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Flow Field at the Outlet of Dual-Channel Burner
1
作者 YaoBin WangHanfeng +1 位作者 ZengHancai JiaoQingfeng 《Electricity》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result of flow field of a dual-channel burn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ubiquitous problem of bad rigidity of jets in dual-channel burners, wedges with different arrangements an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result of flow field of a dual-channel burn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ubiquitous problem of bad rigidity of jets in dual-channel burners, wedges with different arrangements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were added to different positions at the outlet of the burners. Laser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measure the flow field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of the wedges on flow field of the dual-channel burner. Experimental study shows that fixing wedges at both right and left sides of the burner's outlet can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recirculation without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recirculation zone and enhance the rigidity of jets via increasing speed of the two primary air jets at the outl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 双通道 PIV 楔形层 流场
下载PDF
Asymptotic solutions for the asymmetric flow in a channel with porous retractable walls under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2
作者 Hongxia GUO Ping LIN Lin LI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8期1147-1164,共18页
The self-similarity solutions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re constructed for an incompressible laminar flow through a uniformly porous channel with retractable walls under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The flow is ... The self-similarity solutions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re constructed for an incompressible laminar flow through a uniformly porous channel with retractable walls under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The flow is driven by the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walls with different permeability. The velocities of the asymmetric flow at the upper and lower walls are different in not only the magnitude but also the direction. The asymptotic solutions are well constructed with the method of boundary layer correction in two cases with large Reynolds numbers, i.e., both walls of the channel are with suction, and one of the walls is with injection while the other one is with suction. For small Reynolds number cases, the double perturb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asymptotic solution. All the asymptotic results are finally verified by numer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r flow asymmetric flow asymptotic solution porous and retractable channel magnetic field
下载PDF
Erythrocyte Separation Using Gravitational Field Flow Effect
3
作者 Li-Zhen Huang Yu-Ting Chu Hsiharng Yang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年第5期232-242,共11页
