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FAILURE ANALYSIS OF COAL PILLARS FOR SUBSIDENCE CONTROL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玉卓 王明立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involved in rock failure analysis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Fuzzy stochastic process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pillar/strata deformation process.Study shows that the evolution from da...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involved in rock failure analysis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Fuzzy stochastic process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pillar/strata deformation process.Study shows that the evolution from damage to failure of the rock materials under complex stress environments conforms to diffusion process.Coal pillar strength is analyzed using fuzzy failure analysis in two coa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pillar subsidence control fuzzy failure analysis
全文增补中
Stability and control of room mining coal pillars-taking room mining coal pillars of solid backfill recovery as an example 被引量:12
2
作者 ZHANG Ji-xiong HUANG Peng +2 位作者 ZHANG Qiang LI Meng CHEN Zhi-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21-1132,共12页
The stability of room mining coal pillars during their secondary mining for recovering coal was analyzed. A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damage and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coal pillars recovered by the caving mini... The stability of room mining coal pillars during their secondary mining for recovering coal was analyzed. A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damage and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coal pillars recovered by the caving mining method. During the damage progression of a single room coal pillar, the shape of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pillar transformed from the initial stable saddle shape to the final arch-shaped distribution of critical instability. By combining the shapes of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coal pillars with the ultimate strength theory, the safe-stress value of coal pillar was obtained as 11.8 MPa. The mechanism of instability of coal pillar groups recovered by the caving mining method was explained by the domino effect. Since the room coal pillars mined and recovered by the traditional caving mining method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secondary mining during recovery, the coal pillars would go through a chain-type instability failure. Because of this limitation, the method of solid backfilling was proposed for mining and recovering room coal pillars, thus changing the transfer mechanism of stress caused by the secondary mining(recovery) of coal pillars.