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督调神针刺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理论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国锋 李慧娟 +1 位作者 王婷婷 王乐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1-54,共4页
颈源性失眠是指因颈部疾患造成的失眠。温督调神针刺法是温督之法与调神之法相结合,以温督脉、补阳气、调神志为治疗原则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法。温督之法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以毫火针点刺腧穴,以火热之气温通经脉;二是指督脉总督一身之... 颈源性失眠是指因颈部疾患造成的失眠。温督调神针刺法是温督之法与调神之法相结合,以温督脉、补阳气、调神志为治疗原则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法。温督之法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以毫火针点刺腧穴,以火热之气温通经脉;二是指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刺激督脉阳气隆盛的穴位,以温补阳气。两者共达温督升阳之效。调神之法指根据督脉循行,温通督脉调节脑神与心神,配合选取具有调神作用的腧穴,加强调神的效果,以达安神之功。颈源性失眠归属于中医“项痹”“不寐”范畴,阳气不足是颈源性失眠之本,神失所养是颈源性失眠之根。该文从督脉与颈椎病的关系以及督脉相关脏腑与失眠的关系,探究温督调神针刺法在颈源性失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开拓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督调神 颈源性失眠 毫火针点刺 督脉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安神醒脑针法联合超微针刀治疗肝郁气滞型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君楠 赵蓓 +2 位作者 刘娜 张书航 易靖然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安神醒脑针法联合超微针刀治疗肝郁气滞型颈源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颈源性失眠患者106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超微针刀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神醒脑针法,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讨安神醒脑针法联合超微针刀治疗肝郁气滞型颈源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颈源性失眠患者106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超微针刀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神醒脑针法,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和NPQ评分、HAMD-17和HAMD-14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BDNF和GDN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NPQ评分、HAMD-17和HAMD-14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睡眠快波睡眠占比、潜伏期时间、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及血清BDNF和GDNF水平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并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安神醒脑针法联合超微针刀治疗颈源性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醒脑针法 超微针刀 颈源性失眠
下载PDF
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戴云 于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源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接受诊治的颈源性失眠患者,采取电脑抽号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源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接受诊治的颈源性失眠患者,采取电脑抽号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睡眠结构[睡眠周期、非快速动眼睡眠期(NREM期)时间及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期)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常规组的79.41%,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分别为(0.79±0.56)、(0.86±0.44)、(0.86±0.52)、(0.66±0.48)、(0.83±0.38)、(0.31±0.47)、(0.14±0.35)、(4.45±1.02)分,低于常规组的(1.07±0.26)、(1.18±0.45)、(1.18±0.48)、(1.04±0.19)、(1.04±0.19)、(0.64±0.49)、(0.42±0.50)、(6.57±0.69)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睡眠周期(4.51±1.26)个/夜少于常规组的(5.24±1.57)个/夜、NREM期时间(328.59±43.55)min以及REM期时间(88.55±20.68)min长于常规组的(292.17±65.92)、(60.39±18.49)min,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可改善颈源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刺血拔罐 颈源性失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浮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4
作者 张琳 郭理想 +1 位作者 殷陶 陈安琪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目的 针对颈源性失眠症患者应用浮针疗法后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方法 选取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针灸科于2020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颈源性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针刺疗法,观察组施行浮... 目的 针对颈源性失眠症患者应用浮针疗法后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方法 选取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针灸科于2020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颈源性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针刺疗法,观察组施行浮针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颈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的颈痛程度评分(10.05±4.29)分、(9.75±3.94)分,睡眠质量评分(6.28±1.98)分、(5.93±1.22)分均低于对照组(13.51±5.78)分、(12.01±4.02)分、(10.08±3.98)分、(8.52±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2.341、4.984、4.690,P均<0.05)。结论 对颈源性失眠症患者开展浮针疗法可取得与常规针刺相当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但其对颈痛及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颈源性失眠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浮针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颈源性失眠症临床观察
5