This research aims to simulate a gravity flow fractionation—the process to fractionate erythrocytes through gravitational field using ANSYS simulation software. A particular microfluidic channel was designed as a sep... This research aims to simulate a gravity flow fractionation—the process to fractionate erythrocytes through gravitational field using ANSYS simulation software. A particular microfluidic channel was designed as a separation device. The gravitational equilibrium conditions of the erythrocytes and gravitational field as the parameters were chosen, then deriving the erythrocytes’ path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After the actual analog measurements, there is no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low velocity and the pressure under +/–10% atmosphere condition.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particle with the size 8 μm (similar to the erythrocyte size) can be separated to the outside channel and discharged from the collecting area, other particles with the size 9 μm will stay in the fluid motion and can be collected in the final collection area for preservation. Through the analog analysis by using the software-ANSYS-Fluent, the complete flowing path of the particle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Gravity-Flow Fractionation can be directly pro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THROCYTE SEPARATION GRAVITY Effect flow field FRACTIONATION Microfluidic channelS
下载PDF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Unsteady MHD Blood Flow through Parallel Plate Channel with Heat Source 被引量:1
4
作者 Islam M. Eldesoky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12年第3期131-137,共7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unsteady blood flow through parallel plate channel under the action of an applied constant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is proposed. The model is subjected to heat source. An... In the present study,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unsteady blood flow through parallel plate channel under the action of an applied constant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is proposed. The model is subjected to heat sourc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are obtained by choosing the axial velocity;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normal velocity of the blood depend on y and t only to convert the system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to system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under the conditions defined in our model. The model has been analyzed to fin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Hartmann number, heat source parameter and Prandtl number on the axial velocity,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normal velocity.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of axial velocity,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and normal velocity are shown graphically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Hence, the present mathematical model gives a simple form of axial velocity,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normal velocity of the blood flow so that it will help not only people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Physiological fluid dynamics but also to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flow Parallel Plate channel BOUNDARY Layer Heat Source Magnetic field
下载PDF
Re-Examining Field-Surveyed Variations in Elev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with a 1-m Resolution LiDAR-Generated DEM
5