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stope in the case of backfilling and recovering room coal pillars was built. The peak stress values inside coal pillars varied with the variance of backfilling ratio when the working face was advanced by 150 m. Furthermore, when the critical backfilling ratio was 80.6%, the instability failure of coal pillars would not occur during the solid backfill mining process. By taking Bandingliang Coal Mine as an example, the coal pillars' stability of stope under this backfilling ratio was studied, and a project scheme was desig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M MINING stability of coal pillarS coal MINING of SOLID BACKFILL ultimate strength instability failure
下载PDF
MODELING OF OVERBURDEN FAIL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INING TWO CLOSE-RANGE SEAMS USING ROOM-AND-PILLAR ANDLONGWALL MINING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卓 王明立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remaining coal pillars in a room and pillar section on the long wall face in the lower coal bed are tested by using equivalent material models. The failure laws of the overburden under...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remaining coal pillars in a room and pillar section on the long wall face in the lower coal bed are tested by using equivalent material models. The failure laws of the overburden under coal pillars are discussed. A phenomenon of sub weighting has been observed when long wall face is in process under the remaining pillars in room and pillar mining sec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because coal pillars underwent a course of the stress increasing before they were fully destroyed, the existence of the coal pillars would shorten the distance of periodical weighting of the main roof in the long wall face. Based on this, the characteristic equations of the overburden movement under coal pillar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pillar overburden failure sub weighting
全文增补中
相邻空区影响下三软巷道变形破坏规律与煤柱留设宽度研究
4
作者 解盘石 林伟典 +4 位作者 张小明 张颖异 黄宝发 杨航 曾佑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了探究相邻空区影响下三软煤层巷道掘进时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物理相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存在临空区后不同区段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塑性破坏范围以及位移分... 为了探究相邻空区影响下三软煤层巷道掘进时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物理相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存在临空区后不同区段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塑性破坏范围以及位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临空区是造成巷道掘进后非对称破坏的主要原因,使煤柱主应力方向与垂向夹角增大,巷道两帮应力呈煤柱侧大于实体煤侧的非对称分布特征;三软巷道破坏形式以剪切破坏为主,破坏主体为两帮,随着煤柱宽度增大,主应力方向与垂向夹角减小,巷道围岩破坏程度降低,临空区对巷道不同位置的影响程度不同,巷道中部围岩破坏程度大于端头处且煤柱侧破坏程度大于实体煤侧;煤柱宽度增大对巷道围岩应力以及煤柱破坏的改善程度有限,现场结果显示当煤柱宽度为20 m时巷道正常维护满足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巷道 煤柱宽度 巷道失稳 相邻空区 非对称破坏
下载PDF
河流下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特征和陷落柱防水煤柱留设研究
5