作者 王瑞琦 冯宇 杨红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6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对颈源性失眠患者失眠、颈痛情况及HPA轴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别纳入浮针联合MET组和传统针刺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颈痛量表(NPQ)及美国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对颈源性失眠患者失眠、颈痛情况及HPA轴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别纳入浮针联合MET组和传统针刺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颈痛量表(NPQ)及美国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评分,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浮针联合MET疗法在改善PSQI评分、NPQ评分、NDI评分方面均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在降低ACTH及CS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浮针联合MET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传统针刺组的86.67%(26/30)(P<0.05)。结论浮针联合MET治疗颈源性失眠症安全有效,且在降低PSQI、NPQ、NDI评分及血清ACTH、CS水平方面较传统针刺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肌肉能量技术 颈源性失眠
下载PDF
颈源性失眠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冯蕾 蔡之幸 +2 位作者 刘帅 李菲 朱丹阳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8-40,57,共4页
颈源性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成为临床治疗热点,本文通过检索并梳理近年相关文献,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脑神经递质、阿片能信号通路、促炎细胞因子、运动节段囊状韧带受压、肌筋膜触发点、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等七个方面论述颈... 颈源性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成为临床治疗热点,本文通过检索并梳理近年相关文献,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脑神经递质、阿片能信号通路、促炎细胞因子、运动节段囊状韧带受压、肌筋膜触发点、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等七个方面论述颈源性失眠的发病机制,为后续临床诊治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失眠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冯蕾 刘帅 蔡之幸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4期4790-4793,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来自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埋线组各30例。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联合组给予...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来自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痰热内扰型颈源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埋线组各30例。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联合组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8周后,比较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颈痛量表(NP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埋线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埋线组(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可以明显改善颈部不适引起的睡眠障碍,且疗效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颈源性失眠 痰热内扰证 黄连温胆汤 穴位埋线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评价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颈性失眠临床研究
8
作者 郭丹丹 李树成 李子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60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60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红外热成像额面部温度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额面部平均温度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颈性失眠疗效明确,红外热成像检查可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腕踝针 颈性失眠 红外热成像
下载PDF
慢性颈痛与失眠相关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罗丹 李静 +2 位作者 陆瑾 姜珊 包小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3期60-63,共4页
慢性颈痛(CN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CNP患者常伴有失眠症状。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CNP与失眠之间存在潜在联系,CNP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其失眠严重程度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与此同时,失眠患者颈部疼痛加重的风险更高。CNP与失... 慢性颈痛(CN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CNP患者常伴有失眠症状。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CNP与失眠之间存在潜在联系,CNP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其失眠严重程度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与此同时,失眠患者颈部疼痛加重的风险更高。CNP与失眠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部分现代研究认为可能与神经递质改变、褪黑激素分泌异常、炎症反应机制等有关。中医对于CNP及失眠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也有其独特见解。本文就CNP与失眠相关性及可能的交互作用机制的最新中西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两者相互影响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痛 失眠 颈椎病 综述
下载PDF
腹针疗法结合颊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明清 杜雪霞 张慧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临床上研究了腹针疗法且融贯颊针综合运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效果.将颈源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疗法结合颊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有效率达9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 临床上研究了腹针疗法且融贯颊针综合运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效果.将颈源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疗法结合颊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有效率达9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2%,差异明显.腹针疗法结合颊针在临床治疗颈源性失眠症上更具有适用性、时代性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失眠 腹针疗法 颊针疗法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后癌因性失眠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与个体-经颅磁刺激干预的相关性:基于图论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欢 饶阳 +6 位作者 孙传铸 王洋涛 齐顺 李想 田萌 禹汛 穆允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9-1635,共7页
