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analyte Biosensor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and Galactose Based on Micromachined Chamber-type Electrodes
1
作者 贾能勤 章宗穰 +1 位作者 朱建中 张国雄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9期908-912,共5页
An amperometric multianalyte biosensor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and galactos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chamber-type electrodes, which were fabricated by micromachining technology. The dual cham-ber... An amperometric multianalyte biosensor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and galactos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chamber-type electrodes, which were fabricated by micromachining technology. The dual cham-ber-type enzyme electrode with glucose and galactose sensor elements was integrated onto one microchip.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f this biosensor were optimized. The biosensor exhibited a linearity of up to 4.0 mol/L for glucose and 4.5 mol/L for galactose, and the response time was about 30 s for glucose and 40 s for galactose. No cross-talking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course of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the two analytes. Interference from electroactive species, such as ascorbic acid and uric acid, was minimized due to the permselectivity of Nafion film. In addition, the biosensor displayed a storage stability of longer than one mon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nalyte biosensor micromachining technology chamber-type electrode
原文传递
外部机械化室式热处理炉设计分析
2
作者 王宝来 苏宁 +3 位作者 陈鼎 车恩林 刘君 王震 《真空》 CAS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外部机械化室式热处理炉是钢管、钢棒热处理的重要设备,科学、合理化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其整体运行效率和钢管质量。本文从外部机械化室式热处理炉工艺、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分析外部机械化室式热处理炉的整体设备设计需求。以某热处理炉设... 外部机械化室式热处理炉是钢管、钢棒热处理的重要设备,科学、合理化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其整体运行效率和钢管质量。本文从外部机械化室式热处理炉工艺、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分析外部机械化室式热处理炉的整体设备设计需求。以某热处理炉设计为例,结合其工艺要求、安装流程、安全和质量检验要求,从不同方面探究了热处理炉的设计难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室式热处理炉 设计
下载PDF
安哥拉地块北部Dondo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岩石成因:Columbia超大陆聚合的响应
3
作者 刘伟 张洪瑞 +6 位作者 罗迪柯 贾鹏飞 靳立杰 周永刚 梁云汉 王子圣 李春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7-257,共21页
安哥拉西部地区广泛发育古元古代Eburnean造山期花岗岩,是研究安哥拉地块构造岩浆作用特征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安哥拉地块北部Dondo地区大面积出露的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Dondo地区斑状... 安哥拉西部地区广泛发育古元古代Eburnean造山期花岗岩,是研究安哥拉地块构造岩浆作用特征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安哥拉地块北部Dondo地区大面积出露的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Dondo地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983.3±7.7)Ma和(1956.6±7.5)Ma,均为古元古代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样品具有高SiO_(2)含量、富碱、高10~4Ga/Al值、高FeO^(T)/(FeO^(T)+MgO)值和Zr+Nb+Ce+Y含量,低MgO、TiO_(2)、CaO和P_(2)O_(5)含量的特征;微量元素富集Rb、K、Th、U、Zr和Hf,亏损Sr、Nb、Ta、P和Ti;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整体不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锆饱和温度计算所有花岗岩的结晶温度为757~889℃;以上这些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A2型花岗岩一致。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的数据表明,两种花岗岩可能由来源于下地壳物质与地幔来源基性岩浆混合所形成。两种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形成时代、矿物组成和连续的主微量元素变化趋势,这些特征表明它们的原始岩浆来自同一岩浆房,而二者之间特征的差别是由岩浆房内的晶体-熔体分异所主导。据此,本文认为:产生钾长石斑晶的岩浆曾经在地壳深部作过长时间滞留,导致钾长石稳定结晶,增加了岩浆的黏度和密度,使岩浆处于冻结状态;随后在幔源岩浆注入带来的热扰动和富集挥发分的作用下,冻结岩浆房迅速活化,从而发生晶体-熔体的分离,抽离的熔体形成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而混有先存晶体的岩浆则形成了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综合区域和全球构造演化历史,本次研究认为Dondo地区花岗岩形成于巴西Sao Francisco克拉通和Congo克拉通后碰撞的构造环境,该期岩浆活动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的碰撞造山事件在安哥拉地块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哥拉地块 古元古代 岩石成因 A型花岗岩 冻结岩浆房活化 Columbia超大陆
下载PDF
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对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率及左心腔显影分级的影响
4