作者 Kamille Lemieux Paul A. Arp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3年第9期371-390,共20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2017 LiDAR-DEM guided 1-m resolution examination of field-surveyed elevation and soil property variations (5 × 5 m spacings) conducted in 1977 across a hummocky New Brunswick field used fo...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2017 LiDAR-DEM guided 1-m resolution examination of field-surveyed elevation and soil property variations (5 × 5 m spacings) conducted in 1977 across a hummocky New Brunswick field used for potato production. This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the field incurred minor elevation differences likely due to upslope erosion as revealed through increasing Sand % and CF %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and increasing Silt % along low-lying areas. Soil moisture, field capacity, permanent wilting and nitrate nitrogen (NO<sub>3</sub>-N) also increased at downslope locations. Directly as well as indirectly, soil pH, ammonium nitrogen (NH<sub>4</sub>-N), Caesium<sup>137</sup> (Cs<sup>137</sup>) and Mehlich-3 extracted Ca, Mg, K, Fe, Mn, Cu, and Zn were likewise affected by topographic location. Factor analyzing these variables led to: 1) a Soil Loss Factor that captured 24% of the textural variations;2) a Soil-Cropping Factor accounting for 16% of the N, P, K, Ca, Mg, Mn variations;3) a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Factor relating 9% of the in-field variations for SOM, Fe, Zn, Cu to via organo-metal complexation and low NO<sub>3</sub>-N retention. Many of the topographic variations increased or decreased with the metric DEM-projected depth-to-water index (DTW) index. This index was set to 0 along DEM-derived flow channels with minimum upslope flow-accumulation areas of 0.1, 0.25, 0.5, 1 or 4 ha. Among these, the DTW > 4 ha threshold was useful for reproducing the textural variations, while the DTW > 0.25 ha threshold assisted in capturing trends pertaining to moisture retention and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ld-Elevation Survey LiDAR 1-m DEM flow channels Depth-to-Water Soil Properties Factor Analysis
下载PDF
荷电颗粒在旋转环形通道内分离性能研究
6
作者 沈家鑫 彭慧 +2 位作者 王彦入 尹招琴 包福兵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498,共8页
为研究带电旋转环形通道内荷电颗粒的运动和沉积特性,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两相流离散颗粒法对带电旋转环形通道内的荷电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粒径、电压、入口雷诺数和通道长径比等参数对荷电颗粒运动和... 为研究带电旋转环形通道内荷电颗粒的运动和沉积特性,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两相流离散颗粒法对带电旋转环形通道内的荷电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粒径、电压、入口雷诺数和通道长径比等参数对荷电颗粒运动和沉积的影响,研究了荷电颗粒在旋转通道内离心力与电场力之间的竞争关系,探索了离心力和电场力导致的荷电颗粒运动和沉积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单个不同粒径颗粒具有不同的颗粒逃逸电压区间,区间的大小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且区间的宽度随着通道长径比的增大将会明显变小;多个颗粒的逃逸率曲线,不同粒径的颗粒将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随着长径比的增大,颗粒逃逸率曲线的高度与交叉会有明显的减小,而随着转速的增大,颗粒逃逸率曲线的交叉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且高度不会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颗粒 旋转流场 环形通道 分离性能 扩散荷电
下载PDF
海水激活电池电解液流动特性仿真
7
作者 豆照良 程超 +2 位作者 陈文彬 司丽娜 刘峰斌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9-1374,共6页
动力电源是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关键部件,是制约UUV更新换代的瓶颈之一。选取现有海水激活电池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海水激活电池在主流场内海水流动阻力大、电化学反应不充分等问题,基于Ansys Fluent对不同流量下电解液流道内部流场的... 动力电源是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关键部件,是制约UUV更新换代的瓶颈之一。选取现有海水激活电池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海水激活电池在主流场内海水流动阻力大、电化学反应不充分等问题,基于Ansys Fluent对不同流量下电解液流道内部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行仿真计算,以期为海水激活电池电解液流道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进液口电解液流量增加,电极板流场内压力分布均匀性逐渐变差;进液口的4条支流道内部通道及出口处尾流的流速变快,速度不均匀度增加;电极板流场内漩涡变大且回流范围扩大,流速不均匀面积明显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海水激活电池 电解液流道 流场特性 仿真计算
下载PDF
基于欧拉-欧拉方法的CO_(2)电解池水气传输特性
8
作者 朱姗 黄杰 +3 位作者 马凤翔 赵跃 刘伟 周涛涛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3期16-25,36,共11页