目的基于图论分析探讨宫颈癌放疗后癌因性失眠患者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和节点属性的变化,并明确功能网络与个体-靶向经颅磁刺激(IT-TMS)治疗失眠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0名患者和30名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数据,... 目的基于图论分析探讨宫颈癌放疗后癌因性失眠患者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和节点属性的变化,并明确功能网络与个体-靶向经颅磁刺激(IT-TMS)治疗失眠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0名患者和30名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数据,患者接受加速智能神经调节TMS疗法治疗;使用图论分析,通过GRETNA软件提取失眠中小世界网络的属性特征和构建功能连通性矩阵;收集患者IT-TMS治疗前后的和健康对照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量表,研究失眠改善与功能网络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及基于网络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果两组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ISI、SAS和SDS量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符合小世界网络属性,与对照组相比,在基线时患者组小世界网络全局属性表现出σ、EI、Cp和Lp显著减少(P<0.05),Eg显著增加(P<0.05),这些特征在IT-TMS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失眠症状显著改善;经IT-TMS治疗后节点网络功能连接减少,且右侧岛叶和左侧额上回之间的功能连通性减少与ISI评分的改善相关。结论宫颈癌放疗后癌因性失眠患者大脑网络信息整合能力受损,IT-TMS通过降低默认网络和突显网络的超连通性,显著改善了失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癌因性失眠 图论分析 小世界网络 个体-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经穴推拿治疗1例宫颈癌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张中华 刘书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1期15-18,共4页
本文总结耳穴贴压联合经穴推拿治疗1例宫颈癌患者失眠的护理经验。基于中医辨证分型,采取耳穴贴压联合经穴推拿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并配合起居、饮食、运动、情志等常规护理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
关键词 宫颈癌 失眠 耳穴压豆 推拿 中医护理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门诊颈椎病伴失眠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李俊蓉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2022-2024,共3页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门诊颈椎病伴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颈椎病伴失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门诊颈椎病伴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颈椎病伴失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比较2组经护理后的主观睡眠质量、客观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睡前颈椎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睡眠时间(TST)、深度睡眠时间(DST)较对照组更长,醒觉时间(AT)较对照组更短,睡眠效率(SE)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前颈椎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颈椎病伴失眠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同时改善睡前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门诊 颈椎病伴失眠
下载PDF
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粟胜勇 符文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23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颈痛与失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50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失眠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主要调查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的关系。结果 本组已经确诊为颈椎病颈痛的476例... 目的探讨颈椎病颈痛与失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50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失眠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主要调查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的关系。结果 本组已经确诊为颈椎病颈痛的476例患者中,合并失眠症147例(30.88%);相关性分析显示颈椎病颈痛VAS评分与失眠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均呈正相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颈椎病颈痛VAS评分与失眠的PSQI总分呈高度正相关(r=0.841)。结论颈椎病颈痛与失眠具有显著相关性,颈痛可能是失眠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疼痛 失眠 相关性
下载PDF
颈性失眠病理特点和中医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周智毅 顾一煌 +1 位作者 杜建明 于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51-52,共2页
目的: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颈性失眠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分析颈性失眠的特点和治疗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近20年来颈性失眠的相关实验研究和中医治疗文献,并进行评述。结论:颈性失眠病理机制,普遍认为与疼痛、椎动脉病变、交感神经受损有关... 目的: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颈性失眠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分析颈性失眠的特点和治疗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近20年来颈性失眠的相关实验研究和中医治疗文献,并进行评述。结论:颈性失眠病理机制,普遍认为与疼痛、椎动脉病变、交感神经受损有关,中医是治疗颈性失眠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脑血流量,调节交感神经张力,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恢复颈椎的稳定性是中医治疗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失眠 病理机制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精灸疗法对颈源性失眠睡眠及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芳芳 韩东 +3 位作者 王俊雅 章梅玲 褚佳育 吴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究精灸疗法对颈源性失眠患者睡眠及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52例颈源性失眠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2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常规西药联合精灸疗法... 