作者 韦四江 张林超 +1 位作者 王猛 谭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长平矿Ⅲ2317工作面在开切巷处揭露陷落柱,地表丹河流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受采动影响,陷落柱内部水体及河水可能通过开采裂隙导入回采空间,从而造成工作面突水。针对以上问题,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 目的长平矿Ⅲ2317工作面在开切巷处揭露陷落柱,地表丹河流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受采动影响,陷落柱内部水体及河水可能通过开采裂隙导入回采空间,从而造成工作面突水。针对以上问题,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对回采工作面覆岩“两带”高度、覆岩破坏特征和陷落柱煤柱留设宽度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工作面顶板垮落带与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分别为18.38,93.85 m,河水对工作面不构成突水威胁;无煤柱开采时,陷落柱一侧顶板裂隙沿陷落柱胶结面向上高度发育;结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煤柱宽度为35 m。工作面在留设35 m煤柱条件下安全完成回采,地表变形特征符合预期,最大下沉量达到4000 mm,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未发生突水事故。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安全开采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煤 覆岩破坏特征 “两带”高度 陷落柱活化 防水煤柱
下载PDF
张家峁矿近水体煤层群隔水煤柱合理宽度确定
6
作者 呼少平 胡俭 +6 位作者 姬中奎 杨帆 王海 贺晓忠 韩强 薛小渊 陈盼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7,共12页
针对张家峁常家沟水库近水体煤层开采后覆岩裂隙扩展诱发透水的潜在风险,对煤层开采过程中的覆岩破坏特征及裂隙扩展规律进行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为合理确定4^(-2)煤层的隔水煤柱宽度,基于矿山支承压力和静水压力对隔水煤柱的不... 针对张家峁常家沟水库近水体煤层开采后覆岩裂隙扩展诱发透水的潜在风险,对煤层开采过程中的覆岩破坏特征及裂隙扩展规律进行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为合理确定4^(-2)煤层的隔水煤柱宽度,基于矿山支承压力和静水压力对隔水煤柱的不同作用机理,将4^(-2)煤层隔水煤柱划分为矿压影响区和有效隔水区,分别构建了矿压影响区和有效隔水区的煤柱受力分析计算模型,推导了4^(-2)煤层矿压影响区和有效隔水区的理论宽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考虑煤层开采边界角与水体下伏不同煤层矿压影响区宽度的关系,提出了“上覆煤柱宽度+矿压影响区”的水体下伏煤层群隔水煤柱宽度确定方法。结果表明:4^(-2)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45~56 m,周期来压步距为13.8~14.9 m,上覆岩层冒落带高度为12~13 m;地表最大下沉量为2.0~2.2 m,下沉系数为0.571~0.629,4^(-2)、4^(-3)、4^(-4)和5^(-2)煤层隔水煤柱的合理宽度分别为25,39,51和87 m。现场实测隔水效果验证了近水体煤柱理论留设宽度的合理性及其工程适用性,为张家峁近水体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水体煤层群 覆岩破坏 隔水煤柱 矿压影响区 有效隔水区 合理宽度
下载PDF
煤柱回收工作面支护方案及顶板控制效果分析
7
作者 曹建波 王艳萍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243-248,253,共7页
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煤炭储采比大幅度下降,煤炭保有储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可持续开采受到严重威胁,对煤柱进行回收是提高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办法。以轿子山煤矿971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巷煤... 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煤炭储采比大幅度下降,煤炭保有储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可持续开采受到严重威胁,对煤柱进行回收是提高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办法。以轿子山煤矿971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顶板控制问题,运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确定了支架工作阻力,合理进行了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选型,设计了煤柱回收工作面的顶板控制方案,分析了工作面支护效果,保障煤柱回收工作面的安全回采。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煤柱回收工作面回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回收 矿压显现规律 液压支架 破坏特征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安阳煤矿煤柱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
8
作者 陈光林 周文凯 +3 位作者 郭彦会 冯晓辉 周兴龙 闫医慧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期6-10,18,共6页
