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念空明澄彻——《坛经》的“一念之谛”的解读
1
作者 马寄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34-36,共3页
佛教所追求的无若解脱,禅宗也莫能外。作为典型中国化佛教,禅宗从心性维度来诠释解脱。首先,在区分心性的基础上,六祖强调收心归性。其次,六祖将清静的本性界定为佛性,由此见性即可成佛。最后,通过"无念"法门,本真的性蜕化为... 佛教所追求的无若解脱,禅宗也莫能外。作为典型中国化佛教,禅宗从心性维度来诠释解脱。首先,在区分心性的基础上,六祖强调收心归性。其次,六祖将清静的本性界定为佛性,由此见性即可成佛。最后,通过"无念"法门,本真的性蜕化为当下一念的清静,于当下一念的清静明觉中,获得究竟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心归性 自性即佛 无念 一念
下载PDF
“理学易”向“心学易”的过渡桥梁——《童溪易传》以心解《易》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超 郭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4-27,共4页
王宗传是南宋以心解《易》的开创者,他的"心学易"思想与程颐"理学易"思想有着密切关系,与杨简并称为南宋"心性说易"思想的发起者。他的易学思想矛盾性表现为:一方面,在思想上借鉴程颐的很多观点,但没有... 王宗传是南宋以心解《易》的开创者,他的"心学易"思想与程颐"理学易"思想有着密切关系,与杨简并称为南宋"心性说易"思想的发起者。他的易学思想矛盾性表现为:一方面,在思想上借鉴程颐的很多观点,但没有完全脱离程颐的"理学易"思想束缚;另一方面,他的"心学易"是"理本体"向"心本体"内在转向的阶段,并没有像杨简那样建立完全意义的"心本体"学说。因此,文章认为,把王宗传思想理解为"理学易"向"心学易"的过渡桥梁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溪易传》 “理本体” “心本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