为研究CO_(2)电解还原过程中的水-气传输特性,基于欧拉-欧拉方法,建立CO_(2)电解池中多相传质过程与电化学相耦合的计算模型,搭建CO_(2)电解池试验测试平台,基于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单通道模型和大尺寸单蛇... 为研究CO_(2)电解还原过程中的水-气传输特性,基于欧拉-欧拉方法,建立CO_(2)电解池中多相传质过程与电化学相耦合的计算模型,搭建CO_(2)电解池试验测试平台,基于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单通道模型和大尺寸单蛇形流场模型对电解池工作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较大的水流速度可以加快生成气体的排出,利于催化层电化学反应进行;在大尺寸流场中,由于水排出不及时,有相当一部分水通过质子交换膜传递到阴极侧,导致阴极发生水淹,降低阴极侧液态水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阴极侧的气体传输;为避免阴极水量过多,应合理设计流场结构和供水供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电解池 试验 数值模拟 单通道模型 单蛇形流场模型
下载PDF
塑料挤出复合机分配器流道仿真优化
9
作者 罗良传 陈浩 +3 位作者 许锦才 石卫卫 林杏转 殷术贵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79,共10页
针对塑料挤出复合机的分配器流道容易出现塑料熔体滞留时间较长、烧焦等问题,对塑料挤出复合机的分配器流道进行仿真优化。采用质量连续性方程、动量控制方程、四面体网格划分、Carreau模型、仿工况模拟VOF模型、单相流模拟仿真等方法,... 针对塑料挤出复合机的分配器流道容易出现塑料熔体滞留时间较长、烧焦等问题,对塑料挤出复合机的分配器流道进行仿真优化。采用质量连续性方程、动量控制方程、四面体网格划分、Carreau模型、仿工况模拟VOF模型、单相流模拟仿真等方法,建立几何模型、数学模型、材料本构模型、内流道网格划分模型等分配器流动仿真模型,对分配器内流道2种塑料熔体的流动过程进行仿工况模拟仿真分析;掌握2种塑料熔体在分配器内流动过程中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等情况,并对分配器原始结构进行压力分布、流线分布、速度矢量分布、出口处流场分析等单相流模拟分析,得到造成熔体滞留的3个主要区域。针对横向扩展段边角处、三股熔体交汇处、靠近出口处等3个主要区域,提出横向扩展段边角处增加导流装置、调整熔体交汇处控制刀具偏角、去掉出口处小台阶等分配器流道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结构的压力分布、流线分布、速度矢量分布等单相流仿真结果,发现优化结构明显好于原始结构,分配器流道的压力分布更加均匀,能大大减少这3个区域的熔体滞留,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挤出塑料复合薄膜成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复合机分配器流道 流场分析 塑料熔体 仿真优化
下载PDF
内外液流通道筒式磁流变制动器制动性能分析
10
作者 胡国良 应仕诚 +2 位作者 席兴盛 舒慧杰 喻理梵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针对传统磁流变制动器磁场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内外液通道的筒式磁流变制动器;通过在缸筒和旋转套筒中增设非磁性器件,使得磁力线蜿蜒通过内外轴向液流通道的6段有效阻尼间隙,从而使该制动器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能产生... 针对传统磁流变制动器磁场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内外液通道的筒式磁流变制动器;通过在缸筒和旋转套筒中增设非磁性器件,使得磁力线蜿蜒通过内外轴向液流通道的6段有效阻尼间隙,从而使该制动器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能产生较好的转矩性能;阐述了内外液流通道筒式磁流变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有效阻尼间隙在磁场作用下的磁路进行分析;同时推导建立了制动转矩和温度场数学模型;基于COMSOL软件对磁流变制动器电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由电磁场仿真可知,在外加电流为2.0 A、转速400 r/min时,制动转矩可达101.96 N·m,转矩动态可调范围由1.00增加至29.69;由温度场仿真可知,在多次紧急制动下最高温度为42.88℃,符合磁流变液正常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磁流变制动器 内外液流通道 转矩特性 温度场
下载PDF
新型柱塞式安全阀设计优化及仿真分析
11
作者 王禹涧 胡森 +1 位作者 苏雷 王天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针对导弹气路系统用安全阀小型化、大流量、高可靠性的发展要求,设计一种新型柱塞式安全阀。绘制安全阀的流场的几何模型,基于Fluent仿真分析平台建立新型柱塞式安全阀流道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详细的流场分析,明确了安全阀气穴气蚀的... 针对导弹气路系统用安全阀小型化、大流量、高可靠性的发展要求,设计一种新型柱塞式安全阀。绘制安全阀的流场的几何模型,基于Fluent仿真分析平台建立新型柱塞式安全阀流道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详细的流场分析,明确了安全阀气穴气蚀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流道优化方法。利用AMESim软件分析了优化后柱塞式安全阀动态特性。最后,利用测试系统进行了安全阀的启闭特性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柱塞式安全阀 流场分析 流道优化 动态特性
下载PDF
3通道蛇形流场板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英辉 王晓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23,共6页
3通道蛇形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能量转换效率高、体积小、低噪声、清洁无污染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3通道蛇形燃料电池流场内燃料压力、燃料流量直接决定着电池的电压-电流性能,采用数值仿真法分析3通道蛇形流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 3通道蛇形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能量转换效率高、体积小、低噪声、清洁无污染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3通道蛇形燃料电池流场内燃料压力、燃料流量直接决定着电池的电压-电流性能,采用数值仿真法分析3通道蛇形流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燃料压力、流量对电池性能及启动性能的影响,可以直观获得膜燃料电池通过实验手段无法测量局部微弱变化。仿真结果表明:电池电压、电流分别受氢气压力和流量影响较大;当氢气与空气的流量比控制在1.3—3.0时,电池的输出电流最佳,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比较均匀;电池启动后电池和电流都有一定波动,电池运行13 min以后,电池电压和电流趋于稳定。3通道蛇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仿真模型的建立为燃料电池流场仿真模型的构建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燃料电池 3通道 蛇形流场 仿真分析 电池性能