目的探究精灸疗法对颈源性失眠患者睡眠及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52例颈源性失眠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2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常规西药联合精灸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及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次随访时PSQI评分[(7.52±1.56)分]及第2次随访时的PSQI评分[(6.21±0.7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第1次随访时PSQI评分[(8.88±1.93)分]及第2次随访时的PSQI评分[(7.18±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侧颈内动脉RI(0.62±0.07)、右侧颈内动脉RI(0.60±0.05)、左侧椎动脉RI(0.55±0.08)、右侧椎动脉RI(0.55±0.06)、左侧椎动脉PI(1.50±0.14)、右侧椎动脉PI(0.81±0.1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左侧颈内动脉RI(0.76±0.09)、右侧颈内动脉RI(0.78±0.08)、左侧椎动脉RI(0.60±0.06)、右侧椎动脉RI(0.68±0.07)、左侧椎动脉PI(1.73±0.19)、右侧椎动脉PI(0.8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侧颈内动脉EDV[(38.28±3.95)cm/s]、右侧颈内动脉EDV[(39.11±3.98)cm/s]、左侧颈内动脉PSV[(79.85±9.09)cm/s]、右侧颈内动脉PSV[(92.16±10.21)cm/s]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左侧颈内动脉EDV[(35.19±3.23)cm/s]、右侧颈内动脉EDV[(33.17±3.51)cm/s]、左侧颈内动脉PSV[(74.76±8.08)cm/s]、右侧颈内动脉PSV[(84.16±9.01)cm/s](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5%,25/2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92%,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灸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颈动脉血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灸疗法 颈源性失眠 睡眠 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下载PDF
整脊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来福 和青松 +1 位作者 王文彪 刘建武 《河南中医》 2016年第8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观察整脊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源性失眠患者240例,均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2例、整脊对照组79例和针刺对照组79例。治疗组给予整脊结合针刺治疗,整脊对照组... 目的:观察整脊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源性失眠患者240例,均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2例、整脊对照组79例和针刺对照组79例。治疗组给予整脊结合针刺治疗,整脊对照组给予整脊疗法治疗,针刺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2%,整脊对照组有效率为73.41%,针刺对照组有效率为68.35%,治疗组优于整脊对照组、针刺对照组(P<0.05);三组治疗后睡眠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整脊对照组、针刺对照组(P<0.05);三组治疗后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整脊对照组、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失眠 整脊疗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颈椎关节松动术对颈性失眠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旭东 于志国 李同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颈椎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失眠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头穴丛刺结合颈椎关节松动术)和对照组(单纯推拿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应用匹兹堡睡...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颈椎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失眠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头穴丛刺结合颈椎关节松动术)和对照组(单纯推拿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8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PSQI总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显示,观察组在改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方面更有优势(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颈椎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失眠疗效确切,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 丛刺 颈椎关节松动术 颈性失眠
下载PDF
颈椎术后病人失眠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姝南 韩婷 +3 位作者 田甜 徐静 姜文娜 张淋淋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0年第7期1803-1804,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术后失眠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颈椎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88例行颈椎手术病人术后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手术当日失眠率为84.1%,术后第1天失眠率为59.1%。术后第2天失眠率为18.2%。入睡困难和不... [目的]探讨颈椎术后失眠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颈椎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88例行颈椎手术病人术后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手术当日失眠率为84.1%,术后第1天失眠率为59.1%。术后第2天失眠率为18.2%。入睡困难和不能熟睡是最常见的症状。失眠原因依次为颈托制动、咽部不适、静脉输液、翻身困难、担心预后、精神紧张、噪声等因素。[结论]手术日及术后第1天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有效提高颈椎手术病人术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手术 失眠 护理
下载PDF
正骨手法对颈性失眠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及体动记录仪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覃一珏 陈曦 +2 位作者 黄进 郭全 覃光地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2期60-62,65,共4页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对颈性失眠患者PSQI及体动记录仪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松解颈部肌肉,治疗组采用手法正骨,观察指标为颈椎病症状和体征积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对颈性失眠患者PSQI及体动记录仪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松解颈部肌肉,治疗组采用手法正骨,观察指标为颈椎病症状和体征积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体动记录仪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PSQI指数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及体动记录仪AST、AWT、SE、SB、MAS、FI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SQI指数入睡时间指标及体动记录仪AS、WB指标的改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能有效改善颈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失眠 正骨手法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体动记录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