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暴晓蕊 任先丽 杨利利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56-858,86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宫颈癌患者,按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40岁,32例)、壮年组(40~60岁,46例)及老年组(>60岁,30例)。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由专业人员收集年龄、疾病分期、主要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宫颈癌患者,按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40岁,32例)、壮年组(40~60岁,46例)及老年组(>60岁,30例)。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由专业人员收集年龄、疾病分期、主要临床症状、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资料,之后开展对比分析,获取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性,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年龄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疾病分期、主要临床症状、远处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分期与年龄呈正相关(γ=0.315,P=0.002),远处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与年龄呈负相关(γ=-0.286、-0.389,P=0.015、0.000)。结论不同年龄宫颈癌患者在疾病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年龄越大则疾病分期越高,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龄 病理特征 疾病分期 分化程度
下载PDF
中老年大骨节病患者下颈椎椎体高度及前后径的X线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吴学元 易智 +3 位作者 凌鸣 刘时璋 孙正明 谢利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0,408,共7页
目的测量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下颈椎椎体的X线参数,明确KBD对下颈椎椎体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对62例KBD患者(KBD组)及67例正常人(对照组)行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观察颈椎椎体的影像学特征,测量两组C_(3~7)椎体前缘、中... 目的测量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下颈椎椎体的X线参数,明确KBD对下颈椎椎体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对62例KBD患者(KBD组)及67例正常人(对照组)行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观察颈椎椎体的影像学特征,测量两组C_(3~7)椎体前缘、中份及后缘高及前后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BD患者下颈椎椎体上、下面凹凸不平,终板凹陷、硬化。颈C_(3~7)椎体前、后缘高大于中份高,椎体前、后缘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KBD组男性C_(4~6)和女性C_(4~7)的椎体中份高小于前、后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男性C_(4~7)及女性C_(3~7)椎体中间高均高于K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BD患者男女组间前后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男女前后径较KBD组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BD可引起终板软骨凹陷、不平及硬化,导致颈椎中间高度降低,但对颈椎前后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椎体高度 终板软骨 颈椎 影像学形态
下载PDF
颈椎过伸致颈髓损伤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35
3
作者 朱庆三 杨小玉 +3 位作者 李英普 赵宝 刘景臣 林野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23期3212-3213,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致颈椎损伤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手术和保守治疗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对治疗结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14例颈椎过伸颈髓损伤人,保守治疗54例,手术治疗160例。脊髓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致颈椎损伤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手术和保守治疗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对治疗结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14例颈椎过伸颈髓损伤人,保守治疗54例,手术治疗160例。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le分级;保守治疗组:治疗前A级6例,B级18例,C级15例,D级5例,E级10例。治疗后A级2例,B级3例,C级14例,D级13例,E级22例。手术治疗组:治疗前A级20例,B级70例,C级26例,D21例,E级23例。治疗后A级1例,B级11例,C级19例,D级53例,E级76例。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过伸性颈椎损伤后颈椎的原发病存在是引发颈髓损伤重要病理基础,脊髓椎管存在着类似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理改变,早期手术彻底减压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过伸 颈髓损伤 机制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家兔颈椎前软组织内植物神经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和木 吴毅文 +2 位作者 何娟娟 江家元 倪朝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探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神经组织化学方法 ,对家兔颈椎前软组织内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进行观察。结果 肾上腺素能纤维分布在前纵韧带内、椎前肌肌纤维间、小血管周围以及椎前筋膜内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 目的 探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神经组织化学方法 ,对家兔颈椎前软组织内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进行观察。结果 肾上腺素能纤维分布在前纵韧带内、椎前肌肌纤维间、小血管周围以及椎前筋膜内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散在于上述组织。结论 从形态学证实颈椎前软组织内存在大量的交感神经末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颈椎病 发病机制 神经组织化学方法 颈椎前软组织 病理学
下载PDF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军 叶秀兰 +2 位作者 唐占英 崔学军 王拥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24-126,共3页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发病机制复杂,笔者结合文献将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从颈椎病变、血液与血管病变、本体感觉及...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发病机制复杂,笔者结合文献将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从颈椎病变、血液与血管病变、本体感觉及前庭神经核学说等三个方面作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6