下载PDF
法向磁场作用下槽道流内的精确相干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帅 史晓梦 +3 位作者 王乐冰 李森 李顺治 吴正人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18-1626,共9页
层流-湍流转捩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流体力学的研究热点,精确相干态对于预测转捩路径和理解湍流自维持动力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法向磁场对槽道流转捩过程的影响,文章利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结合二分法,在槽道泊肃叶流中寻找不同... 层流-湍流转捩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流体力学的研究热点,精确相干态对于预测转捩路径和理解湍流自维持动力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法向磁场对槽道流转捩过程的影响,文章利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结合二分法,在槽道泊肃叶流中寻找不同雷诺数和哈特曼数组合下的精确相干态-周期轨道解,并对施加磁场前后精确相干态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本文考虑的参数组合下,精确相干结构在施加磁场前后并无明显变化,均由位于通道中心的流向条带及其两侧的流向漩涡构成.随雷诺数的增大,精确相干态的轨道周期变长,而扰动能振幅则减小.当磁场强度增大时,流场内各方向上的扰动能呈周期性振荡变化,且流场内的相干结构向两侧的壁面迁移,扰动速度振幅增大.无磁场作用时,精确相干态的扰动能正比于Re^(-2.36),且不同Re数下的均方根扰动速度分布具有相似性.施加法向磁场后,上述标度律不变,均方根速度分布不再具有相似性,精确相干态的扰动能随磁场强度增加而增大,表明磁场对扰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使流场保持相对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相干态 法向磁场 槽道流 二分法 转捩
下载PDF
有限通道内热空气顺流掺混NaCl水溶液喷射闪蒸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巨淦 张丹 +2 位作者 袁洋 王一笑 杨庆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为实现高浓度含盐废水的高效脱盐,开展了对有限通道内NaCl水溶液在喷射闪蒸和顺流掺混热空气共同作用下的蒸发性能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该过程中过热度控制的非平衡蒸发到对流控制的平衡蒸发建立了贯通的数学物理模型,计算结果... 为实现高浓度含盐废水的高效脱盐,开展了对有限通道内NaCl水溶液在喷射闪蒸和顺流掺混热空气共同作用下的蒸发性能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该过程中过热度控制的非平衡蒸发到对流控制的平衡蒸发建立了贯通的数学物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主体偏差小于5%。使用该模型在液滴群初始粒径为30~110μm、初始温度为120℃、初始盐质量分数为0~0.1、初始速度为20 m/s、掺混热空气速度为5~15 m/s、温度为100~200℃的范围内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液滴群的温度、速度、粒径以及盐质量分数的分布均呈现雾羽边缘变化快、喷射轴线处变化慢的特点;随着喷射距离的增大,液滴群粒径、速度、温度的截面平均值均降低,而平均盐质量分数升高;液滴初始盐质量分数的增大对上述参数的沿程变化无明显影响。定义蒸发效率为给定喷射距离内液滴群总蒸发质量与初始质量之比,减小液滴初始粒径、提高掺混热空气温度的同时降低热空气流速是提高蒸发效率、强化液滴浓缩的有效途径。蒸发效率的半经验计算数值与模拟值主体误差小于±15%。该研究结果可为工业脱盐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闪蒸 顺流掺混 有限通道 雾羽流场 蒸发效率
下载PDF
堵流工况下棒束子通道流场实验与模拟研究
15
作者 陈登高 毕景良 +3 位作者 黄彦平 袁德文 昝元峰 徐建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探究堵流状态下的棒束子通道流场和流量分布特征,本文使用激光粒子测速(PIV)方法对5×5棒束子通道在堵流情况下的流场和子通道流量进行了实验测量,同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子通道最大堵流比例72%情况下的子通道下... 为探究堵流状态下的棒束子通道流场和流量分布特征,本文使用激光粒子测速(PIV)方法对5×5棒束子通道在堵流情况下的流场和子通道流量进行了实验测量,同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子通道最大堵流比例72%情况下的子通道下游流场以及子通道流量分布数据,结果表明:子通道堵塞会导致对应子通道流速和流量出现明显降低,非堵塞通道的明显加强。对于实验测试的最大72%堵流比例,堵塞物对下游约0.5D范围影响最大,其子通道流速仅有平均流速的约30%,中心堵流子通道流量仅为平均流量的25%左右。使用浸入界面方法模拟了堵流工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模拟子通道堵流情况,堵塞物带来的局部回流是导致堵流件下游0.5D范围内流速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束子通道流场 棒束子通道流量 堵流 数值模拟 浸入界面方法
下载PDF
阵列变截面球槽结构电解加工流场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丁虎 赵建社 +2 位作者 张昌昊 高伟正 朱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24-2831,共8页
变截面球槽结构表面硬度高、三维形状复杂,采用电解加工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优势,但其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受流场影响比较明显。为提高电解液流场均匀性,基于流场仿真分析探讨了通液方式、流道结构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开展了电解加... 变截面球槽结构表面硬度高、三维形状复杂,采用电解加工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优势,但其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受流场影响比较明显。为提高电解液流场均匀性,基于流场仿真分析探讨了通液方式、流道结构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开展了电解加工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定向流道供液的分域通液方式有利于提高流场稳定性和流速分布一致性,可以有效提高工艺稳定性;优化出入口流道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球槽表面质量,能够满足加工稳定性和加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球槽 电解加工 流场设计 流道结构