作者 于长莲 王琦光 +4 位作者 庚靖淞 肖家旺 王思晨 王玉霞 吕欣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对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率及左心腔显影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右心声学造影的2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4例。对照...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对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率及左心腔显影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右心声学造影的2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4例。对照组在右心声学造影中应用24G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观察组应用22G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在平静呼吸下及行Valsalva动作后左心腔显影分级情况和总阳性率。结果平静呼吸下,观察组左心腔显影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Valsalva动作后,观察组左心腔显影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平静呼吸下及Valsalva动作后总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右心声学造影检查中采用22G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提高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率,左心腔显影分级更准确,可为临床介入手术提供参考资料,又能减轻反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声学造影 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 左心腔显影分级 阳性率
下载PDF
矿用救援提升舱二次逃生机构设计及验证
5
作者 孙保山 《煤矿机械》 2024年第4期108-110,共3页
矿用救援提升舱是地面钻孔救援的重要装备之一,提升救援过程中因钻孔偏斜、套管变形、孔壁坍塌、钢丝绳断裂等原因导致提升舱无法继续向上提升,此时人员需从舱内再次进入巷道,等待二次救援。为实现上述功能,在提升舱内设计了二次逃生机... 矿用救援提升舱是地面钻孔救援的重要装备之一,提升救援过程中因钻孔偏斜、套管变形、孔壁坍塌、钢丝绳断裂等原因导致提升舱无法继续向上提升,此时人员需从舱内再次进入巷道,等待二次救援。为实现上述功能,在提升舱内设计了二次逃生机构。当发生提升舱被卡等紧急情况时,断绳保护机构将提升舱固定于井筒内,快速脱开机构实现人员舱与下舱段有效脱离,下舱段沿井筒下坠至井底,形成二次逃生通道;被救人员的安全带挂到离合式缓降机挂钩上,以最快1.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沿着二次逃生通道落回井底,等待二次救援。为验证二次逃生机构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救援提升舱的二次逃生试验,快速脱开机构、缓冲机构及离合式缓降机运行可靠,为地面钻孔提升救援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钻孔救援 提升舱 二次逃生 断绳保护机构 快速脱开机构 离合式缓降机
下载PDF
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结构抗浮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康 翟秋 +2 位作者 关云飞 唐译 夏伟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作为一种新型水工结构,其检修期抗浮稳定性是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依托工程实例,基于加载系数法,建立不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结构抗浮稳定性数值分析模型,与依据规范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将该方法用于... 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作为一种新型水工结构,其检修期抗浮稳定性是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依托工程实例,基于加载系数法,建立不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结构抗浮稳定性数值分析模型,与依据规范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将该方法用于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结构抗浮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卸荷板设置在墙后排水管安装高程附近对提高结构抗浮稳定性有显著效果;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适用于该结构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稳定性 加载系数法 卸荷板 整体式闸室
下载PDF
后装^(192)Ir放射源空气比释动能强度的测量及不确定度分析
7
作者 罗斌 李贤富 +5 位作者 曹璐 蒋伟 郭飞 谢力 阳华东 许鹏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4期56-60,67,共6页
目的分析验证后装^(192)Ir放射源的空气比释动能强度,探讨井型电离室法测量过程中各项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方法首先按照井型电离室法测量^(192)Ir源的空气比释动能强度,在验证完成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再综合运... 目的分析验证后装^(192)Ir放射源的空气比释动能强度,探讨井型电离室法测量过程中各项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方法首先按照井型电离室法测量^(192)Ir源的空气比释动能强度,在验证完成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再综合运用A类或B类不确定度评定计算得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在34次的测量计算中,我院3颗^(192)Ir源的测量值与计划系统计算值相对误差均符合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临床应用小于±3%的标准,且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4.1%(k=2)。结论井型电离室法能够精准测量^(192)Ir源的空气比释动能强度,该方法扩展不确定度的最大影响因素为井型电离室的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校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Ir放射源 空气比释动能强度 不确定度 井型电离室法
下载PDF
异侧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洋 韩雷 +3 位作者 田振华 狄高健 李树航 叶昆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07,82,共6页
竖缝式鱼道因其能够适应不同水位变化、消能效果明显、水流流态稳定等特点而逐渐引起水利工程界的重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池室长宽比对异侧式竖缝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池室长宽比的变化对单位体积耗散率影响较小;主流... 竖缝式鱼道因其能够适应不同水位变化、消能效果明显、水流流态稳定等特点而逐渐引起水利工程界的重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池室长宽比对异侧式竖缝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池室长宽比的变化对单位体积耗散率影响较小;主流区沿程衰减率先随池室长宽比的增大而增大,后保持不变。池室长宽比越大,池室内最大流速越靠近竖缝处;不同池室长宽比,池室主流流速与池室最大流速(主流流速沿程变化最大值)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池室长宽比L/B在1.00~1.13之间,可在鱼道主流区内获得较好的水流流态、较大的回流区及较好的消能效果,有利于研究区内鱼类的洄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室长宽比 异侧式 竖缝鱼道 水力特性