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作为工作面安全通道的保护煤柱,既是本工作面回风巷道的组成部分,又是下一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道的组成部分,其留设宽度的合理性,既关系着工作面顺槽的安全稳定,又影响着矿井回采率,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难题之一。... 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作为工作面安全通道的保护煤柱,既是本工作面回风巷道的组成部分,又是下一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道的组成部分,其留设宽度的合理性,既关系着工作面顺槽的安全稳定,又影响着矿井回采率,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难题之一。区段煤柱留设过大,既造成煤炭资源浪费,又使得区段煤柱上覆顶板在支撑作用下,靠采空区侧上方经常大面积悬顶,部分导水裂隙带也因此不能有效闭合;区段煤柱留设过小,煤柱不能起到支撑载荷的作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顺槽容易发生变形破坏,引起采空区水及有害气体外泄。结合安阳煤矿实际,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提出合理的煤柱参数与煤帮支护技术,指导现场实际工作。结果对动压巷道围岩的维护、煤炭安全高效的生产和煤炭资源回采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同类型矿井工作面区段护巷煤柱的合理留设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煤矿 区段煤柱 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煤柱应力区的巷道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开昶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4期163-165,共3页
在连续煤层开采过程中,上部采空区残余煤柱常导致下伏长壁开采工作面产生强应力,应力积累会造成回采巷道严重破坏变形。为此,以隆泰煤矿巷道的应力破坏变形过程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采矿巷道围岩的破坏变形过程,运用FLAC3D模拟了应力... 在连续煤层开采过程中,上部采空区残余煤柱常导致下伏长壁开采工作面产生强应力,应力积累会造成回采巷道严重破坏变形。为此,以隆泰煤矿巷道的应力破坏变形过程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采矿巷道围岩的破坏变形过程,运用FLAC3D模拟了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巷道周围垂直应力和破坏带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支护煤柱以下工作阻力普遍较高,平均值为9726.6kN,采空区以下普遍较低,平均值为7 655.5 k N;受影响,回采巷道在距工作面30 m以外变形破坏程度相对中等,在距9+10号工作面30 m以内变形破坏程度相对严重;基于残留煤柱集中应力分布特征,采用水力压裂控制其力学特性,改善了回采巷道应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 应力区 巷道破坏变形 水力压裂
下载PDF
义桥煤矿边界煤柱留设合理性研究
10
作者 左常清 刘亚楠 田晓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针对义桥煤矿边界煤柱留设宽度合理性问题,根据义桥煤矿3311工作面地质采矿资料,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331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边界煤柱承载应力分布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31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义桥煤矿3311工作面与唐阳煤矿431... 针对义桥煤矿边界煤柱留设宽度合理性问题,根据义桥煤矿3311工作面地质采矿资料,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331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边界煤柱承载应力分布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31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义桥煤矿3311工作面与唐阳煤矿431工作面采空区之间煤柱宽度为74~80 m,煤柱塑性区宽度为68 m,此时两矿之间煤柱塑性区未贯通。通过理论分析得到3311工作面边界煤柱平均应力为38.36 MPa。3311工作面边界煤柱宽度为74 m时,煤柱极限强度为91.26 MPa,煤柱的稳定性安全系数为2.38,大于1.5的临界值,煤柱承载性能良好。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果,义桥煤矿边界煤柱可以保持一定稳定性,煤柱留设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稳定性 数值模拟 破坏场 应力场
下载PDF
上覆近距离遗留煤柱下巷道综合支护技术研究
11
作者 高玉军 张中原 +3 位作者 董飞 王梦成 褚居涛 孙利辉 《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55-159,165,共6页