作者 倪斌 贾连顺 +3 位作者 朱海波 袁文 吴德升 戴力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8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切除1个椎节8例(Ⅰ组),2个椎节11例(Ⅱ组),3个椎节9例(Ⅲ组),术后采用日本矫形... 目的: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8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切除1个椎节8例(Ⅰ组),2个椎节11例(Ⅱ组),3个椎节9例(Ⅲ组),术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3年,平均改善率75.8%。患病时间、术前脊髓损伤及症状的轻重均影响到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后纵韧带 骨化 外科手术 颈椎病
下载PDF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玉芹 刘付强 +3 位作者 刘岩丽 刘萍 梁伟国 李小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FH)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cytologic 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时具有TCT检测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的宫颈筛查患者100例,对其进行FH检测... 目的探讨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FH)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cytologic 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时具有TCT检测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的宫颈筛查患者100例,对其进行FH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CINⅠ及以上为阳性),分别计算FH、TCT 2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FH检测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2.9%(58/70)、70.0%(21/30)、79.0%(79/100)、86.6%(58/67)和63.6%(21/33),TCT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7.1%(61/70)、76.6%(23/30)、84.0%(84/100)、89.7%(61/68)和71.9%(23/32),2种检测方法的检验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检验效能。结论 FH检测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新方法,简便、经济,具有与TCT同样高的临床应用价值。FH检测联合TCT技术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血红素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宗美 赵岭 王义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05-1606,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7~10 MHz)检测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壁、管腔、有无压迫及其血流情况,测量各段椎动脉内径。结...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7~10 MHz)检测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壁、管腔、有无压迫及其血流情况,测量各段椎动脉内径。结果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符合率为93.6%,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将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5大类,走行变异11例(1.6%),走向迂曲354例(51.2%),狭窄191例(27.6%),斑块79例(11.4%),闭塞13例(1.9%)。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符合率高,无创、无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椎动脉 颈椎 脊柱疾病
下载PDF
双向牵引治疗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 被引量:3
9
作者 孙荣智 吴继功 +2 位作者 刘永才 张松涛 吴天顺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0期621-621,共1页
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包括颈椎关节突关节脱位、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常见病.本病独具特点,即伤后立即出现颈部局部剧痛以至患者无法忍受,头颈强迫性倾斜,伸曲和旋转受限,合并神经根刺激或压迫者表现单侧上肢局部皮肤过敏、疼痛或... 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包括颈椎关节突关节脱位、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常见病.本病独具特点,即伤后立即出现颈部局部剧痛以至患者无法忍受,头颈强迫性倾斜,伸曲和旋转受限,合并神经根刺激或压迫者表现单侧上肢局部皮肤过敏、疼痛或感觉减退.采用理疗、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见效慢.我院自1995年-2002年采用双向牵引治疗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71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疾病 牵引术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钟元 张继东 +2 位作者 刘中远 周健 韦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75-577,共3页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2 4例颈椎病患者 ,累及椎间隙 2个 2 1例 ,3个 3例。均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 ,取自体髂骨移植 ,并用颈前路纯钛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均...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2 4例颈椎病患者 ,累及椎间隙 2个 2 1例 ,3个 3例。均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 ,取自体髂骨移植 ,并用颈前路纯钛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对全部患者平均随访 2 2 .5个月。术后 6个月内植骨融合率 10 0 % ,无椎间高度再丢失 ,颈椎生理弧度维持良好 ;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按Odom标准评定 ,优 15例 ,良 6例 ,可 3例。手术优良率为 87.5 %。结论 因减压彻底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的手术效果好。植骨钢板内固定后 ,保证了颈椎术后的即时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多节段颈椎病 椎体次全切除术 内固定 手术减压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萍 温凯辉 +2 位作者 徐滨 付玉荣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妇科门诊2350名患者行宫颈TCT和高危型FIPV检测,并对TCT异常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妇科门诊2350名患者行宫颈TCT和高危型FIPV检测,并对TCT异常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PHV负荷量由低至高行数量分级后,病理结果异常率分别为10.11%、31.75%、41.38%、53.02%和54.23%。结论宫颈病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病毒负荷量密切相关,随着病毒负荷量增加,宫颈病变发生率增加,其病变程度也相应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宫颈癌前病变 病毒负荷量 病理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对记忆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清 赵国东 孙树椿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2期751-752,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骨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伴有记忆力减退者日渐增多[1].