下载PDF
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源井型电离室校准
9
作者 支世杰 王波 +3 位作者 李小松 王继 王培玮 任世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8-533,共6页
对高剂量率60Co近距离治疗放射源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进行测量并校准井型电离室。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方法利用指型电离室测定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标准值,进而对井型电离室校准。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标准值为1.0613×10^(-2)Gy·... 对高剂量率60Co近距离治疗放射源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进行测量并校准井型电离室。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方法利用指型电离室测定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标准值,进而对井型电离室校准。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标准值为1.0613×10^(-2)Gy·m^(2)·h^(-1),井型电离室的校准因子为9.391×10^(5)Gy·m^(2)·h^(-1)·A^(-1);60Co放射源的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标准值的不确定度为2.11%(k=2),井型电离室校准因子的不确定度为2.6%(k=2)。实现了60Co近距离治疗放射源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量及其井型电离室的校准,为高剂量率^(60)Co近距离治疗源的临床质控提供了量值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 ^(60)Co放射源 井型电离室
下载PDF
某110 kV GIS盆式绝缘子局部放电检测与解体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竣 邱炜 +6 位作者 蔡川 刘鑫 郭超 石凯萌 陈星宇 何凯 陈佳 《四川电力技术》 2023年第5期86-90,共5页
对一起110 kV GIS盆式绝缘子局部放电的异常信号,综合利用特高频、超声波、气体成分分析以及GIS重症监护系统等多手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通过时差定位精确锁定了放电源位于隔离开关气室。结合特高频图谱特征以及放电源的定位位置,判断... 对一起110 kV GIS盆式绝缘子局部放电的异常信号,综合利用特高频、超声波、气体成分分析以及GIS重症监护系统等多手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通过时差定位精确锁定了放电源位于隔离开关气室。结合特高频图谱特征以及放电源的定位位置,判断该气室盆式绝缘子附近存在绝缘类放电。经开罐检查,该气室内盆式绝缘子与隔离开关导电杆之间的胶合处存在烧蚀痕迹,胶合处的装配工艺不良使得该部位出现毛刺以及气隙,形成不均匀强电场导致局部放电。该起盆式绝缘子放电是一起较为典型的绝缘类放电案例,可以为今后类似异常情况的分析处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隔离开关气室 盆式绝缘子 特高频 绝缘类放电
下载PDF
避难硐室隔绝式智能自动苏生器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燕军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为提高自动苏生器的使用范围,在原自动苏生器基础上改进设计了隔绝式智能自动苏生器,可有效阻止外界环境有害气体渗入,实现呼吸状态智能判断及供氧方式自动转换,满足瞬间大流量氧气的需求。
关键词 灾变环境 避难硐室 隔绝式 智能 自动苏生器
下载PDF
大斗沟煤矿井下甲烷浓度监测系统设计研究
12
作者 崔颖慧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大斗沟煤矿KJ90型甲烷浓度监测系统智能化程度低,与煤矿其他安全控制系统联动性能差,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构建四层监测架构甲烷浓度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了以红外光源和热释电探测器双通道检测模块配合反射式光学气室的甲烷传感器... 大斗沟煤矿KJ90型甲烷浓度监测系统智能化程度低,与煤矿其他安全控制系统联动性能差,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构建四层监测架构甲烷浓度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了以红外光源和热释电探测器双通道检测模块配合反射式光学气室的甲烷传感器光学系统,通过主函数周期轮询调用功能程序实现系统监测、控制与联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监测 窄带物联网 反射式气室
下载PDF
变电站预制舱式高压室结构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孟晨旭 陈伟明 +2 位作者 罗其锋 刘文平 陈伟雄 《电工电气》 2023年第7期56-60,共5页
建成后的传统变电站高压室结构单一,缺少防尘保温、运行环境控制、设备监视等功能。提出一种新型的变电站预制舱式高压室结构,该结构的设备舱体与电气设备在设备厂完成安装调试后到达现场快速拼装,实现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率的目的... 建成后的传统变电站高压室结构单一,缺少防尘保温、运行环境控制、设备监视等功能。提出一种新型的变电站预制舱式高压室结构,该结构的设备舱体与电气设备在设备厂完成安装调试后到达现场快速拼装,实现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率的目的,通过在密闭的舱体内增加通风系统与空调系统,舱体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并在开关柜前后设置巡视机器人及其运行轨道,实现预制舱防尘保温、运行环境控制、设备监视等功能,为电力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也为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便利。经110 kV同福站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结构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预制舱式高压室 双层结构 多功能
下载PDF
基于微腔型电极的半乳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能勤 朱燕 +2 位作者 章宗穰 朱建中 张国雄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911-914,共4页
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芯片(腔深300μm,铂工 作电极1.2×1.2mm2)。作者对微腔型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表征。并通过明胶包埋法将 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中,构成微腔型半乳糖传感... 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芯片(腔深300μm,铂工 作电极1.2×1.2mm2)。作者对微腔型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表征。并通过明胶包埋法将 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中,构成微腔型半乳糖传感器。该酶电极对半乳糖测定的上限为 4.5mmol/L,相关系数为0.9980。较适宜的pH范围为7.0~7,5,响应时间<50 s。该酶电极 在14天内连续使用,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放置一个月后测试仍保持较好的电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传感器 微控型电极 半乳糖测定