为解决近距离条件下上覆遗留煤柱作用下造成下伏巷道掘进变形大、原有支护方案无法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的问题,以沙曲二矿5303工作面机轨合一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矿压监测等方法,分析了上覆采空区遗留煤柱向底板煤... 为解决近距离条件下上覆遗留煤柱作用下造成下伏巷道掘进变形大、原有支护方案无法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的问题,以沙曲二矿5303工作面机轨合一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矿压监测等方法,分析了上覆采空区遗留煤柱向底板煤岩体传递载荷规律,研究了采动作用下底板破坏特征,提出了上覆遗留煤柱影响区内巷道综合支护技术。结果表明:遗留煤柱区在煤层底板造成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基于塑性滑移线场理论计算获得底板破坏深度为6.38 m,机轨合一巷处于破坏深度边缘;提出了巷道迎头锚网索支护+滞后巷道顶板桁架锚索补强支护以及单体液压支柱+∏型钢梁加强支护的综合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和现场矿压监测表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变形量分别为210 mm和151 mm,顶部锚杆和锚索受力分别为142.4 kN和245 kN,均在可控范围内,该技术为在构造影响区、高应力区等特殊条件下巷道支护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遗留煤柱 应力集中 底板破坏 综合支护
下载PDF
神东矿区遗留煤柱间隔岩层顶板破坏特征分析
12
作者 王林涛 郑凯歌 +3 位作者 张俭 杨森 程志明 张超 《陕西煤炭》 2024年第8期39-45,共7页
以神东矿区石圪台煤矿2^(-2)煤层为工程背景,对近距离煤层条件下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顶板破断规律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践等方法,分析了遗留煤柱下间隔层裂隙发育特征,阐明了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3个阶... 以神东矿区石圪台煤矿2^(-2)煤层为工程背景,对近距离煤层条件下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顶板破断规律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践等方法,分析了遗留煤柱下间隔层裂隙发育特征,阐明了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3个阶段及其特点,揭示了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强矿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超前区域弱化治理思路并应用于现场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上部“倒梯形”载荷结构作用,遗留煤柱在煤层底板会产生应力集中,导致间隔岩层易沿煤柱边界产生纵向下行裂隙,该裂隙对间隔关键层破断特征有一定影响;在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可将工作面过煤柱划分为“进煤柱阶段”“煤柱中阶段”和“出煤柱阶段”,而“出煤柱阶段”是发生强矿压显现的主要阶段,提出了在该阶段进行水力压裂控制措施,在治理区域工作面来压步距降低9.8%,来压强度降低13.6%,动载系数降低10.6%。实践表明,水力压裂控制措施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该矿区后续工作面开采动力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近距离煤层 遗留煤柱 间隔关键层 顶板破坏特征 水力压裂
下载PDF
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超前煤柱群冲击失稳机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国瑞 朱卫兵 +3 位作者 白锦文 余丹 谢建林 李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工作面前方遗留煤柱群(后文简称“超前煤柱群”)在采动影响下会发生链式冲击失稳,诱发动载矿压灾害并影响下伏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揭示超前煤柱群链式冲击失稳机制是浅埋近距离煤层安全开采的根本前提。本文实测分析了元宝湾煤矿房式... 工作面前方遗留煤柱群(后文简称“超前煤柱群”)在采动影响下会发生链式冲击失稳,诱发动载矿压灾害并影响下伏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揭示超前煤柱群链式冲击失稳机制是浅埋近距离煤层安全开采的根本前提。本文实测分析了元宝湾煤矿房式采空区下伏6107工作面开采的覆岩移动规律,发现了超前煤柱群的回弹变形现象,开展了房式采空区下伏煤层开采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房采煤柱群-覆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采动影响下超前煤柱群回弹冲击失稳的动态过程,揭示了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超前煤柱群的冲击失稳机制。结果表明:(1)浅埋柱采区近距离下伏煤层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覆岩呈现出“先短暂回弹后剧烈下沉”的运动特征,即首先存在极短时间的覆岩回弹变形现象,之后出现了部分覆岩的整体破断与垮塌。由此,反推出采动影响下超前煤柱群也发生了回弹变形。(2)柱式采空区下伏煤层开采过程中关键柱在覆岩沉降和超前支承压力的作用下最早出现斜切破坏,引起载荷的转移,加剧邻近部分房采煤柱群的应力集中程度,进而发生链式斜切破坏。在此过程中,覆岩持续沉降,裂隙也不断发育,形成剪切贯通断裂面,发生破断回转,促使超前煤柱群回弹变形与冲击失稳,引发层间岩层的全厚切落,带动更大规模房采煤柱群的链式失稳,并造成下伏工作面动压灾害的发生。(3)浅埋近距离下伏煤层开采“煤柱群-覆岩”的失稳垮塌过程可以细分为:关键柱斜切破坏阶段、关键柱邻近部分煤柱群破坏阶段、超前煤柱群回弹冲击失稳阶段、覆岩垮塌与层间岩层切落致灾阶段。(4)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超前煤柱群冲击失稳是“煤柱群回弹变形”与“覆岩联动垮塌”共同作用且互馈影响的动态过程。该研究可以解释柱式采空区下伏近距离煤层开采超前动载矿压的显现原因,有望为超前动载矿压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并进一步保障近距离煤层群的安全绿色高回收率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柱 煤柱群 回弹变形 冲击失稳 岩层切落 动载矿压
