刮除椎间盘和终板软骨,退出内套管,椎间隙内植骨并安置融合器,透视下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进一步复位固定.临床应用MMED 行椎间盘镜(MED)-TLIF 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56例,包括椎管狭窄伴失稳32 例,1 度滑脱15 例,2 度滑脱9 例;节段包括L4/5 31 例、L5-S1 23 例、L4-S1 2 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用Macnab 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未发生神经损伤.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20±30)min,术中出血50-200 mL,平均(120±50)mL.术后X 线片和CT 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复位程度平均72%.术后随访6-36 个月,术前ODI 50.1±11.2,末次随访5.8±5.6,腰痛VAS 评分术前7.1±4.2,末次随访1.2±1.0,腿痛VAS 评分术前4.1±2.5,术后1.1±0.9.根据Macnab 标准:优36 例,良20 例.结论MMED 下MED-TLIF 操作方便,可在兼顾减压的基础上达到满意的复位及融合固定,同时减少手术创伤和稳定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管狭窄 内固定器 椎间盘镜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经皮固定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附23例报告)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任 周东 林崇山 《脊柱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80-82,94,共4页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法疗效评定。结果 23例病例均获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82. 6%,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法疗效评定。结果 23例病例均获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82. 6%,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 固定术治疗 疗效分析 植骨钢板内固定术 植骨融合率 临床疗效 颈椎病患者 疗效评定 临床结果 优良率 12周
下载PDF
不同融合方法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飞 吕国华 +3 位作者 卢畅 李启贤 李晶 王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 :分析 3种颈椎前路融合术的优缺点。方法 :用 3种融合方式对 133例因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其中单纯髂骨植骨单节段 2 1例 ,双节段 19例 ;Threadedfusioncage (TFC)加自体植骨单节段 18例 ,双节段 13例 ;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 目的 :分析 3种颈椎前路融合术的优缺点。方法 :用 3种融合方式对 133例因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其中单纯髂骨植骨单节段 2 1例 ,双节段 19例 ;Threadedfusioncage (TFC)加自体植骨单节段 18例 ,双节段 13例 ;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单节段 33例 ,双节段 2 9例。对患者的骨融合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2 0 .1月 ,3组单节段融合时间分别为 3.4 ,2 .8和 2 .5月 ,优良率分别为 85 .7% ,77.8%和 90 .9%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3.8% ,2 7.98%和 0 .0 % ;双节段 3组融合时间分别为 3.7,3.2和 2 .7月 ,优良率分别为 78.9% ,6 9.2 %和 86 .2 %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6 .3% ,30 .8%和 5 .9%。结论 :单纯髂骨植骨方法简单 ,但植骨块滑脱等并发症较多。TFC加自体植骨方法融合器沉降 ,椎间隙狭窄发生率高 ,多节段更甚 ,应慎重。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牢固 ,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疾病 椎体间融合 移植 自体 内固定器 钢板 移植
下载PDF
颈椎前路异体骨移植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岩 张永刚 +1 位作者 肖嵩华 刘郑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异体骨移植结合钛钢板、一体化钛钢板融合器及钛网进行颈椎前路重建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999年12月至2002年3月应用冻干异体骨移植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一体化钛钢板融合器固定或钛网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治疗... 目的:探讨异体骨移植结合钛钢板、一体化钛钢板融合器及钛网进行颈椎前路重建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999年12月至2002年3月应用冻干异体骨移植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一体化钛钢板融合器固定或钛网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治疗126例颈椎病患者,共随访67例,平均随访时间13.6±2.7个月,按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评定手术效果,X线检查判定融合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JOA评分从术前的12.37±1.60分提高到16.28±1.09分(P<0.05);Nurick分级从术前的2.47±0.58级提高到术后的0.77±0.81级(P<0.05)。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得到恢复,颈椎生理前凸部分或全部恢复,植骨块无移位、脱落、塌陷,无融合器或钛网脱出、移位及突入上下椎体中的情况,钛钢板及螺丝钉无移位及松脱。结论:颈椎前路异体骨移植内固定重建治疗颈椎病近期观察证实,颈椎稳定性获得重建,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异体骨移植 内固定 融合手术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