下载PDF
厢式压滤机最佳操作周期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匡继勇 王雁鸣 倪晓梅 《轻工机械》 CAS 2005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将厢式压滤机的固液分离过程划分为压滤阶段(过滤阶段和液力压密脱水阶段)和洗涤阶段,对其最佳操作周期以及最大生产能力进行了理论性探讨。其结果可供操作参考。
关键词 厢式压滤机 过滤时间 操作周期
下载PDF
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勇 叶应嘉 +4 位作者 鲍先议 周龑丽 许荣 彭婷婷 余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采用Siepser术式缝合虹膜的方法将人工晶状体的双襻以10-0聚丙烯缝线分别缝合固定于中周部虹膜。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术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偏心度、倾斜度、稳定性),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3~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经虹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后1个月裸眼远视力均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后1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3例(17.6%)偏心,无人工晶状体倾斜病例。术中前房出血2例,均为少量,于术后1周内吸收;角膜轻度水肿4例,均在术后1周内透明。术后4例瞳孔近圆形,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操作便捷,手术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虹膜 缝线固定术 无晶状体眼 后房型
下载PDF
气箱式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清灰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岩 郝文阁 +1 位作者 裴莹莹 赵光玲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93-1598,共6页
为了揭示气箱式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机理,应用压缩气体流动能量方程,推导出滤袋表面的反向清灰风速数学表达式;根据袋式除尘器实验模型测定的数据,得出了剥离力与粉尘剥离率之间的关系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清灰系统设计方法;应用气体... 为了揭示气箱式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机理,应用压缩气体流动能量方程,推导出滤袋表面的反向清灰风速数学表达式;根据袋式除尘器实验模型测定的数据,得出了剥离力与粉尘剥离率之间的关系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清灰系统设计方法;应用气体射流理论得到了脉冲喷吹质量流量、喷吹口直径、空压机供气压力和供气量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粉尘负荷一定的条件下,给定预期的剥离率,可以得到所必需的反向清灰风速和喷吹气体流量,据此可以确定清灰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箱式脉冲袋式除尘器 脉冲清灰 剥离率 剥离力 射流
下载PDF
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常见临床分型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任静 刘静雯 秦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071-1075,共5页
外伤性青光眼是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种,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分为眼内积血型、房角挫伤型、晶状体相关型、粘连增殖型。每种类型的治疗方法不同,对具体病例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保护患者视力具... 外伤性青光眼是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种,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分为眼内积血型、房角挫伤型、晶状体相关型、粘连增殖型。每种类型的治疗方法不同,对具体病例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保护患者视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青光眼 眼内积血型 房角挫伤型 晶状体相关型 粘连增殖型
下载PDF
涡流室式柴油机性能的改进和排放的降低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凤标 李德桃 +2 位作者 潘剑峰 胡林峰 吴建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国内涡流室式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方面的发展现状 ,并介绍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和提高其性能。
关键词 涡流室式 直喷式 柴油机 燃油 经济性排放 性能 排气 废气
下载PDF
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的鉴定 被引量:35
20
作者 孙宗修 熊振民 +1 位作者 闵绍楷 斯华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9-55,共7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应用两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籼型5460不育系对温度与光照的反应。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对照品种(系)的育性在所有处理中都表现正常,而5460不育系在日最高/最低温度为27/22℃、平均为23.5℃时,不论光照时间为12.0h、1...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应用两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籼型5460不育系对温度与光照的反应。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对照品种(系)的育性在所有处理中都表现正常,而5460不育系在日最高/最低温度为27/22℃、平均为23.5℃时,不论光照时间为12.0h、13.5h 还是15.0h/日,其花粉育性与套袋自交结实率都基本正常,在33/28℃,平均为29.5℃时,不论光照如何,大部分植株表现为完全不育或高度不育。套袋自交结实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光照长度引起育性变化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温度间的差异极显著,光温互作效应也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表明5460不育系是“温度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这一结论与1987年福州地区的气象资料和5460不育系在当时当地的实际育性变化相符合。讨论了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对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不育系 水稻 温度敏感 育性变化 自交结实率 套袋 结论 实际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