下载PDF
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覆岩破坏及应力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江 张成 孙亚超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
以赵家梁煤矿大巷煤柱回收为研究背景,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覆岩破坏及应力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101工作面采空后,靠采空区侧保护煤柱应力峰值为5.12 MPa,距采空区7 m;3102工作面采空后,靠... 以赵家梁煤矿大巷煤柱回收为研究背景,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覆岩破坏及应力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101工作面采空后,靠采空区侧保护煤柱应力峰值为5.12 MPa,距采空区7 m;3102工作面采空后,靠采空区侧保护煤柱应力峰值为5.2 MPa,距采空区8.5 m;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回采完成后,保护煤柱上方应力分布呈马鞍形,两侧采空对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影响较小。现场实测数据与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所得数据相符,验证了相似模拟实验用于类似问题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巷煤柱稳定性 覆岩破坏 应力演化 物理相似模拟 现场实测
下载PDF
采空区遗留煤柱下伏煤巷变形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磊 孙国庆 +3 位作者 张立生 杨富强 王兆峰 王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高家梁煤矿30102辅运巷采掘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遗留煤柱下伏煤巷,揭示了其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主要结论:受外部应力环境(上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非均匀传递)以... 以高家梁煤矿30102辅运巷采掘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遗留煤柱下伏煤巷,揭示了其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主要结论:受外部应力环境(上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非均匀传递)以及支护构件选择不合理等影响因素,30102辅运巷两帮非对称变形破坏,而顶板整体下沉明显;建立了近距离煤层下伏煤巷破坏结构模型,分析发现采空区遗留煤柱下伏煤巷非均布受载是导致顶板整体下沉及两帮非对称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且非均布受载越强,巷道围岩越易发生非对称变形破坏;数值模拟及现场巷道表面位移监测发现,采用非对称支护后巷道表面移近量明显比原支护条件下的表面移近量小,有效地控制住了巷道围岩的非对称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煤巷 非对称变形 破坏机理 控制
下载PDF
深埋薄煤层沿空巷道煤柱宽度确定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刚 刘志文 +3 位作者 张满国 经来旺 彭绍驰 李树文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0,共5页
为了研究深埋薄煤层地质条件下的沿空巷道煤柱宽度确定方法及其稳定性。以甘肃庆阳核桃峪煤矿2804工作面为背景,采用数值仿真技术确定了2804工作面侧向实体煤的应力分布规律曲线;通过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和极限平衡理论确定了煤柱宽度的... 为了研究深埋薄煤层地质条件下的沿空巷道煤柱宽度确定方法及其稳定性。以甘肃庆阳核桃峪煤矿2804工作面为背景,采用数值仿真技术确定了2804工作面侧向实体煤的应力分布规律曲线;通过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和极限平衡理论确定了煤柱宽度的上下阈值;分析了巷道宽度为5.6 m、煤柱宽度分别为7、9、15 m状态下的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处于深埋薄煤层地质条件的2803回风巷道煤柱宽度上下阈值分别为7.23 m和2.07 m;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剪应力曲线与抗剪强度曲线相交区域面积逐渐减小,从而造成更大的煤岩破坏面积;进而确定2803回风巷道的煤柱宽度为7 m时能够有效地兼顾护巷能力和经济效益,并能够为后续水治理提供富裕空间。该研究成果同样能够为同类型煤矿煤柱宽度的确定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函数 煤柱宽度 剪切破坏 煤柱稳定性 极限平衡理论
下载PDF
厚煤层坚硬顶板区段煤柱留设尺寸与失稳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宁平 孙崇宁 +5 位作者 李涛 贾晓广 方光俊 陈梁 白如鸿 孙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58,共6页