下载PDF
纯水支架用阀块内部孔道流场的CFD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三维 《煤矿机械》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针对纯水在支架阀块内部广泛存在的L形、Π形和Z形等孔道中的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对不同结构的孔道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了刀尖容腔长度、工艺孔长度及直角转弯长度等结构参数对液流压... 针对纯水在支架阀块内部广泛存在的L形、Π形和Z形等孔道中的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对不同结构的孔道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了刀尖容腔长度、工艺孔长度及直角转弯长度等结构参数对液流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为纯水支架液压阀块内部孔道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水支架 阀块 孔道 流场
下载PDF
基于URANS模型的槽道侧推器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方法
18
作者 杨星晨 叶金铭 +2 位作者 肖昌润 柯林 黄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64,共6页
对于侧推器的研究常采用模型试验和公式推导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侧推器的设计研究成本较高,且无法获得槽道内的精细流场。在CFD计算中,采用MRF方法计算误差较大,为此,对照1308和1308-B槽道侧推器试验,采用全流域结构网格的URANS模型对... 对于侧推器的研究常采用模型试验和公式推导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侧推器的设计研究成本较高,且无法获得槽道内的精细流场。在CFD计算中,采用MRF方法计算误差较大,为此,对照1308和1308-B槽道侧推器试验,采用全流域结构网格的URANS模型对试验进行了仿真计算,探究了边界条件、计算域、结构网格密度和时间步长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一套计算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的吻合度较高。误差在6%以内。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叶片数的1308和1308-B槽道侧推器不同螺距比下的水动力和流场特性做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道侧推器 水动力 流场特性
下载PDF
稳压器喷淋阀碟簧受力分析及其结构优化
19
作者 许家祥 方力 +1 位作者 管桉琦 钱锦远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43-1549,1565,共8页
为解决稳压器喷淋阀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密封环磨损及碟簧断裂问题,以某核电站稳压器喷淋阀为例,对密封失效情况下碟簧的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研究及优化改进。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搭建了去除密封环的喷淋阀流道模型,分析了不... 为解决稳压器喷淋阀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密封环磨损及碟簧断裂问题,以某核电站稳压器喷淋阀为例,对密封失效情况下碟簧的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研究及优化改进。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搭建了去除密封环的喷淋阀流道模型,分析了不同压差下喷淋阀流场变化以及碟簧受力情况;然后,采用二维模拟得到了碟簧被挤压的临界压差,并利用相关实验对模拟数据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碟簧两侧压差过大问题进行了结构优化,并采用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封失效的情况下,碟簧两侧压差接近进出口压差,当碟簧两侧压差超过0.24 MPa时,碟簧会被挤压并脱离阀体;正常工况下,碟簧也会出现因两侧压差较大而脱离阀体的现象,说明这是导致碟簧往复运动失效的原因之一,而采用波形弹簧代替碟簧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结果对稳压器喷淋阀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阀 密封环磨损 碟簧断裂 波形弹簧 碟簧两侧压力差 喷淋阀流道模型 阀内流场特性
下载PDF
基于Fluent外混式气动雾化喷嘴改进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保刚 李程前 +3 位作者 张建峰 王帅 李淑江 鉴冉冉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为了有效降低喷嘴气体能量的损耗,需要对气动雾化装置整体结构进行雾化速度和压力流场的仿真分析,通过改进局部设计来减少非必要的能量损失,以此来提高气体能量利用率,提升喷嘴雾化性能。为此,对外混式气动雾化装置的内外流场进行了数... 为了有效降低喷嘴气体能量的损耗,需要对气动雾化装置整体结构进行雾化速度和压力流场的仿真分析,通过改进局部设计来减少非必要的能量损失,以此来提高气体能量利用率,提升喷嘴雾化性能。为此,对外混式气动雾化装置的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对该气动雾化装置内部气相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找到了原设计中最大能量损失的原因;然后,根据流场的压力和速度分布规律,对壶体与喷嘴连接处的气相通道进行了局部结构改进,分析了装置改进前后内外流场的压力与速度变化情况;最后,通过模拟喷雾过程,对比了不同气压下原喷嘴和改进后的喷嘴内外流场的雾化特性,对喷嘴局部结构改进的合理性与改进后气动雾化装置性能的优越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掏空雾化喷嘴主体和改变雾化喷嘴进气口形状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气相通道的节流情况,减少气体能量的损失,缩短改进后的喷嘴气相通道内部高速气体路径,并且增加喷嘴气相出口附近的流场速度,最大增幅为11.49%;改进后的喷嘴雾化性能得到了提升,当气压在0.3 MPa附近时,其雾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雾化装置 喷嘴雾化性能 雾化速度 压力流场 节流现象 结构改进 气相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