关键词 临床观察 椎动脉 颈椎病 记忆 CT
下载PDF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7
13
作者 张炎华 刘文静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9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2月间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取百会、颈夹脊穴、风池、大椎、风府、内关、太冲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推拿...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2月间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取百会、颈夹脊穴、风池、大椎、风府、内关、太冲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推拿的方法,在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88.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9,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针灸,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下载PDF
颈性心绞痛家兔模型颈肌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东昕 杨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5-866,共2页
目的观察颈性心绞痛家兔模型颈肌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选用大耳白兔,采用低头干预使家兔颈椎退变失稳并注射瘀血使其诱发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建立颈性心绞痛动物模型,运用m asson染色法观察颈肌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颈肌组织横断面... 目的观察颈性心绞痛家兔模型颈肌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选用大耳白兔,采用低头干预使家兔颈椎退变失稳并注射瘀血使其诱发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建立颈性心绞痛动物模型,运用m asson染色法观察颈肌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颈肌组织横断面可见肌纤维部分萎缩,粗细不均,肌纤维变性区域内有增生结缔组织长入及瘢痕形成,且颈肌肌纤维数量及横截面积均明显减少。结论颈椎失衡及局部炎症可导致颈肌本身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而颈肌的异常又对颈椎静力平衡产生重要影响,这可能是颈性心绞痛的发病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心绞痛 动物模型 颈肌 病理学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五步法”治疗前后血管结构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晶 顾洪双 +3 位作者 杨阳 孙建 李铮 杨英昕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经"五步法"(牵、按、熏、灸、电)治疗后其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为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及评价"五步法"治疗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12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经"五步法"(牵、按、熏、灸、电)治疗后其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为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及评价"五步法"治疗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12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转颈试验观察病例组经"五步法"治疗后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1)在12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有78例椎动脉内径偏细,其血流速度低于而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有49例椎动脉走形异常,其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在转颈试验后也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采用"五步法"治疗后,这些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恢复到正常范围;血流阻力指数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3)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其血管内径及走形异常等解剖结构未见改变。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椎动脉内径偏细、走形异常原因引起,导致血供不足、阻力增高血流动力学改变;"五步法"治疗后,血流速度恢复正常,阻力指数降低,但结构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 治疗 超声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养精柔筋”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理论探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董万涛 宋敏 邓强 《西部中医药》 2011年第9期35-37,共3页
从颈项部经筋的分布出发,通过经筋理论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提出"养精柔筋"手法,并通过现代医学及生物力学的研究加以佐证,阐明其通经舒筋、正骨柔筋、养精荣筋的机理,为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养精柔筋 经筋 手法
下载PDF
祛痰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轻症椎动脉型颈椎病对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冷安明 杨静 赵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祛痰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轻症椎动脉型颈椎病对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气虚血瘀型轻症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祛痰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轻症椎动脉型颈椎病对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气虚血瘀型轻症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祛痰活血汤治疗,都进行14 d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显效率是96.3%,对照组的总显效率是87.5%,在总显效率上,治疗组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眩晕与头痛评分都明显下降(P<0.05),同时经过治疗,在眩晕与头痛评分上,治疗组比对照组低(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颅内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和颈椎曲度、颈椎屈伸活动程度都明显上升(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期峰、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和颈椎曲度、颈椎屈伸活动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轻症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增加颅内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有利于颈椎病理状况的改善,提高总体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痰活血汤 气虚血瘀型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子宫颈疾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雷蕾 薛青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宫颈病变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再行LEEP手术的患者74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LEEP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53例(71.6%)LEEP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宫颈病变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再行LEEP手术的患者74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LEEP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53例(71.6%)LEEP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相符,16例(16.2%)LEEP术后病理结果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升级,其中4例为宫颈浸润癌。治疗了11例增生性子宫颈管黏膜炎。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病理学 临床 微波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延缓主动脉夹层病理过程的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政军 王虎 +2 位作者 张玉京 苏金林 李建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532,共7页
目的:探讨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对主动脉夹层病理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交感阻断组。采用β-氨基丙腈建立主动脉夹层模型,交感阻断组注射β-氨基丙腈前接受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术。采... 目的:探讨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对主动脉夹层病理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交感阻断组。采用β-氨基丙腈建立主动脉夹层模型,交感阻断组注射β-氨基丙腈前接受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术。采用无创尾动脉血压监测大鼠的血压和心率,药物阻滞法间接监测交感神经活性,HE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组织结构,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pelin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蛋白表达。结果:实验期间,手术对照组和交感阻断组体质量小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且交感阻断组体质量大于手术对照组(均P<0.05)。手术对照组的心率和交感神经活性较空白对照组增加(均P<0.05),而交感阻断组降低(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手术对照组主动脉管壁增厚,而交感阻断组主动脉管壁增厚情况较手术对照组有所改善。空白对照组主动脉血管壁中大量胶原蛋白-1被天狼星红染成褐色,交感阻断组次之,手术对照组胶原蛋白-1染色最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手术对照组Apelin、MMP-2、MMP-9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而交感阻断组Apelin、MMP-2、MMP-9蛋白表达较手术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术可有效减少诱导大鼠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及死亡,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少胶原蛋白1、Apelin、MMP-2、MMP-9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病理学 主动脉疾病/病理学 交感神经系统 颈上神经节 脂肪类/代谢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椎动脉椎前部的解剖学及其起源变异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家明 余庆波 张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为解剖学和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资料和参考。方法在114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椎动脉椎前部的起源、形态、行程和起始部外径。结果正常起源型:左侧89.47%、右侧100%起于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型均出现于左侧,占5.29%(12/227例),其... 目的为解剖学和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资料和参考。方法在114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椎动脉椎前部的起源、形态、行程和起始部外径。结果正常起源型:左侧89.47%、右侧100%起于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型均出现于左侧,占5.29%(12/227例),其中主要起于主动脉弓(83.34%):起点在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者占75%;起点在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后方者占8.33%;起点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外动脉者分别占8.33%,后者与枕动脉共干,而且起源和行程独特。左侧椎动脉外径41±0.09mm,右侧39±0.1mm。结论由于胚胎发育的关系,椎动脉起源异常主要发生在左侧,而且以起于主动脉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解剖学 颈椎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