为解决厚煤层坚硬顶板下煤柱合理尺寸与失稳控制难题,以榆树湾煤矿为背景,基于微单元图像识别技术定量表征了巷道非对称破坏特征,结合有限元法和解析法,确定了煤柱合理宽度并分析了顶、帮支护强度与煤柱宽度的关系,针对性提出了巷道非... 为解决厚煤层坚硬顶板下煤柱合理尺寸与失稳控制难题,以榆树湾煤矿为背景,基于微单元图像识别技术定量表征了巷道非对称破坏特征,结合有限元法和解析法,确定了煤柱合理宽度并分析了顶、帮支护强度与煤柱宽度的关系,针对性提出了巷道非对称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呈现帮大顶小的破坏特点,帮部S形非对称破坏突出,应是重点控制对象;随着煤柱宽度减小,帮部所需支护强度越显著大于顶板,原方案下支护强度与煤柱宽度匹配失调,加剧巷道非对称破坏;以煤柱塑性区面积占比50%、弹性核区宽度3 m为阈值,煤柱的合理宽度下限为15 m;采用优化后的方案,巷道非对称破坏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况下巷道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 坚硬顶板 厚煤层 关键块体 非对称破坏
下载PDF
柱旁单侧充填煤充结构体的破坏响应特征与失稳机制
18
作者 崔博强 白锦文 +6 位作者 冯国瑞 王善勇 王凯 史旭东 郭军 杨欣宇 宋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1-2446,共16页
为研究柱旁单侧充填后“充填体-煤柱”协同承载结构体(BP煤充结构体)的破坏响应特征,首先,借助三维光学散斑监测仪和声发射系统,开展6组不同类型BP煤充结构体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实时监测表面变形信息和试样破裂信号;其次,构建基于声发... 为研究柱旁单侧充填后“充填体-煤柱”协同承载结构体(BP煤充结构体)的破坏响应特征,首先,借助三维光学散斑监测仪和声发射系统,开展6组不同类型BP煤充结构体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实时监测表面变形信息和试样破裂信号;其次,构建基于声发射特征的BP煤充结构体单轴压缩损伤模型;最后,揭示BP煤充结构体单轴压缩的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体元件体积占比的增加,BP煤充结构体的承载能力逐渐减小,弹性模量先减小后增大,而峰值应变先增大后减小。BP煤充结构体试样在单轴加载过程中,应变集中带首先出现在煤-充界面,其次出现在体积占比较大的元件中,最后出现在体积占比较小的元件中;最大声发射能量均出现在体积占比较大的元件中。BP煤充结构体试样的损伤会经历一个渐进损伤过程,主要包括初始损伤阶段、损伤发展阶段和损伤衰减阶段;煤体元件体积占比越大,BP煤充结构体损伤值增长越迅速,也更易造成结构体突然失稳;相反,充填体元件体积占比的增大会延缓BP煤充结构体试样的损伤速度。BP煤充结构体试样的失稳最早由煤-充界面的剪切破坏或拉伸破坏所引发,之后煤体元件或充填体元件发生联动破坏,导致BP煤充结构体试样丧失整体承载能力,并引发最终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旁单侧充填 煤充结构体 单轴加载 破坏响应 失稳机制
下载PDF
近距离不规则采空区下综放煤巷分区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华博 孟凡净 +1 位作者 花少震 王浩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了解决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的控制难题,以小峪煤矿不规则采空区下近距离厚煤层综放煤巷为工程背景,将试验巷道划分为普通段、采空区下及残留煤柱下等多个区域,通过地质雷达探测、钻孔窥视、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比分... 为了解决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的控制难题,以小峪煤矿不规则采空区下近距离厚煤层综放煤巷为工程背景,将试验巷道划分为普通段、采空区下及残留煤柱下等多个区域,通过地质雷达探测、钻孔窥视、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煤巷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近距离不规则采空区下综放煤巷围岩塑化破坏范围为2.15 m;工作面超前剧烈采动影响距离为26 m;综放煤巷回采帮松动范围大于实体煤帮0.5 m。基于此,提出了普通区煤巷常规支护及采空区下与残留煤柱下煤巷槽钢锚索加强支护的分区联合控制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分区组合支护技术显著控制了围岩大变形,保障了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厚煤层 不规则采空区 非对称破坏 残留煤柱 分区联合控制
下载PDF
基于圆孔应力势函数法的核桃峪矿煤柱宽度确定
20
作者 梁戈龙 杨小全 +5 位作者 焦建军 张海成 李秀军 经来旺 彭绍驰 李树文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5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工作面尺寸以及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沿空留巷煤柱宽度确定方法,以甘肃庆阳核桃峪煤矿为背景,使用等效圆孔模型对矩形采空面进行替代,将煤柱简化为遍布水平节理与竖直节理的节理模型,引用弹性力学中应力势函数,结合摩尔-库伦... 为了研究不同工作面尺寸以及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沿空留巷煤柱宽度确定方法,以甘肃庆阳核桃峪煤矿为背景,使用等效圆孔模型对矩形采空面进行替代,将煤柱简化为遍布水平节理与竖直节理的节理模型,引用弹性力学中应力势函数,结合摩尔-库伦准则对水平节理的剪切强度以及数值节理的剪切与拉伸强度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了不同等效圆孔半径和不同侧压系数下的煤柱抗剪强度曲线。结果表明:水平节理的剪切破坏是造成煤柱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竖直节理的拉伸破坏主要集中在煤柱表面;同时,较大的等效圆孔半径会造成更大的影响范围以及更大的煤柱破坏面积;而较大的侧压系数能够提供给煤柱较大的围压,提高煤柱的抗压能力,进而使得煤柱的失稳破坏面积显著减小。该研究可以为煤矿开采工程中的沿空留巷煤柱宽度确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势函数 煤柱宽度 遍布节理 失稳破坏 侧压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